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晓钟教授访谈
1
作者 李晓钟 唐鑫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共3页
FDI作为一揽子生产要素的流入,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日趋重要。然而,FDI是"激励"和"补充"还是"挤出"引资地的技术开发活动?FDI是促进引资地创新能力的提高,还是强化引资地对外源技术的依赖,并导致&qu... FDI作为一揽子生产要素的流入,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日趋重要。然而,FDI是"激励"和"补充"还是"挤出"引资地的技术开发活动?FDI是促进引资地创新能力的提高,还是强化引资地对外源技术的依赖,并导致"技术锁定"?国内外研究结论不一。在这一问题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李晓钟教授做了深入探索。访谈中,李晓钟教授向我们介绍了部分研究成果,并着重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技术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提出了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通过提升创新资源质量及制度创新扩大FDI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穗 何怡然 郑海味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7,共9页
数智化、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和基尼系数模型,研究“数智化-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动态... 数智化、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和基尼系数模型,研究“数智化-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全国耦合协调度等级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中部和东部地区高于全国水平、东北和西部地区低于全国水平的发展状态;全国耦合协调状态相对稳定,虽然相邻类型的等级转移现象较为频繁,但跨越式的发展相对较少;从区域内差异来看,除东北地区外,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差异逐渐扩大;从区域间差异看,东部地区较其他地区在耦合协调度上的优势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曾可昕 戴易轩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3-83,共11页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为文化贸易带来新的机遇。基于2008—2021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从二元边际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为文化贸易带来新的机遇。基于2008—2021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从二元边际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并且在出口集约边际的增长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贸易成本和文化距离是进口国数字经济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重要渠道;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会因进口国收入不同而呈现异质性;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增长作用尤为突出;数字经济对古董、音像和交互媒体等文化收藏品的出口二元边际增进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文化产品出口 二元边际 文化距离 贸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参与主体视角下科技金融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赋能效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国梁 王小堂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8,共13页
基于参与主体视角构建“四位一体”科技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2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省级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能显著提升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基于参与主体视角构建“四位一体”科技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2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省级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能显著提升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绩效。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样本、更换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科技通过降低金融机构和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在科技金融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发挥调节效应,而科技金融又通过提高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偏好和企业创新风险偏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代表的科技金融在国有管理和省域内资源整合的情景下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赋能效应会更加显著。最后从构建多维科技金融体系、优化科技金融投资管理结构、推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激发金融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创新内生偏好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更好地发挥科技金融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赋能效应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创新绩效 调节效应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创业水平影响效应研究
5
作者 李晓钟 彭俊鹏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16,共12页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创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影响城市创业水平的提升且存在异质性,对中小型企业、第三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创业水平的促进效...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创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影响城市创业水平的提升且存在异质性,对中小型企业、第三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创业水平的促进效应更大;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影响城市创业水平的提升并具有门槛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营商环境跨越门槛值的地区,该影响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提升本地的创业水平,还带动周边城市的创业水平。因此,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以提升城市创业水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营商环境 空间溢出 城市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模式与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栾晓梅 陈池波 +2 位作者 田云 常静 黄娟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0,共7页
【目的】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是多元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模式和形成机制有利于培育壮大乡村绿色发展新动能,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方法】通过对全国数字化先进县的典型案例... 【目的】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是多元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模式和形成机制有利于培育壮大乡村绿色发展新动能,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方法】通过对全国数字化先进县的典型案例进行梳理,从其关键做法,主要成效和价值体现,以及何以实现等方面系统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模式和形成机制。【结果】“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产学研合作,以及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应用是案例中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的3种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得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的3条形成路径,即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为乡村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提供驱动力;数字经济通过提高乡村农产品流通效率,为乡村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数字经济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为乡村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建立有效路径。【结论】目前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机制应该联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力量,聚焦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乡村数字技术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乡村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产品 数字经济 典型模式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企业与科技新城共生模式研究:以阿里巴巴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潘家栋 韩沈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5,共6页
以阿里巴巴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采用Logistic模型探讨锚企业与科技新城共生模式,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阿里巴巴和未来科技城属于互利共生模式,阿里巴巴成长会促进未来科技城发展,而未来科技城发展也会反哺阿里巴巴的成长。2013-2016年... 以阿里巴巴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采用Logistic模型探讨锚企业与科技新城共生模式,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阿里巴巴和未来科技城属于互利共生模式,阿里巴巴成长会促进未来科技城发展,而未来科技城发展也会反哺阿里巴巴的成长。2013-2016年两者共生系数之间的差值不断缩小,表明阿里巴巴和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共生模式从偏利共生转向互利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企业 科技新城 共生模式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视角下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构建的中国方案:治理实践与优化路径
8
作者 曾可昕 王振宇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8,62,共13页
当前全球数字贸易治理赤字与规则困境使得数字鸿沟、发展失衡问题加剧,给数字贸易快速且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美欧模板侧重在数据跨境流动等层面制定高标准经贸规则,但由于忽略数字贸易的普惠属性及发展中国家的诉求而引致更多贸易壁... 当前全球数字贸易治理赤字与规则困境使得数字鸿沟、发展失衡问题加剧,给数字贸易快速且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美欧模板侧重在数据跨境流动等层面制定高标准经贸规则,但由于忽略数字贸易的普惠属性及发展中国家的诉求而引致更多贸易壁垒与分歧。从商业实践、政策体系、制度法规和协议规则等层面提炼中国数字贸易治理的实践经验与核心主张,可有效拓宽制定“中国方案”的行动路径,使其推广成本降低,受益面及各方受益程度拓展,从而具有普惠性特征。“中国方案”的提炼与推广面临外部挑战与内部制约,通过优化关键议题、谈判策略及践行路径,可使“中国方案”的内涵更明晰完备、开放务实,且能增进诸方利益与共识,从而可以更高效地推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完善,促进全球数字贸易包容、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规则 中国方案 普惠 治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还是机遇:中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生产
9
作者 胡新艳 黎燕玲 陈相泼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4,共11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快速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可能造成的冲击和威胁值得关注。以“劳动力老龄化−资本深化−粮食生产”为逻辑线索,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期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分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 中国农村劳动力快速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可能造成的冲击和威胁值得关注。以“劳动力老龄化−资本深化−粮食生产”为逻辑线索,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期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分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并未带来粮食减产,反而呈现出增产的积极效应。机械技术替代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共同表达的双重资本深化诱致粮食增产的实现。据此认为,在中国劳动力老龄化的结构转型阶段,双重资本深化是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冲击转化为粮食增产的根本手段,也是应对粮食安全冲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 粮食产量 农业机械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周绍妮 杨欣月 喻陈铭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9,共11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数字并购已成为企业获取数字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创新瓶颈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字并购交易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作...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数字并购已成为企业获取数字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创新瓶颈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字并购交易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融资约束、人力资本结构在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进一步检验显示,创新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并购对高科技企业、东中部地区企业以及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质量的作用提供了理论视角,并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并购 企业创新质量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基于偏正态面板数据模型 被引量:28
11
作者 叶仁道 张勇 罗堃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9-85,共7页
首先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SBM测算了2005—2015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并验证了其偏正态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偏正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基于EM算法的极大似然法估... 首先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SBM测算了2005—2015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并验证了其偏正态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偏正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基于EM算法的极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参数,并将其参数估计结果与正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偏正态面板数据模型具有更好的统计优良性;经济发展水平、外资利用水平和教育投入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污染治理投入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 绿色经济 偏正态面板数据模型 EM算法 S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技术在经济统计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2
12
作者 辛金国 柯芳 +1 位作者 李绍君 夏静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7,共4页
目前,经济统计数据的特点是经济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庞大而且数据质量问题突出。传统的统计数据处理方式还是停留在统计报表层面,没有智能性地深层次地分析处理,以至于数据间的潜在关系和规则未被发现和利用,并且有部分虚假数据未能识别出... 目前,经济统计数据的特点是经济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庞大而且数据质量问题突出。传统的统计数据处理方式还是停留在统计报表层面,没有智能性地深层次地分析处理,以至于数据间的潜在关系和规则未被发现和利用,并且有部分虚假数据未能识别出来,使得这些经济统计的原始数据对于管理决策支持有限。文章提出将数据挖掘应用于经济统计系统中,并对数据挖掘如何在经济统计中应用作了初步探索,可为经济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经济统计 关联规则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商务与产业集群外部经济协同演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种路径 被引量:40
13
作者 曾可昕 张小蒂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3-62,共10页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外部经济通常被认为是形成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但近年来传统集群陷入“低端锁定”僵局,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商务正是驱动数字经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发展不断赋予产业集群新内涵...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外部经济通常被认为是形成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但近年来传统集群陷入“低端锁定”僵局,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商务正是驱动数字经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发展不断赋予产业集群新内涵、新特征和新动能,促进集群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两者协同演化形成驱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源泉。研究表明,数字商务与集群经济协同演化过程可分为起步阶段(多点突破)、发展阶段(串点成线)、拓展阶段(连线成网)和成熟阶段(推演成体),层层递进,沿着要素配置效率提升→要素共享平台构建→协同网络形成→数字生态圈演进的路径影响产业集群的内涵与发展,推动产业集群沿着相对封闭的供应链体系→价值网络→社会化协同网络→开放的产业生态路径不断演进。两者协同演化将使马歇尔外部经济来源大大拓宽,且多个层次的外部经济相互促进、溢出,促进协同网络内企业家的要素配置能力与创新绩效提升,由此使得集群外部经济增进具有动态性与内生性。此外,政府通过提供公共品,促进数字商务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从而使集群外部经济增进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商务 产业集群 马歇尔外部经济 协同演化 产业数字化转型 协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英姿 都红雯 闻岳春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文章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以1995-2010年按碳排放特征分组的中国工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U型曲线特征,拐点处的经济产出高排放强度... 文章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以1995-2010年按碳排放特征分组的中国工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U型曲线特征,拐点处的经济产出高排放强度行业低于低排放强度行业。资本存量对工业碳排放的正向影响作用大于劳动力总量,科研投入有利于高排放强度行业减排,化石能源结构调整不能促进工业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RPAT模型 碳排放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及其应用初探 被引量:384
15
作者 张雪玲 焦月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40,共9页
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内涵的界定,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指数法测算2007-2015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了信息通讯基础设施、ICT初级和高级应用、企业数字化、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发展之间的... 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内涵的界定,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指数法测算2007-2015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了信息通讯基础设施、ICT初级和高级应用、企业数字化、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但近年来增速有所减缓。同时,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内部不协调问题。据此,提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物质基础、拓宽ICT应用领域、加快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组织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升级工程、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熵值法 指数分析法 灰色相对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素养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来自CFPS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丽莉 徐嘉 +1 位作者 梅燕 曾亿武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1,共9页
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数字素养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农民选择创业的倾向性,数字素养每提升1个单位,农民选择创业的可能性增加7.3%... 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数字素养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农民选择创业的倾向性,数字素养每提升1个单位,农民选择创业的可能性增加7.3%;机制检验发现,社交网络、正规信贷和风险辨别是数字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重要传导路径;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素养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效应具有较强的群体广泛性,女性、青壮年、相对贫困、高学历农民数字素养的创业决策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据此,建议政府设立农民数字素养提升专项资金,实施农民数字素养培育行动计划,构建多元化的农民数字素养培训体系,发挥农民数字创业先锋的示范带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创业决策 农民创业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17
作者 李晓钟 王欢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32,共11页
本文从基础设施、产业技术、知识支撑以及应用消费四个维度构建互联网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估算我国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从200... 本文从基础设施、产业技术、知识支撑以及应用消费四个维度构建互联网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估算我国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从2006年到2016年都呈上升态势,互联网发展水平对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增长水平都具有促进作用效应,且存在着区域差异。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效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技术能力和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都存在着门槛效应,且东部地区的门槛值和对应的影响系数都大于中西部地区。论文分析了原因并探讨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水平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网络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效应与门槛效应研究——基于电子信息产业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 被引量:63
18
作者 李晓钟 徐怡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39,共9页
本文采用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年报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效应与门槛效应。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绩效存在着积极促进效应,但因企业性质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政府补贴当期对国有... 本文采用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年报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效应与门槛效应。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绩效存在着积极促进效应,但因企业性质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政府补贴当期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效应明显大于民营企业,但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的滞后效应明显优于国有企业。实证还发现,民营企业的创新绩效与政府补贴强度之间存在着门槛效应,但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与政府补贴强度之间尚未发现门槛效应。论文探讨了原因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政府完善补贴政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所有制 创新绩效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都红雯 徐斌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57,186,共7页
以货币乘数理论为依据建立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8-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不同类别的电子货币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有不同的影响:卡基电... 以货币乘数理论为依据建立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8-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不同类别的电子货币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有不同的影响:卡基电子货币会放大货币乘数m_1和m_2,而网基电子货币会减小货币乘数m_1、放大货币乘数m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4.0背景下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基于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视角 被引量:55
20
作者 李晓钟 黄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1,共11页
本文利用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驱动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机理,构建了两大产业融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了两大产业融合水平及其对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逐步提高,到2014年已处于... 本文利用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驱动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机理,构建了两大产业融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了两大产业融合水平及其对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逐步提高,到2014年已处于中级协调阶段,产业融合水平提高较快;产业融合水平提高对纺织产业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及出口质量等存在着促进作用,但对纺织产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效应,在三年后才产生促进作用效应。为此,本文探讨了促进我国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培育纺织产业新竞争优势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融合 耦合协调度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