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味茶口含片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铁 张维 +2 位作者 王国宇 李晓军 王斌 《福建茶叶》 2014年第6期16-18,共3页
本文采用单因素法考察各因素对茶含片制备的影响,采用感官评价归一化法对影响压片效果的因素进行评价,得到最佳的比例为主料62.11%、糊精37.27%、硬脂酸镁0.62%,采用水为润湿剂,用量2.80%(V/W)。
关键词 茶含片 感官评价 归一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药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龚佳 韩坤 +1 位作者 王斌 李晓军 《中国茶叶》 2014年第8期19-20,共2页
中国药茶也称"茶剂",指以饮片或提取物(液)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内服制剂,可分为块状茶剂、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1])。"药茶"首见于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卷96"药茶诸方"篇,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时期^([2])... 中国药茶也称"茶剂",指以饮片或提取物(液)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内服制剂,可分为块状茶剂、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1])。"药茶"首见于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卷96"药茶诸方"篇,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时期^([2]),是中医临床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中药剂型,是种别具特色的中药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剂型 强身益寿 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 现代研究进展 后像 提取物 茅根茶 历史时期 混合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制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22
3
作者 周小生 黄皓 +3 位作者 王斌 韩坤 何红霞 陈潇 《中国茶叶加工》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茶叶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未来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茶制品的发展给整个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茶制品主要形式为以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茶饮料等茶品形式的茶饮料,以茶餐、茶味坚果、茶味糖果、茶味糕点... 茶叶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未来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茶制品的发展给整个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茶制品主要形式为以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茶饮料等茶品形式的茶饮料,以茶餐、茶味坚果、茶味糖果、茶味糕点等风味化的茶食品,以茶功能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为主体的保健品,以茶味牙膏、茶枕、茶袜子等形式的日用品。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茶资源的利用将更加充分、深入,茶制品将有以下三种发展趋势:一是可利用的茶树资源的丰富化;二是以茶叶功能性成分为主的保健品的开发;三是产品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制品 深加工 综合利用 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抹茶奶茶固体饮料研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国宇 张维 +2 位作者 张铁 王伟伟 王斌 《福建茶叶》 2014年第4期16-19,共4页
采用模糊数学分析法对抹茶原料进行了筛选;以抹茶、全脂乳粉、白砂糖和瓜尔胶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其配方并对产品进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抹茶3.0%,白砂糖40.0%,全脂乳粉35.0%,瓜尔胶1.0%,植脂末20.4%,香兰素0.6%时,抹... 采用模糊数学分析法对抹茶原料进行了筛选;以抹茶、全脂乳粉、白砂糖和瓜尔胶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其配方并对产品进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抹茶3.0%,白砂糖40.0%,全脂乳粉35.0%,瓜尔胶1.0%,植脂末20.4%,香兰素0.6%时,抹茶奶茶口感、色泽俱佳,饮料稳定性良好。其茶多酚含量为2950mg/kg,蛋白含量为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分析法 抹茶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焙型铁观音与市售黑乌龙茶品质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伟 张铁 +3 位作者 张维 王国宇 王斌 李晓军 《中国茶叶加工》 2014年第4期33-37,共5页
采用铁观音为材料,在100℃、130℃、160℃3个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再烘焙,分析比较了不同的再烘培温度对铁观音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成分的影响,并与市售黑乌龙茶产品进行差异性比较。感官审评结果表明,100℃再烘焙4 h茶样的感官审评得分最... 采用铁观音为材料,在100℃、130℃、160℃3个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再烘焙,分析比较了不同的再烘培温度对铁观音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成分的影响,并与市售黑乌龙茶产品进行差异性比较。感官审评结果表明,100℃再烘焙4 h茶样的感官审评得分最高,且香气和滋味最好,感官品质优于市售浓香型黑乌龙;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儿茶素、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在不同温度再烘焙处理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100℃烘焙条件处理过程中以上组分含量先提高后降低,在130℃、160℃烘焙温度条件下均呈下降趋势,茶色素含量随着烘焙温度的提高和烘焙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炭焙型黑乌龙茶生化成分与铁观音160℃烘焙时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乌龙茶 烘焙 感官审评 理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6
作者 张维 王斌 +3 位作者 周丽 龚佳 韩坤 李晓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3-397,共5页
罗汉果是中国特有的葫芦科藤本植物的果实,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配料。现代研究表明,罗汉果中含有罗汉果苷、黄酮和油脂等具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罗汉果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罗汉果药理研究以及罗汉果产品的应用,为罗汉果... 罗汉果是中国特有的葫芦科藤本植物的果实,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配料。现代研究表明,罗汉果中含有罗汉果苷、黄酮和油脂等具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罗汉果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罗汉果药理研究以及罗汉果产品的应用,为罗汉果的全面开发,尤其是作为制药原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罗汉果苷V 糖尿病 清除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种植玛咖不同部分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维 张铁 +3 位作者 王伟伟 王国宇 王斌 李晓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3-818,823,共7页
以云南丽江产玛咖植物的可食用部分根茎部分和地上部分为原料,通过强酸水解,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柱前衍生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测试了两部分醇提后的氯仿萃取液中生物总碱的含量,并对该萃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以云南丽江产玛咖植物的可食用部分根茎部分和地上部分为原料,通过强酸水解,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柱前衍生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测试了两部分醇提后的氯仿萃取液中生物总碱的含量,并对该萃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茎部分的氨基酸构成与地上部分种类相似,根茎部分的氨基酸含量高于地上部分,总氨基酸含量,根茎部分为15.10%,地上部分为14.29%,然而从营养评价上来说,Thr、Ile、Lys、Leu在CS和AAS两种评分体系下地上部分优于根茎部分,并且差异极显著(P<0.01),地上部分EAAI指数都优于根茎部分;两个部分都含有较高的生物碱成分,根茎部分为7.39 mg/g,地上部分为3.65mg/g,都具有清除DPPH·和·OH的能力,但同绿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该研究为玛咖可食用的根茎部分营养评价提供了依据,为地上部分的营养价值提供了数据基础,为玛咖的生物活性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地上部分 营养评价 生物碱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