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熊乐兰
-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3,共3页
-
文摘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探讨了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途径。
-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社会事业
发展
思考
-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构想
被引量:7
- 2
-
-
作者
詹真荣
-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
基金
2005年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特别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研究>(批准号05T02)的阶段成果
-
文摘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各个方面批判的同时,逐步提出了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思想。研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和谐社会思想对于探讨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来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人才中介组织机构的培育与发展问题探讨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龚上华
-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4,共3页
-
文摘
人才中介机构对人才资源进行市场化配置,已成为我国聚集人才、配置人才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文章以浙江省为例,从人才中介组织机构的培育与发展的环境及策略进行了相关研讨,提出必须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必须大力培育、扶持和发展社会人才中介组织,提高其服务能力。
-
关键词
人才中介组织
人才市场体系
培育
-
分类号
D24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转型期中国工人形象及其未来发展
被引量:4
- 4
-
-
作者
王光银
-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39,共2页
-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基本力量的中国工人队伍形象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工人将具有怎样的新形象?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加强当前工人问题的研究以及制定相关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
关键词
转型期
工人阶级
形象
中国
-
分类号
D4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邓小平论中华民族精神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周玲
-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17,40,共3页
-
文摘
本文主要从爱国、和平、复兴三个维度探讨了邓小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以加深对邓小平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领悟。
-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华民族精神
维度
-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接班人理论和实践的演进
- 6
-
-
作者
王光银
-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87,共3页
-
文摘
接班人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大课题。梳理和回顾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接班人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实践历程,分析和总结其经验教训,这对促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健康顺利发展,对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接班人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
关键词
中共三代领导人
接班人理论与实践
演进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曹力铁
-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3,共3页
-
文摘
毛泽东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领导人民完成了土地革命,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并对如何经营土地进行了探索,奠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他不仅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且认为农业机械化要从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实际出发。他还提出农业在发展结构上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并十分重视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指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道路。
-
关键词
毛泽东
农业现代化
-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