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锭集聚纺纱及其创新技术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秋黎凤 孟进 倪远 《纺织导报》 CAS 2018年第2期30-37,共8页
通过引用集聚纺纱技术相关国内外专利文献、产品与技术论文资料,对环锭集聚纺纱及其创新技术中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探析和论证,特别对集聚效应、集聚与纱线品质项目的关联、集聚槽倾斜设置,以及集聚纺纱创新项目实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 通过引用集聚纺纱技术相关国内外专利文献、产品与技术论文资料,对环锭集聚纺纱及其创新技术中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探析和论证,特别对集聚效应、集聚与纱线品质项目的关联、集聚槽倾斜设置,以及集聚纺纱创新项目实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说明。指出了集聚纺纱技术在对纱线进行径向压缩而消除加捻三角区的过程中,侧向气流是纱线集聚和压缩的精髓;集聚纺纱技术给纱线带来的关键品质项目改善是洁强效应,并不会给纱线线密度均匀度和捻系数带来显著性改变;集聚纺纱技术在降低投资运行成本和改善性价比方面还有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机理 径向压缩 气流导向元件 侧向气流 集聚槽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锭纺细纱机增产增效的技术经济瓶颈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孟进 秋黎凤 倪远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0,共5页
探析环锭纺细纱机增产增效的技术经济瓶颈问题。介绍了细纱机加捻卷绕结构的特点,指出了制约环锭纺产能的技术因素,对环锭纺提速增产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国内外环锭纺不同锭速的纺纱案例。指出:在影响环锭纺高速生产的技术瓶... 探析环锭纺细纱机增产增效的技术经济瓶颈问题。介绍了细纱机加捻卷绕结构的特点,指出了制约环锭纺产能的技术因素,对环锭纺提速增产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国内外环锭纺不同锭速的纺纱案例。指出:在影响环锭纺高速生产的技术瓶颈没有突破之前,单纯通过提速增产来增加效益的途径并不可取。认为合理科学地设定细纱机锭速是增产增效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锭纺 细纱机 加捻卷绕 钢领 锭子 电耗 用工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长上销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24年第S01期7-13,共7页
为了探讨上销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介绍上销在牵伸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牵伸系统对上销工艺性能的要求;详细分析6833系列上销存在上胶圈运行阻力大、中部摩擦力界分布不合理、在前胶辊上有反包围弧等不足,对比6839系列和6839PLS型加长上销的工... 为了探讨上销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介绍上销在牵伸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牵伸系统对上销工艺性能的要求;详细分析6833系列上销存在上胶圈运行阻力大、中部摩擦力界分布不合理、在前胶辊上有反包围弧等不足,对比6839系列和6839PLS型加长上销的工艺性能、技术优势及存在问题;通过纺纱案例说明6839和6839PLS型加长上销在改善成纱条干不匀率、粗细节、棉结等方面较有优势,并总结使用加长上销的注意事项。指出:通过对加长上销关键尺寸参数的优化设计,契合柔性牵伸理念,可有效提升纱线质量;使用时要注意各项工艺参数间的配合,避开临界牵伸工艺状态,以保证纺纱质量长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上销 6839PLS型 摩擦力界 浮游区 胶圈 牵伸力 控制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WF1204⁃120型梳棉机锡林下方吸口喷花的解决措施
4
作者 沃光辉 《棉纺织技术》 2025年第2期48-48,共1页
JWF1204⁃120型梳棉机设计锡林下方前后装有5块光滑的铝合金型材弧形罩板和2个铝合金型材吸口,在圆墙板外侧有调节和紧固螺钉,可调节罩板及吸口与锡林隔距。罩板及吸口可在机架两侧的锡林下方取出,装拆方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 JWF1204⁃120型梳棉机设计锡林下方前后装有5块光滑的铝合金型材弧形罩板和2个铝合金型材吸口,在圆墙板外侧有调节和紧固螺钉,可调节罩板及吸口与锡林隔距。罩板及吸口可在机架两侧的锡林下方取出,装拆方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调节不当或机件磨损会造成第二吸口(靠刺辊侧)出现气流正压喷花现象,影响车间环境清洁,且不定时带入棉流造成疵点,影响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件磨损 车间环境 梳棉机 铝合金型材 工艺调节 刺辊 紧固螺钉 吸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混纺纱毛羽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建伟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共5页
探讨控制苎麻混纺纱毛羽的措施。分析了苎麻混纺纱毛羽的形态及影响毛羽产生的因素。生产中,正确选用苎麻原料及预处理工艺,合理配置各工序加工工艺,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运转清洁,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最终较大幅度地降低了苎麻混纺纱... 探讨控制苎麻混纺纱毛羽的措施。分析了苎麻混纺纱毛羽的形态及影响毛羽产生的因素。生产中,正确选用苎麻原料及预处理工艺,合理配置各工序加工工艺,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运转清洁,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最终较大幅度地降低了苎麻混纺纱的毛羽。认为:通过采取相关工艺措施,可以较好地控制苎麻混纺纱的毛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混纺纱 毛羽 预处理 混和 速度 加捻 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吨纱生产用电的措施与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建伟 罗秋灵 赵东亮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8-41,共4页
探讨降低吨纱生产用电的措施和实践效果。通过抓管理、抓操作、优化和改进工艺降低纱疵,合理调整前纺工艺和生产调度,稳定并提高了各工序生产效率;严格按照各工序要求优选纺专器材、加强设备保养以减少回卷、回条、粗纱头和回花,提高制... 探讨降低吨纱生产用电的措施和实践效果。通过抓管理、抓操作、优化和改进工艺降低纱疵,合理调整前纺工艺和生产调度,稳定并提高了各工序生产效率;严格按照各工序要求优选纺专器材、加强设备保养以减少回卷、回条、粗纱头和回花,提高制成率;合理提高锭速,采取措施降低细纱断头率,以提高细纱单产;采取提高功率因数、改进空调管理方法、实施照明日光灯、细纱吸棉风机改造、巡回风机节能运行等措施降低用电消耗。折合14.8tex吨纱生产用电从3 970kW·h降低到3 300kW·h以下。认为:通过强基础,提质量,从点滴之处节能降耗可以有效降低吨纱用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吨纱用电 生产效率 制成率 十万米纱疵 功率因数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点纱梳棉揉搓成点和梳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慧 陈玉峰 《纺织器材》 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
为提高彩点纱的成纱质量,介绍了彩点纱的特点及制作彩点纱的关键技术,从工艺特点、工艺、针布配置及成点体积大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揉搓成点工艺的特点,探讨了彩点纱的梳理工艺配置和控制,说明彩点纱的制作过程和纺纱过程是两个截然不同... 为提高彩点纱的成纱质量,介绍了彩点纱的特点及制作彩点纱的关键技术,从工艺特点、工艺、针布配置及成点体积大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揉搓成点工艺的特点,探讨了彩点纱的梳理工艺配置和控制,说明彩点纱的制作过程和纺纱过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工艺,其制作需要充分揉搓形成点子,纺纱需要对彩点梳理和牵伸进行保护;制作彩点遵循梳棉机5个必要条件的反控制,梳理时遵循正控制,通过工艺设计和措施控制,能够实现彩点纱特有的风格和特点。指出:梳理工艺设计是纺好彩点纱的关键;彩点纱评判具有模糊性,依靠感官来检验其与设计时的差异性,彩点制作和梳理保护过程具有随机性,是彩点纱工艺设计和质量控制的重点;采取合理的工艺设计、设备改造、针布选配,使彩点制作和梳理达到要求,同时满足彩点的独特风格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点纱 彩点 揉搓 梳理工艺 梳理控制 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纱线条干不匀与纱线疵点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22年第S01期43-52,共10页
为有效提高纺纱和织造效率、改善布面外观质量,详细阐述原料特性、工艺效果、牵伸器材、车间温湿度、运转操作、细纱卷捻系统及络筒工序等在影响纱线条干均匀度和纱疵方面可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指出:提高纱线的条干均匀度、减少... 为有效提高纺纱和织造效率、改善布面外观质量,详细阐述原料特性、工艺效果、牵伸器材、车间温湿度、运转操作、细纱卷捻系统及络筒工序等在影响纱线条干均匀度和纱疵方面可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指出:提高纱线的条干均匀度、减少纱疵要重视原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原料选配;保证良好的开松、梳理工艺效果、原料混合工艺效果及牵伸工艺效果;保证牵伸钳口对纤维的控制强度及稳定性,在牵伸区配置新型专件、器材,拓展附加摩擦力界的宽度范围,通过安装集束装置提高须条的集合度,增强须条的内摩擦力场,规范牵伸系统的自清洁装置要求;重视车间的温湿度调节,减少其对纤维表面性能及工序效能的影响;规范运转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须条内正常纤维结构被破坏,减少因操作原因造成须条附入性疵点;重视细纱卷捻系统相关部件的选型和表面粗糙度,保证细纱设备运行稳定,并加强对络筒工序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干均匀度 纱疵 纤维 排列结构 牵伸钳口 牵伸工艺 胶辊 胶圈 上销 温湿度 集束装置 卷捻 络筒 纱线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面纱疵产生原因的要素及其控制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21年第6期55-58,共4页
为了有效防治布面纱疵,给纺织企业分析与控制布面纱疵提供参考依据,从形成时机、形成要因、形成过程和形成结果四要素,分析附入性纱疵、牵伸性纱疵、操作性纱疵、粘连性纱疵和规律性纱疵的定义、产生原因及主要特点,并据此制定控制纱疵... 为了有效防治布面纱疵,给纺织企业分析与控制布面纱疵提供参考依据,从形成时机、形成要因、形成过程和形成结果四要素,分析附入性纱疵、牵伸性纱疵、操作性纱疵、粘连性纱疵和规律性纱疵的定义、产生原因及主要特点,并据此制定控制纱疵的措施。指出:牵伸性纱疵分长纤维集束变速性牵伸纱疵和短纤维集束变速性牵伸纱疵,操作性纱疵分碰触性操作性纱疵和清洁性操作性纱疵;应依据纱疵产生原因,从原料质量、设备状态、工艺操作及清洁维护等方面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对纱疵进行重点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疵 形成时机 集束变速 附入性纱疵 牵伸性纱疵 操作性纱疵 粘连性纱疵 规律性纱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菲电子清纱器采样后乱切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0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21年第5期40-42,共3页
为了解决洛菲电子清纱器采样后误切、乱切,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等问题,分析纱疵评判标准出现偏差和重新分组或套用其他品种工艺再改回即可生产的原因,阐述遇到该问题时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指出:要按规定程序与要求重新进行采样,记录采样基... 为了解决洛菲电子清纱器采样后误切、乱切,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等问题,分析纱疵评判标准出现偏差和重新分组或套用其他品种工艺再改回即可生产的原因,阐述遇到该问题时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指出:要按规定程序与要求重新进行采样,记录采样基准电压,检查不正常单锭的基准电压及微调差异,确认数据传输正常,设定感度降低参数;必须熟练掌握电子清纱器各项功能的性能特点和技术要求,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其对纱线质量的监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菲电子清纱器 单锭 采样 基准电压 微调差异 感度 纱疵 评判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弦周期性纱疵分析
11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21年第S01期21-26,共6页
为准确分析非正弦周期性纱疵产生的原因和部位,介绍单纯使用波谱图判断非正弦周期性纱疵的弊端,通过罗拉嵌花衣、粗纱前胶辊和下胶圈损伤、牵伸区控制状态不良、粗纱附入性纱疵、筒纱淋水等案例,阐述综合分析纱疵的方法.指出:非正弦周... 为准确分析非正弦周期性纱疵产生的原因和部位,介绍单纯使用波谱图判断非正弦周期性纱疵的弊端,通过罗拉嵌花衣、粗纱前胶辊和下胶圈损伤、牵伸区控制状态不良、粗纱附入性纱疵、筒纱淋水等案例,阐述综合分析纱疵的方法.指出:非正弦周期性纱疵会被分解成一系列正弦波的叠加,单纯使用机械波与基波的比例关系来判断纱疵的危害性往往会造成误判,应结合不匀曲线图、DR值曲线图、长度—变异曲线图、电清切疵分级图等图形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提高波谱图分析准确性,加强纺织企业周期性纱疵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弦周期性纱疵 波谱图 不匀曲线 DR值曲线 长度—变异曲线 电清切疵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纺创新工艺理念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惠文 赵建伟 倪远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3,共8页
探讨棉纺创新工艺理念的应用效果。阐述了工艺创新的主要理念,一系列的技术创新点,以及在纯棉、粘胶、色纺纱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该创新工艺具有省设备、省电耗、省料耗、省工耗、升效率、升品质等工艺效果。认为:该创新工艺具有一定... 探讨棉纺创新工艺理念的应用效果。阐述了工艺创新的主要理念,一系列的技术创新点,以及在纯棉、粘胶、色纺纱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该创新工艺具有省设备、省电耗、省料耗、省工耗、升效率、升品质等工艺效果。认为:该创新工艺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工艺 柔性梳理 粗纱捻系数 细纱隔距 轻加压 吨纱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棉纺企业万锭用工的措施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建伟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2-35,共4页
探讨减少棉纺企业万锭用工的措施分析了棉纺企业万锭用工的现状、影响原因以及进一步减少万锭用工的意义阐述了减少万锭用工的各项管理与技术措施。认为:通过抓好产品定位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纺纱装备自动化程度,稳定员工队伍... 探讨减少棉纺企业万锭用工的措施分析了棉纺企业万锭用工的现状、影响原因以及进一步减少万锭用工的意义阐述了减少万锭用工的各项管理与技术措施。认为:通过抓好产品定位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纺纱装备自动化程度,稳定员工队伍,采用信息管理系统等措施,可使万锭用工在116人的基础上减少60人~87人,从而可有效地减少棉纺企业万锭用工,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锭用工 断头 纱疵 产品结构 管理水平 纺纱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圈网格圈跑偏原因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学元 王曼 《纺织器材》 2022年第3期28-30,共3页
为了解决胶圈、网格圈跑偏问题,分析跑偏的2种情况及跑偏的受力情况,详述胶圈、网格圈自身质量不良、其他器材专件安装和运行状态不良以及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跑偏的原因、规律、预防措施、原因判断方法及需要采取的措施。指出:胶圈、网... 为了解决胶圈、网格圈跑偏问题,分析跑偏的2种情况及跑偏的受力情况,详述胶圈、网格圈自身质量不良、其他器材专件安装和运行状态不良以及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跑偏的原因、规律、预防措施、原因判断方法及需要采取的措施。指出:胶圈、网格圈跑偏遵循“跑紧不跑松,跑高不跑低,跑大不跑小”的规律;预防跑偏的措施为胶圈、网格圈及相关机件位置精确定位、加强质量检验、保证安装及运行状态、加强人员技术培训等;生产中应准确判断、认真分析跑偏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保障好设备运行状态,杜绝胶圈、网格圈松紧边,确保其他器材专件位置安装准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圈 网格圈 跑偏 摩擦力 驱动力 胶辊 上销 罗拉 松紧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条干仪检测分析道夫转移率
15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23年第3期67-72,共6页
为简化道夫转移率的计算,从条干不匀率曲线图获取方法、纤维转移过程、道夫转移率r值推导过程和道夫转移率r值计算方法4方面,分析利用条干仪简便测算道夫转移率的可行性,建立计算道夫转移率r值的数据模型;通过应用案例测算道夫转移率,... 为简化道夫转移率的计算,从条干不匀率曲线图获取方法、纤维转移过程、道夫转移率r值推导过程和道夫转移率r值计算方法4方面,分析利用条干仪简便测算道夫转移率的可行性,建立计算道夫转移率r值的数据模型;通过应用案例测算道夫转移率,提出利用条干仪检测道夫转移率相关注意事项;探讨用条干不匀率曲线解读道夫转移率及其对梳理质量的影响。指出:不匀率曲线图变细曲线的斜率反映了道夫转移率的大小,变细曲线斜率越大,道夫转移率越大,反之越小;利用条干仪检测道夫转移率的方法简单、便捷,可帮助纺织企业技术人员快速掌握梳棉机运行状态和工艺配置的合理性,是纺织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产品质量监控、管理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夫 锡林 针布 转移率 条干仪 不匀率曲线 梳棉 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拉胶圈状态不良引起的质量案例分析
16
作者 徐学尹 《纺织器材》 2022年第1期37-39,共3页
为了提升纱线质量,避免因牵伸器材状态不良引起成纱质量波动,分析了前罗拉、前胶辊缠花,无下胶圈或下胶圈跑偏、下胶圈受损等状态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波谱图的观察分析,查找条干差、图像异常的原因,消除劣锭。指出:牵伸器材运行状... 为了提升纱线质量,避免因牵伸器材状态不良引起成纱质量波动,分析了前罗拉、前胶辊缠花,无下胶圈或下胶圈跑偏、下胶圈受损等状态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波谱图的观察分析,查找条干差、图像异常的原因,消除劣锭。指出:牵伸器材运行状态与成纱质量密切相关,应规范有效地用好纺纱器材,按周期做好清洁、保养、检修、更换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拉 胶辊 胶圈 波谱图 条干 机械波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须条中纤维伸直平行度的措施
17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23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改善须条中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提高成纱质量,分析梳棉工序锡林—道夫三角区纤维握持转移、粘连转移和飘附转移时,弯钩纤维的成因及纤维排列形态;探讨梳棉、并条工序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的具体措施以及流程的合理配置;介绍重量法测试纤... 为改善须条中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提高成纱质量,分析梳棉工序锡林—道夫三角区纤维握持转移、粘连转移和飘附转移时,弯钩纤维的成因及纤维排列形态;探讨梳棉、并条工序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的具体措施以及流程的合理配置;介绍重量法测试纤维伸直平行度原理、所需物品、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指出:须条中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是衡量梳棉、并条、粗纱等工序半制品纤维排列结构的重要指标;梳棉工序通过优选针布、适当提高锡林转速、加大凝聚比、优化隔距、适当降低梳棉机产量、理顺气流状态、提高设备运行状态、适当增大棉网张力,并条工序通过合理设计牵伸倍数及牵伸分配、优化罗拉隔距以及保证设备状态良好;通过掌握奇数法则、根据牵伸型式合理分配牵伸负荷、合理控制各工序的温湿度和半制品回潮率等方面实现工艺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采用重量法测试纤维伸直平行度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重现性好、准确性高等特点,根据各工序半制品的纤维伸直平行度指标采取相应措施,对提高成纱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直平行度 转移 握持 梳棉 并条 牵伸 重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18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23年第S01期66-72,共7页
为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质量,介绍绩效考核体系的组织架构建设,从职位分析的目的、作用与结果,岗位评估的依据、作用、评价体系组成、评估方法与步骤,薪酬水平设计策略、级别设计、薪资等级和职位序列划分、编制薪资等级及档次分布、薪... 为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质量,介绍绩效考核体系的组织架构建设,从职位分析的目的、作用与结果,岗位评估的依据、作用、评价体系组成、评估方法与步骤,薪酬水平设计策略、级别设计、薪资等级和职位序列划分、编制薪资等级及档次分布、薪资水平的确定等方面详述建立考核体系的具体步骤;并对薪酬结构下的业绩考核策略和薪酬体系调整形式和范围进行说明.指出: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是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运行须符合系统性、充分沟通和循序渐进3个基本原则,并根据企业实际做好职位分析、岗位评估、薪酬水平设计,制定出合适的业绩考核策略以及薪酬体系调整方法;实施绩效考核并持续跟踪改进,是企业不断自我提升和达成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 考核体系 职位分析 岗位评估 薪酬结构 策略 职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