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中学语文新课堂教学结构的特点
- 1
-
-
作者
马笑霞
-
机构
杭州师院中文系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29,25,共5页
-
文摘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序列。一般说来,它是受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水平所制约的。长期以来,主宰我国课堂教学的赫尔巴特的“四段论”与凯洛夫的“五环节”
-
关键词
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方法
“五环节”
年龄特征
教学目的
教材内容
知识能力
中学语文
赫尔巴特
凯洛夫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影视剧文学叙述性语言的特征及其审美运作
- 2
-
-
作者
黄爱华
-
机构
杭州师院中文系
-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1997年第5期20-23,共4页
-
文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正如高尔基所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是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尽管影视剧文学在“文学”这个大家族中是属于特殊的文体样式,但它们也是以语言为基本表现手段和物质材料的。如果对影视剧文学语言的特征及其运作规律不甚了了或所知甚少,影视剧文学剧本创作也就无从谈起;并且,就是戏剧、电影与电视剧三者之间,其文学语言本身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不区分这些差异,就不能很好地驾驭影视剧这三种文学的写作艺术。
-
关键词
叙述性语言
影视剧
语言的特征
影视艺术
文学剧本
电影与戏剧
运动感
影视文学
提示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分类号
I207.3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接受挑战 提高研究水平
- 3
-
-
作者
张直心
-
机构
杭州师院中文系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3-34,共2页
-
-
关键词
文学研究
鲁迅研究
学理性
解构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抓住写作教学的实践导向
- 4
-
-
作者
金雅
-
机构
杭州师院中文系
-
出处
《电大教学》
2000年第3期14-17,共4页
-
文摘
实践性,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特性,充分体现了写作学科的特殊性和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事实上,写作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尤为紧密的课程。它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写作理论知识为基础,促使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和阅读、评析文章的实际能力获得切实的提高。高校写作教师必须充分研究把握写作课程形态的特殊性,紧紧抓住写作教学的实践导向,以此为中心,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指向等一系列关系,使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确确实实落到实处。
-
关键词
高校
中文专业
写作教学
教学实践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触发”
- 5
-
-
作者
赵振汉
-
机构
杭州师院中文系
-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1994年第3期33-36,共4页
-
文摘
“触发”,是艺术创作的催产婆。作家高晓声对此说:“‘触发’是一切创作之母”,这确是一语中的。“触发”。有哪些类型呢? 一是灵感“触发”。 大凡创造性的劳动,都离不开灵感。它是打开创造思维的闸门之神,是引爆才智之库的导火线。别林斯基说:“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灵感努力的结果……灵感是一切创造的源泉。”(《别林斯基选集》2卷第473页)
-
关键词
意识思维
“心境”
艺术家
艺术创作
“慢波”
作家
灵感触发
脑电波
别林斯基
创造性
-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