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SI-RM视角下的移动通信网络AI技术应用综述
1
作者 章坚武 张天恒 +3 位作者 章谦骅 郭春生 傅剑峰 詹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共28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凭借其强大的推理、学习及自我修正能力,已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移动通信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复杂性对网络构建、管理和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凭借其强大的推理、学习及自我修正能力,已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移动通信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复杂性对网络构建、管理和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通过分层结构实现网络功能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为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框架,并指导多协议、多设备的互联互通。首先从OSI-RM的视角,系统梳理了AI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各层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AI在解决移动通信网络复杂问题中的作用。同时,指出部分AI技术具备跨层应用的潜力,突破了单一层次的限制,为AI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TM 智能导向的电子信息实践教改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包建荣 秦艺鹏 +2 位作者 刘超 李杰 姜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229,共8页
针对传统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融合AI技术的针对性LSTM智能导向实践教学模型,构建了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AI技术构建融合平台,包括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在电子信息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推荐课程;借鉴强化学... 针对传统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融合AI技术的针对性LSTM智能导向实践教学模型,构建了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AI技术构建融合平台,包括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在电子信息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推荐课程;借鉴强化学习思想和组内竞争思想助力学生竞赛创新;采用LSTM对学生个体进行建模,用以准确评估学生的自身能力,以便教师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该教改方案实施以来,实验班相比对照班在获奖门类和数量上都有显著提高,验证了所提教改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人工智能 LSTM 创新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通信系统的非线性优化及实验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方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智能反射表面开关选择和功率分配的联合设计方法,以改变电磁波传播环境、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减少功率消耗。首先,在保证接收端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一定门限值等多个约束条件下,建立以系统能量... 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智能反射表面开关选择和功率分配的联合设计方法,以改变电磁波传播环境、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减少功率消耗。首先,在保证接收端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一定门限值等多个约束条件下,建立以系统能量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多维变量联合非线性优化问题,其中涉及的优化变量包括:智能反射表面开关选择、相位调整和功率分配。在开关选择方面,采用贪婪算法选择开启起主要作用的元器件,并关掉起次要作用的智能反射表面。在功率分配方面,通过求解凸优化问题得到功率分配的闭式解。基于此,设计出一种高传输速率、低功率消耗的迭代优化算法。最后,设计仿真教学实验,通过MATLAB软件,验证了所提出的联合优化算法通过改变电磁波传播环境,有效地提高了信号传输的速率和能量效率;并分析了实验中导致算法性能发生变化的机理,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优化问题 贪婪算法 可重构智能表面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光混沌注入双环电光相位反馈环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研究
4
作者 周雪芳 王飞 +3 位作者 杨国伟 毕美华 许蒙蒙 胡淼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147,共10页
针对现有混沌保密光通信系统时延特征隐藏所需反馈增益系数较大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全光混沌注入双环电光相位反馈环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首先,由全光反馈产生光混沌并将其耦合至2个电光相位混沌反馈环中。然后,通过相位调制的方式... 针对现有混沌保密光通信系统时延特征隐藏所需反馈增益系数较大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全光混沌注入双环电光相位反馈环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首先,由全光反馈产生光混沌并将其耦合至2个电光相位混沌反馈环中。然后,通过相位调制的方式实现信息与混沌载波的非线性耦合并参与混沌载波的生成。最后,在检测端通过光混沌同步实现信号的解密。借助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系统中混沌信号的复杂度、时延特征隐藏、同步性、鲁棒性和通信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在较小的反馈系数时具有较高的复杂度且时延特征得到较好的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保密通信 光混沌 光反馈 双反馈环 相位调制 时延特征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反向校正增强和无损下采样的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学义 韩卓 +2 位作者 蒋甜甜 王佳欣 陈华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1,共12页
针对毫米波图像中隐匿目标局部信噪比低导致检测障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反向校正增强和无损下采样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多尺度反向校正特征增强模块,在提取多尺度特征的多卷积核Res2Net上融合反向校正操作,实现大感受野... 针对毫米波图像中隐匿目标局部信噪比低导致检测障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反向校正增强和无损下采样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多尺度反向校正特征增强模块,在提取多尺度特征的多卷积核Res2Net上融合反向校正操作,实现大感受野区域对区域内相关小感受野区域卷积计算的反向校正,使得深度模型不仅能够获取更细粒度的特征,而且使宏观判别性表示贯穿多个尺度的特征信息;其次,利用非跨步卷积层的SPD-Conv实现无损下采样,缓解卷积下采样导致的信息丢失;最后,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生成适合隐匿目标检测任务的新锚框。实验在YOLO系列中选择了各方面性能都适中的YOLOv5s作为基础框架,针对现有的两种毫米波图像数据集(阵列图像集和线扫图像集)平均精度均值(mAP)mAP@0.5分别达到了96.21%和97.97%,相较于原版YOLOv5s以及YOLO其他系列等性能有显著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明显增加参数量和推理时间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深度模型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目标检测 主动毫米波图像 多尺度反向校正特征增强 无损下采样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N-ResNet11的语音情感识别算法
6
作者 应娜 邹雨鉴 +3 位作者 杨雪滢 孙文胜 叶学义 蒋银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153,共15页
为解决网络训练复杂度高的问题并改进语音情感特征提取,提出了基于双嵌套残差网络(DNResNet11)与通道注意残差网络(CRNet)的双支路特征提取模型。首先,设计了低复杂度的DN-ResNet11以高效提取语谱图的融合情感特征,提升情感识别率;然后... 为解决网络训练复杂度高的问题并改进语音情感特征提取,提出了基于双嵌套残差网络(DNResNet11)与通道注意残差网络(CRNet)的双支路特征提取模型。首先,设计了低复杂度的DN-ResNet11以高效提取语谱图的融合情感特征,提升情感识别率;然后,结合多尺度引导滤波和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算法对语谱图进行细节增强;最后,融合两组特征进行情感分类,形成双支路加权融合模型(weighted fusion model based on dual nested residual and channel residual network,WFDN_CRNet),进一步提升情感表征能力。在CASIA、EMO-DB、IEMOCAP等语音情感数据集上情感识别率分别达到94.58%、85.59%、65.72%,所提方法在情感识别率优于ResNet18等基准方法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成本,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双嵌套残差网络 细节增强 加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的多任务图像生成RL-GAN模型
7
作者 叶学义 石悦 +2 位作者 韩卓 李文杰 王浩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2,73,共7页
为了将GAN扩展到多任务模式并构建高性能模型,将强化学习(RL)代理与GAN结合,构建多任务图像生成RL-GAN模型,并通过更换RL代理训练算法、设置更合理的AC网络损失函数及替换网络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旨在提升模型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 为了将GAN扩展到多任务模式并构建高性能模型,将强化学习(RL)代理与GAN结合,构建多任务图像生成RL-GAN模型,并通过更换RL代理训练算法、设置更合理的AC网络损失函数及替换网络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旨在提升模型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两种多任务图像修复实验中,所提模型的生成结果均满足视觉需求,且与当前多任务模式的主流方法--多GAN叠加相比,RL-GAN模型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图像处理速度以及更高的输出质量,且引入RL代理后模型的精度与效率也更优,优化后的模型多任务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任务图像生成 强化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插值的InSAR/GNSS高精度融合机场形变监测
8
作者 尚俊娜 吕文兵 +1 位作者 施浒立 程涛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424,共10页
传统的克里金插值方法在地面变形监测中存在较大的插值误差,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地形时,无法充分反映实际地表形变的空间特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角度约束的广义延拓插值模型(AGEM)。该模型引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的角度约束,提... 传统的克里金插值方法在地面变形监测中存在较大的插值误差,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地形时,无法充分反映实际地表形变的空间特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角度约束的广义延拓插值模型(AGEM)。该模型引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的角度约束,提高了全球定位系统(GNSS)插值精度和空间变化特征的捕捉能力。通过卡尔曼滤波将AGEM插值结果与InSAR数据相融合,生成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三维时序形变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东向、天向的插值均方根误差较传统克里金插值模型分别降低了22.03%和21.98%;融合后,相较于克里金插值融合InSAR,其东向、天向的形变监测误差分别降低了23.38%和38.62%。基于某机场的应用案例,综合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结果得出:AGEM方法在插值精度和数据融合性能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监测 角度约束 广义延拓插值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AV1粗模式决策的高吞吐量硬件设计方法
9
作者 盛庆华 陶泽浩 +4 位作者 黄小芳 赖昌材 黄晓峰 殷海兵 董哲康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2-1214,共13页
随着视频编码标准的不断更新迭代,开放媒体联盟(AOM)发布最新视频编码标准开放媒体视频编码标准(AV1)。其中,帧内编码技术采用更加丰富的预测模式来提高预测效率,预测种类从VP9中的10种扩展至61种。为了应对预测种类增加的变化并提高硬... 随着视频编码标准的不断更新迭代,开放媒体联盟(AOM)发布最新视频编码标准开放媒体视频编码标准(AV1)。其中,帧内编码技术采用更加丰富的预测模式来提高预测效率,预测种类从VP9中的10种扩展至61种。为了应对预测种类增加的变化并提高硬件的处理吞吐能力,该文提出基于全流水线结构的AV1粗模式决策硬件架构设计。在算法层面,以4×4块为最小处理单元,按照Z顺序对64×64编码树单元(CTU)中不同尺寸的预测单元(PUs)进行粗模式决策,同时采用基于1:1 PU的代价累加近似方法来完成1:2,1:4,2:1和4:1 PU的代价计算,以减少计算复杂度;在硬件层面,设计兼容4×4至32×32等多尺寸PU的粗模式决策电路,取代为不同尺寸PU单独设计电路的方法,有效减少逻辑资源的闲置。实验结果表明,在全帧内(AI)配置下,提出的改进算法相较于AV1标准算法平均节省了45.78%的时间,提高了1.94%BD-Rate。同时,提出的硬件架构设计能够在1057个时钟周期内完成64×64 CTU的粗模式决策,使用Synopsys公司的Design Compiler 2016工具及UMC 28 nm工艺库对硬件设计综合得到,该设计能够在432.7 MHz工作频率下实时处理8k@50.6fps的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媒体视频编码标准 帧内预测 粗模式决策 视频编码 流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幅度编码在再调制无源光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文昊 卢旸 +3 位作者 成亮 姚陈 翟彦蓉 毕美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41,共9页
为了在使用再调制技术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 PON)中实现透明光网络单元(colorless ONU),提出2种新型的多幅度编码方式(PAM补码和可变幅线路编码).新的编码方式结合了频谱整形编码和脉冲幅度调制(PAM).频谱整形编码能够抑制下行信号... 为了在使用再调制技术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 PON)中实现透明光网络单元(colorless ONU),提出2种新型的多幅度编码方式(PAM补码和可变幅线路编码).新的编码方式结合了频谱整形编码和脉冲幅度调制(PAM).频谱整形编码能够抑制下行信号的低频分量,减少下行信号对上行再调制信号的串扰.高阶的PAM能够提高信号的编码效率,采用高阶PAM的下行信号可以被传统的二进制接收机接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编码方式在再调制WDM PON中应用的可行性,测试了速率为625 Mb/s和1.25 Gb/s的上行信号再调制在速率为10Gb/s的下行信号上的性能.基于新型多幅度编码的再调制WDM PON方案能够减少上行再调制信号遭受的串扰,提高下行信号的编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透明光网络单元 再调制 多幅度编码 编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工逆向调制回复空间光通信系统性能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鹏 王天枢 +5 位作者 杨国伟 贾青松 马万卓 张立中 佟首峰 姜会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06-2510,共5页
基于逆向调制反射器(MRR)的空间光通信系统因其结构紧凑、可免去链路一端的捕跟(APT)系统、功耗低等优点,是空间光通信系统研究热点之一。提出采用双波长激光发射实现全双工逆向调制回复空间光通信结构,并基于该结构对强度调制解调模式... 基于逆向调制反射器(MRR)的空间光通信系统因其结构紧凑、可免去链路一端的捕跟(APT)系统、功耗低等优点,是空间光通信系统研究热点之一。提出采用双波长激光发射实现全双工逆向调制回复空间光通信结构,并基于该结构对强度调制解调模式,通信距离为300 km,通信速率为1 GHz下的地面站对近地小卫星全双工通信链路进行了链路计算及通信误码率的分析。当MRR端口径为0.1 m时,通信链路余量大于5 d B,通信误码率优于10-15,满足通信链路的要求。并进一步分析了仿真结果存在的缺陷。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空间光通信结构在小卫星对地面站全双工激光通信是可行的,是未来空间光通信系统发展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逆向调制回复器 全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能力培养引导的光纤通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7
12
作者 毕美华 周雪芳 +3 位作者 李齐良 杨国伟 卢旸 曾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4-168,共5页
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光纤通信课程为对象,提出并探讨了差异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针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学生,根据其不同的毕业意向宜采取的不同培养方式:①积极就业学生,针对就业去向和... 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光纤通信课程为对象,提出并探讨了差异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针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学生,根据其不同的毕业意向宜采取的不同培养方式:①积极就业学生,针对就业去向和岗位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以培养动手能力;②继续深造学生,以兴趣为导向来设计相应的科研型知识课题培养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化课程建设,便于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在该教学改革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差异化培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协同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包建荣 姜斌 许晓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0-173,196,共5页
如何有效提高电信类应用型工科大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素质,一直是国内外实践教改研究的热点。论文在课程理论、实验模式等协同创新教改基础上,探索注重复合型、创新型、开放型大学生的实践培养模式。特别是结合工程案例学习,通过加强... 如何有效提高电信类应用型工科大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素质,一直是国内外实践教改研究的热点。论文在课程理论、实验模式等协同创新教改基础上,探索注重复合型、创新型、开放型大学生的实践培养模式。特别是结合工程案例学习,通过加强应用基础理论学习、外文阅读、计算机仿真训练、企业工程实践及电子竞赛等方式,改善工科高校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培养的创新实践型电信类大学生不仅掌握各种基本技能,而且能更好地适应现代飞速发展的电信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等要求。创新实践教改的最终目的,也在于培养新一代具有开放思维创新实践素质的复合型协同创新科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导向学习 电子信息 工程教育 创新实践探索 教改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与定向系统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国伟 黄兆标 +2 位作者 樊冰 周雪芳 毕美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2-170,共9页
针对室内定位与定向系统,提出了一种结合粒子群优化(PSO)和天牛须搜索(BAS)的VLC室内定位与定向算法,通过PSO算法探索接收端的最优方向,利用BAS算法对每个粒子当前方向下的最佳三维坐标进行搜索。首先在3 m×3 m×5 m的室内空间... 针对室内定位与定向系统,提出了一种结合粒子群优化(PSO)和天牛须搜索(BAS)的VLC室内定位与定向算法,通过PSO算法探索接收端的最优方向,利用BAS算法对每个粒子当前方向下的最佳三维坐标进行搜索。首先在3 m×3 m×5 m的室内空间和40 dB信噪比下进行仿真研究,所提出的VLC室内定位与定向系统实现了平均定位误差4.82 cm和平均定向误差2.24°的性能指标。然后在0.9 m×0.9 m×1.5 m的实验系统中,实施了同时定位与定向的实验验证,平均定位与定向误差分别为5.32 cm与5.99°。相比传统VLC室内定位方案,所提VLC室内定位与定向系统不需要接收端高度和方向的先验知识,大大降低了使用复杂度,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室内定位与定向 接收信号强度 粒子群优化 天牛须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二值化时频图和DL-YOLOv5s的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
15
作者 胡竹艳 王首斌 +1 位作者 刘顺兰 沈雷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126,共12页
针对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误差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二值化时频图以及检测和定位(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DL)-YOLOv5s的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方法。首先,利用最大熵阈值... 针对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误差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二值化时频图以及检测和定位(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DL)-YOLOv5s的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方法。首先,利用最大熵阈值分割方法结合形态学滤波对时频图进行处理,获得清晰的最大熵二值化时频图,再通过提出的DL-YOLOv5s模型对最大熵二值化时频图中的跳频信号进行检测和定位,通过增加ASPP模块和BiFPN模块,提高跳频信号的边缘和角点检测精度,并通过BOT3模块引入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提高跳频信号的定位精度,最后得到跳频信号的坐标位置,通过坐标的对照关系完成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YOLOv5s模型,提出的DL-YOLOv5s模型精确率P提高了5%,召回率R提高了2.2%,平均精度mAP 0.5和mAP 0.5:0.9分别提高了5.1%和4.2%,相较于YOLOv7、YOLOv8等其他模型,提出的DL-YOLOv5s模型体积更小,更适用于跳频信号参数估计常用的嵌入式设备这类资源受限的环境,且相较于传统跳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低信噪比下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频信号 低信噪比 参数估计 YOLOv5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频段低信息速率卫星通信系统的探索和实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尚俊娜 李林 +1 位作者 刘春菊 魏彦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9,共6页
介绍了目前卫星通信的频段分布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对S频段卫星通信给出了链路预算,并进行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探索和实验,通过低信息速率的短报文和语音通信设备的研发,对低速率卫星移动通信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全向天线的S频... 介绍了目前卫星通信的频段分布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对S频段卫星通信给出了链路预算,并进行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探索和实验,通过低信息速率的短报文和语音通信设备的研发,对低速率卫星移动通信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全向天线的S频段低信息速率的卫星通信系统完全可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中发挥作用,并具有成本低、终端简单、应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S频段 低信息速率 应急通信 全向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下基于盲源分离扩频通信抗干扰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沈雷 盛迪 +2 位作者 孙闽红 王海泉 于淼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2-927,共6页
提出了单通道下基于盲源分离的扩频通信抗干扰方法.所提方法利用扩频序列的周期性,把单通道下的欠定盲源分离问题转换成超定盲源分离问题.算法从整体域统计特性对干扰信号进行估计抵消,同时在抗干扰的过程中完成了解扩.从原理上讲,这种... 提出了单通道下基于盲源分离的扩频通信抗干扰方法.所提方法利用扩频序列的周期性,把单通道下的欠定盲源分离问题转换成超定盲源分离问题.算法从整体域统计特性对干扰信号进行估计抵消,同时在抗干扰的过程中完成了解扩.从原理上讲,这种抗干扰方法比目前常用的单通道下基于局部域特性的抗干扰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单通道抗干扰 整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实验类课程创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斌 包建荣 许晓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1-194,共4页
针对当前无线通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内容、方法及功能角度出发,提出了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和创新方式,探索基于无线通信实验类课程创新模式的教改思路,为无线通信高等工程教育学生奠定专业基础,提高创新能力和素质,使其不仅能... 针对当前无线通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内容、方法及功能角度出发,提出了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和创新方式,探索基于无线通信实验类课程创新模式的教改思路,为无线通信高等工程教育学生奠定专业基础,提高创新能力和素质,使其不仅能构思、设计与实现高附加值无线通信产品、过程和系统,且具备复合、创新和开放特色,具有获取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同时,通过校企科研合作等途径,提高学生基本专业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及系统工程等方面的水平,进而实现无线通信工程实验教育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实验 创新模式 教学改革 工程实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纯形法的无网格超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
19
作者 何添翼 曹海燕 +1 位作者 吉杨锐 许方敏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9-386,共8页
针对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系统利用极域稀疏性进行的网格信道估计所引起的网格上采样点的估计误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纯形法的无网格近场信道估计算法。首先使用极域变换矩阵替换传统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矩阵对近场信道进行... 针对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系统利用极域稀疏性进行的网格信道估计所引起的网格上采样点的估计误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纯形法的无网格近场信道估计算法。首先使用极域变换矩阵替换传统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矩阵对近场信道进行极域稀疏表示,再利用极域同步正交匹配追踪(P-SOMP)的近场信道估计算法进行高效的初步估计。但由角度和距离联合产生的极域变换矩阵维度较大且列正交性较差,极域远场信道会导致能量泄露,因此进一步利用单纯形法对初步估计的结果进行基于最大似然原理的无网格精确估计,从而提高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单纯形法的无网格近场信道估计算法相比于传统P-SOMP算法的信道估计精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无网格 近场 信道估计 单纯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评价通信网节点重要性的多参数优化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品 董志远 沈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6期95-98,共4页
为更有效地评价通信网节点间的重要性,以节点删除算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多参数优化算法。定义节点重要性参数,通过比较该参数的大小评价节点重要性,进而反映删除节点后对整个通信网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节点删除算法,多参数优... 为更有效地评价通信网节点间的重要性,以节点删除算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多参数优化算法。定义节点重要性参数,通过比较该参数的大小评价节点重要性,进而反映删除节点后对整个通信网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节点删除算法,多参数优化算法对各节点重要性的评估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网 节点重要性 生成树 最短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