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茵栀黄注射液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郭青龙 郭殿武 陈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 :研究茵栀黄 ( Yinzhihuang,YZH)对 D-氨基半乳糖 ( D-Gal)、CCl4所致小鼠急性、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保肝作用及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酶的活性、羟脯氨酸含量、廓清指数 k和吞噬指数 α为指标 ,结合肝病理组... 目的 :研究茵栀黄 ( Yinzhihuang,YZH)对 D-氨基半乳糖 ( D-Gal)、CCl4所致小鼠急性、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保肝作用及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酶的活性、羟脯氨酸含量、廓清指数 k和吞噬指数 α为指标 ,结合肝病理组织学检查 ,观察药物的保肝作用。结果 :YZH对小鼠急性、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并能显著提高小鼠廓清指数 K和吞噬指数 α。结论 :YZH具有显著保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肝脏保护 中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和功能恢复 被引量:27
2
作者 储利胜 姜艳艳 +2 位作者 柯庆 印媛君 陈伟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335-338,共4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90min后再灌,缺血后24h开始灌胃补阳还五汤,1天1次,连续14天,在缺血后第1、3、7、14天分别采用肢体放置实验、错步实...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90min后再灌,缺血后24h开始灌胃补阳还五汤,1天1次,连续14天,在缺血后第1、3、7、14天分别采用肢体放置实验、错步实验和粘胶揭除实验评价感觉运动功能;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周边区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s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不仅能显著提高肢体放置实验成绩,减少错步次数和缩短粘胶揭除潜伏期(P<0.05或P<0.01),而且能显著增加缺血周边区vWF阳性血管和VEGF阳性细胞数量(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缺血周边区血管生成和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局灶性脑缺血 血管生成 功能恢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CANa的合成及抗菌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公瑞煜 张立冬 +4 位作者 何佳奇 张熹 金云龙 李建蓉 乔学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87-1090,共4页
以鹅去氧胆酸(CDCA)和牛磺酸为基本原料合成了牛磺鹅去氧胆酸钠(TCDCANa),以萃取和重结晶法提纯,收率63.4%,w(TCDCANa)≥92%,以TLC和IR法确定了其结构。并将牛磺鹅去氧胆酸钠与鹅去氧胆酸钠(CDCANa)进行了抗菌、抗炎和镇咳对比实验。药... 以鹅去氧胆酸(CDCA)和牛磺酸为基本原料合成了牛磺鹅去氧胆酸钠(TCDCANa),以萃取和重结晶法提纯,收率63.4%,w(TCDCANa)≥92%,以TLC和IR法确定了其结构。并将牛磺鹅去氧胆酸钠与鹅去氧胆酸钠(CDCANa)进行了抗菌、抗炎和镇咳对比实验。药效实验结果为:TCDCANa和CDCANa均具有抗革兰阳性菌作用(抑菌环直径分别为2.46±0.08cm和1.91±0.13cm),抗炎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9.1±25.4)%和(71.2±23.1)%,镇咳作用减咳率分别为(29.1±5.6)%和(18.2±6.8)%,牛磺鹅去氧胆酸钠与鹅去氧胆酸钠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药效实验表明,TCDCANa具明显的镇咳、平喘和抗菌作用,其作用强于CDC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鹅去氧胆酸 抗菌 抗炎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钾片的生物等效性及CYP2C9*3基因多态性对氯沙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露露 谭志荣 +9 位作者 阳国平 陈小平 王医成 陈尧 田莹莹 周露萍 王文萍 何佳奇 周宏灏 欧阳冬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评价试验制剂氯沙坦钾片(杭州民生药业)与参比制剂氯沙坦钾片(杭州默沙东制药)的生物等效性及CYP2C9*3基因多态性对氯沙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测序法对健康中国汉族受试者CYP2C9*3(rs1057910A>C)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筛... 目的:评价试验制剂氯沙坦钾片(杭州民生药业)与参比制剂氯沙坦钾片(杭州默沙东制药)的生物等效性及CYP2C9*3基因多态性对氯沙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测序法对健康中国汉族受试者CYP2C9*3(rs1057910A>C)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筛选36名受试者入组本试验,其中CYP2C9*1/*1(AA)基因型个体32例,CYP2C9*1/*3(AC)基因型个体4例。本研究为两制剂、两周期交叉设计,单次、开放口服给药的单中心试验,给药剂量为氯沙坦钾片(50mg/片)1片。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氯沙坦钾及其代谢产物E-3174的浓度,采用DAS3.2.2非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计算的方法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试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氯沙坦(101.5±20.2)%、E-3174(100.0±13.8)%;同CYP2C9*3为AA基因型受试者相比,AC基因型受试者中氯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12、AUCinf以及Cmax升高,其中AUC0-12、AUCin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3174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48和AUCinf降低,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CYP2C9基因1075A>C突变可导致氯沙坦代谢减慢,但氯沙坦临床剂量可能不需要根据CYP2C9基因型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钾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生物等效性 CYP2C9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收促进剂对大鼠口腔胰岛素吸收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俞佳 杨民锋 袁弘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的口腔吸收及吸收促进剂、酶抑制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方法 :以血糖水平为指标 ,考察各种吸收促进剂和酶抑制剂经糖尿病模型的大鼠口腔给药后对胰岛素溶液 (insulinsolution ,INS SOL)和胰岛素贴片 (insulinpatch ,INS ... 目的 :研究胰岛素的口腔吸收及吸收促进剂、酶抑制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方法 :以血糖水平为指标 ,考察各种吸收促进剂和酶抑制剂经糖尿病模型的大鼠口腔给药后对胰岛素溶液 (insulinsolution ,INS SOL)和胰岛素贴片 (insulinpatch ,INS PAT)降血糖作用的影响 ,以皮下注射为对照 ,计算不同条件下INS SOL和INS PAT的药理生物利用度。结果 :不加吸收促进剂的条件下 ,32U·kg-1的INS SOL和10U·kg-1的INS PAT经口腔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较低 (0 .77%和 1.82 % )。 3%去氧胆酸钠和 5 %壬苯醇醚均能显著增加INS SOL和INS PAT的降血糖作用 (P <0 .0 5 )。其中 3%去氧胆酸钠作用最明显 ,INS SOL和INS PAT的生物利用度增加了近 3倍(2 .83%和 7.2 6 % )。结论 :胰岛素可通过口腔吸收 ,适当的吸收促进剂对其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胰岛素 口腔吸收 吸收促进剂 口腔贴片 酶抑制剂 去氧胆酸钠 壬苯醇醚 降血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苦参碱的含量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杰 张莉 任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6-117,共2页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苦参碱的含量。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 ;流动相为乙腈 -0 0 2mol L磷酸二氢钾溶液 (体积比为 1∶9,用 1mol L的NaOH溶液调节pH至 6 0 )。苦参碱在 30~ 15 0mg 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苦参碱的含量。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 ;流动相为乙腈 -0 0 2mol L磷酸二氢钾溶液 (体积比为 1∶9,用 1mol L的NaOH溶液调节pH至 6 0 )。苦参碱在 30~ 15 0mg 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8,n =5 )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10 % ,RSD=1 0 4% (n =9)。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注射用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苦参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的合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德明 韩太平 +2 位作者 赵秋霞 张建庭 金宁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7-861,870,共6页
采用间苯二甲醚为原料,经酰化、脱甲基、磺化一系列的反应合成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并对其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作了探索。结果表明酰化反应较佳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n(间苯二甲醚):n(苯... 采用间苯二甲醚为原料,经酰化、脱甲基、磺化一系列的反应合成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并对其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作了探索。结果表明酰化反应较佳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n(间苯二甲醚):n(苯甲酰氯):n(无水AlCl3)=1:1.05:1.05,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3 h。脱甲基反应较佳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n(2,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n(无水AlCl3)=1:1.05~1.10,反应温度20~25℃,反应时间3 h;磺化反应较佳条件为:以乙酸乙酯为溶剂,n(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n(氯磺酸)=1:1.05,室温反应12 h。以间苯二甲醚计总收率为72.35%,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的HPLC纯度为99.31%。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及中间体产品结构经1H-NMR、13C-NMR和FT-IR分析表征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 酰化 脱甲基 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酮替芬鼻用凝胶剂体外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俞佳 杨民锋 +1 位作者 陈丽华 马珂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7期787-789,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释放实验,优选出适合于酮替芬鼻用凝胶剂的基质。方法采用透析膜扩散法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酮替芬的累积释放量,比较不同浓度羟丙甲纤维素(HPMC)、卡波姆、聚乙烯醇(PVA)对酮替芬释放的影响。结果... 目的通过体外释放实验,优选出适合于酮替芬鼻用凝胶剂的基质。方法采用透析膜扩散法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酮替芬的累积释放量,比较不同浓度羟丙甲纤维素(HPMC)、卡波姆、聚乙烯醇(PVA)对酮替芬释放的影响。结果酮替芬3种基质的凝胶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不同基质的释放速率不同;同种基质不同浓度的释放速率也各不相同,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释放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酮替芬凝胶的释放受基质种类、浓度的影响,选用中浓度的HPMC为基质制备酮替芬鼻用凝胶剂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替芬鼻用凝胶 透析膜扩散法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结肠定位给药片的处方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俞佳 杨民锋 张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565-2567,共3页
目的:研究并建立姜黄素结肠定位给药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和泊洛沙姆为载体分别制备固体分散体,筛选出最佳的固体分散体载体和使用量;将固体分散体压成片剂后,再用尤特奇S100进行包衣,得到姜黄素结肠... 目的:研究并建立姜黄素结肠定位给药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和泊洛沙姆为载体分别制备固体分散体,筛选出最佳的固体分散体载体和使用量;将固体分散体压成片剂后,再用尤特奇S100进行包衣,得到姜黄素结肠定位片,并测定体外释放度。结果:最佳的固体分散体载体及其使用量为姜黄素∶泊洛沙姆=1∶4,尤特奇S100包衣增重为8%,结肠定位给药片体外释放度为:0.1mol.L-1盐酸中2h时的释放度为3.25%,pH 6.8磷酸缓冲液中2h时的释放度为3.87%,pH 7.6磷酸缓冲液中90m in时的释放度为75.58%。结论:采用本处方和工艺制备的姜黄素结肠定位给药片可达到结肠定位给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固体分散体 结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桑椹果中非营养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月仙 邓熠 +1 位作者 陆明旸 王茵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B05期100-102,共3页
研究浙江果桑“大十”品种白藜芦醇、原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成分及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铁盐催化比色法对三种非营养成分作了分析。实验结果为紫桑椹果中自藜芦醇含量在4.19—6.09μg/g、原花青素含量46.0~49.8mg/g;类胡... 研究浙江果桑“大十”品种白藜芦醇、原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成分及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铁盐催化比色法对三种非营养成分作了分析。实验结果为紫桑椹果中自藜芦醇含量在4.19—6.09μg/g、原花青素含量46.0~49.8mg/g;类胡萝卜素含量0.703—1.197μg/g;而桑叶不含白藜芦醇,原花青素测得值仅为0.522~0.536mg/g。桑椹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为合理利用桑椹资源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原花青素 类胡萝卜素 HPLC UV 桑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加怡 江伟峰 周华萍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8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建立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中4-氨基-6-氯-1,3-苯基二硫酰胺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250mm×4.6mm,5m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13.6g,加水80mL溶解后,加磷酸调节pH值至3.0,再加水至100mL)-甲醇-... 目的建立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中4-氨基-6-氯-1,3-苯基二硫酰胺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250mm×4.6mm,5m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13.6g,加水80mL溶解后,加磷酸调节pH值至3.0,再加水至100mL)-甲醇-水(4∶25∶71);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 4-氨基-6-氯-1,3-苯基二硫酰胺与两主要成分盐酸阿米洛利及氢氯噻嗪均良好分离,4-氨基-6-氯-1,3-苯基二硫酰胺在1.0~14.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r=1.000),最低检测量为2ng。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地控制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中主要有关物质4-氨基-6-氯-1,3-苯基二硫酰胺,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洛利片 盐酸 复方 4-氨基-6-氯-1 3-苯基二硫酰胺 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苯甲酸涂剂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测定
12
作者 俞佳 杨民锋 +1 位作者 商国美 马珂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1期800-801,共2页
目的 :测定碘苯甲酸涂剂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方法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模型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苯甲酸和水杨酸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0 0 .2 4% ,0 .2 3 % ;99.62 % ,0 .42 %。分析了 3批样品 ,结果满意。结... 目的 :测定碘苯甲酸涂剂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方法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模型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苯甲酸和水杨酸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0 0 .2 4% ,0 .2 3 % ;99.62 % ,0 .42 %。分析了 3批样品 ,结果满意。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苯甲酸涂剂 人工神经网络 苯甲酸 水杨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华英 陈修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7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前后对痰液炎症细胞计数及核因子-kB(NF-kB)、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7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前后对痰液炎症细胞计数及核因子-kB(NF-kB)、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以及对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和血丙二醛(MDA)、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活性及血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情况,并与20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78例COPD患者中脱落5例(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NAC治疗COPD的总显效率为72.50%,总有效率为87.5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FEV1、FVC、mPAP)和血MDA、SOD、ACE活性及ET-1含量(P<0.05)。治疗后治疗组痰液中性粒细胞(PMN)、非中性粒细胞(mPMN);IL-8、TNF-α和NF-kB活性(A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NAC治疗COPD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安全性良好,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和减轻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N-乙酰半胱氨酸 炎症细胞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KB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进行区组随机分组的一种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加飞 金三九 沈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区组 随机分组 排序法 JMP软件 实例分析 卫生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依美斯汀原料药合成工艺的改进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艳芹 于凤丽 庄胜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5-1288,共4页
以邻苯二胺为起始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了富马酸依美斯汀(1)。采用加入相转移催化剂的方法,改进了2个关键中间体2-氯-1-(2-乙氧基乙基)苯并咪唑(4)和依美斯汀(5)的合成工艺。反应无需控制水分,中间体4和5的收率分别提高至67.9%和74.9%。... 以邻苯二胺为起始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了富马酸依美斯汀(1)。采用加入相转移催化剂的方法,改进了2个关键中间体2-氯-1-(2-乙氧基乙基)苯并咪唑(4)和依美斯汀(5)的合成工艺。反应无需控制水分,中间体4和5的收率分别提高至67.9%和74.9%。产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质谱、元素分析、差热分析及X射线粉末衍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依美斯汀 合成 表征 相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二烯抗癌药效学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劳乔聪 孟昭珂 +2 位作者 张勇 郭殿武 李春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30-230,共1页
目的使用斑马鱼模型体内评价呋喃二烯对乳腺癌和胰腺癌的抗肿瘤效果,研究呋喃二烯的可能抗癌机制.方法通过将人类乳腺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移植到斑马鱼体内建立斑马鱼肿瘤移植模型,评价呋喃二烯抗癌药效;呋喃二烯直接处理正常斑马鱼,观... 目的使用斑马鱼模型体内评价呋喃二烯对乳腺癌和胰腺癌的抗肿瘤效果,研究呋喃二烯的可能抗癌机制.方法通过将人类乳腺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移植到斑马鱼体内建立斑马鱼肿瘤移植模型,评价呋喃二烯抗癌药效;呋喃二烯直接处理正常斑马鱼,观察对斑马鱼的凋亡作用和抑制血管作用,结果呋喃二烯(1.4、4.1和12.2μmol·L^-1对乳腺癌移植瘤和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呋喃二烯(4.1、13.5和40.5μmol·L^-1)能显著诱发斑马鱼细胞凋亡.100μmol·L^-1呋喃二烯能明显抑制斑马鱼血管形成.结论:呋喃二烯抗乳腺癌和胰腺癌效果明显,抗癌机制可能为诱发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二烯 斑马鱼 乳腺癌 胰腺癌 凋亡 血管形成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Oxodendrolasinolide的全合成
17
作者 李毅 张涛 李裕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92-1296,共5页
以香叶醇(2)和异戊烯醇(5)为起始原料,经过12步反应,以5·6%的总收率完成了倍半萜内酯6-Oxodendrolasinolide(1)的全合成.其关键步骤包括乙烯基二噻烷(7)的负离子与烯丙基氯(4a)的区域选择性烷基化反应和Corey′s氧化内酯化反应.
关键词 全合成 丁烯酸内酯 倍半萜 区域选择性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樟芝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稳竹 钟建荣 杨善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7期25-28,53,共5页
近年来,牛樟芝以其稀有的资源和独特的功效为人们所关注。从分类学地位、寄生范围及分布、生活史及有性生殖类型、药理学作用及化学成分、人工栽培等方面对牛樟芝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分类学地位 寄生范围 生活史 人工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研究及其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建荣 方小聪 +3 位作者 冯旭俊 杨善岩 陈稳竹 刘丽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8期187-190,共4页
[目的]建立地黄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方法]以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334nm;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地黄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8个特征峰;... [目的]建立地黄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方法]以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334nm;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地黄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8个特征峰;毛蕊花糖苷在4.89~195.68μg/mL(R2=0.9996)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7%,RSD为1.2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地黄配方颗粒的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配方颗粒 毛蕊花糖苷 含量测定 HPLC特征图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企业光芒四射的若干思考
20
作者 竺福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年第3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杭州市 民生药业集团 经济全球化 医药市场 结构调整 企业改革 机制创新 企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