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AS的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孟庆华 雷良育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86-388,共3页
为了达到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机械工程专业试验课程教学的要求,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的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将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实验室进行认证管理理念和对检测的标... 为了达到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机械工程专业试验课程教学的要求,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的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将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实验室进行认证管理理念和对检测的标准引入到机械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修订和制定了实验指导书等实验室管理和教学文件;按CNAS检测标准规定实施了实验教学,对学生从实验室人员要求,实验室设备,实验前程序,检验程序,检验程序的质量控制,检验后程序和结果报告等方面进行培训和实践操作;根据CNAS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原理对学生开展考核及评估。通过改革,使机械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和实用化,使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在达到工程专业认证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更加符合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CNAS 机械工程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选区电子衍射法测定人工机械心瓣热解炭的择优取向度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建辉 孙海博 +1 位作者 王根明 郭鹏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6-1010,共5页
利用选区电子衍射法定量表征热解炭涂层的择优取向。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热解炭涂层自然断面的结构形貌特征,并采用透射电镜测定取向角,通过在同一位置改变选区的面积得到不同的衍射图谱,讨论选区面积对取向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炭... 利用选区电子衍射法定量表征热解炭涂层的择优取向。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热解炭涂层自然断面的结构形貌特征,并采用透射电镜测定取向角,通过在同一位置改变选区的面积得到不同的衍射图谱,讨论选区面积对取向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炭涂层主要由球形颗粒状结构组成,颗粒直径为300~1000nm,片层状结构所占体积比很小;热解炭涂层在局部区域(直径为190nm的选区)内的平均取向角为72°,并且球形颗粒内芳香碳平面的择优取向方向平行于颗粒表面;球形颗粒状结构决定了涂层的取向角随着选区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而球形颗粒较高的体积比又将进一步导致热解炭涂层整体呈现各向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机械心瓣 热解炭 择优取向 取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电子、信息一体化下的滤波功能实现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沙晶晶 施浒立 吕兴荣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4期19-22,共4页
机械、电子和信息技术是现今社会中三大基础技术,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三者相互融合渗透,逐渐走向集成和一体化。研究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在滤波功能实现中的作用... 机械、电子和信息技术是现今社会中三大基础技术,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三者相互融合渗透,逐渐走向集成和一体化。研究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在滤波功能实现中的作用,给出了一种软件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小波滤波器,最后提出了软硬件协同设计数字滤波器的思想。用软件使机械软件化、模块化,使机械具有更大的柔性、灵活性和更高的“智力”,很有应用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滤波器 电子滤波器 软件数字滤波器 小波滤波器 软硬件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创成微结构几何精度与润湿性能的关联机制
4
作者 倪敬 卢蝶 +3 位作者 蒙臻 林少荣 王阳 傅云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3-1429,1561,共8页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激光脉宽制备的微结构几何精度与润湿性能,获取了微结构几何精度与润湿性能的关联规律。研究发现,减小激光脉宽有助于提高微结构的几何精度,增强表面疏水性能;皮秒激光加工在微结构底部形成了规则的乳突阵列结构,使其...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激光脉宽制备的微结构几何精度与润湿性能,获取了微结构几何精度与润湿性能的关联规律。研究发现,减小激光脉宽有助于提高微结构的几何精度,增强表面疏水性能;皮秒激光加工在微结构底部形成了规则的乳突阵列结构,使其具有最优的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关联机制 加工精度 疏水性 激光创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的驱动防滑多模式控制策略设计
5
作者 朱绍鹏 毛竞扬 +3 位作者 刘栋青 殷玉明 陈慧鹏 许烨开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5,共12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可以独立、精准地控制各车轮的驱动转矩来实现驱动防滑控制,但单一的驱动防滑策略难以满足多种复杂行驶工况要求,不能保证车辆驱动综合性能最优。因此,该研究提出一种响应快速、控制精准适应多种复杂工况的驱动防滑...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可以独立、精准地控制各车轮的驱动转矩来实现驱动防滑控制,但单一的驱动防滑策略难以满足多种复杂行驶工况要求,不能保证车辆驱动综合性能最优。因此,该研究提出一种响应快速、控制精准适应多种复杂工况的驱动防滑多模式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要求,基于七自由度分布式驱动车辆模型设计了相应的驱动模式及模式切换策略。其次,基于Burckhardt轮胎模型6条标准路面的附着特性曲线,利用优化的线性插值算法,提出了路面识别融合算法计算最优滑转率,并以此作为控制目标设计了非线性整定的PID控制器实现动力分配控制及切换。最后,建立了CarSim整车模型和Matlab/Simulink驱动防滑控制模型,在低附着路面、对接路面、对开路面、低附着坡道和对开坡道上进行了联合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路面识别策略能精确地辨识道路的附着系数,驱动防滑策略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快速响应,并在不同模式之间准确切换,兼顾了动力性与稳定性,有效提高了驱动防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 电动车辆 驱动防滑 多模式控制 路面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贝壳织构化多金属层涂层表面耐磨耐蚀行为
6
作者 许静 蔡林烜 +2 位作者 杨俊彦 廖毅弘 连加俤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323,共11页
海洋设备的磨蚀已经成为探索海洋资源的重要难题。为提高涂层耐磨性能,提出仿贝壳织构多金属层涂层,为耐磨耐腐蚀性能的统一设计提供设计思路。以316L不锈钢为基体,采用激光加工制备仿贝壳织构环纹(hw)、肋条(lt)、环纹肋条(hwlt),采用... 海洋设备的磨蚀已经成为探索海洋资源的重要难题。为提高涂层耐磨性能,提出仿贝壳织构多金属层涂层,为耐磨耐腐蚀性能的统一设计提供设计思路。以316L不锈钢为基体,采用激光加工制备仿贝壳织构环纹(hw)、肋条(lt)、环纹肋条(hwlt),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分别制备TiCrCu、TiCr、TiCu、CrCu多金属层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观察,研究涂层与织构化表面的耐磨耐蚀机制,分析织构与涂层的协同作用机制,提出利用织构与涂层互相改善其缺陷的新策略。摩擦测试表明:在干、水(3.5wt.%NaCl溶液)、油(切削液)这三种环境下,织构化涂层样品的摩擦因数明显低于光面涂层样品,摩擦因数最大降低73%,这是由于织构能够将部分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且存储溶液形成润滑膜。腐蚀测试表明:环纹肋条织构样品具有低频阻抗,容抗弧半径均小于环纹肋条化涂层,且自腐蚀电流密度均低于环纹肋条织构样品。此外,环纹肋条化涂层样品的耐腐蚀性能分别提高40%~81%,样品的耐蚀性依次为TiCrCu-hwlt>TiCr-hwlt>TiCu-hwlt>CrCu-hwlt>hwlt,归因于致密均匀的多金属涂层修复了织构的缺陷,填补微纳米间隙,阻止电荷的运动,抑制金属腐蚀的进一步发生。织构化多金属层复合涂层能够弥补各自的缺点,其形性协同效应可以有效改善材料表面的磨蚀性能,为后续海洋设备摩擦腐蚀的防护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层 仿贝壳织构 涂层 耐磨 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芳 王瑞金 +1 位作者 吕明 潘华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236,共5页
通过对国内船舶与海洋类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现状的梳理,对4个主要涉海专业的建设特点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地方海洋经济区域优势、涉海企业用人需求三个方面,探讨了未来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对... 通过对国内船舶与海洋类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现状的梳理,对4个主要涉海专业的建设特点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地方海洋经济区域优势、涉海企业用人需求三个方面,探讨了未来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对本校新设立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实践进行了探讨,经过近3年的建设实践,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体系,可为国内新开设海洋工程与技术的高等院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与技术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建设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信息及经管特色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国金 李志华 刘庆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1期17-19,共3页
根据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需要,提出以“大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机电一体化工业系统和管控一体化制造过程为核心,体现学校信息及经管办学特色,具有多阶段、模块化、创新型、开放式特点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 根据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需要,提出以“大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机电一体化工业系统和管控一体化制造过程为核心,体现学校信息及经管办学特色,具有多阶段、模块化、创新型、开放式特点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的工程训练实践平台,通过教学资源整合和实践平台训练项目的组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块。经过几年的实际运行,大大提高了我校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教学体系 实践平台 电子信息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爆机器人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波 张瑾 李国栋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8期1110-1114,1150,共6页
针对远程控制排爆机器人机械臂能否精确定位并完成排爆任务的问题,将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分布式控制理论应用到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中,对机械臂的运动特征与实用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对机械臂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分别进行了具体设... 针对远程控制排爆机器人机械臂能否精确定位并完成排爆任务的问题,将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分布式控制理论应用到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中,对机械臂的运动特征与实用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对机械臂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分别进行了具体设计,确定了总体结构与主要部件参数,硬件上采用以LPC2378为核心的主控制器、LPC2368为核心的协处理器架构的控制系统,软件上采用CAN 2.0B总线技术完成主控制器与协处理器间通讯,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械臂控制系统,并在多种条件下进行仿真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排爆机器人机械臂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能够较好地实现远程视频定位控制、拆除剪断引爆器和搬运爆炸物,具备一定的反恐排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爆机器人 机械臂 控制系统 模块化设计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SVD-BIC的机械振动源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叶红仙 杨世锡 杨将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复合EMD-SVD-BIC(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简称SVD;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简称BIC)的机械振动源信号数量估计方法,解决卷积... 提出了一种复合EMD-SVD-BIC(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简称SVD;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简称BIC)的机械振动源信号数量估计方法,解决卷积混合的机械振动源在观测数小于振动源数情况下的源数估计问题。应用EMD方法获得信号的本征模函数,对两观测信号的本征模函数复合矩阵的相关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获得反映源数信息的特征值分布;再采用BIC信息准则,判断源信号的数目。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观测数小于振动源数的情况下正确获取信号源数,为机械振动故障诊断中的振动源分析及其源信号的正确分离提供了方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盲源分离 源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液压伺服机械手轨迹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湘琪 蒙臻 +1 位作者 倪敬 朱泽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76-1782,共7页
采用闭链矢量运动学模型,引入5阶B样条曲线插值逼近理论,提出一种基于非轴系驱动空间的液压机械手运行轨迹规划算法.针对当满足运动学约束时机机械手的总运行时间优化问题,引入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求解时间步长,从而实现时间最优... 采用闭链矢量运动学模型,引入5阶B样条曲线插值逼近理论,提出一种基于非轴系驱动空间的液压机械手运行轨迹规划算法.针对当满足运动学约束时机机械手的总运行时间优化问题,引入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求解时间步长,从而实现时间最优连续运动轨迹曲线.实际应用的实验结果显示:可以将实际工具中心点(TCP)轨迹和期望轨迹的绝对误差控制在25mm以内,为液压机械手运动控制提供较理想的轨迹曲线.该研究较好地解决了非关节驱动液压机械手系统运动规划问题,提高了针对复杂路径规划算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链模型 轨迹规划 B样条曲线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自由度液压伺服机械手研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倪敬 程乐平 +1 位作者 刘湘琪 李斌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595-599,共5页
针对液压机械手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满足大功率负载搬运的高负载、高位置精度、高生产率等要求的液压机械手。该机械手采用五自由度机构设计方案,包括夹取机构、俯仰机构、推拉机构及回转机构,实现了负载多自由度的自动定位... 针对液压机械手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满足大功率负载搬运的高负载、高位置精度、高生产率等要求的液压机械手。该机械手采用五自由度机构设计方案,包括夹取机构、俯仰机构、推拉机构及回转机构,实现了负载多自由度的自动定位、夹紧和传递功能,通过机械手正运动学的分析,及末端执行器运动轨迹的仿真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设计了机械手液压系统,包括回转机构驱动回路、俯仰机构驱动回路、推拉机构驱动回路、手抓机构驱动回路,并且进行了元件的选型与参数计算;采用西门子控制器和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实现了机械手高性能运动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该液压机械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精度符合要求、传递效率高等特点,能够较好地解决生产搬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手 液压系统 PLC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中基于共轴立体视觉的曲面边界测量(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科青 王文 +1 位作者 张敏 赵春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4-180,共17页
针对逆向工程中引导性曲面边界信息的快速获取问题,系统地研究了共轴立体视觉测量方法,建立该方法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摄像机焦距、基线距等系统结构参数及被测点空间位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数学分析确定摄像机基线距的最佳取值范... 针对逆向工程中引导性曲面边界信息的快速获取问题,系统地研究了共轴立体视觉测量方法,建立该方法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摄像机焦距、基线距等系统结构参数及被测点空间位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数学分析确定摄像机基线距的最佳取值范围,研究共轴立体视觉测量系统特殊的极线几何关系.提出基于共轴立体视觉的曲面边界快速测量方法,利用三坐标测量机的精密机械系统及精确的空间定位能力,用单个摄像机以两次共轴定位摄取图像的方式实现共轴立体视觉测量功能,然后利用共轴立体视觉外极线相互平行且通过各自像平面主点的特殊极线几何关系简化同源像点匹配过程,从而快速获取被测曲面的边界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用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单摄像机共轴立体视觉测量方法获取的曲面边界平均误差为0.268mm,基本满足逆向工程中对引导性曲面边界的测量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逆向工程 边界提取 图像处理 图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故障声发射信号的涡旋聚焦传输方法
14
作者 吴冠武 吴立群 +5 位作者 王洪成 王亚星 郭金帅 张正 吴佳欣 李亮亮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6,共9页
针对滚动轴承内部供电及电信号传输难题,研究了基于声发射的轴承智能感知技术。首先,基于故障轴承转动振动特性构建声信号时序相差涡旋传输模型。然后,设计了环形中空式声超表面结构,研究了声涡旋聚焦机制及超表面透射性能,并仿真分析... 针对滚动轴承内部供电及电信号传输难题,研究了基于声发射的轴承智能感知技术。首先,基于故障轴承转动振动特性构建声信号时序相差涡旋传输模型。然后,设计了环形中空式声超表面结构,研究了声涡旋聚焦机制及超表面透射性能,并仿真分析了故障类型与声场涡旋拓扑荷数的关联关系。最后,通过故障轴承的模拟与试验装置验证了轴承故障声发射信号的涡旋聚焦传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涡旋聚焦 时序相差模型 环形超表面 智能轴承 声发射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4.0管理的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志强 倪敬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3-227,共5页
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了一个适合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以现代制造业的"信息、智能"为特征、以机电管控等多学科综合训练为特色、以工业4.0技术为纽带的实验教学体... 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了一个适合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以现代制造业的"信息、智能"为特征、以机电管控等多学科综合训练为特色、以工业4.0技术为纽带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以国家对工程人才需求为导向,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 项目与竞赛驱动 多学科综合训练 校企联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邵柳东 赵文礼 田帆 《机电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5-8,共4页
首先介绍了逆向工程的含义及其工作流程,阐述了三维点数据采集的过程及原理,讨论了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对排气歧管点云数据进行处理,介绍了曲面的创建及造型过程。最后根据用户要求,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实现了对排气歧管复杂曲面的... 首先介绍了逆向工程的含义及其工作流程,阐述了三维点数据采集的过程及原理,讨论了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对排气歧管点云数据进行处理,介绍了曲面的创建及造型过程。最后根据用户要求,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实现了对排气歧管复杂曲面的逆向设计与曲面重构。实践表明,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噪声分析 排气歧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 被引量:43
17
作者 陈国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97,共3页
围绕该校"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教育的总体要求,以"大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按照分阶段、模块化、综合式、开放型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了"递进式、不断线"的工科类... 围绕该校"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教育的总体要求,以"大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按照分阶段、模块化、综合式、开放型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了"递进式、不断线"的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方案。以机电管控一体化为核心,以产品设计、制造、控制及企业管理为载体,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问题的观测和判断、创造和评价、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制造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了现代制造业多层次综合集成结构体系和多阶段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通过几年来的创新教学实践,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提高了该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学 机电系统 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中基于语义的测量信息传递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尧锋 王文 +2 位作者 卢科青 魏燕定 陈子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40-144,177,共6页
针对逆向工程中曲面数字化与模型重建的信息交互方式单一,一些对后续建模有用的辅助信息(隐式信息)流失(目前的数据文档格式无法保存与传递),造成后续模型重建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的测量信息传递方法,分析测量过程中有利于模型... 针对逆向工程中曲面数字化与模型重建的信息交互方式单一,一些对后续建模有用的辅助信息(隐式信息)流失(目前的数据文档格式无法保存与传递),造成后续模型重建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的测量信息传递方法,分析测量过程中有利于模型重建的隐式信息,建立语义信息模型,采用类IGES数据格式存储语义信息,阐述语义信息的封装、解析方法以及基于语义的数据预处理、模型重建过程。实验研究表明,基于语义的测量信息传递方法能够有效提高CAD模型重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测量数据 模型重建 语义信息模型 建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帽形长桁加筋壁板固化变形数值模拟及其受结构、铺层参数的影响
19
作者 庞健康 刘畅 +3 位作者 孙成 邵纯 彭文凯 钱征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8-566,共9页
针对复合材料帽形长桁加筋壁板固化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本实验构建了热-化学和应力-变形的耦合分析模型,模拟温度、固化度、应力、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ABAQUS软件及其子程序对帽形长桁加筋壁板模型进行仿真,考察了长桁分布密度、铺... 针对复合材料帽形长桁加筋壁板固化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本实验构建了热-化学和应力-变形的耦合分析模型,模拟温度、固化度、应力、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ABAQUS软件及其子程序对帽形长桁加筋壁板模型进行仿真,考察了长桁分布密度、铺层顺序及0°铺层比例等因素对固化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桁分布密度对固化变形有显著影响;在铺层角度组合确定的情况下,铺层顺序的改变对固化变形影响较小;长桁0°铺层比例对固化变形的影响显著,约50%的0°铺层比例可能为优选设置。本研究为复合材料帽形长桁加筋壁板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固化变形控制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形长桁 加筋壁板 固化变形 仿真 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宽带与惯导融合的棚架式果园定位方法
20
作者 叶云翔 薛向磊 +3 位作者 于健麟 郑航 项伟涛 俞国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4-109,144,共7页
棚架式果园中,果树通常按行栽植,其枝条绑定在铁丝棚架上,使树冠集中在固定的高度,构成一种高度非视距化的环境。在该环境下的超宽带测距易受干扰,产生大量信号丢失以及非视距误差,使得其测距稳定性和精度下降,进而导致定位精度的显著... 棚架式果园中,果树通常按行栽植,其枝条绑定在铁丝棚架上,使树冠集中在固定的高度,构成一种高度非视距化的环境。在该环境下的超宽带测距易受干扰,产生大量信号丢失以及非视距误差,使得其测距稳定性和精度下降,进而导致定位精度的显著劣化。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宽带与惯导的融合定位方法。首先,根据超宽带在果园环境中测距特性建立测距值可靠性判定方法;其次,按照可靠性对测距值进行选择和修正,完成初步定位;最后,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融合超宽带定位数据和惯导定位数据,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未进行修正的融合定位方法,本方法的最大定位误差在x轴上从1.15 m降为0.48 m,在y轴上从1.57 m降为0.64 m,在棚架式果园环境中实现较为可靠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超宽带定位 传感器融合 非视距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