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丘陵林业生产区野猪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杜世平 吴怡豪 +4 位作者 鲁庆斌 马铭泽 董爽 方茹意 苏秀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7,共12页
野猪(Sus scrofa)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物种,目前浙江丘陵林业生产区内野猪与人冲突愈加剧烈,但对本地区野猪分布的情况研究甚少。为了解林业生产同野猪分布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浙江西部丘陵地区的常山县(109900 hm^(2))为研究区域,利... 野猪(Sus scrofa)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物种,目前浙江丘陵林业生产区内野猪与人冲突愈加剧烈,但对本地区野猪分布的情况研究甚少。为了解林业生产同野猪分布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浙江西部丘陵地区的常山县(109900 hm^(2))为研究区域,利用红外相机调查了2022年林业作物非收获季(1—8月及12月)和收获季(9—11月)野猪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通过50个有效相机点位,在共计1273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中,获得了15634张独立有效照片,并利用物种关联尺度、核密度估计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同域其他动物、人类活动及环境条件对野猪的分布和活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业作物非收获季到收获季,野猪分布频度由0.26上升至0.55,野猪与其他物种的分布重叠区域减少,有6种中小型兽类和鸟类在调查区域内的分布频度减小。相比于非收获季,野猪在收获季12:00—17:00的活动频率减少,19:00—24:00的活动频率增加。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影响野猪分布差异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灌丛盖度、坡度、距公路距离3个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浙江丘陵林业生产区内中野猪的分布主要受林业生产活动的显著影响,该结果为研究野猪栖息地选择及制定野猪相关管理办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核密度估计法 负二项回归模型 林业生产活动 分布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安吉县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生物及风险评估
2
作者 何莹 殷德程 +4 位作者 吴怡豪 杜世平 黄勇 马铭泽 苏秀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71-79,共9页
安吉县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其外来入侵生物问题备受关注。通过对安吉县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实地调查,全面了解该区域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和危害情况,并对其入侵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安吉县有凤眼... 安吉县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其外来入侵生物问题备受关注。通过对安吉县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实地调查,全面了解该区域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和危害情况,并对其入侵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安吉县有凤眼莲、豚草、喜旱莲子草、刺苋、加拿大一枝黄花、土荆芥、南美天胡荽、三裂叶薯、大狼杷草、大花鬼针草、福寿螺、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和悬铃木方翅网蝽共13种外来入侵生物,菊科植物有4种,占比最大,为30.8%;从地理分布来看,原产于热带美洲的最多,有6种,占比46%;从乡镇分布来看,递铺镇和报福镇的外来入侵生物物种数最多,有10种,占76.9%,溪龙乡和皈山乡最少,仅有5种,占38.5%;从各物种的分布来看,加拿大一枝黄花、喜旱莲子草、刺苋和大狼杷草在各乡镇均有分布,悬铃木方翅网蝽仅在报福镇发现,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仅发现于天子湖镇;从生境分布来看,防护林地和灌木林地分布物种最多,分别有418个和412个记录点位,占34.4%和33.9%。风险等级分析结果显示,安吉县有5种一级风险和8种二级风险的外来入侵生物,入侵风险相对较高,建议根据其风险等级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开展科学的外来生物入侵危害预防和控制,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县 外来入侵生物 入侵现状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