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孪生的变换器故障诊断
1
作者 陈炜骏 王海平 +3 位作者 洪峰 刘云祥 郭强 姚海燕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13,共5页
针对航天器电源系统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电子变换器的非侵入式实时监测方法。首先,搭建变换器物理模型的数字模型,其次,将从物理模型采集到的输出电压输入数字模型,根据物理模型和数字模型的输出电压和纹波... 针对航天器电源系统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电子变换器的非侵入式实时监测方法。首先,搭建变换器物理模型的数字模型,其次,将从物理模型采集到的输出电压输入数字模型,根据物理模型和数字模型的输出电压和纹波构建目标函数,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更新数字模型的元器件参数,最终实现对物理模型的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故障诊断所需时间短,参数识别平均精度较高,能够实现变换器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电源系统 数字孪生 变换器 故障诊断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通信优化下配网系统日内多目标运行控制研究
2
作者 钱浩 董志会 +3 位作者 项俊栋 郑杰文 唐志鹏 郭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量子态具有叠加的性质,即同一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这种叠加特性会导致配网系统的不确定性增加,难以准确控制配网系统中的状态变化,增加了能源损耗,降低了配网系统的整体性能。为此,提出了在量子通信优化下,针对配网系统日内... 量子态具有叠加的性质,即同一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这种叠加特性会导致配网系统的不确定性增加,难以准确控制配网系统中的状态变化,增加了能源损耗,降低了配网系统的整体性能。为此,提出了在量子通信优化下,针对配网系统日内多目标运行的方法。引入量子通信是其能够应对调度过程中的高不确定性、保障数据安全传输并提升调度效率。利用量子通信的高安全性、大容量传输和强抗干扰能力,解决传统通信方式在配电网调度中的局限性。该方法在计算功率损耗成本、协同控制投资成本及柔性负荷成本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同时,考虑到量子通信的特性,建立了包括功率平衡、配网运行平衡、柔性负荷转移平衡及负荷波动等在内的约束条件,使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量子通信环境。为了求解这一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将帝国竞争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并引入了量子态概率的概念。通过遗传算法的交叉操作改进帝国竞争算法的种群进化和基因组合过程,从而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实现量子通信配网系统的优化协同控制。在仿真测试中,针对日内12小时的时间尺度,所提出的方法在应用中显著降低了配电网的功率损耗,使其低于50 kW,相比之下,现有研究方法的功率损耗则高于60 kW。同时,所提方法的配电网经济成本也较其他方法降低了50万元。这一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量子通信配网优化协同控制方法在提高系统经济性和稳定性方面效果显著,能够确保量子通信配网系统在日内时间尺度内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帝国竞争算法 遗传算法 量子通信 多目标协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数据中心负载灵活性的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辉东 高晋坤 +3 位作者 黄佳斌 余娟 钱少锋 姚海燕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6-105,共10页
大数据时代数据中心的规模逐年攀升,并且具有高能耗、高弹性和互联互通的负载灵活性。然而当前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研究忽略了数据中心的负载灵活性,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且无法反映数据中心的能效状态。为此,首先基于数据中心之间的... 大数据时代数据中心的规模逐年攀升,并且具有高能耗、高弹性和互联互通的负载灵活性。然而当前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研究忽略了数据中心的负载灵活性,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且无法反映数据中心的能效状态。为此,首先基于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算力负载异地转移特性,提出了数据中心负载灵活性模型。其次,建立了包含数据中心能效与运行可靠性贡献等指标的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考虑电负荷、数据中心算力负载和风光等随机性因素,建立了考虑数据中心负载灵活性的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模型,提出对应评估方法。最后,通过IEEE RTS算例和实际电网算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数据中心的负载灵活性不仅有助于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还有助于数据中心节能降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负载灵活性 电力系统 运行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处理共轭梯度迭代法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建斌 王鹏程 +2 位作者 傅侃 方睿 董树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90-96,共7页
随着中国电网省地一体化和输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计算的维度越来越高。状态估计作为电力系统态势感知中的基础环节,需要保证其实时性,而加权最小二乘法是电力系统运用最广泛的状态估计方法。为此,针对加权最小二乘法在牛顿迭代... 随着中国电网省地一体化和输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计算的维度越来越高。状态估计作为电力系统态势感知中的基础环节,需要保证其实时性,而加权最小二乘法是电力系统运用最广泛的状态估计方法。为此,针对加权最小二乘法在牛顿迭代过程中矩阵乘法和线性方程组求解耗时较长的特点,根据Krylov子空间方法中共轭梯度法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预处理共轭梯度迭代法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算法。该方法采用不完全LU分解法对原始线性方程组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图形处理器(GPU)并行加速技术对矩阵乘法、线性方程预处理和共轭梯度法迭代进行加速。算例分析表明了文中方法加速效果明显,内存和显存占用较低,经过不完全LU分解法预处理的线性方程组迭代次数少,能够满足大规模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共轭梯度法 不完全LU分解 图形处理器并行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传感材料合成及其气敏特性分析
5
作者 孙建平 胡元潮 +3 位作者 安韵竹 王鹏程 沈狄龙 景强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局部放电是空气开关柜一种较为常见的电气现象,会引起绝缘介质劣化,甚至导致绝缘破坏。气体组分分析法通过检测空气开关柜中放电产生NO_(2)的含量可以确定局部放电程度。该文采用水热法合成PdO修饰的多孔纳米ZnO材料,制作可用于检测局... 局部放电是空气开关柜一种较为常见的电气现象,会引起绝缘介质劣化,甚至导致绝缘破坏。气体组分分析法通过检测空气开关柜中放电产生NO_(2)的含量可以确定局部放电程度。该文采用水热法合成PdO修饰的多孔纳米ZnO材料,制作可用于检测局部放电特征气体NO_(2)的气体传感器。研究表明:传感器在250℃的最优工作温度下,对体积分数为100×10^(-6)NO_(2)气体响应为44.06,响应时间为24 s,恢复时间为29 s,检测下限为0.1×10^(-6),且灵敏度与NO_(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为气体组分分析法检测局部放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NO_(2)气体传感器 PdO-ZnO材料 低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开关全气压范围内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特性及其在真空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万康鸿 柯伟 +6 位作者 陈敏源 袁欢 杨爱军 刘定新 王小华 荣命哲 王万亭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30,共7页
真空开关由于其具有结构紧凑、维护方便、无温室气体排放和分断能力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运用于中压级电网中。真空灭弧室作为真空开关的核心部件,内部气压(真空度)决定了电路能否可靠地开断。现阶段,真空开关真空度在线检测依然是一个... 真空开关由于其具有结构紧凑、维护方便、无温室气体排放和分断能力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运用于中压级电网中。真空灭弧室作为真空开关的核心部件,内部气压(真空度)决定了电路能否可靠地开断。现阶段,真空开关真空度在线检测依然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并无行之有效的在线检测手段。文中采用等离子体成像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气压和不同激光能量下等离子体的演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环境气压对等离子体的演化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间效应;同时,不同激光能量下等离子体膨胀规律具有相似性。为了定量化等离子体随真空度的变化,文中提取了等离子体质心与靶材表面的距离、等离子体强度积分和等离子体的纵向羽长等3个参数来进行真空度的表征。本研究可为基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技术的真空开关真空度检测实用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度 在线检测 激光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区内电池共享模式的主动配电网-孤岛微网协同经济调度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彪 俞伟 +3 位作者 方旭峰 李豪鑫 曹磊 潘俊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81-2190,共10页
我国偏远地区通常采用主动配电网和孤岛微网相结合的方式供电。然而,当储能电池规模较小时,难以消解可再生能源出力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影响,而规模较大时又影响经济性。另外,传统配网环网柜受五防联锁保护和备用间隔稀少等问题... 我国偏远地区通常采用主动配电网和孤岛微网相结合的方式供电。然而,当储能电池规模较小时,难以消解可再生能源出力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影响,而规模较大时又影响经济性。另外,传统配网环网柜受五防联锁保护和备用间隔稀少等问题限制,无法为移动储能提供快速接入条件。近些年带支线快速插接功能新型开关设备为移动式储能的利用提供了物理基础。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内电池共享模式的主动网-孤岛微网协同经济调度策略。首先,提出使用卡车转移区内电池、实现储能分时复用的构想,利用新型节点柜的快速插接功能,建立了车-储动态关联的时空转移模型。在此基础上,将调度周期扩展为48小时,并引入分布鲁棒优化评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构建了主动配电网-微电网协同最优潮流模型。最后,基于IEEE 14节点的配电网和典型微网的算例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显著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利用率。本文为配电网和孤岛微网的经济运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内电池共享 分布鲁棒 主动配电网 孤岛微网 节点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维性能衰减的储能电池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辉东 王博石 +4 位作者 张盛 余娟 姚海燕 邢海青 郭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2-20,共9页
储能电池系统的发展是推进“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伴随而来的却是储能电站的安全隐患,亟需对储能电池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准确评估。为此,提出考虑多维性能衰减的储能电池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高斯过程的储能电池性能衰减... 储能电池系统的发展是推进“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伴随而来的却是储能电站的安全隐患,亟需对储能电池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准确评估。为此,提出考虑多维性能衰减的储能电池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高斯过程的储能电池性能衰减过程电压特征量分布计算方法,计算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压特征量的概率分布,为刻画电池性能衰减提供了重要维度。然后,提出了基于多维通用生成函数的储能电池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电压特征量和容量的概率分布计算储能电池单体的可靠性。进而定义可考虑储能电池拓扑连接情况的串并联关系函数,计算储能电池系统整体的可靠性。最后,基于NASA储能电池数据的算例仿真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储能电池系统可靠性的精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池 性能衰减 可靠性评估 通用生成函数 高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垂控制的单台换流器-无穷大系统数学模型及直流系统稳定的解析条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建新 张旭 +4 位作者 孟浩杰 徐寅飞 任新卓 邓小电 李宇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8,共9页
基于功率-电压下垂控制的换流器因其较好的控制灵活性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也为直流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利用单输入单输出分析法研究了单台并网换流器直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首先,建立系统扰动后的直流电... 基于功率-电压下垂控制的换流器因其较好的控制灵活性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也为直流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利用单输入单输出分析法研究了单台并网换流器直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首先,建立系统扰动后的直流电压变化量和直流电流变化量间的传递函数。其次,利用Routh判据得到不同控制模式下系统的稳定判据。然后,定义了一个评价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指标—直流功率传输极限。最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以及所提稳定判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功率-电压下垂控制换流器 直流侧稳定性 单输入单输出 Routh判据 直流功率传输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低频零序扫描阻抗的配电变压器容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缪宇峰 汪李忠 +4 位作者 郭强 俞啸玲 留毅 池源 张金鑫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71,共8页
配电变压器是配网的重要电气设备之一,配电变压器容量的检测对配网的稳定优化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配电变压器铭牌丢失,铭牌容量与实际不相符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中低频零序扫描阻抗的配电变压器容量... 配电变压器是配网的重要电气设备之一,配电变压器容量的检测对配网的稳定优化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配电变压器铭牌丢失,铭牌容量与实际不相符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中低频零序扫描阻抗的配电变压器容量检测方法。首先根据传统扫频阻抗法得到低频激励下不同容量的常规变压器零序阻抗扫描参考曲线;其次因传统阻抗扫描法电源加在变压器高压侧,实验要求高,提出了在变压器低压侧进行实验的断线法,然后利用断线法测量待测变压器的中低频零序阻抗扫描曲线,并定义了幅值相似度指标,通过判断待测变压器的零序阻抗扫描曲线与所给零序阻抗扫描参考曲线的相似度来检测变压器的容量。最后,搭建了仿真和实验平台对所提算法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准确检测出配电变压器的实际容量,实现配电变压器容量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变压器 容量检测 扫描阻抗 中低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风电场自适应最优惯量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宏伟 谢雅雯 +4 位作者 洪昊 江奕军 王雅新 李宇骏 张建良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90-1196,共7页
风电大规模并网会造成电网惯量水平下降,并引发一系列系统稳定问题。鉴于此,文章设计了一种风电场自适应最优惯量控制器。将风电场惯量支撑问题建模为风机超速运行下的转速优化问题,以确定所有风机的最优转速,根据最优转速值自适应调整... 风电大规模并网会造成电网惯量水平下降,并引发一系列系统稳定问题。鉴于此,文章设计了一种风电场自适应最优惯量控制器。将风电场惯量支撑问题建模为风机超速运行下的转速优化问题,以确定所有风机的最优转速,根据最优转速值自适应调整惯量控制中每台风机的最优下垂控制系数,不但实现了风电场对系统惯量的有效支撑,而且降低了此过程中捕获风能的损失。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方法中各风机采用相同下垂控制系数相比,文章设计的控制器在提供系统惯量快速支撑的同时,实现了风电场风能捕获能力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最优转速 惯量控制 自适应 双馈感应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辉东 姚海燕 +3 位作者 郭强 俞啸玲 张旭峰 丛龙坤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12,共9页
为了提高变压器故障识别的诊断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1DCNN结构基础上设计2个多尺度卷积模块,构造变压器故障识别模型的总体结构。其次,针对样本特征较少问题,采用基于比值法的特征扩... 为了提高变压器故障识别的诊断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1DCNN结构基础上设计2个多尺度卷积模块,构造变压器故障识别模型的总体结构。其次,针对样本特征较少问题,采用基于比值法的特征扩充方法,将样本特征由5维增强至25维;针对故障样本量少以及故障间样本数分布不平衡问题,采用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样本数增强方法,生成大量模拟样本。最后,利用改造后的数据集对所设计的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结果表明,模型平均准确率为93.24%,与相关主流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下实验对比,本模型表现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故障诊断 油中溶解气体 比值法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对抗生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的恢复供电策略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盛 汪李忠 +3 位作者 刘航 刘星 郑丽娟 王彤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41,共10页
由于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接入,有源配电网经故障隔离后供电恢复优化问题的复杂性显著增高。针对有源配电网故障后的恢复控制问题,提出了利用联络线和孤岛划分恢复失电负荷的方案。建立多目标恢复控制的数学模型,详细描述模型中的潮... 由于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接入,有源配电网经故障隔离后供电恢复优化问题的复杂性显著增高。针对有源配电网故障后的恢复控制问题,提出了利用联络线和孤岛划分恢复失电负荷的方案。建立多目标恢复控制的数学模型,详细描述模型中的潮流约束、分布式电源出力约束和安全稳定运行约束;利用二阶锥技术对潮流模型进行凸松弛,利用多权重法对多目标优化进行转化,将原问题转化为单目标的混合整数二阶锥模型;在决策前先建立孤岛划分方案,再将孤岛划分后的仍失电负荷作为目标函数,使恢复决策结果充分考虑联络线和孤岛划分。在改进IEEE33节点系统上对2种故障场景均给出了恢复供电方案。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与仅考虑孤岛恢复方案相比,所提方案不仅对单点故障恢复问题能快速求解,且对于复杂多点故障恢复问题也能快速给出最优复电方案,并实现失电负荷最大化恢复供电,扩大有源配电网失电区域复电范围,从而提高有源配电网持续供电的可靠性和新能源电源的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自愈控制 恢复供电策略 孤岛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区域间电网互联的新型VSC虚拟同步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宏伟 袁枭添 +3 位作者 洪昊 王丽群 吴非斐 李宇骏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年第2期142-150,共9页
传统基于锁相环(phase lock loop,PLL)电网跟踪型控制在电网短路比(short circuit ratio,SCR)较低或PLL带宽较高情况时,给电力系统引入负阻尼导致系统不稳定。为此,提出了一种不依赖PLL的用于区域间电网互联的新型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 传统基于锁相环(phase lock loop,PLL)电网跟踪型控制在电网短路比(short circuit ratio,SCR)较低或PLL带宽较高情况时,给电力系统引入负阻尼导致系统不稳定。为此,提出了一种不依赖PLL的用于区域间电网互联的新型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虚拟同步控制。首先,构造VSC直流电压与受端系统频率间的下垂特性,当受端电网受扰后,受端换流器可为系统提供惯量支撑。其次,测量送端电压波动与直流电流波动可计算受端交流系统的频率扰动,通过模拟同步机的一次调频特性,在受端电网受扰时,送端电网可不依赖通信为受端电网提供频率支撑。与传统控制相比,在系统受扰时,利用电容储能及送端电网的调频能力为其提供频率支撑。基于PSCAD/EMTDC仿真算例验证了受端系统弱SCR场景、负荷变化场景下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区域间互联 虚拟同步控制 频率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变压器并列运行时的高低压电气联锁改进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恒强 《电气制造》 2006年第9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变压器并列运行 负荷开关 高低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电缆监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可意 陈识微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7期29-30,共2页
1有关电缆环境检测及故障定位的相关分析应用1.1必要的基本理论依据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依赖于检测精度、高频信号监测以及抗干扰性能的限制,且超声波信号难以穿透铠装层等因素,目前还难以在高压电缆中应用。电缆接地电流监测区域跨度较大... 1有关电缆环境检测及故障定位的相关分析应用1.1必要的基本理论依据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依赖于检测精度、高频信号监测以及抗干扰性能的限制,且超声波信号难以穿透铠装层等因素,目前还难以在高压电缆中应用。电缆接地电流监测区域跨度较大,可以作为电缆状态监测的辅助手段,但低成本实现精确定点仍然有很大的技术难度。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也给本项目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由于电缆沟道内环境复杂,部分物联网传感器适用性和经济性需要折中考虑。本项目为综合考虑实用性和新技术的结合,提出了性价比较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在线监测 应用 配电网 环境检测 抗干扰性能 超声波信号 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表箱技术研究与装置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磊 许晓伟 +1 位作者 周桂珍 叶超 《农村电气化》 2023年第4期70-72,共3页
从安全防护认证、环境感知、故障预警、智能平台等功能对传统电表箱进行升级优化。研究高安全性表箱认证技术,提升智能电表箱安全防护性能;研究表箱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提高智能电表箱的环境感知能力;研究表箱故障预警技术,提高智能电表... 从安全防护认证、环境感知、故障预警、智能平台等功能对传统电表箱进行升级优化。研究高安全性表箱认证技术,提升智能电表箱安全防护性能;研究表箱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提高智能电表箱的环境感知能力;研究表箱故障预警技术,提高智能电表箱对各类风险的识别与预判能力;研究台区拓扑模型自动显示异常点位和线路,为电表的维修带来便利;引入高性能通信网关和云平台,实现多元数据的处理和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认证 环境感知 深度学习 故障识别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提供外部电源
18
作者 钟恒强 《农村电气化》 2013年第6期56-56,共1页
在城市中压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对于新增开关站等中压设备,可以按配电自动化要求建设和投运。对于原来运行的中压设备,需要根据设备现状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开关的三遥和馈线自动化等功能。以一座由2段母线构成的户外10kV开关站改造为... 在城市中压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对于新增开关站等中压设备,可以按配电自动化要求建设和投运。对于原来运行的中压设备,需要根据设备现状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开关的三遥和馈线自动化等功能。以一座由2段母线构成的户外10kV开关站改造为例,改造中在开关站户外外壳内加装1套DTU和通信设备,进出线环网柜全部加装电机及电流互感器。在接下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接线、调试和投运前,由于开关站本身为10kV电压等级,且单独在户外放置,因此还需要考虑解决DTU和电机操作的外部低压电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电源 光伏组件 10kV开关站 配电自动化 通信设备 馈线自动化 电流互感器 电压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碳排放因子的电动汽车低碳需求响应机制研究
19
作者 张良 王殿彬 +3 位作者 戚佳金 尹淑淙 龙彦良 张超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5年第17期13-24,共12页
传统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 EV)需求响应模式的相关研究通常以电价激励为核心。从“电”视角展开,EV很难对实际碳排放变化做出响应。为此,综合考虑电网侧的碳排放水平、调峰需求与用户的充电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碳排放因子的低... 传统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 EV)需求响应模式的相关研究通常以电价激励为核心。从“电”视角展开,EV很难对实际碳排放变化做出响应。为此,综合考虑电网侧的碳排放水平、调峰需求与用户的充电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碳排放因子的低碳需求响应机制。该机制下,EV用户以时变区域碳排放因子为响应信号,实现“碳”视角用电调度优化。首先,对风光出力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并搭建EV的能量-功率边界模型。然后,构建面向EV分时、分域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并根据需求侧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建立基于动态碳排放因子的低碳需求响应机制模型。最后,将该机制应用于EV有序充放电策略,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机制可以有效减少配电网的碳排放、降低EV车主充电成本、平抑配电网的负荷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态碳排放因子 碳配额 车-网互动 碳排放流 削峰填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RTDS实时仿真建模及单相接地序阻抗参数辨识
20
作者 邢海青 姚海燕 +3 位作者 张旭峰 郭强 王井南 周念成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25年第8期75-84,共10页
同步发电机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建立同步发电机的参数模型,是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基础。本文首先搭建了同步发电机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模型;然后在同步发电机等效电路图、磁通链方程、电压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其单相接地短路... 同步发电机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建立同步发电机的参数模型,是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基础。本文首先搭建了同步发电机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模型;然后在同步发电机等效电路图、磁通链方程、电压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其单相接地短路暂态定子电流表达式;以短路电流计算值间标准化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通过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试验值与辨识得到的参数计算所得,加入收敛因子对海鸥算法迁徙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同步发电机单相接地序阻抗参数辨识方法;最后通过对一台真实的同步发电机进行短路实验和RTDS模拟进行比较,证明了该辨识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方法将实验测量与智能算法相融合,以短路试验故障电流为基础,结合改进的海鸥优化算法的快速收敛特性,提高了同步发电机参数辨识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单相接地故障 参数辨识 海鸥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