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局部评价语法的高职公共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博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9期60-63,共4页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的必要内容。本文在局部评价语法的视阈内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在提升学习者跨文化...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的必要内容。本文在局部评价语法的视阈内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在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水平的同时,帮助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课程的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 局部评价语法 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n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
2
作者 纪华霞 童宏胜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59-159,共1页
一般n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一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推广到n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得出求通解的方法。
关键词 n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常数变易法 通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亚当·比德》看爱略特对消费文化的回应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晓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67-72,59,共7页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赋予的意义;对消费的追求导致人失去理性,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人的心灵受到商品的异化。乔治·爱略特在她的作品《亚当·比德》中塑造了亚瑟和...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赋予的意义;对消费的追求导致人失去理性,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人的心灵受到商品的异化。乔治·爱略特在她的作品《亚当·比德》中塑造了亚瑟和海蒂这两个被异化的消费者的形象,从而反映出她对消费文化的担忧。与此同时,她又树立了以亚当和黛娜为代表的道德典范,从而把她医治消费文化疾病的道德药方渗透在小说中。具体说来,她的道德药方主要包括:对传统价值的尊崇、"因果报应"思想、"利他主义"思想以及"同情意识"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比德》 消费文化 回应 乔治·爱略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莲琴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7-41,共5页
城市化既可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可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03、2005和2007年城市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起到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在中期阶段,由于城市房地产... 城市化既可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可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03、2005和2007年城市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起到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在中期阶段,由于城市房地产价格客观上促使较富裕的农民首先转变成为城市居民,从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虽然城市化后期城乡收入比不大,但是由于城市居民的高收入水平,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却很悬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不平等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亚当·比德》看爱略特的人文主义思想
5
作者 韩晓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5期95-96,共2页
本文以乔治·爱略特的一部早期小说《亚当·比德》为例,分析了作者渗透在这部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其同情意识思想、因果报应思想、利他主义思想及其对传统价值的尊崇几方面;并进一步探讨了爱略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 本文以乔治·爱略特的一部早期小说《亚当·比德》为例,分析了作者渗透在这部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其同情意识思想、因果报应思想、利他主义思想及其对传统价值的尊崇几方面;并进一步探讨了爱略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本文指出:爱略特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她从小所受的基督教信仰以及费尔巴哈、孔德等人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比德》 乔治·爱略特 人文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