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低剂量适应性序列扫描对心律不齐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冯越 蔡国龙 +2 位作者 李伟 何浪 刘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研究双源CT低剂量适应性序列扫描技术在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并评价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浙江医院行双源CTA检查的心律不齐患者134例,根据扫描方式不同分为A组(行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 目的研究双源CT低剂量适应性序列扫描技术在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并评价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浙江医院行双源CTA检查的心律不齐患者134例,根据扫描方式不同分为A组(行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n=78)和B组(行适应性序列扫描,n=56)。以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双源CT冠状动脉CT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A组诊断冠状动脉整体≥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98.5%、87.4%、99.7%,而B组分别为97.0%、98.8%、88.9%、99.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有效剂量为12.0±3.6mSv,明显高于B组(3.1±0.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826,P=0.00)。结论心律不齐患者进行CTA检查时,应用双源CT适应性序列扫描结合绝对时相重建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及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可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