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模拟酸雨作用下红壤镉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刘广深
许中坚
+1 位作者
周根娣
刘维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9-423,共5页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影响下4种红壤镉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镉的淋溶损失,其对红壤镉释放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同一酸度的淋溶液作用下,镉释放量一般随淋溶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样强度的淋溶量...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影响下4种红壤镉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镉的淋溶损失,其对红壤镉释放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同一酸度的淋溶液作用下,镉释放量一般随淋溶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样强度的淋溶量下,淋溶液的pH值越低,镉的释放量越大.镉累积释放量与淋溶量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描述.酸雨增加了水体中镉的负荷,从而加重了镉对环境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红壤
镉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孵化温度对白条草蜥孵出幼体大小、形态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
19
2
作者
潘志崇
计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31-2038,共8页
实验用白条草蜥 ( Takydromuswolteri)卵由 1 999年和 2 0 0 0年 4月捕自安徽滁州的 1 9条成年雌体产出。用 4个恒定温度 ( 2 4~ 33℃ )孵化白条草蜥卵 ,检测孵化温度对孵出幼体大小、形态和运动表现的影响。孵化卵从环境中吸水导致重...
实验用白条草蜥 ( Takydromuswolteri)卵由 1 999年和 2 0 0 0年 4月捕自安徽滁州的 1 9条成年雌体产出。用 4个恒定温度 ( 2 4~ 33℃ )孵化白条草蜥卵 ,检测孵化温度对孵出幼体大小、形态和运动表现的影响。孵化卵从环境中吸水导致重量增加 ,卵重量增加与卵初始重量和孵化温度有关。 2 4、2 7、30和 33℃孵化期的平均值分别为 4 1 .9、30 .6、2 5 .8和 2 2 .6 d。温度显著影响孵化成功率及孵出幼体的湿重、躯干干重和剩余卵黄干重 ,但对孵出幼体的性别、体长、尾长和干重无显著影响。 2 4℃和 2 7℃孵出幼体湿重和躯干干重大于 33℃孵出幼体 ,剩余卵黄干重则小于 33℃孵出幼体 ;30℃和 33℃孵出幼体的湿重、躯干干重和剩余卵黄干重无显著差异。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孵出幼体一些局部形态特征 :2 4℃和 2 7℃孵出幼体头长和头宽矫正值显著大于高温 ( 33℃ )孵出幼体 ,2 4℃孵出幼体耳径矫正值一般小于较高温度孵出的幼体。疾跑速与幼体体长成正相关 ,与幼体尾长和状态无关。高温孵出幼体运动能力较差。雄性幼体腹鳞行数少于雌性幼体 ,尾长和后肢长大于雌性幼体 ,这些特征的两性差异与孵化温度无关。孵化热环境能诱导白条草蜥部分表型特征的变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科
白条草蜥
卵
孵化
孵出幼体
形态
运动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酸雨作用下红壤镉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刘广深
许中坚
周根娣
刘维屏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
科学
研究所
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9-42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73031)
文摘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影响下4种红壤镉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镉的淋溶损失,其对红壤镉释放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同一酸度的淋溶液作用下,镉释放量一般随淋溶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样强度的淋溶量下,淋溶液的pH值越低,镉的释放量越大.镉累积释放量与淋溶量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描述.酸雨增加了水体中镉的负荷,从而加重了镉对环境的危害.
关键词
酸雨
红壤
镉
释放
Keywords
acid rain
red soil
cadmium
release
分类号
X5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孵化温度对白条草蜥孵出幼体大小、形态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
19
2
作者
潘志崇
计翔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31-2038,共8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专项基金
浙江省 1 5 1人才基金
杭州市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实验用白条草蜥 ( Takydromuswolteri)卵由 1 999年和 2 0 0 0年 4月捕自安徽滁州的 1 9条成年雌体产出。用 4个恒定温度 ( 2 4~ 33℃ )孵化白条草蜥卵 ,检测孵化温度对孵出幼体大小、形态和运动表现的影响。孵化卵从环境中吸水导致重量增加 ,卵重量增加与卵初始重量和孵化温度有关。 2 4、2 7、30和 33℃孵化期的平均值分别为 4 1 .9、30 .6、2 5 .8和 2 2 .6 d。温度显著影响孵化成功率及孵出幼体的湿重、躯干干重和剩余卵黄干重 ,但对孵出幼体的性别、体长、尾长和干重无显著影响。 2 4℃和 2 7℃孵出幼体湿重和躯干干重大于 33℃孵出幼体 ,剩余卵黄干重则小于 33℃孵出幼体 ;30℃和 33℃孵出幼体的湿重、躯干干重和剩余卵黄干重无显著差异。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孵出幼体一些局部形态特征 :2 4℃和 2 7℃孵出幼体头长和头宽矫正值显著大于高温 ( 33℃ )孵出幼体 ,2 4℃孵出幼体耳径矫正值一般小于较高温度孵出的幼体。疾跑速与幼体体长成正相关 ,与幼体尾长和状态无关。高温孵出幼体运动能力较差。雄性幼体腹鳞行数少于雌性幼体 ,尾长和后肢长大于雌性幼体 ,这些特征的两性差异与孵化温度无关。孵化热环境能诱导白条草蜥部分表型特征的变异 。
关键词
蜥蜴科
白条草蜥
卵
孵化
孵出幼体
形态
运动表现
Keywords
Lacertidae
Takydromus wolteri
\% egg
incubation
hatchling
morphology
locomotor performance
分类号
Q958.1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模拟酸雨作用下红壤镉释放的研究
刘广深
许中坚
周根娣
刘维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孵化温度对白条草蜥孵出幼体大小、形态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潘志崇
计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