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横纪念馆保护利用的CDIO模式
1
作者 姜丽南 刘洁 严劲松 《浙江建筑》 2021年第6期15-18,27,共5页
引入CDIO模式,通过对连横纪念馆十年来保护利用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历程进行综合价值提升的探索研究。传输"根植于过去、立足于当... 引入CDIO模式,通过对连横纪念馆十年来保护利用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历程进行综合价值提升的探索研究。传输"根植于过去、立足于当代、放眼于未来"的再生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理念。探索多专业合作与分阶段设计的工作方法,建筑及环境功能转化的实施策略,内外驱动的运作模式以及通过点线面发展进行城市更新,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进行效益评估,寻求更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以期给同业者们带来一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横纪念馆 建筑遗产 CDIO模式 再生性保护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景区北山街景观及外部空间开放适宜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丽南 陈宇 +3 位作者 刘洁 严劲松 都铭 闫瑾 《浙江建筑》 2022年第1期23-27,共5页
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是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集中体现区域,在此通过调研及分析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开放利用成效,并基于北山街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具体情况设定出一个合适的"开放性适宜度"边界,确定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文化展示... 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是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集中体现区域,在此通过调研及分析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开放利用成效,并基于北山街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具体情况设定出一个合适的"开放性适宜度"边界,确定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文化展示策略和经营管理策略,以解决景区热难点问题,从而为类似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街 历史文化街区 开放适宜度 可达性 美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景区典型近代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技术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宇 姜丽南 +5 位作者 刘洁 郝泽奇 刘嘉诚 王颖红 钱天华 沈灵 《浙江建筑》 2022年第2期61-64,68,共5页
对西湖景区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及孤山景区近代建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对其保存状况和病害类型进行评估。研究发现,调查区域内的建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化现象,如岩石构件表面酥粉、剥落、裂隙发育、钢筋混凝土部... 对西湖景区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及孤山景区近代建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对其保存状况和病害类型进行评估。研究发现,调查区域内的建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化现象,如岩石构件表面酥粉、剥落、裂隙发育、钢筋混凝土部分内部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等。这些裂化现象不仅影响建筑形貌,还不断威胁建筑自身安全和稳定。近代建筑的外观是体现其“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找一种“不改变原貌”且对建筑本体及周边环境的干扰性较小的电化学保护技术,可为城市有机更新中可持续地保护和安全有效地利用近代建筑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景区 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 近代建筑 保存现状 病害 电化学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设计与优化思考
4
作者 王俊杰 《消费电子》 2025年第5期188-190,共3页
物联网技术凭借其强大的设备间互联互通能力,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建筑电气系统中的各类设备紧密相连,使得系统控制不再局限于单一、孤立的操作模式,而是迈向了更加精确、高效、协同的智能化新阶段。通过物联网技术,系统能够实时采集... 物联网技术凭借其强大的设备间互联互通能力,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建筑电气系统中的各类设备紧密相连,使得系统控制不再局限于单一、孤立的操作模式,而是迈向了更加精确、高效、协同的智能化新阶段。通过物联网技术,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分析并处理来自各个设备的数据信息,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监控与智能调节。鉴于此,本论文将深入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设计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建筑电气 智能化系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保俶塔名称衍变研究
5
作者 张婷 沈楠菲 张玉瑜 《浙江建筑》 2021年第3期28-30,39,共4页
杭州雷峰、保俶二塔是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因其分立西湖南北历代文献中,遂有"西湖门户"之称。然杭州保俶塔有一个十分独特的历史现象,在其千年历史中,流传记载下来的名称并不固定,有"应天塔""保叔塔"... 杭州雷峰、保俶二塔是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因其分立西湖南北历代文献中,遂有"西湖门户"之称。然杭州保俶塔有一个十分独特的历史现象,在其千年历史中,流传记载下来的名称并不固定,有"应天塔""保叔塔""宝石塔""宝所塔""宝叔塔""保俶塔"等多种叫法,与中国传统古塔名称基本从一而终的常态完全不同。在此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梳理,对其多名衍变现象进行追本溯源,通过保俶塔特殊案例的研究,获得文献研究视野下对建筑文化及其书写特质更为深刻的历史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俶塔 名称衍变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