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消费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应对 被引量:6
1
作者 孟庆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大学生作为消费的积极群体,易受同辈群体影响等特性,使得符号消费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这一群体符号消费的本质原因是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的需要。它受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保有价... 大学生作为消费的积极群体,易受同辈群体影响等特性,使得符号消费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这一群体符号消费的本质原因是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的需要。它受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保有价值自觉、帮助大学生厘清消费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文化资本的积累、阻断符号与自我身份认同的密切关联,积极运用新媒体、掌握外部环境通道等方式,消减了自我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之间的联结,促使大学生反思消费的本来意义,形成对消费的批判和选择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消费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工业人员行为分析实验平台
2
作者 徐晓滨 孔俊杰 +3 位作者 张泽辉 王坚 陈龙 何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10,共10页
该文面向本科生与研究生实践教学,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发了工业人员行为分析实验平台。依托工程实训中心,通过多通道数据采集装置收集人员工作环境、作业行为以及劳保用品等数据。基于PyQt5构建工业人员行为分析实验平台,该平台将计算... 该文面向本科生与研究生实践教学,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发了工业人员行为分析实验平台。依托工程实训中心,通过多通道数据采集装置收集人员工作环境、作业行为以及劳保用品等数据。基于PyQt5构建工业人员行为分析实验平台,该平台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工业安全管控标准深度融合,以实现工业人员流程类与非流程类作业的行为分析。为验证实验平台的有效性,使用工业人员行为测试数据对所研发的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能对工人多种作业进行有效评判。该实验平台有助于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智能图像处理领域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工业安全 行为分析 人体关键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oS约束下的链路分离路径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品 章坚武 +1 位作者 李乐民 王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42,共7页
研究了QoS约束下的链路分离路径问题,建立了2种QoS约束下的链路分离优化路径问题的模型。首先证明无向图的不具备端到端QoS约束的链路分离路径问题可以转化为其链路分裂图的对应问题,而具备端到端QoS约束的相应问题则无法进行类似转换... 研究了QoS约束下的链路分离路径问题,建立了2种QoS约束下的链路分离优化路径问题的模型。首先证明无向图的不具备端到端QoS约束的链路分离路径问题可以转化为其链路分裂图的对应问题,而具备端到端QoS约束的相应问题则无法进行类似转换。同时证明2种QoS约束下的链路分离优化路径问题都属于NP完全问题,最后对其近似算法进行研究并对算法进行比较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分离路径 QOS约束 链路分裂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心半球体统计信道模型的AOA&TOA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杰 曹志钢 邵根富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8-536,共9页
针对某些特殊的微小区移动通信环境,比如空旷的广场或者大型购物商厦等,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周围散射体可能很少,甚至于为零,在已有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3-D空间模型——空心半球体空间模型。散射体均匀分布在移动台附近空间... 针对某些特殊的微小区移动通信环境,比如空旷的广场或者大型购物商厦等,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周围散射体可能很少,甚至于为零,在已有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3-D空间模型——空心半球体空间模型。散射体均匀分布在移动台附近空间内,而基站(Base station,BS)的位置在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在水平平面和垂直平面内分别推导出来波信号的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的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式,另外也研究了信号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结果与某些2-D和3-D模型对比,表明本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符合以往的理论,对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道模型 到达时间 到达角度 微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HHT的数字调制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知劲 尹霆 +2 位作者 郭殿武 赵治栋 李建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70,共5页
提出了基于HHT的数字调制通信信号识别方法,提出了经验模式分解(EMD)主分量能量方差和希尔伯特边际谱相对带宽这两个特征参数。对实际FSK、PSK和QAM信号的识别表明,本方法能较好的识别这三种信号,识别性能受信号参数影响小。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经验模式分解 数字调制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波域盲源分离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知劲 解婷婷 +1 位作者 李小平 赵治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3-427,共5页
针对基于相合束广义特征分解时域盲源分离方法受滤波器或时延影响大、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合束广义特征分解的小波域盲源分离算法.该算法通过信号小波变换的正交性,增强信号的非高斯性,减小信号的分离难度;利用双正交小... 针对基于相合束广义特征分解时域盲源分离方法受滤波器或时延影响大、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合束广义特征分解的小波域盲源分离算法.该算法通过信号小波变换的正交性,增强信号的非高斯性,减小信号的分离难度;利用双正交小波具有线性相位特性且对信号有良好逼近能力的优点,对小波系数进行相合束广义特征分解,得到稳定的分离矩阵.该算法不仅保留了时域算法的优点,而且可以随机选取滤波器,当源信号多于3个时仍可以完全分离出源信号.4个语音信号的盲源分离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广义特征分解 小波分解 相合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实际调制信号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知劲 尚俊娜 周云水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9-571,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实际调制信号自动识别新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把分类特征向量映射到一个高维空间,并在高维空间中构造最优分类超平面以实现信号分类。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实际采集的信号具有很好的分类性能。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调制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改进方案 被引量:2
8
作者 章坚武 季莹莹 虞成磊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34,共5页
本文对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全新的高能效分簇路由协议。根据节点数目以及分布区域大小,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得出最优的簇首节点数目。对簇首进行改进,均衡网络的负载,减少节点的过早死亡,延长整个网络的寿... 本文对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全新的高能效分簇路由协议。根据节点数目以及分布区域大小,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得出最优的簇首节点数目。对簇首进行改进,均衡网络的负载,减少节点的过早死亡,延长整个网络的寿命。离基站较远的簇首利用多跳来传输数据,减少远距离簇首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寿命,使网络规模不受限。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协议能够均衡网络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命时间,且能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簇路由协议 负载平衡 簇首选择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参数下多播QoS路由及分解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品 李乐民 王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9-285,共7页
文章研究网络参数不确定时的多播(multicast)QoS路由及分解问题,假定网络链路参数是模糊数,给出了最优可信度树(Most Opti mal Reliability Tree,MORT)和树最优延迟分解(Tree Delay Optimal Partition,TDOP)的定义.MORT要求寻找一条联... 文章研究网络参数不确定时的多播(multicast)QoS路由及分解问题,假定网络链路参数是模糊数,给出了最优可信度树(Most Opti mal Reliability Tree,MORT)和树最优延迟分解(Tree Delay Optimal Partition,TDOP)的定义.MORT要求寻找一条联结源节点和目标节点集的支撑树使得树的代价小于约束条件的可信度达到最大,TDOP要求给出端到端约束在树上各条链路的分解使得反映所有链路满足QoS需求的分解函数达到最优.文中给出MORT的近似算法并对误差进行分析,证明TDOP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实现并给出具体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 最优可信度树 延迟 QoS路由及分解 多播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遗传算法的认知无线电自适应参数调整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知劲 郑仕链 +1 位作者 邢国际 尚俊娜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2,共3页
如何根据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智能调整无线电参数是认知无线电的基本功能。提出了应用遗传算法和适用多目标函数的需求认知无线电参数调整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流程及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多个具有竞争关系的... 如何根据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智能调整无线电参数是认知无线电的基本功能。提出了应用遗传算法和适用多目标函数的需求认知无线电参数调整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流程及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多个具有竞争关系的目标函数间进行权衡,所得的参数配置与当前对目标函数的偏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参数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波段锁相环式本振源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慧琴 郭春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6,共3页
锁相环广泛应用于时钟系统设计,分析了锁相环式本振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性能及参数。根据锁相倍频原理和环路滤波器传递函数,分析了环路参数的选择,计算了各个参数,并通过实例给出了一种C波段固定频率本振源的系统设计方案,且应用集成芯片... 锁相环广泛应用于时钟系统设计,分析了锁相环式本振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性能及参数。根据锁相倍频原理和环路滤波器传递函数,分析了环路参数的选择,计算了各个参数,并通过实例给出了一种C波段固定频率本振源的系统设计方案,且应用集成芯片成功实现了5.12 GHz固定点频本振源,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振源 锁相环 环路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的高分辨率成像与合成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华 宋广华 杜昌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7-322,共6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难以提高系统固有分辨率,分析了双站合成孔径雷达之间的频谱关系,提出了一种距离向分辨率自动合成方法.基于该方法,双站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成像处理流程可以分为2步:首先,采用改进的双站非线性Chirp-Scaling算法得到...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难以提高系统固有分辨率,分析了双站合成孔径雷达之间的频谱关系,提出了一种距离向分辨率自动合成方法.基于该方法,双站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成像处理流程可以分为2步:首先,采用改进的双站非线性Chirp-Scaling算法得到高质量的子图像对;然后,利用子图像对之间存在的频谱偏移关系,利用分辨率自动合成算法将子图像对合成为分辨率更高的图像,从而完成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的高分辨率成像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及成像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高分辨率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距离向分辨率 自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C3200的MDS-II指令集扩展
13
作者 姚英彪 汪斌 +1 位作者 章坚武 刘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24,共3页
通过利用媒体核心算法评估RISC3200的第一代媒体扩展指令集MDS-I的性能,发现MDS-I存在数据处理效率高但数据供应效率低的特点。基于该原因扩展了用于数据供应的第二代媒体扩展指令集MDS-II。实验结果表明,在扩展媒体指令集后,RISC3200... 通过利用媒体核心算法评估RISC3200的第一代媒体扩展指令集MDS-I的性能,发现MDS-I存在数据处理效率高但数据供应效率低的特点。基于该原因扩展了用于数据供应的第二代媒体扩展指令集MDS-II。实验结果表明,在扩展媒体指令集后,RISC3200的媒体核心算法的处理性能提高2-5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处理器 精简指令集 媒体应用 指令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约束多播路由问题的分支优化算法
14
作者 张品 李乐民 王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4-1118,共5页
QoS保证下的多播服务对于许多多媒体实时应用程序是重要的,QoS约束下的多播路由协议要求寻找连接源节点和目标节点集的支撑树使得端到端的QoS约束得以满足同时优化网络资源消耗,延迟约束最小代价树DCST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关... QoS保证下的多播服务对于许多多媒体实时应用程序是重要的,QoS约束下的多播路由协议要求寻找连接源节点和目标节点集的支撑树使得端到端的QoS约束得以满足同时优化网络资源消耗,延迟约束最小代价树DCST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关于DCST的分支优化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反向分支调节过程调整不满足QoS约束的路径并且减少对原支撑树结构的影响.仿真显示本文的算法对于实际网络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OS路由 STEINER TREE 多播 分支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低复杂度的非规则LDPC码的构造方法
15
作者 郭锐 刘济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6-830,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置换矩阵(permutation matrix)的非规则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构造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改进eIRA(IeIRA)算法的全局矩阵;接着,通过对全局矩阵M进行矩阵置换,生成LDPC码的校验矩阵日;研究了校验矩阵H中短圈(short cy...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置换矩阵(permutation matrix)的非规则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构造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改进eIRA(IeIRA)算法的全局矩阵;接着,通过对全局矩阵M进行矩阵置换,生成LDPC码的校验矩阵日;研究了校验矩阵H中短圈(short cycle)长度与置换矩阵循环移位系数的关系,通过选择循环移位系数,以达到改善误比特率性能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构造方法在保证线性编码复杂度的前提下,增大了码字的最小距离,减少了小停止集合(stopping set)的数量,降低了误比特率的差错平台(error floor)(达到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 置信传播(BP)算法 差错平台 置换矩阵 停止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载波侦听机制对EDCA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牧 严军荣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8-122,共5页
本文研究虚拟载波侦听机制对EDCA机制性能的负面影响。首先指出在RTS/CTS4次握手不能够完成时,虚拟载波侦听机制中网络分配矢量(NAV)会浪费信道资源;然后讨论了NAV设置影响EDCA性能的关键参数,并得出该参数在采用与不采用NAV清除机制以... 本文研究虚拟载波侦听机制对EDCA机制性能的负面影响。首先指出在RTS/CTS4次握手不能够完成时,虚拟载波侦听机制中网络分配矢量(NAV)会浪费信道资源;然后讨论了NAV设置影响EDCA性能的关键参数,并得出该参数在采用与不采用NAV清除机制以及没有考虑NAV设置影响情况下的取值;最后在不同访问类别(AC)下仿真显示EDCA机制的吞吐性能。很明显,虚拟载波侦听机制的NAV设置对EDCA吞吐性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采用NAV清除机制的性能优于不采用NAV清除机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EDCA 虚拟载波侦听 网络分配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