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的钢琴定位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琼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2-128,共7页
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的钢琴在其整体构成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钢琴的写作显示出造型、动机、复调、独立、钢琴化等特点,又具有强化补足和深层揭示两大功能,使钢琴与人声的关系更多的显示出主导性,从而使我们将其定位为“声部”。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艺术歌曲 写作特点 功能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时间的伸缩性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恩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4,共3页
笔者通过对客观时间、主观时间的介绍,阐明了基本乐理中“音长”与客观时间并不完全相等,并探讨了音乐时间伸缩性的由来。
关键词 客观时间 主观时间 音乐时间 伸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音乐的空间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胡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3期63-65,共3页
音乐作为时间的艺术,早已为人所熟知。但是,音乐的时间性中,与其它事物一样,也同样体现着空间性。本文即从音乐的记录、保存、传播以及实现方式、音乐所具有的心理过程特征、以及音乐家的创作过程三个方面,来分析音乐的空间性问题。
关键词 音乐 时间性 空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风”还是“田野工作”? 被引量:24
4
作者 杜亚雄 邸晓嫣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我国古代“采风”是有其特定的涵义。20世纪以来,我国到基层发掘和研究民间音乐的人,也有一些打着“采风”的旗号、抱着“采风”的态度进行工作。“田野工作”又称“田野调查”是从西方引进的文化人类学术语,英文为“fieldwork”,是指... 我国古代“采风”是有其特定的涵义。20世纪以来,我国到基层发掘和研究民间音乐的人,也有一些打着“采风”的旗号、抱着“采风”的态度进行工作。“田野工作”又称“田野调查”是从西方引进的文化人类学术语,英文为“fieldwork”,是指文化人类学者在特定区域中进行的调查工作。“采风”和“田野工作”有共同之处,也有诸多差异。该文建议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用“田野工作”替代“采风”的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风 田野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力度风格的演奏诠释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洁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6,共7页
德彪西的《2 4首钢琴前奏曲》是他钢琴音乐创作的精华 ,是最能充分体现其创作手法特征的重要作品。本文阐述了如何在钢琴演奏中正确地诠释德彪西独特的力度风格 ,提出了在表现力度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并就指触、指法。
关键词 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 钢琴前奏曲 演奏诠释、力度、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主导动机的初探(上) 被引量:6
6
作者 杨九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4,共10页
主导动机是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表达剧情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该剧中的一些主要动机进行了简明的梳理,阐述了它们的来源、形态特征、表达的意义和相互间的关系,并从绘景、状物、拟人以及叙情四个方面进行归类,最后还拟出了一... 主导动机是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表达剧情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该剧中的一些主要动机进行了简明的梳理,阐述了它们的来源、形态特征、表达的意义和相互间的关系,并从绘景、状物、拟人以及叙情四个方面进行归类,最后还拟出了一个《指环》动机的简表,意在给人们对该剧的主导动机产生一个初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 乐剧 尼伯龙根的指环 主导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主导动机的初探(下)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九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8,共5页
主导动机是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表达剧情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该剧中的一些主要动机进行了简明的梳理,阐述了它们的来源、形态特征、表达的意义和相互间的关系,并从绘景、状物、拟人以及叙情四个方面进行归类,最后还拟出了一... 主导动机是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表达剧情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该剧中的一些主要动机进行了简明的梳理,阐述了它们的来源、形态特征、表达的意义和相互间的关系,并从绘景、状物、拟人以及叙情四个方面进行归类,最后还拟出了一个《指环》动机的简表,意在给人们对该剧的主导动机产生一个初步的认识[本文(上)发表在《黄钟》2005年第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 乐剧 尼伯龙根的指环 主导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英海《唐诗三首》音高组织及声部关系的剖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钦丽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3,共6页
从室内乐的角度观察,黎英海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继承了德奥艺术歌曲"强调声乐与钢琴两个声部构思的整体性"的基本创作原则。文章从音高集合分析方法入手,试图透过对作品音高组织和声部关系的剖析,实现对作品整体的关照,进... 从室内乐的角度观察,黎英海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继承了德奥艺术歌曲"强调声乐与钢琴两个声部构思的整体性"的基本创作原则。文章从音高集合分析方法入手,试图透过对作品音高组织和声部关系的剖析,实现对作品整体的关照,进而揭示作品在形成方面严谨的同构关系,加深对作品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英海 声乐套曲 《唐诗三首》 音高组织 声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声乐教育中的“适度交流”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7年第2期62-64,共3页
声乐艺术是一种包含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仅仅通过学习发声技艺和方法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它。在科学化的名义下,声乐教育越来越技术化。在技术至上的声乐教育中,存在“过度交流”的现象。笔者认为,整体上的“缺乏文化”和技艺上的“过度交... 声乐艺术是一种包含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仅仅通过学习发声技艺和方法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它。在科学化的名义下,声乐教育越来越技术化。在技术至上的声乐教育中,存在“过度交流”的现象。笔者认为,整体上的“缺乏文化”和技艺上的“过度交流”是我国声乐教育的两大沉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育 过度交流 适度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萧友梅的国乐观 被引量:3
10
作者 楼徐燕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10-13,39,共5页
萧友梅是20世纪上半叶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的先驱。他把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推向了一个与传统不同的新领域。而且,他的国乐观也对我国音乐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他的国乐观,指出其形成是受到“欧洲音乐文化中心论”的影... 萧友梅是20世纪上半叶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的先驱。他把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推向了一个与传统不同的新领域。而且,他的国乐观也对我国音乐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他的国乐观,指出其形成是受到“欧洲音乐文化中心论”的影响所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友梅 国乐观 西化 欧洲音乐文化中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