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沸一锅“温水”——改革与创新使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超常规发展
1
作者 聂忠海 《人民论坛》 2004年第9期50-51,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战略。“杭汽轮”作为杭州市工业界的一块金字招牌,面对几年来发展速度、企业规模和效益与自身地位不尽相...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战略。“杭汽轮”作为杭州市工业界的一块金字招牌,面对几年来发展速度、企业规模和效益与自身地位不尽相称的矛盾,迅速调整战略,以改革统揽全局,提高生产能力,挖掘生产潜力,激发员工动力,使企业呈现出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 经营管理 宏观调控 经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具有松装锥棒结构工业汽轮机低压扭叶动应力数值分析
2
作者 刘象拯 张军辉 +1 位作者 李宏福 高骥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06,共4页
针对具有松装双锥棒结构的某级工业汽轮机低压扭叶片,分析了该叶片-轮盘系统的共振转速和接触情况,采用循环对称谐响应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工作范围内三重点的动应力,讨论了汽流激振力、松装锥棒结构对该动叶安全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转... 针对具有松装双锥棒结构的某级工业汽轮机低压扭叶片,分析了该叶片-轮盘系统的共振转速和接触情况,采用循环对称谐响应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工作范围内三重点的动应力,讨论了汽流激振力、松装锥棒结构对该动叶安全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转速与最大许用流量的关系,其中最高转速下单位面积质量流量超过100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汽轮机 动应力 松装锥棒 谐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的排布方式对孔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和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子涵 陈涛文 +1 位作者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4,共10页
为揭示孔的排布方式对孔型阻尼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探究最佳排布方式,基于多频椭圆轨迹涡动模型非定常计算流体力学摄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孔径、孔排布方式下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特性和动力学性能。采用孔型阻尼密封试件试验数据,... 为揭示孔的排布方式对孔型阻尼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探究最佳排布方式,基于多频椭圆轨迹涡动模型非定常计算流体力学摄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孔径、孔排布方式下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特性和动力学性能。采用孔型阻尼密封试件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计算分析了不同孔径(3.175、12.268 mm)、孔排布方式(轴向顺排、周向顺排)、进口预旋(0、0.5)对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量、动力特性系数和腔室动态压力的影响规律。数值结果表明:大孔径孔型阻尼密封动力学性能较优,具有较高的有效阻尼和较低的穿越频率,但封严性能较差,对应的泄漏量增加了6%~10%;小孔径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特性和动力学性能对孔的排布方式不敏感,泄漏量偏差小于0.5%,动力特性系数偏差小于7%;对于大孔径孔型阻尼密封,采用周向顺排的方式可获得更好的封严性能以及更优的动力学性能,泄漏量可降低4%,有效阻尼的穿越频率也得到显著减小。该研究可为孔型阻尼密封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型阻尼密封 泄漏特性 动力学性能 计算流体力学 孔排布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动式工业汽轮机超高转速大流量低压级组优化
4
作者 张军辉 邹朋津 +2 位作者 刘象拯 丁旭东 高骥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4,178,共5页
杭汽轮引进的西门子反动式工业汽轮机低压扭叶级组在转速和热力性能方面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优化算法对该系列叶型进行优化,同时,引入了斜T型叶根和枞树型叶根,改进了T型末叶根骑缝螺杆锁紧结构,提高了叶片... 杭汽轮引进的西门子反动式工业汽轮机低压扭叶级组在转速和热力性能方面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优化算法对该系列叶型进行优化,同时,引入了斜T型叶根和枞树型叶根,改进了T型末叶根骑缝螺杆锁紧结构,提高了叶片和转子的材料等级,此外,还通过分析已运行的同类型低压级组的运行数据,推算出优化后级组的最大许用质量流量。综上,优化后的级组子午面尺寸未发生改变,总总效率较优化前最高提高了2.5%,最高连续转速提高了20%,且通流能力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转速 斜T叶根 骑缝螺杆结构 大流量 低压级组 工业汽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模式下高速检测汽轮机叶片
5
作者 洪刚 刘京伟 +1 位作者 邱健 池晓东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160,共3页
针对汽轮机叶片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快速、精确的装夹装置,并采用矩阵测量方案,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汽轮机叶片复杂曲面时不仅保证了检测的稳定和精度,也实现了高速、高效检测。
关键词 汽轮机 燃气轮机 叶片 三坐标测量仪 矩阵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转速工业汽轮机叶片叶冠设计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隋永枫 魏佳明 +4 位作者 蓝吉兵 初鹏 周灵敏 朱子奇 余沛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94-198,共5页
以某型变转速工业汽轮机低压级叶片为研究对象,对叶冠进行结构设计。根据叶冠的特点建立了参数化模型,以啮合角和冠形角为设计变量,确定了叶冠局部等效应力最小和叶冠质量最轻为目标函数。通过采用基于Kriging响应面的遗传算法优化出2... 以某型变转速工业汽轮机低压级叶片为研究对象,对叶冠进行结构设计。根据叶冠的特点建立了参数化模型,以啮合角和冠形角为设计变量,确定了叶冠局部等效应力最小和叶冠质量最轻为目标函数。通过采用基于Kriging响应面的遗传算法优化出2组尺寸方案。对比了采用的2组方案,叶片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叶冠的接触状态和接触应力对叶冠阻尼效果的影响。同时对2组方案叶片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叶身振动应力分布。综上筛选出方案1为最优方案,其相较原始模型,叶冠最大局部应力降低25.1%,质量增加2.2%,改善了70%转速下叶冠接触状态,且叶身振动应力降低6.6%。该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变转速工业汽轮机叶片的叶冠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冠 遗传算法 接触状态 振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汽轮机转子用钢28CrMoNiV脆性转变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中华 何成 +4 位作者 刘京伟 徐伟 黄淑秋 方章法 宋思远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12期1564-1568,共5页
针对如何正确评定工业汽轮机转子用钢28CrMoNiV的脆性转变温度(fracture appearance transition temperature,FATT)的问题,通过系列温度冲击法测定了该转子钢的冲击吸收功、脆性断面率,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 针对如何正确评定工业汽轮机转子用钢28CrMoNiV的脆性转变温度(fracture appearance transition temperature,FATT)的问题,通过系列温度冲击法测定了该转子钢的冲击吸收功、脆性断面率,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对冲击试样断口形貌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合Boltzmann函数对冲击试验结果的拟合分析,正确评定了该转子钢的FATT。并对影响FATT的因素进行了归纳,研究分析了化学成分、微观组织和晶粒尺寸对转子钢FAT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8CrMoNiV钢的断口形貌随着温度的降低由韧窝逐渐向解理断裂变化,该转子钢的FATT为-52℃,明显低于技术标准要求值(≤85℃);通过先进的冶炼技术和热加工工艺严格控制化学成分,获得晶粒细小均匀的回火索氏体组织以及针状铁素体内部的高密度位错和亚晶界结构,可以提高转子钢的冲击韧性及降低FA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汽轮机 转子 28CrMoNiV 脆性转变温度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科尔莫哥罗夫-阿诺德网络的端面齿盘拉杆转子预紧参数识别
8
作者 冯建欣 余沛坰 +3 位作者 魏佳明 文思果 李浦 袁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77,共10页
为解决端面齿盘拉杆转子在预紧状态下的拉杆振动参数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加速度计附加质量的拉杆频率解谐方法。开展了拉杆弯曲固有频率对加速度计附加质量位置的灵敏度分析,进行顺序、十字交叉和正反序2轮预紧3种不同方式下的残余预紧... 为解决端面齿盘拉杆转子在预紧状态下的拉杆振动参数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加速度计附加质量的拉杆频率解谐方法。开展了拉杆弯曲固有频率对加速度计附加质量位置的灵敏度分析,进行顺序、十字交叉和正反序2轮预紧3种不同方式下的残余预紧力识别和拉杆模态实验。构建了附加质量的拉杆梁单元模型并采用科尔莫哥罗夫-阿诺德神经网络(KAN)实现了不同预紧力下的拉杆频响函数预测和参数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拉杆共振频率随预紧力增大而增大,同时传感器附加质量会降低共振频率,最大降幅达8%;正反序2轮预紧可显著降低拉杆预紧力分散度约10%,优于顺序加载和交叉加载;KAN网络能够有效预测不同预紧状态下拉杆的频响函数,谐振频率预测误差小于4.2%,同时识别刚度能够准确反映预紧失谐下的拉杆振动模态特性,为实际工程中拉杆预紧参数识别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和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杆转子 模态实验 端面齿 科尔莫哥罗夫-阿诺德神经网络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拉杆转子跨尺度接触界面建模与模态分析
9
作者 文思果 李德昊 +3 位作者 余沛坰 魏佳明 李浦 袁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3-143,共11页
针对燃气轮机拉杆转子接触界面刚度弱化和弧形端面齿磨轮加工与平面加工的统计差异性,提出了一种拉杆转子跨尺度接触界面建模方法,并分析了宏观几何参数和微观界面参数对界面效应的影响。首先,引入tLocation-Scale分布表征弧形端面齿面... 针对燃气轮机拉杆转子接触界面刚度弱化和弧形端面齿磨轮加工与平面加工的统计差异性,提出了一种拉杆转子跨尺度接触界面建模方法,并分析了宏观几何参数和微观界面参数对界面效应的影响。首先,引入tLocation-Scale分布表征弧形端面齿面微凸体高度分布,并基于实际弧形端面齿盘、齿面测量数据,印证了tLocation-Scale分布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然后,建立了考虑材料完整变形过程的弧形端面齿跨尺度接触刚度模型,通过端面齿接触等效材料法,开展了某实际燃气轮机转子建模和模态分析;最后,开展了国内某周向拉杆重型燃气轮机转子模态敲击实验,对比传统统计学模型和未考虑接触效应仿真模型与实验结果,所提方法的仿真结果与真实结果吻合较好,前四阶模态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61%、0.63%、0.03%和4.78%,误差相较于未修正前,分别提升了1.25%、2.92%、1.72%和1.55%。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于弧形端面齿接触界面建模优于其他模型,为弧形端面齿周向拉杆转子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跨尺度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端面齿 tLocation-Scale分布 接触刚度 拉杆转子 模态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速工业汽轮机低压级组长扭叶片气动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隋永枫 初鹏 +3 位作者 蓝吉兵 马晓飞 潘慧斌 王永欣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0-172,230,共4页
为了提高工业汽轮机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加工制造成本,对高转速工业汽轮机低压级组进行气动设计,并对其进行三维气动分析。完成了低压级组的一维设计、二维气动设计和叶型设计:动叶转速为6600r/min,进口总压为200kPa、进口总焓为268... 为了提高工业汽轮机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加工制造成本,对高转速工业汽轮机低压级组进行气动设计,并对其进行三维气动分析。完成了低压级组的一维设计、二维气动设计和叶型设计:动叶转速为6600r/min,进口总压为200kPa、进口总焓为2684.2kJ/kg、背压为7kPa下的流量为51.2t/h,总总效率为92.4%,总静效率为88.6%,达到设计要求。末级动叶的径高比为2.68,降低了转子的尺寸。三维流场分析显示:低压级组载荷分布均匀,级间匹配合理,气动性能良好;气动参数沿叶高分布均匀,叶片沿叶高具有良好的攻角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汽轮机 低压级组长扭叶片 气动设计 气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汽轮机低压级组叶片模化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晨 辛小鹏 +2 位作者 隋永枫 孔建强 叶钟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10期1143-1145,1170,共4页
针对空冷汽轮机低压级组叶片设计困难的问题,基于叶片模化设计技术,结合先进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提出了空冷汽轮机低压级组叶片模化和改型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是用于将母型低压级组叶片通过模化设计改进为与设计目标总体性... 针对空冷汽轮机低压级组叶片设计困难的问题,基于叶片模化设计技术,结合先进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提出了空冷汽轮机低压级组叶片模化和改型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是用于将母型低压级组叶片通过模化设计改进为与设计目标总体性能参数相近的低压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三维气动分析设计优化方法对低压级组进行了改型优化设计,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空冷低压级组叶片;同时,对低压级组进行变工况分析,以保证低压级组在许用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变工况性能。该方法将多种先进技术相结合,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开发的低压级组能够很好地继承母型低压级组的优良特性,保证了叶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汽轮机 叶片模化设计 计算流体动力学 流场分析 变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叶片局部激光表面淬火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建华 赖海鸣 +1 位作者 孙东跃 陈智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51-454,共4页
对汽轮机叶片进气边局部进行激光淬火工艺试验 ,研究工艺参数、搭接对硬化层深度、硬度及硬度分布的影响 ,分析了淬火后的组织特征 ,结果显示 :激光淬火可得到深度为 0 .2 5~0 .45mm的硬化层 ,平均硬度为HV5 88,2 0 %的搭接量可满足实... 对汽轮机叶片进气边局部进行激光淬火工艺试验 ,研究工艺参数、搭接对硬化层深度、硬度及硬度分布的影响 ,分析了淬火后的组织特征 ,结果显示 :激光淬火可得到深度为 0 .2 5~0 .45mm的硬化层 ,平均硬度为HV5 88,2 0 %的搭接量可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从而 ,得到符合实际需要的优化工艺 ,以替代传统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叶片 激光表面淬火 工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汽轮机高负荷末级静叶积叠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隋永枫 初鹏 +2 位作者 马晓飞 余伟平 潘慧斌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0-274,共5页
以高负荷、大扩张角、小根径/顶径比、大展弦比的工业汽轮机末级叶片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直扭静叶、弯扭静叶、周偏直扭静叶3种积叠方案,采用三维CFD方法数值模拟了3种方案的内部流动,分析了压比、反动度、马赫数、静压系数、气流角、效... 以高负荷、大扩张角、小根径/顶径比、大展弦比的工业汽轮机末级叶片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直扭静叶、弯扭静叶、周偏直扭静叶3种积叠方案,采用三维CFD方法数值模拟了3种方案的内部流动,分析了压比、反动度、马赫数、静压系数、气流角、效率等参数的变化和内部流场。结果表明:周偏直扭方案的级效率最高,达到90.65%,比直扭方案和弯扭方案分别高0.93%、0.81%;正弯和周偏都能提高根部反动度,形成从根部指向流道中部的压力梯度,减小端壁附近的横向二次流动,降低二次流损失,同时降低了马赫数、减小了激波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汽轮机 弯扭静叶 周偏直扭静叶 气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螺转子动力学系统的时间有限元内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隋永枫 潘慧斌 +1 位作者 隋艺 钟万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75-79,共5页
将保辛的时间有限元法(FEM)应用于陀螺转子动力学系统,给出了陀螺转子动力学系统时间有限元法的时间单元刚度阵列式和非齐次外力的表达式,以及辛时间传递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精度更高的时间有限元内点法(IDTFEA),该方法既继承了时... 将保辛的时间有限元法(FEM)应用于陀螺转子动力学系统,给出了陀螺转子动力学系统时间有限元法的时间单元刚度阵列式和非齐次外力的表达式,以及辛时间传递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精度更高的时间有限元内点法(IDTFEA),该方法既继承了时间有限元保辛的优良特性,又大大提高了数值计算精度,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算例给出了该方法和Newmark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有限元法(FEM) 陀螺系统 转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末级叶片激光熔覆镍基合金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中华 宋思远 +1 位作者 徐志明 黄淑秋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汽轮机末级叶片材料Ti-6Al-4V(TC4)上制备出原位自生TiC陶瓷颗粒增强Ni基复合材料涂层。应用OM、XRD、EDS和SEM方法分析了涂层的组织结构,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涂层中存在γ-Ni、β-Ti固溶体及TiC为主的...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汽轮机末级叶片材料Ti-6Al-4V(TC4)上制备出原位自生TiC陶瓷颗粒增强Ni基复合材料涂层。应用OM、XRD、EDS和SEM方法分析了涂层的组织结构,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涂层中存在γ-Ni、β-Ti固溶体及TiC为主的陶瓷相,涂层与基体冶金结合良好,且无气孔和裂纹缺陷,涂层显微硬度值较基体提高了近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激光熔覆 叶片 涂层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纯钛TA2的电解抛光/腐蚀工艺
16
作者 朱晓俊 徐伏根 +7 位作者 徐伏根 冯骥 张力 王岱庆 陆旭映 陈炎 吴昊 唐裕骞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107,共5页
对工业纯钛TA2的电解抛光/腐蚀的电解液配方和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与优化,得到的最佳电解液配方是90 mLHF,20 g(NH_(4))_(2)S_(2)O_(8),200 mL CH_(3)CH_(2)OH,360 mL H2O,与之匹配的工艺参数是抛光电压50 V,电解液流量20 mL/s,抛光时间5... 对工业纯钛TA2的电解抛光/腐蚀的电解液配方和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与优化,得到的最佳电解液配方是90 mLHF,20 g(NH_(4))_(2)S_(2)O_(8),200 mL CH_(3)CH_(2)OH,360 mL H2O,与之匹配的工艺参数是抛光电压50 V,电解液流量20 mL/s,抛光时间50 s,电解抛光/腐蚀后得到的试样表面平整,组织清晰,无污染,且制样时间短,较机械抛光/腐蚀有很大的进步,采用该配方,调整相应工艺参数便可电解抛光其他钛合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钛 电解抛光/腐蚀 配方 电解参数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抗扰控制算法多光斑激光固态相变温度解耦控制
17
作者 陈智君 张良建 +2 位作者 张群莉 马晓飞 姚建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167,共10页
针对复杂曲面工件中传统单光斑激光固态相变温控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ADRC)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激光固态相变温度解耦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多光斑激光固态相变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降阶方法提取系统的关键动态特性,... 针对复杂曲面工件中传统单光斑激光固态相变温控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ADRC)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激光固态相变温度解耦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多光斑激光固态相变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降阶方法提取系统的关键动态特性,以降低计算复杂度,为控制算法设计提供基础。然后对传统fal函数在误差较小区域的高频震颤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系统的观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同时采用改进的PSO算法整定ADRC参数,提高参数整定效率。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与COMSOL平台上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SO-ADRC控制器在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减少超调量和提升稳态精度方面均优于传统PID与标准ADRC方法,为复杂曲面工件的激光固态相变温控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固态相变 温度控制 模型降阶 自抗扰控制 阵列光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联轴器外伸端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廖位兵 刘白兰 +1 位作者 余沛坰 丁旭东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8期1080-1083,1109,共5页
针对工业汽轮机在运行时需要确保转子动力学性能稳定,以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某工业汽轮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汽轮机联轴器外伸端热稳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以及分析步骤。分析了汽轮机转子在运行时轨迹的数学模型,并且借助模型表明转... 针对工业汽轮机在运行时需要确保转子动力学性能稳定,以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某工业汽轮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汽轮机联轴器外伸端热稳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以及分析步骤。分析了汽轮机转子在运行时轨迹的数学模型,并且借助模型表明转子在运行时产生不稳定的原因。分析了汽轮机转子运行时最大油膜温度差与热弯曲不平衡量,并且计算了不平衡量阀值,提出了校核稳定安全性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工业汽轮机转子在运行转速范围内热弯曲不平衡量小于不衡量阀值,认为稳定安全,不会出现不稳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转子稳定性 轴承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低压扭叶片强度和振动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田泽瑜 魏佳明 +2 位作者 李祎曼 卢红远 米海波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8,共5页
针对汽轮机和整个电站的安全工作问题,对汽轮机动叶片进行了安全可靠性分析,以某汽轮机低压扭叶片为例,研究了其强度振动可靠性。首先确定了叶片材料、转速以及蒸汽流量等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同时采用了确定性有限元分析法、二阶多项式... 针对汽轮机和整个电站的安全工作问题,对汽轮机动叶片进行了安全可靠性分析,以某汽轮机低压扭叶片为例,研究了其强度振动可靠性。首先确定了叶片材料、转速以及蒸汽流量等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同时采用了确定性有限元分析法、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法和Monte-Carlo模拟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低压扭叶片静强度、动强度及振动的可靠度;同时,研究了随机变量对强度和振动的概率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静强度、动强度及振动可靠度分别为R=1.0,R=0.98,R=1.0,当同时考虑强度和振动失效模式时,叶片强度振动设计的可靠度R=0.98,未能达到99.73%的要求(±3σ准则);材料密度分散性对强度和振动影响最为明显,须对材料密度分散性进行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响应面 概率敏感性 Monte-Carlo模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汽轮机排汽缸刚度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2
20
作者 鲁自富 顾小玲 +2 位作者 张金海 高浪 顾亚楠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9-342,共4页
工业汽轮机常规悬挂式排汽缸的轴承座一端悬空焊接在排汽缸扩压面上,并与排汽缸一起通过猫爪进行支撑,该结构的优点是跨距短、结构紧凑,但由于轴承座外端悬空,导致其支撑刚度较低,进而影响机组振动性能。为此,采用在排汽缸外部增设加强... 工业汽轮机常规悬挂式排汽缸的轴承座一端悬空焊接在排汽缸扩压面上,并与排汽缸一起通过猫爪进行支撑,该结构的优点是跨距短、结构紧凑,但由于轴承座外端悬空,导致其支撑刚度较低,进而影响机组振动性能。为此,采用在排汽缸外部增设加强肋板以及在轴承座底部增加支撑点即三点支撑的方式,对某大型乙烯三机用排汽缸进行了改进,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改进前后排汽缸的应力、变形及支撑刚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增设加强肋板及采用三点支撑可有效降低缸体变形,从而提高排汽缸支撑刚度,进而提升机组的振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排汽缸 刚度 三点支撑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