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数据集的虫害检测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冬梅 林佳 +4 位作者 王海亮 吴开华 陆玉恒 周晓飞 张竞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206,共11页
在复杂和密集尺度的农业检测任务中基于Transformer的DETR类模型逐渐崭露头角,但现有的传统量化分析难以深入探究检测模型的优化策略和机制的有效性。为了满足密集小型昆虫的检测和计数的需求,该研究构建了真实场景采集的包含稻飞虱、... 在复杂和密集尺度的农业检测任务中基于Transformer的DETR类模型逐渐崭露头角,但现有的传统量化分析难以深入探究检测模型的优化策略和机制的有效性。为了满足密集小型昆虫的检测和计数的需求,该研究构建了真实场景采集的包含稻飞虱、蚜虫和麦蜘蛛3类小型害虫的多尺度虫害数据集(multi-scale tiny crowded planthopper-aphid-wheat mite pest detection,MTC-PAWPD),提出基于黏连率和相对尺寸的数据划分方式,将虫害数据集分为密集分布、大尺度、中小尺度和超小尺度4类场景。通过分析DINO模型在特定场景下的性能表现,设计详尽的消融试验方案,以特征与其关键组件查询的可视化试验辅助,验证虫害检测任务性能提高与各个模块之间尤其是与查询相关模块的联系。经试验,模型在MTC-PAWPD测试集上的mAP@50达70.0%,与其他主流模型相比提升2.3个百分点。在4类场景中mAP@50分别达42.5%、79.4%、75.7%和62.4%,在多尺度、密集任务中表现出较强的检测性能。通过针对自身模块的消融和可视化试验证明模型性能提升与Transformer部分的优化模块相关性更大。试验说明基于DINO的虫害检测模型在田间复杂背景下多尺度的复杂虫害检测任务中具有强大的泛化能力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模型 TRANSFORMER 虫害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稻飞虱检测算法和装置系统的研制
2
作者 赵丽稳 周颖杰 +5 位作者 孙莲 王笑 翟婧 许燎原 吴降星 孔镭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5期115-116,共2页
为解决稻飞虱体积小、田间调查劳动密集且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开发了基于Faster R-CNN with Neighborhood Attention Transformer(FNAT)的稻飞虱检测算法,并建立了相应的田间采集装置与识别计数系统,用于提升调查效率。利用自研装置采集... 为解决稻飞虱体积小、田间调查劳动密集且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开发了基于Faster R-CNN with Neighborhood Attention Transformer(FNAT)的稻飞虱检测算法,并建立了相应的田间采集装置与识别计数系统,用于提升调查效率。利用自研装置采集稻飞虱图像构建数据集,包含7种不同类别。开发FNAT算法模型,融合NAT和FPN模块,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并建立系统展示识别结果。FNAT算法在所有类别上平均精确率超80%,特定类别超90%,mAP达87.2%,较Baseline模型显著提升。此外,试验自研的调查采集装置采集稻飞虱图片后,系统会自动上传并利用云服务器端的FNAT算法进行快速识别和计数,最后将识别结果发送至客户端。FNAT算法和装置系统能准确检测识别稻飞虱,减轻植保人员工作负担,降低专业门槛,提升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稻飞虱 检测算法 采集装置 FNA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上的跳跃健将——可可广翅蜡蝉
3
作者 肖强 王志博 杨晨 《中国茶叶》 2021年第3期15-17,共3页
可可广翅蜡蝉(Ricania cacaonis Chou et Lu)隶属半翅目,广蜡蝉科,是一种茶园较常见的蜡蝉类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湖南、浙江和江苏等省,以若虫、成虫刺吸茶树嫩梢、叶片的汁液为害。文章介绍了可可广翅蜡蝉的分类地位与分... 可可广翅蜡蝉(Ricania cacaonis Chou et Lu)隶属半翅目,广蜡蝉科,是一种茶园较常见的蜡蝉类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湖南、浙江和江苏等省,以若虫、成虫刺吸茶树嫩梢、叶片的汁液为害。文章介绍了可可广翅蜡蝉的分类地位与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与危害、防治措施等内容,供茶树植保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广翅蜡蝉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