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基层全科医生实践中的应用:基于皮肤病诊断与病程管理的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环 朱世飞 +1 位作者 陈法余 王静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884-3889,共6页
背景基层全科医生在皮肤病诊断和管理方面面临挑战,凸显了对人工智能(AI)辅助系统的迫切需求。AI技术在提高诊疗效率中具有潜力,但目前针对其在基层医疗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相对有限。目的探讨AI辅助系统在基层全科医生皮肤病诊断与病程管... 背景基层全科医生在皮肤病诊断和管理方面面临挑战,凸显了对人工智能(AI)辅助系统的迫切需求。AI技术在提高诊疗效率中具有潜力,但目前针对其在基层医疗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相对有限。目的探讨AI辅助系统在基层全科医生皮肤病诊断与病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12月—2024年3月,在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自愿参与研究的全科医生19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I组10名、对照组9名;选取该时期两组医生接诊的皮肤病患者90例,AI组50例、对照组40例。AI组医生使用睿肤AI辅助系统进行皮肤病的诊断和病程管理,对照组医生不使用AI系统、按常规流程诊治,两组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均收集了患者的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皮损照片。由2名皮肤病专家远程会诊,评估两组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于接诊的第1、14天对患者进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对AI组全科医生进行睿肤AI辅助系统使用体验测评。结果AI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生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组全科医生的皮肤病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64.0%vs 37.5%,P=0.012)。治疗14 d后,AI组、对照组患者的DL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AI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AI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24),AI组患者第14天DLQI评分与患者满意度呈正相关(r_(s)=0.471,95%CI=0.186~0.683,P=0.002),DLQI评分的改善程度与患者满意度亦呈正相关(r_(s)=0.816,95%CI=0.676~0.899,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生对AI辅助系统的使用体验持积极态度,认为其在诊断选择(70.0%)、辅助诊断(80.0%)、治疗建议(60.0%)和专业知识提供方面(90.0%)具有实际价值,90.0%的医生表示会继续使用AI辅助系统。结论在基层医疗环境中应用AI辅助系统可以提升全科医生的皮肤病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且大多数医生对AI辅助系统的使用体验持积极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疾病 全科医生 人工智能 AI辅助系统 初级卫生保健 诊断 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痛为表现的未分化疾病的全科临床路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晓丹 李琰华 +1 位作者 王静华 陈法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52-2356,共5页
背景腰痛为基层患者常见就诊原因,但目前国内对于腰痛患者管理缺乏统一指南,本文通过前期研究,初步建立基于腰痛患者的全科临床路径,通过管理方案的调整,验证其有效性。目的探究腰痛为表现的未分化疾病的全科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 背景腰痛为基层患者常见就诊原因,但目前国内对于腰痛患者管理缺乏统一指南,本文通过前期研究,初步建立基于腰痛患者的全科临床路径,通过管理方案的调整,验证其有效性。目的探究腰痛为表现的未分化疾病的全科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12月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80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腰痛全科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差值、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痛全科临床路径管理能有效改善腰痛功能情况,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可为其他未分化疾病管理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未分化疾病 临床路径 全科医学 有效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教学对提升医学生共情能力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晓丹 李琰华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7-59,F0003,共4页
医学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高度的要求,但医学教学中普遍缺乏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教育。为提升医学生共情能力,研究提出多层次叙事医学教学建设,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即精细阅读与反思性写作,提高医学生的共情和反思能力,在临床医学专业平... 医学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高度的要求,但医学教学中普遍缺乏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教育。为提升医学生共情能力,研究提出多层次叙事医学教学建设,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即精细阅读与反思性写作,提高医学生的共情和反思能力,在临床医学专业平行班级中,采用整群抽样方式,试验组进行多层次叙事医学教学,对照组常规教学方式,并通过中文版《杰斐逊共情量表》进行两组共情能力比较。结果表明接受多层次叙事医学教学组共情能力优于常规教学组,更有利于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共情管理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学人文 共情能力 全科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全因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应票票 朱业飞 +1 位作者 袁肖箫 叶建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2020年5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省台州医院两家医院住院期间在肺部或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2020年5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省台州医院两家医院住院期间在肺部或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GNB)且接受多黏菌素B治疗至少48 h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SPSS 25.0软件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的临床特征差异,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患者住院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80例患者纳入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患者住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多黏菌素B用药疗程<7 d[OR=6.03,95%CI(1.28,28.41),P=0.023],从感染到使用多黏菌素B的时间越长[OR=1.08,95%CI(1.00,1.16),P=0.047]、Charlson共病指数[OR=1.41,95%CI(1.09,1.81),P=0.009]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OR=3.60,95%CI(1.01,28.41),P=0.047]。结论足疗程和早期给予多黏菌素B治疗可降低CR-GNB感染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 全因死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肺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黄鑫 钱钧 +4 位作者 陈法余 郝建 姚燕妹 朱世飞 王静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3615-3619,3628,共6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此病常年反复发作,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研究有氧运动对患者心肺功能储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稳定期COPD患者有氧运动前后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此病常年反复发作,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研究有氧运动对患者心肺功能储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稳定期COPD患者有氧运动前后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心肺运动功能情况,探讨有氧运动改善身体功能、促进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解放军杭州疗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氧疗、舒张支气管等常规治疗12周,试验组(其中1名受试者因急性发作症状退出试验)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脚踩功率自行车在无氧阈水平强度下规律进行有氧运动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中IL-10、IL-17、MMP-9表达情况及心肺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有氧运动12周后,试验组IL-17、MMP-9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降,而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in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得分、峰值摄氧量(Peak VO2)、最大分钟通气量(VEmax)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而无氧阈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 at AT)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启动、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够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健康状态,减轻炎性反应,增强心肺功能储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有氧运动 心肺运动试验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敷贴经颅微电流刺激对慢性贫血患者睡眠质量和贫血症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姚燕妹 许丽琼 +3 位作者 周有良 范风雷 赵巧巧 丁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90-1794,1799,共6页
背景睡眠障碍已成为慢性贫血患者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低质量的睡眠不仅会增加贫血患者的焦虑,而且影响贫血症状恢复。药物治疗可以促进睡眠质量改善,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采用非药物疗法干预睡眠障碍的效果越来越得到医学界... 背景睡眠障碍已成为慢性贫血患者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低质量的睡眠不仅会增加贫血患者的焦虑,而且影响贫血症状恢复。药物治疗可以促进睡眠质量改善,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采用非药物疗法干预睡眠障碍的效果越来越得到医学界重视。目前静电敷贴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能否改善贫血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加贫血治疗效果尚无充足临床证据支持。目的探讨静电敷贴CES对慢性贫血患者睡眠质量和贫血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门诊诊治的96例慢性贫血伴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贫血治疗,干预组在接受常规贫血治疗的基础上再接受静电敷贴CES治疗,两组各干预8周。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改良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睡眠质量,统计患者贫血症状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改良PSQI总分及各条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易醒或早醒、尿频、冷热感觉、噩梦、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困倦感、日间精力不足得分及改良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咳嗽或鼾声高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改良PSQI总分及各条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易醒或早醒、尿频、冷热感觉、噩梦、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困倦感、日间精力不足得分及改良PSQI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后咳嗽或鼾声高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贫血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日间嗜睡、体倦乏力、头昏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电敷贴CES可能改善慢性贫血患者睡眠质量,减轻贫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睡眠障碍 穴位贴敷法 静电敷贴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