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某高校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干雅平 申秀英 +1 位作者 姚超英 徐明仙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81,84,共5页
为了解高校室内污染状况,调查选取杭州市某高校75间教室按照装修完成后时间长短分成5组,分别于2011年3、6月进行氡、氨、甲醛和苯系物(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甲醛和苯系物浓度与装修完成后时间长短、通风情况、温度、... 为了解高校室内污染状况,调查选取杭州市某高校75间教室按照装修完成后时间长短分成5组,分别于2011年3、6月进行氡、氨、甲醛和苯系物(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甲醛和苯系物浓度与装修完成后时间长短、通风情况、温度、湿度密切相关,装修完成后1.0年内的教室浓度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除装修完成后5.0年以上组外,各组甲醛和苯系物含量6月都呈现极显著增高趋势(p<0.01)。所有室内氡和氨浓度均未超标。总体来说,该校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但新建建筑物的室内空气污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 甲醛 苯系物 氡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实训中心“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无机及分析测试基本技术与实训课程”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俞卫阳 姚超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8-200,共3页
阐述了高职院校为加强学生的"首岗适应"和"多岗迁移"能力的培养,提出必须改革课程体系设置,以职业需要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编排项目化、模块化的实践课程结构,实施"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 阐述了高职院校为加强学生的"首岗适应"和"多岗迁移"能力的培养,提出必须改革课程体系设置,以职业需要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编排项目化、模块化的实践课程结构,实施"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实训中心在加强学生职业岗位技能训练中的作用的有效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岗位 技能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园林绿色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杭州下沙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水浪 余洪文 吴晓华 《山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79-82,共4页
以杭州下沙为例,介绍了城市园林绿色废弃物的处理现状,通过对园林绿色废弃物利用的可行性与优势性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园林绿色废弃物的处理对策,从而为我国城市园林绿色废弃物走向产业化之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园林绿色废弃物 现状 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柱切换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的氟离子 被引量:13
4
作者 姜新华 倪承珠 +7 位作者 朱彬和 赵训燕 陈素清 吕伟德 张嘉捷 张培敏 李刚 朱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2-446,共5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柱切换测定土壤浸出液中氟离子的方法。使用柱切换技术,将样品通过高聚物反相色谱柱进行在线预处理,分离氟离子和小分子有机酸,同时除去水溶性有机杂质,采用收集环收集氟离子并进入分析系统分析,消除了测定氟离子时普遍... 建立了离子色谱-柱切换测定土壤浸出液中氟离子的方法。使用柱切换技术,将样品通过高聚物反相色谱柱进行在线预处理,分离氟离子和小分子有机酸,同时除去水溶性有机杂质,采用收集环收集氟离子并进入分析系统分析,消除了测定氟离子时普遍存在的干扰问题。分析系统的淋洗液为KOH溶液,流速为1.0 mL/min,采用抑制性电导检测,外标法定量。氟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5~1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9,加标回收率为103.4%~105.3%,相对标准偏差为2.0%~2.1%,检出限(S/N=3)为5.50μg/L。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复杂基体样品中的氟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柱切换 氟离子 浸出液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一串红耐热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龚仲幸 何勇 朱祝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1-707,共7页
为提高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的耐高温性,研究了在高温胁迫下(39℃/30℃,昼/夜),喷施外源水杨酸对‘航天5号’‘Hangtian No.5’和‘展望’‘Zhanwang’的热害指数、叶片相对电解质率、抗氧化酶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 为提高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的耐高温性,研究了在高温胁迫下(39℃/30℃,昼/夜),喷施外源水杨酸对‘航天5号’‘Hangtian No.5’和‘展望’‘Zhanwang’的热害指数、叶片相对电解质率、抗氧化酶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6 d时,喷施0.01 mol·L-1水杨酸后‘航天5号’热害指数较喷施清水降低了27.9%,‘展望’热害指数降低了19.7%。水杨酸喷施显著降低了相对电解质渗透率(P<0.05),提高了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的质量分数,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POD)的活性。明显缓解了高温胁迫下2个品种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的下降。这种趋势在耐热性较弱的‘航天5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结果表明:水杨酸提高一串红的耐热性可能是由于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减少了氧化伤害,缓解了对光系统Ⅱ(PSⅡ)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一串红 高温胁迫 水杨酸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课程衔接初探 被引量:49
6
作者 朱琳佳 芦京昌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7-59,共3页
尽管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但课程衔接始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比较适用于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即由中职、高职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开发、设计,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贯通模块系统。其中,中职和高职模块均可层层分... 尽管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但课程衔接始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比较适用于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即由中职、高职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开发、设计,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贯通模块系统。其中,中职和高职模块均可层层分级,形成不同的子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又可避免重复和遗漏,组成中高职交互和递进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系统。只有从理念和做法上进行模块化课程贯通的系统性改革,才能真正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课程衔接 模块化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永昭 计建炳 艾宁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5-1090,共6页
以正十二醇和葡萄糖为原料一步法制备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催化体系、催化剂用量、温度、醇糖比等)对反应过程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提出了此反应过程的物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反应主要由生成... 以正十二醇和葡萄糖为原料一步法制备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催化体系、催化剂用量、温度、醇糖比等)对反应过程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提出了此反应过程的物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反应主要由生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主反应和生成多糖的副反应组成。十二醇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烷基葡萄糖苷的主反应属于液相反应机理,首先葡萄糖溶解于十二醇中,然后与十二醇发生均相反应,碳正离子与十二醇的反应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中部分固相葡萄糖处于熔融状态,能捕捉液相中的催化剂,生成多糖副产物。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此反应机理能很好地描述反应过程,为此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烷基葡萄糖苷 表面活性剂 反应机理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醋酸盐复配催化剂催化超临界CO_2一步法合成碳酸二甲酯 被引量:3
8
作者 林春绵 丁春晓 +1 位作者 张平 徐明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0-325,共6页
由CO2合成碳酸二甲酯(DMC)是CO2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超临界CO2因具有独特的溶解和传递性能,在合成反应中可既作反应物,又作反应溶剂。本实验以超临界CO2、环氧丙烷和甲醇作为反应物,选用金属醋酸盐与K2CO3、KI复合催化一步合成... 由CO2合成碳酸二甲酯(DMC)是CO2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超临界CO2因具有独特的溶解和传递性能,在合成反应中可既作反应物,又作反应溶剂。本实验以超临界CO2、环氧丙烷和甲醇作为反应物,选用金属醋酸盐与K2CO3、KI复合催化一步合成DMC。在温度130-170℃、C02压力2-14MPa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条件对DMC产率的影响,产物采用气相色谱以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醋酸锌复合催化剂配比为K2CO3:KI:Zn(CH3COO):=1:1:2时,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用量4%,物料配比8:1,160℃、7.4MPa,反应4h),环氧丙烷转化率可达95%,DMC产率可达5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超临界CO2 一步法合成 金属醋酸盐 催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建立中药温郁金的指纹图谱及其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聪 谢磊 +2 位作者 董雪瑞 杨雨萱 郑思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9-394,共6页
收集生长于浙江省瑞安市8个产地的温郁金样品14批次,分别经清洗、冷冻干燥及碾磨粉碎,得到通过0.425mm筛孔药筛的粉末状样品14个。称取此样品各30g,分别按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萃取时间(静态30min,动态90min)... 收集生长于浙江省瑞安市8个产地的温郁金样品14批次,分别经清洗、冷冻干燥及碾磨粉碎,得到通过0.425mm筛孔药筛的粉末状样品14个。称取此样品各30g,分别按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萃取时间(静态30min,动态90min)]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所得萃取物收集于甲醇5mL中,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色谱分离采用HP-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和在50~220℃之间程序升温模式;质谱测定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EI),在质荷比(m/z)50~650内进行扫描。所得总离子流色谱图中共有50多个色谱峰,选择保留时间在40min以内的共有峰26个作为考察对象,选择保留时间为17.12min的莪术二酮为参考峰,计算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α和峰面积百分比S以及各样品与S3的S值的最大差值ΔS(Max)%,并建立了14个样品的指纹图谱。根据GC-MS分析所得结果并与NIST 14谱库比对,对共有峰作出鉴定。通过SPSS 16.0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所分析的14批次温郁金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分类比较。应用指纹图谱对2个市售温郁金产品作了组分鉴定和产地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指纹图谱 中药 温郁金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聪 王丽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9-683,共5页
收集了4个产地的12个菊花样品,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HS-SPME-GC)在选定的条件(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30min,选择65μm PDMS/DVB作为萃取头)测得其挥发组分的色谱图,在所得到的50个色谱峰中,选择了22个共有峰,并选择其中的9号峰... 收集了4个产地的12个菊花样品,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HS-SPME-GC)在选定的条件(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30min,选择65μm PDMS/DVB作为萃取头)测得其挥发组分的色谱图,在所得到的50个色谱峰中,选择了22个共有峰,并选择其中的9号峰(保留时间25.57min)为参照峰。分别求得各峰的α值和S值后,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建立了12个菊花样品的指纹图谱。经质谱分析对比NIST 08谱库并结合相关文献对主要挥发性成分作了鉴定。通过SPSS 16.0软件用系统聚类分析对上述指纹图谱进行分类比较,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对2个市售菊花样品作出产地鉴别和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HS-SPME-GC 指纹图谱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中一釜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明仙 沈德平 +1 位作者 邹羽芯 林春绵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34-1339,共6页
超临界CO2中一釜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对于CO2的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化学品合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以CO2、环氧丙烷(PO)和甲醇为原料,甲醇钾(CH3OK)为催化剂,无水氯化钙为脱水剂,研究物料配比(VCH3OH∶VPO=1~1 2)、搅拌速... 超临界CO2中一釜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对于CO2的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化学品合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以CO2、环氧丙烷(PO)和甲醇为原料,甲醇钾(CH3OK)为催化剂,无水氯化钙为脱水剂,研究物料配比(VCH3OH∶VPO=1~1 2)、搅拌速度(0~500 r·min-1)、压力(5.0~10 MPa)、温度(110~190℃)和时间(0.25 ~3 h)对一釜法合成DMC的影响,并提出了超临界CO2中以CH3OK为催化剂一釜法合成DMC可能存在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VCH3OH∶ VPO=10∶1、搅拌速度为300 r·min-1、反应压力为7.0 MPa、反应温度为140℃)下,反应1h后甲醇转化率为22.0%,DMC收率达到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CO2 甲醇 环氧丙烷 碳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草的SFE-GC/MS谱图及其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0-1135,共6页
收集了4个产地的12个柠檬草样品,用超临界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FE-GC/MS)在L9(3^4)正交试验表优化萃取条件下(温度35℃、压力20MPa、静态萃取时间40min和动态萃取时间40min)测得柠檬草萃取物的色谱图,经质谱分析对比NIST08谱库并结合... 收集了4个产地的12个柠檬草样品,用超临界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FE-GC/MS)在L9(3^4)正交试验表优化萃取条件下(温度35℃、压力20MPa、静态萃取时间40min和动态萃取时间40min)测得柠檬草萃取物的色谱图,经质谱分析对比NIST08谱库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萃取物化学成分做了鉴定。对柠檬草化学成分按照醛类、酯类、醇类、烯类、其他进行归类计算峰面积百分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建立判别模型,对4个产地的12个柠檬草样品进行产地溯源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FE-GC/MS结合PCA能对柠檬草进行有效的产地溯源,实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草 超临界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正交试验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旧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水浪 沈泉 +1 位作者 吴晓华 蔡梁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从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的基本类型、思路、方法与内容等方面深入研究,并以杭州市余杭区史家埭街心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为案例,对我国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提出建议,认为城市旧公园应首先从区位环境、景观要素、历史文化、使用状况... 从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的基本类型、思路、方法与内容等方面深入研究,并以杭州市余杭区史家埭街心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为案例,对我国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提出建议,认为城市旧公园应首先从区位环境、景观要素、历史文化、使用状况四个方面进行基础概括调查,在基于改造与更新设计的原则上,对公园进行定位,完成布局、空间、景观元素等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旧公园 改造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巴斯汀片中相关杂质组分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郁 张莉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8-1201,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依巴斯汀片中相关杂质的含量。利用苯基键合硅胶xtimate phenylhexyl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离,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60+4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A,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70+3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B,...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依巴斯汀片中相关杂质的含量。利用苯基键合硅胶xtimate phenylhexyl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离,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60+4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A,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70+3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B,流量为1.0mL·min^-1。结果表明:4种杂质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16~0.33mg·L^-1之间。以依巴斯汀片样品为基质,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6.0%~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83%~4.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依巴斯汀 相关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5-羟甲基糠醛三元体系液液平衡测定及关联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永昭 郭霞 卢美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43,61,共6页
为了给两相法工艺合成5-羟甲基糠醛(5-HMF)提供可靠的热力学数据,采用静态平衡法测定了水-5-HMF-正丁醇、水-5-HMF-异丁醇和水-5-HMF-甲基异丁基酮(MIBK)3个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并采用NRTL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 为了给两相法工艺合成5-羟甲基糠醛(5-HMF)提供可靠的热力学数据,采用静态平衡法测定了水-5-HMF-正丁醇、水-5-HMF-异丁醇和水-5-HMF-甲基异丁基酮(MIBK)3个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并采用NRTL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5-HMF在3个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均大于1,倾向存在于有机相中;5-HMF质量分数对分配系数有显著影响,随着5-HMF质量分数的增大,分配系数降低;温度对5-HMF分配系数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如5-HMF质量分数显著;NRTL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平均相对偏差小于10%。研究结果为两相法工艺生产5-HMF提供了可靠的热力学数据和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平衡 5-羟甲基糠醛 正丁醇 异丁醇 甲基异丁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有关问题探讨
16
作者 马占青 俞卫阳 干亚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9-22,共4页
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因而成为目前水环境监测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对《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中有关校准曲线标准工作溶液的量取、校准曲线实验点分布、比色皿的选择和样... 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因而成为目前水环境监测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对《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中有关校准曲线标准工作溶液的量取、校准曲线实验点分布、比色皿的选择和样品溶液的稀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氨氮校准曲线制作时,氨氮标准工作溶液的量取选用5.00 m L的分度吸量管完成全部取样,操作次数和工作量适中并满足HJ 535-2009标准的精度要求;校准曲线上的实验点分布或取舍不应随意变更,否则会影响测量精确度;选用20 mm比色皿时测定误差较小。若待测样品的浓度较高时,其稀释宜选用5.00 m L以上的单标线吸量管;若考核样品浓度为0~100μg/m L时,综合各种边界条件可以有0,5,25,50倍和0,2,10,50倍2个合理的溶液稀释方案,可分别选用5.00,10.00,50.00 m L和5.00,25.00,50.00 m L的单标线吸量管取样稀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钠氏试剂 分光光度法 校准曲线 比色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手性三唑类杀菌剂对映体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 被引量:11
17
作者 缪叶隆 徐明仙 +1 位作者 郑夏琼 林春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2-438,共7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作为流动相,研究了6种手性三唑类杀菌剂(苄氯三唑醇、联苯三唑醇、叶菌唑、乙环唑、糠菌唑和醚唑)在Chiralcel OD-H手性色谱柱上的对映体分离。考察了不同改性剂种类(甲醇、乙醇、异丙... 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作为流动相,研究了6种手性三唑类杀菌剂(苄氯三唑醇、联苯三唑醇、叶菌唑、乙环唑、糠菌唑和醚唑)在Chiralcel OD-H手性色谱柱上的对映体分离。考察了不同改性剂种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体积分数(0-15%)以及系统背压(13-17 MPa)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与其在Sino-Chiral OJ和Chiralpak IB手性色谱柱上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独以超临界CO2为流动相时,6种三唑类杀菌剂的保留时间均大于60 min,而添加了醇类改性剂后其在40 min内均得到了洗脱。苄氯三唑醇、联苯三唑醇、叶菌唑和糠菌唑在柱温为34℃、系统背压为15 MPa、流动相流速为2 m L/min时,在20 min内均实现了基线分离(Rs≥1.5);优化改性剂(体积分数)分别为3%乙醇、13%乙醇、6%甲醇和7%乙醇。Chiralcel OD-H柱对6种供试杀菌剂的手性识别效果优于Sino-Chiral OJ和Chiralpak IB柱,但对映体分离时间要长10-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类杀菌剂 对映体分离 超临界流体色谱 手性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亚临界CO_2中邻甲酚羧基化合成邻甲基水杨酸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平 徐明仙 +1 位作者 俞景译 林春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7-1142,共6页
在超/亚临界CO2中合成邻甲基水杨酸,对探索其绿色合成和CO2的资源化利用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邻甲酚为原料,考察了无水K2CO3、无水Na2CO3等催化剂的活性,选取催化效果最好的无水K2CO3在超/亚临界CO2中一步法直接催化合成邻甲基水杨酸。... 在超/亚临界CO2中合成邻甲基水杨酸,对探索其绿色合成和CO2的资源化利用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邻甲酚为原料,考察了无水K2CO3、无水Na2CO3等催化剂的活性,选取催化效果最好的无水K2CO3在超/亚临界CO2中一步法直接催化合成邻甲基水杨酸。在反应时间1~6 h、催化剂相对投加量nK2CO3/nO-Cresol为0.05~1.25、反应温度130~270℃、反应压力4~14 MPa的条件下对邻甲酚在超/亚临界CO2中的羧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邻甲酚的转化率与产物收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均出现先增加的趋势,不同的是转化率最后趋于稳定,产物收率则略有减少;邻甲酚的转化率与产物收率随催化剂相对投加量的增加先快速增加然后趋缓,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较佳的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催化剂相对投加量0.5、反应温度190℃、反应压力8 MPa,此时,邻甲酚转化率可达19.7%,邻甲基水杨酸收率可达17.5%。此外,提出了超/亚临界CO2中邻甲酚羧基化反应可能存在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亚临界CO2 邻甲酚 邻甲基水杨酸 一步法合成 无水K2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田除草活性化合物SIOC0163生物活性初步评价
19
作者 龙仲宇 付群梅 +1 位作者 郑素霞 吕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91-93,共3页
SIOC0163是嘧啶氧基芳基苄胺类玉米田除草活性化合物。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IOC0163具有良好的芽后早期除草活性,能有效防除玉米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对莎草科杂草也有良好的防效,使用适期为杂草1~3叶期、玉米4~7叶期,后茬作物... SIOC0163是嘧啶氧基芳基苄胺类玉米田除草活性化合物。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IOC0163具有良好的芽后早期除草活性,能有效防除玉米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对莎草科杂草也有良好的防效,使用适期为杂草1~3叶期、玉米4~7叶期,后茬作物小麦、油菜的ED10值分别为0.0034、0.0029 mg/kg。田间结果表明,当SIOC0163的有效成分为90~150 g/hm2时,其对玉米田主要杂草的总防效为7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C0163 嘧啶苄胺类 除草活性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境设计与养护
20
作者 余昌明 龚仲幸 柴明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260-261,共2页
花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花境的设计与设计要素也随之丰富起来。介绍了花境设计原则及要求,并提出其养护要求,以供参考。
关键词 花境 设计原则 要素 养护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