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党人的生死观与士大夫精神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宛峰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6期116-119,共4页
东汉党人、明末党人以道自守、视死如归 ,铸造了士大夫精神。同时 ,绝对的殉道忠君也暴露了他们思想的根本局限。
关键词 党人 生死观 士大夫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开新剧运动的社会教育意识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大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
呼应20世纪初以开民智、进民德、振国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思潮,张伯苓先生倡导、推动的南开新剧运动以“练习演说,改良社会”为宗旨,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教育意识,有关的理论阐述和戏剧活动对当时戏剧方式的社会教育思路起到了很好的宣... 呼应20世纪初以开民智、进民德、振国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思潮,张伯苓先生倡导、推动的南开新剧运动以“练习演说,改良社会”为宗旨,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教育意识,有关的理论阐述和戏剧活动对当时戏剧方式的社会教育思路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有形的参照作用,它所倡导的戏剧方式的教育理念在当时也起到了有效的范导作用,并给我们今天的戏剧发展以启示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开新剧运动 张伯苓 社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通”诗人群体的心态与创作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小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4,共5页
成通时期的诗人诗作,体现着小李、杜以后晚唐诗发展的基本走向。懿宗一代诗人数量颇为可观,作品得以传世者将近五十人。世事的混乱、儒道的衰微,逐步改变着咸通诗人的处世心态,他们不得不面对出世与入世的艰难选择。咸通诗歌在艺术取向... 成通时期的诗人诗作,体现着小李、杜以后晚唐诗发展的基本走向。懿宗一代诗人数量颇为可观,作品得以传世者将近五十人。世事的混乱、儒道的衰微,逐步改变着咸通诗人的处世心态,他们不得不面对出世与入世的艰难选择。咸通诗歌在艺术取向上以平易浅俗为主,间有淡雅清丽之作,这预示着“元、白”与“姚、贾”两种诗风必将主宰唐末诗坛的发展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通时代 诗人心态 艺术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道式微与晚唐文坛衰变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小兰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0,共4页
晚唐战祸频仍 ,儒道衰微 ,文人横遭涂炭 ,精神无所归依 ,或俯仰于割据者 ,或归隐山林。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轻浅纤微 ,无复浑涵气象”。
关键词 晚唐 儒道 文人心态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创新的认识论基础及思维培育途径
5
作者 丁峻 项雁 崔宁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96-103,共8页
人类历史是一部系统记载人类重要发明、发现、创新和创造的文明史 ,古往今来 ,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科学与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都是这一历史的见证。随着历史的发展 ,人的注意力逐渐从着眼于创造对象的内容、成就和价值转向探求创造... 人类历史是一部系统记载人类重要发明、发现、创新和创造的文明史 ,古往今来 ,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科学与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都是这一历史的见证。随着历史的发展 ,人的注意力逐渐从着眼于创造对象的内容、成就和价值转向探求创造自身的能力、心理和思维上来。作为人类创新的最高层次即知识创新 ,也自然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本文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 ,探讨知识创新的含义 ,并从知识创新认识论这个高层次知识创新角度上来探讨知识创新的内部生成机制 :思维创新与观念建构 ,特别是作为知识创新核心的思维创新的发生机制 ,并结合人脑的区域结构功能来探讨人的创新思维与素质的培养 ,以适应当代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新 观念建构 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香奁》到《花间》——晚唐五代词体文学发展演变的艺术轨迹
6
作者 王小兰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9,共4页
相传为韩所作的《香奁集》 ,确属一部声情并茂的“声诗”选集 ;它的传世 ,为后人全面考察词体文学经历“声诗”阶段并逐渐演变为成熟的长短句的复杂过程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文本依据。本文通过对《香奁》诗和《云谣》《花间》词的综合考... 相传为韩所作的《香奁集》 ,确属一部声情并茂的“声诗”选集 ;它的传世 ,为后人全面考察词体文学经历“声诗”阶段并逐渐演变为成熟的长短句的复杂过程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文本依据。本文通过对《香奁》诗和《云谣》《花间》词的综合考察 ,描述了晚唐五代合乐曲词的演进轨迹以及声诗对提高长短句的艺术品位产生的内在影响。《香奁》和《花间》的比较研究 ,不仅勾勒出唐五代声诗的体裁种类 ,更揭示了以《香奁》诗为代表的声诗作品 ,最终要被更加协律的长短句所代替 ,这也是晚唐五代倚声文学发展的必然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奁集 声诗 词体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西部地区部分沙漠形成原因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马雪芹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内蒙古伊克昭盟之南及陕西榆林以北的毛乌素沙漠、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河东沙区是我国西部几个著名的沙漠,它们都是在千百年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其发展和形成的原因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类...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内蒙古伊克昭盟之南及陕西榆林以北的毛乌素沙漠、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河东沙区是我国西部几个著名的沙漠,它们都是在千百年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其发展和形成的原因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 生态破坏 环境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