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2年安徽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小强 郭宪杰 +3 位作者 凤海明 步永伟 朱继鹏 周祖煜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对安徽省省级防治区、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县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土地利用情况遥感解译、植被覆盖度指数分析,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水力侵蚀计算模型对区域水土流失进行5 a的连续监测,分析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和水土... 通过对安徽省省级防治区、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县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土地利用情况遥感解译、植被覆盖度指数分析,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水力侵蚀计算模型对区域水土流失进行5 a的连续监测,分析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和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和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5 a,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以占省级防治区范围1/7的土地面积,集中了近1/2的水土流失面积,从土地利用类型占比来看,占比为64.78%的林地和20.24%的耕地对水土流失治理影响最大;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的植被高覆盖度面积占比从91.11%提升至96.79%,超出省级防治区约8个百分点,显著降低了水土流失率;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年均减少45.40 km^(2),占省级防治区范围内年均减少量的50.55%,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成效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重点防治区 安徽省 2018—2022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