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稳态与疾病研究进展
1
作者 邱暑婷 谭晓华 +4 位作者 邵诗涵 李愉 张盈盈 曹月佳 狄春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铜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必需微量元素,在多种生理生化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铜稳态的失调会导致铜代谢紊乱,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铜死亡是一种新提出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不同于已知的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和铁死亡。近年研究... 铜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必需微量元素,在多种生理生化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铜稳态的失调会导致铜代谢紊乱,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铜死亡是一种新提出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不同于已知的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和铁死亡。近年研究发现多种癌症中存在铜稳态的失调,靶向铜进行疾病治疗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策略、新思路。本文将对铜的基本特性、铜紊乱相关疾病(门克斯综合征、威尔逊氏病、癌症)及其治疗、铜死亡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稳态 铜代谢 铜死亡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物基因多态性及血栓弹力图选择抗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宋秋英 陶程娟 +3 位作者 吴之昊 谢哲锋 刘海俊 陈彬彬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常用药物,由于存在药物抵抗,常影响其预防效果。本文探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药物遗传学基因检测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型... 目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常用药物,由于存在药物抵抗,常影响其预防效果。本文探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药物遗传学基因检测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20名,随机分成个体化治疗组和氯吡格雷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随访一年观察脑卒中复发及出血性事件。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1年随访期个体化治疗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略低(5.82%vs.7.92%,P>0.05),脑出血风险相似,但其他出血风险增高(6.79%vs.0.99%,P<0.05)。(2)COX回归分析显示卒中风险预测量表(ESRS)评分(HR 2.576,95%CI 1.226-5.413,P=0.013)和高血压病史(HR 5.517,95%CI 1.624-18.737,P=0.006)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的风险因素,而与抗栓治疗方案无关(HR 0.918,95%CI 0.291-2.894,P=0.883)。结论:阿司匹林GPIBA、PTGS1、ITGB3基因多态性对指导抗血小板用药临床价值有限,对氯吡格雷CYP2C19*2*3等位基因携带者选择阿司匹林维持治疗,不能显著降低轻型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风险,且可能增加其他出血风险。COX回归分析显示ESRS及高血压病史是卒中复发的独立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相关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邵诗涵 邱暑婷 +4 位作者 李愉 张盈盈 曹月佳 狄春红 谭晓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2-739,共8页
铁死亡是一种依赖于铁和活性氧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特征是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堆积,与细胞凋亡、坏死和自噬不同。研究发现,铁死亡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来提高治疗药物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本文就铁死... 铁死亡是一种依赖于铁和活性氧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特征是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堆积,与细胞凋亡、坏死和自噬不同。研究发现,铁死亡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来提高治疗药物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本文就铁死亡的发生机制以及铁死亡与肿瘤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深入理解铁死亡与肿瘤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并为肿瘤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肿瘤细胞 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XCR3基因转染细胞株的构建、鉴定及初步功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杰 刘玉华 +7 位作者 陈永井 郭静雅 陈昌友 胡玲玲 陈明心 杜阳阳 徐耀瑜 邱玉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构建含有人CXC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稳定表达人CXCR3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CXCR3,研究CXCR3与其配体Mig、IP-10及I-TAC相互作用引起的L929-CXCR3的迁移效应。方法:TRIzol一步法从经PHA和IL-2活化的人PBMC中抽提总RN... 目的:构建含有人CXC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稳定表达人CXCR3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CXCR3,研究CXCR3与其配体Mig、IP-10及I-TAC相互作用引起的L929-CXCR3的迁移效应。方法:TRIzol一步法从经PHA和IL-2活化的人PBMC中抽提总RNA,RT-PCR扩增人CXCR3全长基因,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与两辅助病毒载体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收集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500μg/mlzeocin加压筛选获得稳定表达人CXCR3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CXCR3。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分别从蛋白及基因水平对CXCR3的表达进行鉴定。Transwell分析L929-CXCR3细胞在Mig、IP-10及I-TAC作用下的迁移率。结果:构建了含人CXC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建立了人CXCR3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CXCR3,其膜表面CXCR3分子的阳性表达率为98.4%;趋化L929-CXCR3发生迁移的最小配体浓度分别为Mig10ng/ml、IP-105ng/ml及I-TAC1ng/ml,相应迁移率分别为2.46%、2.34%及2.24%。结论:L929-CXCR3细胞株的建立为研究CXCR3信号转导与生物学功能及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3 趋化因子 基因转染 逆转录病毒 稳定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CXCR3基因转染细胞株的构建、鉴定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杰 刘玉华 +5 位作者 陈永井 郭静雅 陈昌友 胡玲玲 陈明心 邱玉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7-630,共4页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CXC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稳定表达小鼠CXCR3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mCXCR3,研究CXCR3与其配IP-10相互作用引起的L929-mCXCR3的迁移效应。方法:取1只雌性BALB/c小鼠(7周龄),尾静脉注射0.5mgCon...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CXC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稳定表达小鼠CXCR3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mCXCR3,研究CXCR3与其配IP-10相互作用引起的L929-mCXCR3的迁移效应。方法:取1只雌性BALB/c小鼠(7周龄),尾静脉注射0.5mgConA/只,12h后取其脾脏,研磨成细胞悬液后,分离获得脾脏细胞;用含5万U/L人IL-2的RPMll640培养基培养3d;收集细胞,TRIzol一步法抽提总RNA,RT—PCR扩增小鼠CXCR3全长基因,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与两辅助病毒载体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收集含完整逆转录病毒颗粒的293T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重复感染3次,筛选获得含Zeocin抗性的稳定表达小鼠CXCR3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RT—PCR对CXCR3分子的表达进行鉴定。Transwell分析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mCXCR3在IP.10作用下的迁移能力。结果:构建了含小鼠CXC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建立了稳定表达小鼠CXCR3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mCXCR3,其膜表面CXCR3分子阳性表达率为97.0%;该基因转染细胞株在IP-10的介导下可定向迁移,迁移率为4.356%。结论:L929-mCXCR3细胞株为研究CXCR3信号通路的生物学特性、肿瘤转移模型的建立和抗小鼠CXCR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3 趋化因子 基因转染 逆转录病毒 稳定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丹 郑高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76-2478,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肾损伤组(M组)和黄芩苷治疗组(T组),各20只。用4%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方法建立大鼠重症急性...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肾损伤组(M组)和黄芩苷治疗组(T组),各20只。用4%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方法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T组经尾静脉持续(2 m L/h)注入5%黄芩苷0.2 m L/100 g,而SO组和M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淀粉酶(AMY)、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核因子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红素加氧酶l(hemeoxygenase 1,HO-1)蛋白表达。结果:与SO组比较,M组的血清AMY、BUN、Cr的表达均明显升高,肾组织Nrf2、SOD、HO-1蛋白表达均的显著升高。与M组比较,T组的血清AMY、BUN、Cr的表达均明显下降,肾组织Nrf2、SOD、HO-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结论:黄芩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相关性肾损伤有良好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上调SOD、HO-1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黄芩苷 核因子相关因子2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血红素加氧酶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小鼠CXCR3基因的B16-mCXCR3细胞在体内外迁移和致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静雅 朱华亭 +6 位作者 陈昌友 黄莉 刘玉华 孙杰 张彦军 黄赛男 邱玉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33,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CXCR3基因的B16细胞株,研究CXCR3分子在肿瘤形成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从pMD19-T/mCXCR3质粒中扩增CXCR3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脂质体法转染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G418加压筛选阳...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CXCR3基因的B16细胞株,研究CXCR3分子在肿瘤形成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从pMD19-T/mCXCR3质粒中扩增CXCR3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脂质体法转染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G418加压筛选阳性克隆,分别用RT-PCR方法与免疫荧光技术分析阳性克隆中CXCR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Transwell系统检测B16-mCXCR3细胞在其配体IP-10介导下的迁移能力。将B16-mCXCR3细胞分别通过皮下和眼静脉注射接种于BALB/c小鼠,观察在小鼠体内的成瘤率及肿瘤转移情况。结果:构建了表达小鼠CXCR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CXCR3,转染该载体后获得了稳定表达CXCR3的B16-mCXCR3细胞。B16-mCXCR3细胞(1×105个),在20μg/L IP-10作用下迁移的细胞数为3 208个,与B16组和B16-mock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于小鼠皮下接种B16-mCXCR3细胞、B16细胞和B16-mock细胞,第20天成瘤率均为100%。于小鼠眼静脉注射B16-mCXCR3细胞,第21天时50%的小鼠在肺部出现肉眼可见的黑色肿瘤转移灶,B16细胞组和B16-mock细胞组肺部未见肿瘤转移灶,B16-mCXCR3组与B16组和B16-mock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转染CXCR3基因的B16-mCXCR3细胞,在IP-10介导下可定向迁移,并可增加在小鼠体内的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3 B16细胞 基因转染 肿瘤转移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感染人类细小病毒B19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艳 闫俊 +3 位作者 王飞 高锦 辜恺龙 徐爱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0-532,共3页
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艾滋病患者感染人类细小病毒B19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防止漏诊、误诊。
关键词 人类细小病毒B19 噬血细胞综合征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