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功率锁定的高性能CPT原子钟频综 被引量:1
1
作者 温智强 云恩学 +8 位作者 孙思宇 杨腾辉 王弼松 王雷刚 罗鑫 许进 孙兵锋 李文兵 郝强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3,共7页
相干布局囚禁(CPT)原子钟通过微波调制激光器产生相干双色激光,与原子体系相互作用获得极窄的CPT共振信号,实现本振频率的锁定。因微波调制在光上,省去了微波腔,可以实现原子钟的小型化甚至芯片化。在追求CPT原子钟芯片化同时,其频率稳... 相干布局囚禁(CPT)原子钟通过微波调制激光器产生相干双色激光,与原子体系相互作用获得极窄的CPT共振信号,实现本振频率的锁定。因微波调制在光上,省去了微波腔,可以实现原子钟的小型化甚至芯片化。在追求CPT原子钟芯片化同时,其频率稳定度极限也得到深入研究,目前高性能CPT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已达~2×10^(-13)τ^(-1/2)(τ=1~10000 s)的水平,但由于微波相位噪声及其功率起伏等因素,限制了CPT原子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针对此瓶颈,设计了1款功率锁定的3.417 GHz低相位噪声微波频综。实验结果表明,在频偏为1 Hz、10 Hz、100 Hz、1 kHz、10 kHz处,频综绝对相噪分别可达到-55.27 dBc/Hz、83.85 dBc/Hz、-110.4 dBc/Hz、-129.5 dBc/Hz、-132.5 dBc/Hz低噪声水平。根据交调效应,其对CPT原子钟1s处的频率稳定度贡献仅为5.0×10^(-14)。该频综链路的残余频率稳定度在1 s时达7.99×10^(-15),并在平均时间万秒以内,优于目前报道最好CPT原子钟指标1个量级以上。锁定后的微波功率稳定性在10000 s时提升了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波频综 相干布局囚禁原子钟 低相位噪声 残余频率稳定度 功率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F原子磁强计自适应参数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梦羚 宋欣达 +2 位作者 周斌权 索宇辰 齐胜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共9页
由于串扰、AC-Stark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SERF原子磁强计的空间位置(三维坐标以及灵敏轴指向)以及增益系数发生偏差,直接影响磁源定位的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SERF原子磁强计参数标定方法。基于磁偶极子模型设计了标... 由于串扰、AC-Stark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SERF原子磁强计的空间位置(三维坐标以及灵敏轴指向)以及增益系数发生偏差,直接影响磁源定位的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SERF原子磁强计参数标定方法。基于磁偶极子模型设计了标定装置,装置由24个精密加工的圆线圈组成,用来施加标定磁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精英遗传算法,以同时标定磁强计的相关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拟合得到的实际磁场曲线和理论磁场曲线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99.55%,x轴坐标值漂移最明显,平均绝对偏差为2.63 mm,灵敏轴的平均绝对偏差为8.21°,这意味着在磁源定位前,需要对传感器参数进行准确测量。提出的标定方法对于提高磁源定位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F原子磁强计 自适应精英遗传算法 磁偶极子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权重融合和小波分解的癫痫棘波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俞小彤 赵若辰 宁晓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4,共11页
脑电的棘波自动化检测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对癫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类:信号分析和机器学习。前者对异常值敏感,后者算法对不同数据的鲁棒性未能得到充分验证。另外,传统的基于单通道脑电的棘波检测方法容易受到伪迹... 脑电的棘波自动化检测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对癫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类:信号分析和机器学习。前者对异常值敏感,后者算法对不同数据的鲁棒性未能得到充分验证。另外,传统的基于单通道脑电的棘波检测方法容易受到伪迹干扰。针对现有算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棘波的电生理特点,提出了基于多通道数据权重融合和小波分解的棘波检测算法。首先,根据癫痫棘波的放电特性,设计一种以幅值和波形趋势为特征值的多通道权重融合方法,获得棘波数据强化后的单通道数据;其次,算法引入小波分解,有效地提取信号中的局部特征,增强检测癫痫棘波这类具有突变特性信号的能力;最后,通过临床采集的癫痫患者脑电数据,验证了该算法能实现癫痫发作间期棘波的精确检测,诊断准确率可达92.3%以上。相较于传统的单通道脑电棘波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率高、计算简单的优势,是一种有效的癫痫发作间期的棘波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多通道权重融合 小波分解 模极大值 棘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层动态形变卷积的多视图立体视觉重建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凯 张成 +1 位作者 詹天 苏迪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31-3641,共11页
针对现有多视图立体视觉(Multi-View Stereo,MVS)技术提取弱纹理区域和非郎伯体曲面特征信息不充分及重建效果不理想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层动态形变卷积的AMDC-PatchmatchNet方法。构建一种融合坐标注意力的特征提取网络,... 针对现有多视图立体视觉(Multi-View Stereo,MVS)技术提取弱纹理区域和非郎伯体曲面特征信息不充分及重建效果不理想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层动态形变卷积的AMDC-PatchmatchNet方法。构建一种融合坐标注意力的特征提取网络,能更准确地捕捉重建对象的边缘形状和纹理特征,同时融合一种基于动态形变卷积的自适应感受野模块,根据不同尺度的特征自适应调整感受野的大小和形状,获得兼具全局和细节的特征表示。在DTU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主流MVS方法,点云重建整体性指标提高2.8%,并且在航空影像数据集上验证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立体视觉 注意力机制 动态形变卷积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F原子自旋陀螺仪中的碱金属气室无磁加热高精度温度控制
5
作者 刘进容 李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88-3296,共9页
碱金属气室的温度波动与磁噪声是制约无自旋交换弛豫原子自旋陀螺仪灵敏度提升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两个问题,采用激光加热方式对气室进行无磁加热,从根本上消除磁噪声,在气室加热面及相邻上下两面装载石墨烯薄膜,进行光热转换、热传导以... 碱金属气室的温度波动与磁噪声是制约无自旋交换弛豫原子自旋陀螺仪灵敏度提升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两个问题,采用激光加热方式对气室进行无磁加热,从根本上消除磁噪声,在气室加热面及相邻上下两面装载石墨烯薄膜,进行光热转换、热传导以及避免杂散光干扰;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与热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碱金属气室的控温精度与稳定度。设计基于温控系统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从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方面出发设计热结构,优选石墨烯薄膜;搭建碱金属气室温控系统实验平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ADRC与热管理技术的碱金属气室温控系统的控温精度为±0.003℃,控温稳定度为6 mK。所得研究结果为后续原子自旋陀螺仪灵敏度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F原子自旋陀螺仪 碱金属气室 无磁加热 线性自抗扰控制 热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弹载图像盲去模糊算法
6
作者 苏迪 王少博 +2 位作者 张成 陈志升 刘超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5-863,共9页
低速旋转弹导引头具有抖动和旋转等运动特性,使得其采集图像存在严重的模糊特点,直接影响了后续图像算法对目标识别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制导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的盲去模糊算法。利用复合运动模糊仿真系统,... 低速旋转弹导引头具有抖动和旋转等运动特性,使得其采集图像存在严重的模糊特点,直接影响了后续图像算法对目标识别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制导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的盲去模糊算法。利用复合运动模糊仿真系统,实现了对弹载图像抖动和旋转等运动模糊的模拟,并制作弹载图像模糊数据集。使用卷积神经网络作为生成器和判别器的基本架构,并设计多个损失函数共同优化网络,以减小图像在修复复原过程中的噪声并保持图像平滑。实现了弹载图像的去模糊,并获得更加稳定、清晰的图像序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去模糊效果在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指标上比现阶段其他算法更好,更符合人类视觉的主观感受,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旋转弹 弹载图像 生成对抗网络 盲去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