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大堡核电海水淡化项目启动会在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召开
1
作者 赵丹青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共1页
国内现有核电海水淡化项目4项,其中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参与并执行的有3项.即:辽宁红沿河核电海水淡化项目、山东海阳核电海水淡化项目、辽宁徐大堡核电海水淡化项目.
关键词 研究开发中心 海水淡化 水处理技术 核电 杭州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荣获中国水工业行业“优秀水处理工程商"称号
2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1,共1页
2012年1月6日,2011年度(第八届)中国水工业行业十大评选颁奖典礼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荣获“优秀水处理工程商”称号。
关键词 水处理工程 研究开发中心 水处理技术 工业行业 中国 杭州 钓鱼台国宾馆 颁奖典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研讨会”会议代表参观杭州水处理研究开发中心承建项目
3
作者 赵丹青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84,共1页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科技委协同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科技推广与发展中心、中国脱盐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10年第三届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研讨会"于11月10日在宁波召开.杭州水处理研究开发中心谭永文...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科技委协同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科技推广与发展中心、中国脱盐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10年第三届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研讨会"于11月10日在宁波召开.杭州水处理研究开发中心谭永文总工程师主持了此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开发中心 技术研讨会 非常规水源 水处理 杭州 利用 科技推广 水利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BR的焦化废水处理及微生物群落研究
4
作者 童敏 栗鸿强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35,共6页
构建了A/O-MABR系统,在高氨氮进水和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处理焦化废水,对系统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当进水氨氮浓度250~350 mg/L,系统平均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和COD分别为2.85 mg/L和319.69 mg/L,表现出良好的抗氨氮冲击能力。40℃时A/... 构建了A/O-MABR系统,在高氨氮进水和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处理焦化废水,对系统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当进水氨氮浓度250~350 mg/L,系统平均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和COD分别为2.85 mg/L和319.69 mg/L,表现出良好的抗氨氮冲击能力。40℃时A/O-MABR系统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最佳,平均氨氮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7.3%和79.5%。微生物分析表明不同环境温度下Proteobacteria和Chloroflexi是缺氧区和好氧区的优势菌门,MABR生物膜富集了丰富的功能菌群,如Nitrospirota和Acidobacteriota等,强化了系统除碳脱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BR 焦化废水 微生物群落 高氨氮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高效旋流净化器应用于砂石骨料加工废水处理的研究
5
作者 洪桥峰 衡贝贝 +1 位作者 王建辉 张伟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56,共3页
通过DH高效旋流净化器处理砂石骨料加工产生的高悬浮物废水,出水悬浮物浓度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Ⅰ级标准(SS≤70 mg/L)。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能耗较低、管理操作... 通过DH高效旋流净化器处理砂石骨料加工产生的高悬浮物废水,出水悬浮物浓度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Ⅰ级标准(SS≤70 mg/L)。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能耗较低、管理操作简单、设备维修量小、运行维护费用少的特点,可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高效污水净化器 砂石骨料加工废水 悬浮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膜技术进展概况 被引量:11
6
作者 鲁学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对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1991-1997年膜技术产业、膜组器研究、工程项目和应用。
关键词 膜技术 进展 综述 中国 膜组件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及含氟废水处理技术机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戴喆男 周勇 +1 位作者 赵婷 高从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1,15,共6页
长期以来,饮用水含氟量超标一直困扰着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民。工业含氟废水的处理同样也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水体脱氟手段主要有沉淀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沉淀法可分为化学沉淀法和物理沉淀法。吸附法的吸附剂有金属氧化... 长期以来,饮用水含氟量超标一直困扰着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民。工业含氟废水的处理同样也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水体脱氟手段主要有沉淀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沉淀法可分为化学沉淀法和物理沉淀法。吸附法的吸附剂有金属氧化物、沸石与粘土、水滑石及其他多个种类。膜分离法主要有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纳滤法等。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水体除氟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膜分离法及吸附法将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氟 沉淀 吸附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处理含氨废水及膜清洗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娜姗 方明 +4 位作者 成坚 张小平 李鑫 王华 陈鑫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3-116,共4页
采用膜技术对含氨废水进行分离、回收和浓缩处理,重点探讨了膜通量随时间的衰减情况以及操作压力和pH等操作参数对处理效果和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并对膜过程污染的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膜处理含氨废水,可将废水的氯化铵浓缩... 采用膜技术对含氨废水进行分离、回收和浓缩处理,重点探讨了膜通量随时间的衰减情况以及操作压力和pH等操作参数对处理效果和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并对膜过程污染的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膜处理含氨废水,可将废水的氯化铵浓缩至≥12%,膜系统的透过液氯化铵质量浓度小于80mg·L-1,可用于生产工艺,实现资源的充分再利用。用排气+水洗+酸洗综合清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膜通量可恢复到新膜的97.1%,且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处理技术 含氨废水 渗透通量 膜污染 膜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零碳膜技术净水效能及污染特性分析
9
作者 姜利杰 吴雅琴 +3 位作者 黄旻旻 潘伟军 钟颖虹 吴思梵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42,共6页
基于农村供水膜处理工艺存在的耗水大、清洗繁、运维难等问题,研发了具有近零能耗、零药耗、零运维等特征的新质零碳膜净水工艺,将其应用于直接过滤浙江省某单村水站的暴雨型高浊原水,并考察了其在超长反冲洗周期下的净水效能、通量稳... 基于农村供水膜处理工艺存在的耗水大、清洗繁、运维难等问题,研发了具有近零能耗、零药耗、零运维等特征的新质零碳膜净水工艺,将其应用于直接过滤浙江省某单村水站的暴雨型高浊原水,并考察了其在超长反冲洗周期下的净水效能、通量稳定性和污染特性。结果表明,该工艺在近半年的超长反冲洗周期下稳定运行,可有效去除水中悬浮物和胶体,产水浊度小于0.2 NTU,SDI_(15)小于5,并部分截留水中蛋白质类等溶解性有机物、Fe和Mn。当运行通量≤12 L/(m^(2)·h)时,通量保持稳定,膜比通量几乎无衰减。膜污染分析表明,膜面以可逆无机污染为主,通过简单物理冲洗可有效去除。此外,该工艺吨水电耗最低仅0.007 kWh,自耗水量小于2%,无化学清洗废液排放,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优势。本文为新质零碳膜净水工艺在村镇分散式供水系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供水 新质零碳膜技术 高浊水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电絮凝技术去除化工膜浓水硅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威 祝海涛 +1 位作者 吴雅琴 董鹏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5,137,共5页
在硅污染物对膜系统的干扰阻碍零排放工艺进一步推行背景下,构建管式电絮凝平台,对化工膜浓水中硅污染物去除进行研究,试图找到解决该问题的科学方法。本文对两种化工膜浓水进行研究,对电絮凝装置的电流、废水的初始pH,水力停留时间,阳... 在硅污染物对膜系统的干扰阻碍零排放工艺进一步推行背景下,构建管式电絮凝平台,对化工膜浓水中硅污染物去除进行研究,试图找到解决该问题的科学方法。本文对两种化工膜浓水进行研究,对电絮凝装置的电流、废水的初始pH,水力停留时间,阳极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从1 A增加至5 A时,硅的去除率从80.2%提升至90.9%;当pH从5提升到9时,硅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逐渐增加,在pH=9时,效果最优,硅的去除率为89.6%;当HRT从15 min降低到5 min时,处理量提升3倍的条件下,硅的去除率仍为86.5%,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在阳极类型探究时,发现铁阳极和铝阳极除硅效果均达到92.2%,效果优良。两种废水的处理能耗分别1.7 kWh/m^(3)和1.26 kWh/m^(3),均低于苏伊士工程手册推荐的2~4 kWh/m^(3),具有良好的节能优势。从以上结论可得,管式电絮凝技术有可能为零排工艺中硅污堵的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电絮凝技术 零排放工艺 化工膜浓水 硅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技术处理含盐对氯苯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雅琴 熊威 +3 位作者 邹方远 李想 杨波 张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1,117,共5页
评估了自制的Fe-Mn/Al2O_(3)(FMA)臭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探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NaCl、Na_(2)SO_(4)、NaNO_(3)和NaHCO_(3)对纯臭氧体系和FMA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处理对氯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臭氧体系相比,FMA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对含有N... 评估了自制的Fe-Mn/Al2O_(3)(FMA)臭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探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NaCl、Na_(2)SO_(4)、NaNO_(3)和NaHCO_(3)对纯臭氧体系和FMA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处理对氯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臭氧体系相比,FMA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对含有NaCl、Na_(2)SO_(4)和NaNO_(3)对氯苯酚废水的去除效果提升了8%~20%,但对含有NaHCO_(3)的废水去除效果提升不明显。随着NaCl质量浓度从0(去除率41.3%)到10000 mg/L(去除率63.1%),纯臭氧体系和催化臭氧氧化体系都受到极大的抑制,去除率分别降低到12.0%和32.4%。当NaHCO_(3)的质量浓度从0到1000 mg/L时,纯臭氧体系和FMA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去除污染物质的效果都被一定程度地提升,尤其是纯臭氧体系提升了22.5%,随着质量浓度从1000 mg/L到10000 mg/L,由于CO_(3)^(2-)和HCO_(3)-对·OH的猝灭都被一定程度地抑制。对于Na_(2)SO_(4)和NaNO_(3),对臭氧化对氯苯酚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臭氧氧化 催化臭氧氧化 钠盐 对氯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浮-EGSB-O_(1)/A/O_(2)-MBR-消毒工艺在化妆品废水处理中应用
12
作者 陈永飞 刘晶晶 +2 位作者 涂康妹 马莉 严爱兰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47,共6页
针对浙江某化妆品企业园区内产生的高浓度生产废水,反洗废水和生活污水组成的综合污水,园区处理要求达到零废水排放,处理出水回用为园区景观水的补水。本文采用气浮-EGSB-O_(1)/A/O_(2)-MBR-消毒工艺进行处理,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COD、B... 针对浙江某化妆品企业园区内产生的高浓度生产废水,反洗废水和生活污水组成的综合污水,园区处理要求达到零废水排放,处理出水回用为园区景观水的补水。本文采用气浮-EGSB-O_(1)/A/O_(2)-MBR-消毒工艺进行处理,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COD、BOD5、悬浮物、氨氮、LAS、动植物油污染物质,各指标去除率均稳定达到95%以上,出水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和GB/T 18921-20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满足污废水处理回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废水 EGSB 多级生化 MBR膜 污废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技术和微污染水处理 被引量:49
13
作者 俞三传 高从堦 张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共4页
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净水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微污染水的净化很难达到健康饮用水标准,纳滤膜分离技术能很好地实现对微污染原水的彻底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安全,完全可达到健康饮... 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净水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微污染水的净化很难达到健康饮用水标准,纳滤膜分离技术能很好地实现对微污染原水的彻底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安全,完全可达到健康饮用水标准。对纳滤膜分离技术,纳滤膜技术在微污染处理中的作用,纳滤技术处理微污染水的工艺、预处理、膜污染以及经济性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 纳滤 膜分离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度废水的新型膜法处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金可勇 周勇 +2 位作者 金水玉 王琪 刘立芬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2,71,共4页
普通的生化法或普通膜法处理高盐度废水的效果都不理想,运行费用太高。采用纳滤膜法与生化法组合工艺处理高盐度废水,达到盐水回收的目的,并初步研究了耐污染膜的研制及其处理工艺。
关键词 高盐度废水 纳滤膜 生物处理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慧 朱淑飞 鲁学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6-259,共4页
膜技术方法很多 ,应用面也很广。本文对反渗透、电渗析、超过滤、纳滤和微孔过滤等膜技术在国内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概况作一综合介绍。
关键词 膜技术 水处理 反渗透 电渗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处理放射性废水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维润 樊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共5页
介绍了膜技术在中、低浓度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膜组合技术处理放射性废水净化率可达98%~99.9%、净化因子可达100~1000。指出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和电渗析是目前应用的主流膜技术,并对其工艺特点作了评述。今后膜... 介绍了膜技术在中、低浓度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膜组合技术处理放射性废水净化率可达98%~99.9%、净化因子可达100~1000。指出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和电渗析是目前应用的主流膜技术,并对其工艺特点作了评述。今后膜技术在核工业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水 反渗透 纳滤 超滤 微滤 电渗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集成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阮慧敏 褚红 +1 位作者 阮水晶 沈江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75,共3页
采用膜集成技术对经生化处理法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超滤和反渗透膜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废水回收率达到70%以上,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90%以上,脱盐率97%以上,完全可回用于高质量的印染生产线中,膜集成技术... 采用膜集成技术对经生化处理法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超滤和反渗透膜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废水回收率达到70%以上,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90%以上,脱盐率97%以上,完全可回用于高质量的印染生产线中,膜集成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在工程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集成 印染废水 超滤 反渗透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工艺条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8
作者 戴兴国 吴礼光 +2 位作者 张林 陈欢林 高从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24,共5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近年来发展的废水处理新技术,其对印染废水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MBR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重点阐述了MBR处理印染废水的各个工艺条件及其对出水水质和膜...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近年来发展的废水处理新技术,其对印染废水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MBR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重点阐述了MBR处理印染废水的各个工艺条件及其对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并对MBR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印染废水 工艺条件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处理褐藻酸钠废水 被引量:10
19
作者 薛德明 于品早 +2 位作者 张国防 赵桂娟 许家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0,共4页
介绍了采用预处理—超滤—纳滤工艺处理褐藻酸钠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钙废水的试验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 ,该废水经处理后 ,产水可作为生产工艺用水回用 ,回用率≥ 75 % ,浓缩液和废渣可制取海藻生物肥 ,实现清洁生产 。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褐藻酸钠废水处理 褐藻酸钠 海藻加工 海藻生物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制备聚合氯化铝及其废水处理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锐刚 王亮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0,共3页
以工业废渣煤矸石为原料制备了聚合氯化铝(PAC),确定了制备优化条件,利用制备的PAC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和印染废水试验,并与市售PAC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的pH在6.0~10.0时,浊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效果均较好,煤矸石PAC适宜的投加... 以工业废渣煤矸石为原料制备了聚合氯化铝(PAC),确定了制备优化条件,利用制备的PAC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和印染废水试验,并与市售PAC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的pH在6.0~10.0时,浊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效果均较好,煤矸石PAC适宜的投加量为0.3~0.5 mL/L;由煤矸石为原料制得的PAC比市售PAC处理废水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煤矸石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