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分子配伍治疗肿瘤协同增效及逆转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文政 毛许庆 +4 位作者 孙雪妮 段婷 隋新兵 谢恬 孔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66-570,共5页
增效减毒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如何有效增强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或逆转其耐药性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中医药主要通过发挥多组分、多靶点、多阶段的优势而具有增强抗肿瘤药物敏感性或逆转肿瘤耐药的功效,... 增效减毒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如何有效增强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或逆转其耐药性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中医药主要通过发挥多组分、多靶点、多阶段的优势而具有增强抗肿瘤药物敏感性或逆转肿瘤耐药的功效,但其成分复杂,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克服肿瘤耐药的主要策略为更换新一代药物,但这些药物靶点相对单一、不良反应较多,且容易诱发多药耐药,因而限制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本课题组在传统中医药配伍理论“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的基础上,研究了具有化疗增敏和逆转耐药作用的中药,挖掘出其发挥药效的有效成分,阐明了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理,进一步将成分、结构、药效、机理清楚的多个活性分子与抗肿瘤药物优化配伍,组成新的“分子配伍”复方,形成药效叠加、不良反应减小的“分子配伍”药物,为增强抗肿瘤药物的疗效提供了一种中西医结合“分子配伍”的治疗策略。本文将系统性阐述中西医结合“分子配伍”的科学内涵,分析其在治疗肿瘤协同增效和抑制耐药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配伍 中西医结合 肿瘤 治疗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疼痛护理评分与患者静息及活动性疼痛自评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61
2
作者 童莺歌 成燕 +5 位作者 刘冬华 刘敏君 董玲娜 乔世娜 张伟 朱春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疼痛护理评估记录与患者静息性及活动性疼痛自评结果存在的差异,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浙江省和山东省3所医院的138例胸腹手术后1d患者,调查患者自评的静息性及活动性疼痛强度评分,并查阅对比与访视患者相同或邻近时间... 目的探讨术后疼痛护理评估记录与患者静息性及活动性疼痛自评结果存在的差异,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浙江省和山东省3所医院的138例胸腹手术后1d患者,调查患者自评的静息性及活动性疼痛强度评分,并查阅对比与访视患者相同或邻近时间点的疼痛评估护理记录。结果患者自评静息性疼痛评分为1.70±1.75,活动性疼痛评分为5.46±1.71,护理记录中的疼痛评分为2.22±0.96。疼痛护理记录与患者自评静息性疼痛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自评活动性疼痛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护士缺乏对术后活动性疼痛的评估,可导致疼痛评估记录结果远低于患者自评的疼痛强度。建议临床开展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静息性疼痛 活动性疼痛 疼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鲍艳红 黄常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621-3623,共3页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5%-15%,一旦发生,通常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引起肺广泛纤维化,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呼吸衰竭。放射性肺炎的出现同样限制了肿瘤的放疗剂量,也使放疗效果...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5%-15%,一旦发生,通常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引起肺广泛纤维化,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呼吸衰竭。放射性肺炎的出现同样限制了肿瘤的放疗剂量,也使放疗效果大大降低从而使肿瘤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肿瘤坏死因子 炎性细胞因子 放射性肺损伤 发病机制 广泛纤维化 胸部恶性肿瘤 放疗效果 临床后果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抑制小鼠Lewis肺癌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舒琦瑾 李萍 +1 位作者 王彬彬 朱国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807-1811,共5页
目的:通过大黄虫丸对荷Lewis肺癌C57BL小鼠瘤体大小、生存期及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表达影响的观察,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后次日先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据预试验结果确定高(H)、中(M)、低(L)剂量分别为... 目的:通过大黄虫丸对荷Lewis肺癌C57BL小鼠瘤体大小、生存期及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表达影响的观察,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后次日先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据预试验结果确定高(H)、中(M)、低(L)剂量分别为0.18g/mL、0.09g/mL、0.045g/mL,以每只0.2mL灌胃10天;空白组小鼠以NS0.2mL灌胃10天;化疗组以50mg/kg CTX于第1天予腹腔给药。第11天处死小鼠,剖取完整肿块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以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的表达量。结果:①实验组高(H)、中(M)、低(L)和化疗组抑瘤率分别为29.70%、38.79%、17.58%、63.64%。实验高(H)、中(M)组与空白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L)与空白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M)、化疗组生存期分别为(19.14±0.77)、(19.80±0.75)天,显著长于空白组的(14.50±0.76)天(P<0.05);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2.00%、36.56%,但实验组(M)与化疗组在生命延长作用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③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显示:大黄虫丸具有下调荷Lewis肺癌小鼠COX-2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实验组(M)作用最明显。结论:大黄虫丸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虫丸 LEWIS肺癌 抑瘤率 环氧化物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体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萍 舒琦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318-2321,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KN45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黏附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培养细胞E-cadherin、CD44V6蛋白表达的...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KN45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黏附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培养细胞E-cadherin、CD44V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呈时间剂量性抑制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各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组MKN45细胞与Matrigel胶的异质性黏附和侵袭、趋化能力均明显受抑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显示,丹参酮ⅡA能显著降低CD44V6蛋白、并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均剂量效应性显著。而不同时间组比较,E-cadherin蛋白按72h<48h略呈负相关趋势(P<0.05),CD44V6蛋白的时间梯度差异性不很明显(P>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抑制胃癌MKN45细胞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侵袭转移活动,抑制MKN-45细胞相关基因蛋白CD44V6,促进黏附分子E-cadherin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E-CADHERIN CD44V6 丹参酮ⅡA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癌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倪娟 陈亚侠 +3 位作者 卢红鲜 程蓓 万小云 谢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p-ERK)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测定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组织和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ERK的含量;收集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 目的:探讨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p-ERK)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测定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组织和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ERK的含量;收集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对卵巢上皮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p-ERK含量明显高于良性卵巢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1),Ⅲ~Ⅳ期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ERK含量明显高于I~II期(P<0.01),良性卵巢组织中p-ERK含量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低分化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p-ERK含量高于中、高分化(P<0.01);(3)在不同病理类型卵巢癌中,与浆液性卵巢上皮癌组织相比,未分化腺癌组织中p-ERK含量与其相仿(P>0.05),而黏液性卵巢上皮癌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p-ERK含量较低(P<0.05);(4)p-ERK含量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ERK含量高的卵巢上皮癌患者生存时间短;(5)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p-ERK含量、残余灶、肿瘤分期、肿瘤分级以及化疗的疗程有着密切关系(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p-ERK可能是卵巢上皮癌发病机制一个重要的调节激酶;测定p-ERK水平可能对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卵巢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扶绥肝细胞癌家系XRCC1基因Arg194Trp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患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7
作者 丁飞 谢裕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3944-3947,3952,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肝细胞癌(HCC)高发地区之一的广西扶绥县HCC家系人群DNA修复基因XRCC1Arg194Trp多态性与HCC遗传易患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1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扶绥县HCC患... 目的探讨我国肝细胞癌(HCC)高发地区之一的广西扶绥县HCC家系人群DNA修复基因XRCC1Arg194Trp多态性与HCC遗传易患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1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扶绥县HCC患者21例(A组)及与其有血缘关系但无HCC的直系亲属55例(B组),选取2011年1—5月与HCC家系无血缘关系的但家庭结构、成员数与HCC家系相似的体检正常者76例(C组)。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FLP)的方法分析3组受检者XRCC1基因Arg194Trp多态性,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HCC遗传易患性的关系。结果通过XRCC1 Arg194Trp基因型检测分型,3组XRCC1 Arg194Trp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3组XRCC1Arg194Trp〔Arg/Arg(CC基因型)、Arg/Trp(CT基因型)、Trp/Trp(TT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C、T)频率间有差异(P<0.05);其中A组基因型分布〔CC 14例(66.7%)、CT 4例(19.0%)、TT 3例(14.3%)〕及等位基因频率〔C 32(76.2%)、T 10(23.8%)〕与C组〔CC 16例(21.1%)、CT 46例(60.5%)、TT 14例(18.4%);C78(51.3%)、T 74(48.7%)〕比较有差异(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组CT、TT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是CC基因型个体的0.473倍〔95%CI(0.117,1.914),P=0.294〕和0.426倍〔95%CI(0.064,2.858),P=0.380〕。C组CT、TT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是CC基因型个体的0.206倍〔95%CI(0.035,1.201),P=0.079〕和0.240倍〔95%CI(0.027,2.168),P=0.204〕。结论本研究尚未发现广西扶绥县HCC家系人群中XRCC1基因Arg194Trp多态性与HCC发病有相关性,但提示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可能较CC基因型个体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DNA修复 XRCC1 194密码子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遗传易感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顺铂(PT方案)化疗对绝经后女性性激素的动态影响与补肾益气中药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王雪春 陈灵芝 +1 位作者 黄常新 姚济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观察PT方案联合化疗对女性绝经后性激素的动态影响及补肾益气类中药的解毒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对照和自身对照实验设计,回顾性调查接受PT联合化疗的女性结肺癌术后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 目的:观察PT方案联合化疗对女性绝经后性激素的动态影响及补肾益气类中药的解毒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对照和自身对照实验设计,回顾性调查接受PT联合化疗的女性结肺癌术后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变化。61例患者分为单纯中药组、PT组、PT+中药组和对照等4组,化疗均为1疗程/月,共6疗程。分别在化疗前、化疗结束时(化疗开始6个月)和化疗开始12个月时监测各组的LH、E2、PRL、P、T和FSH。结果:PT组的LH、PRL和E2、和T均明显下降,化疗结束时有所回升,但化疗结束后6个月(化疗开始12个月时)仍低于化疗前和对照组的水平;PT+中药组的LH、PRL、E和T下降不明显,化疗开始12个月时回升于化疗前和对照组的水平。FSH则相反,PT组的FSH化疗后血液浓度明显升高,化疗开始12个月时仍未降至化疗前和对照组的水平;PT+中药组的FSH升高不明显。单纯中药组及对照组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各组观察期内P无明显变化。结论:PT方案联合化疗均可导致女性肺癌术后患者多种性激素水平失常。补肾益气类中药有不同程度的解毒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性激素 补肾益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