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龄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改良型等容血液稀释疗法的研究
1
作者
陈跃
周元潮
+4 位作者
郑晓红
杨春福
曹粉美
郑旭霞
裘霞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90-393,共4页
目的 前瞻性对比观察改良型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对高龄老人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化配对设计 ,以传统有效的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 ,采用改良型血液稀释术治疗 4 6例高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 ,动态观察两组...
目的 前瞻性对比观察改良型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对高龄老人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化配对设计 ,以传统有效的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 ,采用改良型血液稀释术治疗 4 6例高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 ,动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凝全套指标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 (尤其是红细胞压积 )和微循环变化 ,对比测定脑动脉血流速度和静息心电图QTcd值 ,并临床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改良型血液稀释术能通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调脂作用 ,改善血液流变和微循环 ,尤其是能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 ,使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由 (90± 1.2 )cm/s增至 (97± 2 .1)cm/s ,同时使心肌缺血指标QTcd值由 (4 6 .2± 11.1)ms缩短至 (32 .4± 9.3)ms(P <0 .0 5 ) ,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93.4 % )显著高于传统的常规药物治疗 (77.8% ,P <0 .0 5 )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改良型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机制合理 ,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急性脑血栓形成
血液稀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龄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改良型等容血液稀释疗法的研究
1
作者
陈跃
周元潮
郑晓红
杨春福
曹粉美
郑旭霞
裘霞雯
机构
杭州铁路中心医院心脑血管病防治课题组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90-393,共4页
基金
上海铁路局科技发展研究基金 ( 3 3A940 5 2 0 0 2 5 )
文摘
目的 前瞻性对比观察改良型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对高龄老人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化配对设计 ,以传统有效的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 ,采用改良型血液稀释术治疗 4 6例高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 ,动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凝全套指标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 (尤其是红细胞压积 )和微循环变化 ,对比测定脑动脉血流速度和静息心电图QTcd值 ,并临床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改良型血液稀释术能通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调脂作用 ,改善血液流变和微循环 ,尤其是能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 ,使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由 (90± 1.2 )cm/s增至 (97± 2 .1)cm/s ,同时使心肌缺血指标QTcd值由 (4 6 .2± 11.1)ms缩短至 (32 .4± 9.3)ms(P <0 .0 5 ) ,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93.4 % )显著高于传统的常规药物治疗 (77.8% ,P <0 .0 5 )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改良型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机制合理 ,疗效确切 。
关键词
高龄
急性脑血栓形成
血液稀释
治疗
Keywords
cerebral embolism and thrombosis
hemodilution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龄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改良型等容血液稀释疗法的研究
陈跃
周元潮
郑晓红
杨春福
曹粉美
郑旭霞
裘霞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