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输出反馈网络化控制系统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松晖 吴俊 +1 位作者 徐巍华 陈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8-381,共4页
为克服网络化控制系统中网络造成的信息反馈不及时问题,提出一种输出反馈网络化控制系统.通过引入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模型和缓存器,该系统在网络畅通时刻可利用对象的实际输出计算控制量并刷新模型,而在不能获得反馈信息的情况下,则利... 为克服网络化控制系统中网络造成的信息反馈不及时问题,提出一种输出反馈网络化控制系统.通过引入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模型和缓存器,该系统在网络畅通时刻可利用对象的实际输出计算控制量并刷新模型,而在不能获得反馈信息的情况下,则利用对象模型的输出值近似代替对象的输出值计算控制量.在被控对象为单输入/单输出(SISO)且对象和模型存在误差的情况下,推导出使该输出反馈网络化控制系统闭环稳定的充要条件.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充要条件,可以很容易得到使系统稳定的模型误差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控制系统 输出反馈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膜结构及生物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扬眉 陈志春 +1 位作者 吕德水 林贤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477,共4页
通过分子沉积法研究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及金电极表面组装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多层生物活性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并研究了组装膜的形貌、粗糙度和活性关系.应用循环伏安... 通过分子沉积法研究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及金电极表面组装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多层生物活性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并研究了组装膜的形貌、粗糙度和活性关系.应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组装HRP膜后电极对H2O2的电化学催化还原作用.实验发现,采用亚甲基蓝(MB)溶液为介质,在H2O2浓度为0.2~5.0mmol·L-1时,其响应电流对H2O2浓度变化基本呈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酶活性 膜结构 生物电催化性能 自组装膜 AFM 酶电极 H202 过氧化氢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样预处理对氨氮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为民 朱军林 +1 位作者 邵剑锋 周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17-219,共3页
本文在国家标准规范的基础上仔细探讨了水样预处理过程中的絮凝、过滤步骤对氨氮分析结果的影响,给广大实验操作者提供了一些比较明确的数据和结论,以使操作人员在实验分析中能清晰判断要预处理与否并对水样进行合理的预处理。
关键词 氨氮 预处理 絮凝 过滤 滤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甲酸苄酯的非光气法合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童国通 谢建武 周小锋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6-227,231,共3页
研究以苯甲醇和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为原料,在自制复合催化剂C的作用下合成氯甲酸苄酯的新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物料配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比较合理的工艺参数: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和苯甲醇的投料摩尔比为0.37... 研究以苯甲醇和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为原料,在自制复合催化剂C的作用下合成氯甲酸苄酯的新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物料配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比较合理的工艺参数: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和苯甲醇的投料摩尔比为0.37∶1,加1%(质量分数)催化剂,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在回流下反应6 h,精馏后即可获得高纯度(≥98%GC测定)的产品,收率达93%。该反应过程条件温和,操作方便,后处理简单,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酸苄酯 苯甲醇 双(三氯甲基)碳酸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及方案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童国通 周小锋 +1 位作者 吴肖妮 寿海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20期71-72,共2页
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设计方案是:按实际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内容,以行业岗位人才知识与技能标准、规范引领核心课程建设,搭建统一教学平台,实施“校院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以“双证”为导向实施阶段性考核。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教学计划 就业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Vilsmerier法合成4-(N-甲基,N-取代)氨基苯甲醛 被引量:1
6
作者 童国通 俞铁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46-948,共3页
以N-甲基,N-取代苯胺为原料,用环己烷作溶剂,以DMF和SOCl2替代经典的DMF和POCl3组成的Vilsmeier试剂,合成了5个4-(N-甲基,N-取代)氨基苯甲醛,确立了较优反应条件,一次收率达85-91%,溶剂可循环利用。对合成目标化合物进行了IR... 以N-甲基,N-取代苯胺为原料,用环己烷作溶剂,以DMF和SOCl2替代经典的DMF和POCl3组成的Vilsmeier试剂,合成了5个4-(N-甲基,N-取代)氨基苯甲醛,确立了较优反应条件,一次收率达85-91%,溶剂可循环利用。对合成目标化合物进行了IR,^1HNMR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lsmerier反应 氨基苯甲醛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体外氧化产物颜色稳定性及对PC-3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兆堂 王秀峰 +2 位作者 于海宁 张惠燕 沈生荣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3-218,共6页
以红茶中提取的茶黄素粗提物、绿茶多酚为对照,利用紫外扫描技术、UV-Vis法及MTT法研究了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多酚氧化酶体外氧化产物的颜色稳定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抑制作用。在不同pH值条件下,茶黄素粗提物... 以红茶中提取的茶黄素粗提物、绿茶多酚为对照,利用紫外扫描技术、UV-Vis法及MTT法研究了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多酚氧化酶体外氧化产物的颜色稳定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抑制作用。在不同pH值条件下,茶黄素粗提物和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趋势相似,碱性增加,吸光度增加;绿茶多酚、茶黄素粗提物及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清除作用,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清除效果较绿茶多酚和茶黄素粗提物强;茶黄素粗提物及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对PC-3细胞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优于茶黄素粗提物。因此,绿茶多酚纳米碳酸钙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中茶黄素保持了红茶中茶黄素所具有的良好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PC-3细胞 自由基 颜色稳定性 纳米 绿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膜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乙酸正丁酯中无机阴离子的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姚超英 童宏胜 胡真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用去离子水作为萃取溶剂,通过中空纤维萃取了乙酸正丁酯中的无机阴离子,并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Cl-、NO2-、Br-和NO3-的含量。选择如下萃取条件:①搅拌速率:450r·min-1;②萃取流量:30μL·min-1;③萃取时间:30min。按优化的条件... 用去离子水作为萃取溶剂,通过中空纤维萃取了乙酸正丁酯中的无机阴离子,并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Cl-、NO2-、Br-和NO3-的含量。选择如下萃取条件:①搅拌速率:450r·min-1;②萃取流量:30μL·min-1;③萃取时间:30min。按优化的条件操作,Cl-、NO2-、Br-和NO3-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其检出限(3S/N)依次为0.002,0.006,0.100,0.004mg·L-1。按方法对含Cl-和Br-各1.00mg·L-1及NO2-和NO3-各0.20mg·L-1的混合溶液进行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依次为6.4%,7.9%,12%,7.4%。对纯乙酸正丁酯样品进行分析,并做加标回收试验,Cl-、NO2-、Br-和NO3-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89%,115%,115%和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中空纤维膜萃取 无机阴离子 离子色谱法 乙酸正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丁美酮中间体6-甲氧基-2-萘甲醛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建武 童国通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5-237,共3页
以2-萘酚为起始原料,经过溴化、还原和甲基化或先经过甲基化,再溴化还原两条路线制得6-溴-2-甲氧基萘,再经格氏反应制得6-甲氧基-2-萘甲醛。讨论了各步反应的工艺条件及目标产物的后处理方法,最终产品经硅胶柱层析提纯,收率高,两种方法... 以2-萘酚为起始原料,经过溴化、还原和甲基化或先经过甲基化,再溴化还原两条路线制得6-溴-2-甲氧基萘,再经格氏反应制得6-甲氧基-2-萘甲醛。讨论了各步反应的工艺条件及目标产物的后处理方法,最终产品经硅胶柱层析提纯,收率高,两种方法的总收率均达67%以上。目标产物用IR,1H NMR进行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甲氧基-2-萘甲醛 萘丁美酮中间体 6-溴-2-甲氧基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甄英琴 垢敬 +1 位作者 李崴 周光理 《天津农林科技》 2004年第5期22-24,共3页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类除草剂。本文主要介绍了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发展现状和应用优势。
关键词 磺酰脲类除草剂 发展 现状 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有机污染物DDT和PCBs复合共存时对农田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超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09-913,共5页
在模拟实验条件下研究了痕量有机污染物DDT、PCBs对土壤中两种重要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配比DDT和PCBs对土壤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第7d抑制作用较明显,脱氢酶活性则在第21d抑制作用... 在模拟实验条件下研究了痕量有机污染物DDT、PCBs对土壤中两种重要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配比DDT和PCBs对土壤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第7d抑制作用较明显,脱氢酶活性则在第21d抑制作用较强,但到28d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研究表明,痕量DDT和PCBs对土壤生态的影响不存在协同效应,而DDT的浓度对微生物及酶活性的抑制率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DDT PCBS 过氧化氢酶 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分类收集设想 被引量:35
12
作者 马香娟 陈郁 《能源工程》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随着农村生活垃圾数量的剧增和农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如何解决以及采取何种方式来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分类收集是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文章着重分析了农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及其现实意... 随着农村生活垃圾数量的剧增和农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如何解决以及采取何种方式来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分类收集是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文章着重分析了农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及其现实意义,并提出了一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收集 垃圾资源化 生活垃圾 农村环境 污染 设想 农村生活 数量 问题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水体中表面活性剂对硝基苯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超英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21,共4页
研究了在湍流水体中表面活性剂SDS、CTMAB、Tween20、Tween40、Tween60、Tween80对硝基苯挥发的影响。其规律表明:湍流(扰动)促进了硝基苯的挥发,原因是水体表面更新速度剧增和溶液的混合度增加;湍流强度和硝基苯的挥发速率常数成较好... 研究了在湍流水体中表面活性剂SDS、CTMAB、Tween20、Tween40、Tween60、Tween80对硝基苯挥发的影响。其规律表明:湍流(扰动)促进了硝基苯的挥发,原因是水体表面更新速度剧增和溶液的混合度增加;湍流强度和硝基苯的挥发速率常数成较好的线性关系,各线性方程的R2均大于0.97。表面活性剂对硝基苯的挥发具有抑制作用,原因是硝基苯分子与表面活性剂胶束结合的几率增加和水体表面处的表面活性剂浓度梯度的形成,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硝基苯的挥发抑制能力的顺序为Tween>CTMAB>SDS;同类型Tween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硝基苯挥发的抑制作用与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表面活性剂 硝基苯 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N-甲基-N-取代)氨基苯甲醛合成新工艺
14
作者 童国通 俞铁铭 毛伟春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15-616,619,共3页
在乙酸乙酯溶剂中,以DMF和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组成新的Vilsmeier试剂与N-甲基-N-取代苯胺进行甲酰化反应,合成了4-(N-甲基-N-取代)氨基苯甲醛系列化合物,一次收率达85%~90%。产品纯度超过99%。考察各类反应影响因素,确立较... 在乙酸乙酯溶剂中,以DMF和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组成新的Vilsmeier试剂与N-甲基-N-取代苯胺进行甲酰化反应,合成了4-(N-甲基-N-取代)氨基苯甲醛系列化合物,一次收率达85%~90%。产品纯度超过99%。考察各类反应影响因素,确立较适宜的工艺条件:N-甲基-N-取代苯胺∶DMF∶BTC=1∶1.2∶0.4(摩尔比),反应温度75~80℃,反应时间5 h。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与1H NMR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苯甲醛 Vilsmeier试剂 双(三氯甲基)碳酸酯 甲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