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18
1
作者
陈建仪
陈升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及其对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及其对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清热化湿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有效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0-0.97,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水平均降低(t=3.56-7.31,P〈0.05或P〈0.01);且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t=3.95、4.2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80.95%(χ2=3.67,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略感轻微恶心,未呕吐;观察组另有1例患者轻微皮肤症状。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治疗有效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56%、20.00%(χ2=6.77,P〈0.01)。结论: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短期治疗后患者的炎症状态得以缓解,临床症状迅速消失或缓解,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复发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糜烂性胃炎
炎性因子
脾胃湿热型
清热化湿方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乐春
徐海松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8期937-940,共4页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组,治疗组33例予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3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3周。对照组33例除未给予小牛血去蛋...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组,治疗组33例予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3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3周。对照组33例除未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外其它治疗相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组显效率为72.7%,明显高于对照组(45.5%,P<0.05)。治疗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血浆黏度两组变化相近。治疗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有确切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脑梗死
疗效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TLR2/NF-κB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杨青霞
毛怡清
+1 位作者
张燕芳
薄旭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227-1233,共7页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引起干眼症的潜在机制。方法:将...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引起干眼症的潜在机制。方法:将结膜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药物组,药物组采用氟西汀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明确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半数抑制率作为后续实验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TLR2、NF-κB、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LR2和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IL-1β、IL-2、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9~10^-5mol/L范围内氟西汀对结膜上皮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氟西汀组TLR2、NF-κB、IL-1β、IL-2、IL-6和TNF-αmRNA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药物组TLR2和NF-κB的累积光密度(IOD)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提示药物组TLR2和NF-κB蛋白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药物组TLR2和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药物组IL-1β、IL-2、IL-6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氟西汀可能通过激活结膜上皮细胞TLR2/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因子水平,这可能是氟西汀所致干眼症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氟西汀
人结膜上皮细胞
TOLL样受体2
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18
1
作者
陈建仪
陈升有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3-74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及其对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清热化湿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有效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0-0.97,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水平均降低(t=3.56-7.31,P〈0.05或P〈0.01);且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t=3.95、4.2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80.95%(χ2=3.67,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略感轻微恶心,未呕吐;观察组另有1例患者轻微皮肤症状。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治疗有效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56%、20.00%(χ2=6.77,P〈0.01)。结论: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短期治疗后患者的炎症状态得以缓解,临床症状迅速消失或缓解,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复发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方法。
关键词
慢性糜烂性胃炎
炎性因子
脾胃湿热型
清热化湿方
中西医结合
Keywords
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
inflammatory factors
damp-heat in spleen and stomach type
Qingre Huashi recip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分类号
R573.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乐春
徐海松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
杭州
师范大学
附属
医院
神经外
科
出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8期937-94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组,治疗组33例予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3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3周。对照组33例除未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外其它治疗相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组显效率为72.7%,明显高于对照组(45.5%,P<0.05)。治疗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血浆黏度两组变化相近。治疗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有确切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脑梗死
疗效
分析
Keywords
deproteinized extract of calf blood (DECB) cerebral infarction efficacy analysis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TLR2/NF-κB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杨青霞
毛怡清
张燕芳
薄旭芳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227-1233,共7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计划基金(2016HZB023)
文摘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引起干眼症的潜在机制。方法:将结膜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药物组,药物组采用氟西汀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明确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半数抑制率作为后续实验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TLR2、NF-κB、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LR2和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IL-1β、IL-2、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9~10^-5mol/L范围内氟西汀对结膜上皮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氟西汀组TLR2、NF-κB、IL-1β、IL-2、IL-6和TNF-αmRNA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药物组TLR2和NF-κB的累积光密度(IOD)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提示药物组TLR2和NF-κB蛋白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药物组TLR2和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药物组IL-1β、IL-2、IL-6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氟西汀可能通过激活结膜上皮细胞TLR2/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因子水平,这可能是氟西汀所致干眼症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关键词
干眼症
氟西汀
人结膜上皮细胞
TOLL样受体2
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
Keywords
xerophthalmia
fluoxetine
human conjunctival epithelial cells
Toll-like receptor 2
nuclear factor-κB
inflammation
分类号
R965.2 [医药卫生—药理学]
R777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陈建仪
陈升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乐春
徐海松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TLR2/NF-κB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杨青霞
毛怡清
张燕芳
薄旭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