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舒缓疗护跨学科团队建设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雅婷 林颖 +5 位作者 李帅妮 成医锋 周瑶 洪美容 张若林 楼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8-42,共5页
通过回顾国内外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舒缓疗护跨学科团队相关文献,从ICU舒缓疗护跨学科团队的构成、工作机制和团队实践进行综述。在总结整合模式、咨询模式、混合模式三种工作模式的基础上,从团队培训、工作流程、协作... 通过回顾国内外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舒缓疗护跨学科团队相关文献,从ICU舒缓疗护跨学科团队的构成、工作机制和团队实践进行综述。在总结整合模式、咨询模式、混合模式三种工作模式的基础上,从团队培训、工作流程、协作机制、团队支持四个方面阐述ICU舒缓疗护团队工作的研究进展,即分层次和多元化人员培训、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式工作流程、基于共同目标的团队协同分工合作、跨学科团队的组织和情感支持,旨在为我国ICU舒缓疗护团队的建设和实践提供借鉴,以期提高危重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缓疗护 跨学科团队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表面活性蛋白D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韩芳 王辉 +3 位作者 倪银 孙仁华 屠越兴 江玲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ARDS患者79例。根据患者28 d内存活情况,将7...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ARDS患者79例。根据患者28 d内存活情况,将79例患者分为存活组56例和死亡组23例。另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20例,作为对照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分别于诊断后24 h内(D1)、第3天(D2)、第5天(D3)及第7天(D4)采取静脉血和BALF各2 ml;对照组成年人在体检日采取静脉血和BALF各2 ml。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和BALF中的SP-D水平。结果 (1)3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中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总=73.26,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97.01,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68.29,P<0.05)。(2)3组不同时间点BALF中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总=98.71,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76.91,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25.08,P<0.05)。结论 ARDS患者血清中SP-D水平从第5天开始较对照组上升,且死亡组较存活组上升高;存活组水平在第7天下降,死亡组持续上升。ARDS患者BALF中SP-D水平在诊断初期即高于对照组;第5天时存活组水平降低,死亡组继续上升;第7天时死亡组有所下降。血清和BALF中SP-D水平的动态变化对ARDS患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定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 血清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免疫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白永 林乐清 唐文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评价肠内免疫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机械通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 目的评价肠内免疫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机械通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和等氮、等热量的匀浆支持治疗。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2周脱机成功率,于入院第1、7、14天检测T淋巴细胞各亚群分布,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价患者6个月后神经功能。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且2周内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7、14天,治疗组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治疗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合理使用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肠内免疫营养 T淋巴细胞亚群 呼吸 人工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平衡和血管外肺水指数变化及腹内压变化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俭 胡正祥 +1 位作者 洪许伟 王白永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980-1983,共4页
目的分析液体平衡、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腹内压(IAP)变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采集患者3d内的液体入量、尿量、脉搏指数连续心... 目的分析液体平衡、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腹内压(IAP)变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采集患者3d内的液体入量、尿量、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及IAP。以存活28 d为界,将患者分为存活组(38例)和死亡组(19例),分析两组患者液体平衡量的差异。分别以血管外肺水指数差值(ΔEVLWI)〈-3 ml/kg和腹内压差值(ΔIAP)〈-1 mm Hg(1 mm Hg=0.133 kPa)将患者分为效应组和非效应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入ICU 6 h内液体平衡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ICU第1、2、3天总液体平衡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存活组ΔEVLWI为(-3.91±1.21)ml/kg,死亡组ΔEVLWI为(-2.03±1.92)ml/kg,存活组ΔIAP为-1.0(-2.0~1.0)mm Hg,死亡组ΔIAP为1.0(0~2.0)mm Hg,两组ΔEVLWI和ΔIAP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3.70,P〈0.05)。ΔEVLWI和ΔIAP与3 d内总液体平衡量间呈正相关关系(r=0.43,0.40,P〈0.05);ΔEVLWI、ΔIAP效应组病死率明显低于非效应组(22%和55%,4%和53%)。结论感染性休克存活患者3 d内多出现液体负平衡,而死亡患者未出现液体负平衡,提示液体负平衡的出现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入ICU后3 d内ΔEVLWI减少3 ml/kg或ΔIAP减少1 mm Hg提示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感染 补液疗法 液体平衡 腹内压 血管外肺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对家兔心肺复苏后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白永 孙仁华 +1 位作者 屈百鸣 郭振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935-393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素对电刺激诱导心室纤颤的家兔心肺复苏(CPR)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实验用家兔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正常对照组8只、肝素组16只、0.9%氯化钠溶液组16只。采用家兔体表贴膜法电刺激诱导心室纤颤,致颤成功后,... 目的探讨肝素对电刺激诱导心室纤颤的家兔心肺复苏(CPR)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实验用家兔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正常对照组8只、肝素组16只、0.9%氯化钠溶液组16只。采用家兔体表贴膜法电刺激诱导心室纤颤,致颤成功后,肝素钠200 U/kg或等量0.9%氯化钠溶液联合肾上腺素行CPR,观察各组CPR成功率、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量。结果标准体外CPR后,肝素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较0.9%氯化钠溶液组缩短〔(100±10)s与(157±23)s,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CPR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与0.9%氯化钠溶液组CPR后不同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率:F组间=66.54,F时间=88.80,P<0.001;平均动脉压:F组间=101.86,F时间=2.36,P<0.001)。正常对照组NF-κB低表达8例、高表达0例,肝素组低表达12例、高表达3例,0.9%氯化钠溶液组低表达4例、高表达11例,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3.00,P<0.05)。CPR 1 h后心肌TNF-α含量正常对照组为(126±23)pg/ml,肝素组为(221±36)pg/ml,0.9%氯化钠溶液组为(300±29)pg/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21,P<0.01);其中0.9%氯化钠溶液组较肝素组升高(q=-8.11,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NF-κB的表达量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r=0.801,P<0.01)。结论肝素用于电击致心室纤颤的家兔后,可以抑制CPR后家兔心肌NF-κB活化,减少TNF-α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造成的再灌注损伤,减少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心肺复苏术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疗效及预后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林乐清 金光勇 +4 位作者 周梦露 胡瑜岚 李为民 王白永 王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92-19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甲状腺素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参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文献资料及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随机对照研究共845例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患者。Meta分析显示: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RR=1.38,95%CI为1.24-1.53,P<0.00001),且能改善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患者的存活率(RR=1.08,95%CI为1.01-1.17,P=0.03)。结论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存在明确的临床疗效;应用甲状腺素可改善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患者的存活率,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心力衰竭 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吕昕 唐文学 郭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81-2085,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为AKI并接受CRRT的患者共计174例。比较CRRT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为AKI并接受CRRT的患者共计174例。比较CRRT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水平及血单核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自噬相关蛋白5(Atg5)和beclin-1的m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上述分子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肌酐(SCr)的相关性。根据治疗4周后的生存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死亡组(n=43)和生存组(n=131),对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CRRT后,患者外周血的IL-1β、IL-6和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LC3-Ⅱ、Atg5和beclin-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死亡组患者LC3-Ⅱ、Atg5和beclin-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IL-1β、IL-6、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与SCr呈正相关(P<0.05),然而Atg5的表达水平与SCr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RRT能够降低AKI患者外周血自噬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进而降低自噬水平,对AKI患者发挥保护性作用。自噬相关分子的mRNA可作为预测CRRT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自噬 炎症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电生理技术评估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梦露 金光勇 +2 位作者 席绍松 陈嘉伊 梁栋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6-884,共9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临床常见且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评估、诊断SAE的流程尚不成熟。临床上,镇静治疗、机械通气等许多因素可能导致SAE的评估困难,而使用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评估或诊...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临床常见且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评估、诊断SAE的流程尚不成熟。临床上,镇静治疗、机械通气等许多因素可能导致SAE的评估困难,而使用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评估或诊断SAE。本文对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技术监测SAE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评估、诊断SAE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脑电图 体感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孕妇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进展
9
作者 郭茜 汪小康 +2 位作者 陈雪薇 杨影 张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1-25,共5页
俯卧位通气是一种改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的体位治疗方式。对于发生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孕妇,俯卧位通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肺部区域塌陷,降低妊娠子宫的压力,改善患者氧合。本文对已有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孕... 俯卧位通气是一种改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的体位治疗方式。对于发生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孕妇,俯卧位通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肺部区域塌陷,降低妊娠子宫的压力,改善患者氧合。本文对已有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孕妇俯卧位通气成功案例进行综述,以期从临床差异、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病情观察和应用效果对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孕妇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进行总结,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期 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俯卧位通气 临床差异 临床应用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