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RADS v2.1双参数MRI联合PSA-AV预测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价值
1
作者 徐辉景 颜丹 +3 位作者 李志平 张永胜 杨丽勤 崔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双参数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年龄-体积(PSA-AV)对PSA灰区(4~10ng/mL)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3年1...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双参数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年龄-体积(PSA-AV)对PSA灰区(4~10ng/mL)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3年12月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PSA灰区前列腺疾病患者155例,分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组(n=44例)和非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组(n=11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PI-RADS v2.1评分标准进行双参数MRI评分。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风险因子,绘制ROC曲线,评估PI-RADS v2.1评分、PSA-AV及联合模型对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RADS v2.1评分和PSA-AV是诊断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独立影响因子。当PI-RADS v2.1评分为1~2时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1%;当评分为3时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检出率为10.8%,联合PSA-AV>459.73,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检出率为0%;当评分为4~5时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检出率为71.7%,联合PSA-AV≤459.73,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检出率为86.8%。PI-RADS v2.1评分联合PSA-AV具有最高的诊断价值(AUC=0.94),明显高于PI-RADS v2.1评分(AUC=0.90)和PSA-AV(AUC=0.82)。结论:PI-RADS v2.1评分双参数MRI和PSA-AV的结合提高了对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预测效能,能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超声和MRI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颜丹 徐辉景 +3 位作者 茹融融 洪红 沈健 崔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572-576,共5页
目的:探讨少见的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的超声与MRI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OCCC患者的临床、超声、MRI及病理资料,依据OCCC的超... 目的:探讨少见的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的超声与MRI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OCCC患者的临床、超声、MRI及病理资料,依据OCCC的超声与MRI影像特征分为3型(囊性肿块伴乳头状突起、囊实性和实性肿块型),总结其特征性的超声与MRI影像表现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15例OCCC超声与MRI影像分型:Ⅰ型7例,表现为附件区囊性肿块伴乳头状突起;Ⅱ型4例,表现为附件区囊实性肿块;Ⅲ型4例,表现为附件区实性肿块。15例均单发,肿瘤最大径约为(10.25±4.18) cm,边界清晰13例,边界欠清2例;形态规则11例,形态不规则4例。超声特征性表现:15例实性成分或乳头状结节均呈等或稍低回声;囊性成分呈磨玻璃回声5例,呈低回声10例;CDFI显示病灶血流信号丰富7例,病灶内较少血流信号8例。MRI影像特征:15例实性成分或乳头状结节T_(1)WI呈稍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囊性成分T_(1)WI呈高信号8例,T_(1)WI呈低信号7例;动态增强T_(1)WI示实性成分明显持续强化9例,实性肿块边缘不连续性包膜样强化4例。术前诊断OCCC 7例(46.7%);误诊8例(53.3%),分别为卵巢浆液性癌3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1例、卵泡膜细胞瘤1例、阔韧带平滑肌瘤1例。结论:少见的OCCC的超声及MRI特征性影像多表现为较大囊性肿块伴乳头状突起、形态规则、囊性成分呈磨玻璃回声及T_(1)WI呈高信号的Ⅰ型征象,超声与MRI两者联合应用并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特征鉴别原发性输卵管癌和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徐辉景 李志平 +3 位作者 颜丹 严志强 张育 崔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特征在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和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Primary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PEOC)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PFTC患者(18个病灶)(研究组)...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特征在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和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Primary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PEOC)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PFTC患者(18个病灶)(研究组)和32例PEOC患者(44个病灶)(对照组)的MRI资料,比较两者MRI影像特征,包括单侧或双侧、最大径、形态、实性成分强化程度、肿块边缘包膜样强化征、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输卵管积水、宫腔积液、腹水、腹膜种植、淋巴转移。结果:研究组18个PFTC病灶(18例)的最大径中位数为4.60 cm(3.40,5.80),对照组44个PEOC病灶(32例)的最大径中位数为8.25 cm(5.20,11.73)。PFTC的MRI特征表现为18例(100%)单侧肿块;10个(55.6%)腊肠形肿块(3个囊性结构伴乳头状结节、2个囊实性肿块、5个实性肿块),2个(11.1%)规则形实性肿块,6个(33.3%)不规则形实性肿块;9个(50%)轻度强化,7个(38.9%)中度强化,2个(11.1%)明显强化;18个PFTC囊性成分T1WI均无高信号;18个(100%)肿块边缘包膜样强化征(12个完整包膜样强化、6个不完整包膜样强化);6例(33.3%)输卵管积水,5例(27.8%)宫腔积液。PFTC与PEOC在最大径、形态、实性成分强化程度、肿块边缘包膜样强化征、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输卵管积水及宫腔积液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3、<0.001、0.004)。结论:特征性的MRI影像表现在PFTC和PEOC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腊肠形、肿块边缘包膜样强化征、实性成分轻度强化、输尿管积水及宫腔积液有助于PFTC的诊断;不规则形、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有助于PEOC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肿瘤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