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所有制下高职生产性服务策略初探——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特种设备学院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佳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7-50,共4页
职业教育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门类、重要环节,高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解决高职生产性服务责任感缺失、过程性缺位、系统性缺乏的问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特种设备学院推行混合所有制试点,实行"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市... 职业教育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门类、重要环节,高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解决高职生产性服务责任感缺失、过程性缺位、系统性缺乏的问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特种设备学院推行混合所有制试点,实行"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找准政企校多方诉求的结合点,认准高职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定位点,瞄准混合所有制主体的发力点,建成了生产性服务基地,有效释放高职生产性服务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高职院校 混合所有制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体两院 同生共长”的电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态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楼晓春 郭伟刚 金新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59-64,共6页
针对大规模培养电梯类人才中存在的行业企业参与办学不充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缺乏等主要问题,开展基于“一体两院同生共长”的电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态构建与实践,并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 针对大规模培养电梯类人才中存在的行业企业参与办学不充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缺乏等主要问题,开展基于“一体两院同生共长”的电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态构建与实践,并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基于教育生态理论,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体两院同生共长”的电梯人才培养生态的有效解决方案。在电梯类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实现理念、机制和实践创新,有效创设了融人、技术和自然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生态,构建了行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创新了三阶段培养、三导师授课、三维度考核、三证书就业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两院同生共长” 电梯类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式大蒜播种机排种检测系统设计
3
作者 戴欣杰 崔荣江 +1 位作者 缪月军 孙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9-66,共8页
针对勺链式大蒜播种机排种出现漏种和重种的问题,基于电容感应原理设计了一种电容式排种检测系统。首先,建立了3种结构的电容传感器理论模型,证明了可以根据感应电容值确定检测区域内大蒜的数量;接着,利用Maxwell进行排种检测仿真,以最... 针对勺链式大蒜播种机排种出现漏种和重种的问题,基于电容感应原理设计了一种电容式排种检测系统。首先,建立了3种结构的电容传感器理论模型,证明了可以根据感应电容值确定检测区域内大蒜的数量;接着,利用Maxwell进行排种检测仿真,以最大电容变化量为目标确定电容传感器的最佳结构和尺寸参数,并使用单片机和AD7746电容转数字芯片建立电容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台架试验,获取了不同排种速度下取种勺单粒大蒜、漏种、重种的感应电容阈值,以此判定是否出现漏种或重种。排种检测试验表明:不同取种速率下,漏种检测的相对误差在0.83%~1.67%之间,重种检测的相对误差在-1.50%~-0.67%之间。排种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勺链式大蒜播种机排种实时检测,为后续的补种与重种剔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播种机 排种检测 感应电容 漏种 重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混合多位姿综合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磊 方子辰 +3 位作者 王振涛 孙良 俞高红 崔荣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1-2220,共10页
为使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能够实现精准取放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方法。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视为平面2R开链机构与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以理想运动轨迹上关键位姿(精确与近似)数据为约束,基于杆长不变条件建立平面2R开链... 为使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能够实现精准取放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方法。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视为平面2R开链机构与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以理想运动轨迹上关键位姿(精确与近似)数据为约束,基于杆长不变条件建立平面2R开链机构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模型,并利用同伦算法求解获得最优结构参数;给出了非圆齿轮传动比计算与分配方法,实现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的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将此运动综合方法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取苗机构的设计可满足蔬菜穴盘苗精准取放移栽要求,通过虚拟仿真分析、物理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混合多位姿 运动综合 取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株距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磊 吴启帅 +3 位作者 俞高红 鲍李旭 赵雄 崔荣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4-305,共12页
针对现有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反求设计无法实现单排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子传动比求解方法,并设计了小株距轻简型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在蔬菜小株距移栽理想植苗轨迹上选取植苗机构入土、植苗、出土、接苗4个关... 针对现有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反求设计无法实现单排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子传动比求解方法,并设计了小株距轻简型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在蔬菜小株距移栽理想植苗轨迹上选取植苗机构入土、植苗、出土、接苗4个关键时刻的位姿点,建立了平面2R开链杆组有限分离四位姿求解模型,获取了机构初始设计参数;基于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运动学模型,确定了优化目标函数,采用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搭建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可视化辅助分析软件,最终设计得到一个轨迹较优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完成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的三维建模与拓扑优化,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将仿真轨迹与理论轨迹进行对比,验证了三维设计的正确性。最后,开展了田间移栽试验,当机构转速为30 r/min、机器前进速度为120 mm/s时,试验株距测量值为120 mm,与理论设计株距一致,移栽效率为60株/min,5次试验植苗成功率为95.4%,表明了该植苗机构具备较高的作业性能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株距移栽 植苗机构 非圆齿轮 优化算法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梯电流监测及其启动倒溜车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栋栋 王凡通 +1 位作者 晏德明 傅军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6-211,共6页
针对电梯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和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电梯运行安全问题,结合电梯运行时经常空载的特点,考虑电梯异常状态实时监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针对电梯主电路电流和曳引电机电流监测系统。首先基于能量阈值法判定电梯启停状态,然后提... 针对电梯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和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电梯运行安全问题,结合电梯运行时经常空载的特点,考虑电梯异常状态实时监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针对电梯主电路电流和曳引电机电流监测系统。首先基于能量阈值法判定电梯启停状态,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空载启动电流信号的电梯启动倒溜车故障诊断算法,其中针对启动电流时频图,分别基于模板匹配法和支持向量机对电梯启动倒溜车故障进行设别,并通过融合决策的方式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度;最后构建实验装置采集电梯电机电流数据,对提出的电梯启动倒溜车故障诊断算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电梯启动倒溜车故障诊断算法对四种电梯状态的平均识别率达到88.2%,对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电机电流 监测系统 模板匹配 支持向量机 启动倒溜车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视阈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
7
作者 潘建峰 陈加明 魏宏玲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9-43,共5页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小班化的教学以及师带徒个性化的培养,在人力(师资)、物力(设备设施)及财力(耗材等)投入巨大。单靠政府和学校项目化地推进和投入,实现不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以电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例,依托行...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小班化的教学以及师带徒个性化的培养,在人力(师资)、物力(设备设施)及财力(耗材等)投入巨大。单靠政府和学校项目化地推进和投入,实现不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以电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例,依托行企校三方共同成立的股份制电梯学徒培训中心,在此基础上成立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集聚现代学徒制实施要素,推进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高职院校探索现代学徒制可持续运行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现代学徒制 企业培训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流模型的预约电梯群控算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海丹 沈姝君 徐旭东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586-590,共5页
针对传统电梯群控系统乘客乘梯时间的不可知性及随之导致的梯群服务效率低、能耗大等问题,对电梯群控系统的结构、呼梯方式、派梯算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含有目的层预约设备的电梯群控系统,目的层预约设备可得到含有目的层信... 针对传统电梯群控系统乘客乘梯时间的不可知性及随之导致的梯群服务效率低、能耗大等问题,对电梯群控系统的结构、呼梯方式、派梯算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含有目的层预约设备的电梯群控系统,目的层预约设备可得到含有目的层信息的确定呼梯信号,利用交通流作为输入,构建并训练了模糊神经网络,实现了交通流模型的识别。最后,基于VB和Matrix VB编写了电梯群控系统的仿真系统,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交通流模型的目的层预约电梯群控算法能在不同交通模式下采用不同的群控策略,实现了不同交通模式下电梯群的优化控制,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模型 目的层预约 电梯群控系统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倒谱分析的齿轮箱齿轮点蚀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海丹 李时雨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5-188,共4页
齿轮箱是各种机械设备上重要的传动部件,齿轮故障诊断对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齿轮传动系统故障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倒频谱分析的原理及其在齿轮箱诊断中的优点;在对齿轮箱的... 齿轮箱是各种机械设备上重要的传动部件,齿轮故障诊断对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齿轮传动系统故障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倒频谱分析的原理及其在齿轮箱诊断中的优点;在对齿轮箱的振动信号进行幅值谱、功率谱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倒谱分析诊断出齿轮箱中的点蚀故障,并确定点蚀故障所在的齿轮,证明了倒谱分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故障诊断 倒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番茄采摘器红外图谱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进熹 丁洁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48,53,共6页
为了实现番茄分类自动化采摘,基于机器视觉和红外图谱技术设计了识别系统。基于可见光分析,分离番茄图像,对RGB和HSI通道强度进行分析,发现色调H可以有效区分除半熟和成熟阶段的番茄成熟度;引入红外图谱分析,采集810nm番茄图谱,发现灰... 为了实现番茄分类自动化采摘,基于机器视觉和红外图谱技术设计了识别系统。基于可见光分析,分离番茄图像,对RGB和HSI通道强度进行分析,发现色调H可以有效区分除半熟和成熟阶段的番茄成熟度;引入红外图谱分析,采集810nm番茄图谱,发现灰度在半熟和成熟阶段区别明显。因此,建立半熟和成熟阶段区分模型,并以G、R、H、NIR强度以及4个因素标准方差为系统输入,基于色调H处理番茄图像,采用聚类算法计算番茄中心和半径。对成熟度判定与番茄半径精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成熟度分类准确率在94.8%以上,半径相对误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采摘器 红外识别 图像识别 成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智能喷灌装置的发动机MSF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6-230,共5页
以智能喷灌装置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神经网络的方式进行发动机故障诊断。引入随机优化算法进行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式优化,对发动机尾气数据进行仿真实验,与初始设置的故障信息代码进行比对,确定发动机故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 以智能喷灌装置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神经网络的方式进行发动机故障诊断。引入随机优化算法进行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式优化,对发动机尾气数据进行仿真实验,与初始设置的故障信息代码进行比对,确定发动机故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动机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式可明显降低诊断过程中的误差值,仿真实验结果与预测信息高度吻合,表明利用随机优化算法优化搭建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F发动机 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随机优化算法 智能喷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套内置换向阀全行程可调节油缸的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姝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0,共3页
针对油缸在工作现场调整行程长度的需要,同时克服现有行程可调节油缸不能在全行程范围内调节行程的局限性,通过对油缸导向套内置换向阀、活塞杆外置可移动挡块的设计,油缸可在全行程范围内获得所需要的行程长度,解决了不需拆卸油缸就可... 针对油缸在工作现场调整行程长度的需要,同时克服现有行程可调节油缸不能在全行程范围内调节行程的局限性,通过对油缸导向套内置换向阀、活塞杆外置可移动挡块的设计,油缸可在全行程范围内获得所需要的行程长度,解决了不需拆卸油缸就可调节油缸行程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缸 导向套 换向阀 全行程可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含量对低温烧结硼硅酸盐玻璃-AlN陶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徐健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6-50,76,共6页
以组成(质量分数)为15%B_2O_3-45%MgO-35%SiO_2-5%ZrO_2(BMSZ)的玻璃粉体和AlN粉体为原料,采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玻璃含量(55%~80%,质量分数,下同)的BMSZ玻璃-AlN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璃含量对复合材料烧结性能、热学性能、介电... 以组成(质量分数)为15%B_2O_3-45%MgO-35%SiO_2-5%ZrO_2(BMSZ)的玻璃粉体和AlN粉体为原料,采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玻璃含量(55%~80%,质量分数,下同)的BMSZ玻璃-AlN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璃含量对复合材料烧结性能、热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N粉体中添加玻璃粉体后,在775~875℃烧结即可得到致密的复合材料;玻璃含量的适量增加能够促进烧结致密化,当玻璃含量超过70%后,其促进烧结致密的作用开始减弱,并会恶化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与抗弯强度,但适当降低了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当玻璃含量为70%时,在825℃烧结所得复合材料的结构致密,综合性能最佳,体积密度为2.84g·cm^(-3),热导率为9.12W·m^(-1)·K^(-1),相对介电常数为7.65,介电损耗角正切为1.24×10^(-3),抗弯强度为174.8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 硼硅酸盐玻璃 低温共烧基板 热导率 介电性能 抗弯强度 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无模型系统的PID参数整定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迪锋 周向阳 刘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62-1969,共8页
当前先进PID参数整定方法都是基于系统模型的,然而许多复杂系统无法用某一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为此,提出应用响应面法与灰度分析对无模型系统进行PID参数整定。对于无模型系统来说,最好的评价标准是直接的输出响应,例如超调量、上... 当前先进PID参数整定方法都是基于系统模型的,然而许多复杂系统无法用某一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为此,提出应用响应面法与灰度分析对无模型系统进行PID参数整定。对于无模型系统来说,最好的评价标准是直接的输出响应,例如超调量、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等,所以无模型系统的PID参数整定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因此首先应用灰度分析对多个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应用响应面法建立PID参数与综合性能间的数学关系式,进而预测最优的PID参数组合;最后此方法应用于3种典型的系统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得到的PID参数组合的控制性能优于Z-N法与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不相上下,但搜索效率高于粒子群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系统 PID参数整定 响应面法 灰度分析 输入输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刚石固结磨具的圆柱滚子高效研磨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阳 杨晓光 +2 位作者 冯凯萍 周兆忠 袁巨龙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81,共8页
针对圆柱滚子高精密研磨加工过程中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双平面偏心盘式圆柱滚子抛光方法基础上,提出基于金刚石固结磨料磨具的圆柱滚子研磨方法。自制金刚石丸片,用上下盘黏附的金刚石丸片对圆柱滚子进行超精密研磨加工,研究丸片中不同金... 针对圆柱滚子高精密研磨加工过程中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双平面偏心盘式圆柱滚子抛光方法基础上,提出基于金刚石固结磨料磨具的圆柱滚子研磨方法。自制金刚石丸片,用上下盘黏附的金刚石丸片对圆柱滚子进行超精密研磨加工,研究丸片中不同金刚石微粉粒度代号、砂结比及研磨液黏度对圆柱滚子表面粗糙度、材料去除率、平均圆度误差及批直径变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柱滚子的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均随金刚石微粉粒度代号增大而增大;金刚石丸片的砂结比太大或太小都会导致圆柱滚子材料去除率下降,进而影响其表面粗糙度;合适的研磨液黏度,可以改善研磨时的润滑性能,防止大颗粒磨粒划伤工件表面。当金刚石微粉粒度代号为M2/4,丸片砂结比为1.6,研磨液黏度为5.380 mPa·s时,圆柱滚子的材料去除率达1.70μm/min,表面粗糙度Ra从0.081μm下降到0.025μm,平均圆度误差从1.085μm下降为0.553μm,批直径变动量RDWL从6μm下降为2μm,圆柱滚子研磨效率和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金刚石丸片 表面粗糙度 偏心盘式研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铸铝合金用铣刀表面微织构及切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利华 潘建峰 +2 位作者 倪敬 冯凯 崔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0-756,共7页
针对压铸铝合金在切削力影响下加工精度低、表面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在铣刀前刀面加工沟槽和V型阵列表面微织构的方法.通过三向力传感器监测并分析铣削过程中的铣削力变化情况,重点分析y向铣削力(F_(y))频谱特性.将采集到的F_(y)进行快... 针对压铸铝合金在切削力影响下加工精度低、表面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在铣刀前刀面加工沟槽和V型阵列表面微织构的方法.通过三向力传感器监测并分析铣削过程中的铣削力变化情况,重点分析y向铣削力(F_(y))频谱特性.将采集到的F_(y)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3种不同铣刀F_(y)的频谱分析图,利用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评价表面微织构铣刀的铣削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铣刀在x、y和z方向的铣削力均值,沟槽阵列表面微织构铣刀的均值分别降低了3.8%、0.29%和11.7%,V型阵列表面微织构铣刀的均值分别降低了8.5%、14.3%和12.4%;在6倍主轴频率处的F_(y)高频幅值的大小关系为普通铣刀>沟槽阵列铣刀>V型阵列铣刀;采用微织构铣刀加工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比普通铣刀的小,且V型阵列铣刀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最好.研究结果将为压铸铝合金精密铣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织构 压铸铝合金铣削 铣削力 频谱特性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曳引电梯安全钳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新锋 李琛 +1 位作者 厉志安 魏顺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6-238,242,共4页
安全钳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核心部件,该装置本身的可靠性对电梯及其使用者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建立了安全钳及其关键部件(钳块和导板)的物理建模,分析了连续极限载荷下的部件受力情况;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工作过程中钳块和导板的应... 安全钳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核心部件,该装置本身的可靠性对电梯及其使用者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建立了安全钳及其关键部件(钳块和导板)的物理建模,分析了连续极限载荷下的部件受力情况;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工作过程中钳块和导板的应变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采用改变部件的受力面积和增加受力表面粗糙度的优化方案对钳块和导板进行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安全钳在连续极限载荷下能够保持部件强度,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安全钳 载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式棉秆拔取切碎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洪尉尉 崔荣江 王小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4-70,共7页
为提高我国棉花秸秆的收获水平,设计了一种分体式棉花秸秆整株拔取切碎收获机,解决了现有棉花秸秆收获机不能收获根茬、漏拔率和拔断率高的问题。分体式棉花秸秆拔取切碎收获机由拔秆装置、捡拾装置、输送喂入装置、切碎装置、抛送装置... 为提高我国棉花秸秆的收获水平,设计了一种分体式棉花秸秆整株拔取切碎收获机,解决了现有棉花秸秆收获机不能收获根茬、漏拔率和拔断率高的问题。分体式棉花秸秆拔取切碎收获机由拔秆装置、捡拾装置、输送喂入装置、切碎装置、抛送装置、料箱和传动系统等组成。根据棉花秸秆收获农艺要求,采用2行齿盘式整株拔取装置,安装在拖拉机前部对行收获棉秆,拔出后的棉秆铺放到地面;设计了伸缩弹齿式捡拾装置,确定了捡拾筒的直径、捡拾弹齿的排布,实现了高效捡拾;采用盘刀式切碎装置将秸秆切碎后抛洒到地面或装料箱进行回收。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作业速度、齿盘速比、齿盘倾角对拔净率和棉秆切断长度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1.2 m/s、齿盘速比为0.8、齿盘倾角为10°时,分体式棉秆拔取切碎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效果最好,拔净率为91.9%,切碎长度合格率为95.1%,满足棉秆收获需求。研究成果可为棉花秸秆的收获提供理论参考和装置支持,有助于加速棉花秸秆收获机械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联合收获机 分体式 拔取 切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自动扶梯乘客行为监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吕楠 王琪冰 +2 位作者 陆佳炜 陈军统 肖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37-1747,共11页
为解决传统自动扶梯在运行过程中无法实时监控分析、管理维护只停留在扶梯设备一方、缺乏对乘客危险行为监测等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自动扶梯乘客行为监测方法。构建自动扶梯的数字孪生体,设计可视化界面映射扶梯运行状态及乘客行为... 为解决传统自动扶梯在运行过程中无法实时监控分析、管理维护只停留在扶梯设备一方、缺乏对乘客危险行为监测等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自动扶梯乘客行为监测方法。构建自动扶梯的数字孪生体,设计可视化界面映射扶梯运行状态及乘客行为数据。通过乘客视频监控,使用改进的OpenPose姿态识别算法来获取人体关键点数据。对姿态识别进行分类,完成对虚拟人物的实时映射,实现对潜在危险的快速预警和跌倒行为的急停控制。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实时性高、识别准确和交互性强的特点,可利用数字孪生的优势,在数字空间中模拟乘客行为来增强数据,有效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处理险情,保护乘客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自动扶梯 实时映射 姿态识别 急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L101泵壳凝固成形工艺设计数值仿真优化
20
作者 洪尉尉 樊振中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8,共6页
针对ZL101泵壳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浇铸系统,借助FEM方法完成了充型流动场、凝固固相场与疏松分布的数值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底注式浇铸系统,合金熔体充型平稳,型腔内部充型初期卷入的气体可有效排出,凝固次序为自上而下与自内向... 针对ZL101泵壳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浇铸系统,借助FEM方法完成了充型流动场、凝固固相场与疏松分布的数值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底注式浇铸系统,合金熔体充型平稳,型腔内部充型初期卷入的气体可有效排出,凝固次序为自上而下与自内向外的逐层凝固,T5热处理后本体试样平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延伸率分别为334.5、274 MPa与5.8%,满足了HB962-2001Ⅱ类铸件的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01合金 凝固成形 工艺设计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