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杀未遂青少年复杂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缪群芳 仇凌晶 +2 位作者 王晓宁 朱力 胡婷婷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8-52,共5页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基于动机−意志整合模型设置访谈提纲,对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自杀未遂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提炼主题。研究结果表示,心理痛苦在前动机阶段是青少年自杀意念产生的基础,之后动...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基于动机−意志整合模型设置访谈提纲,对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自杀未遂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提炼主题。研究结果表示,心理痛苦在前动机阶段是青少年自杀意念产生的基础,之后动机阶段中强烈的消极情绪是自杀行动过程中的催化剂,最后意志阶段中可获得的自杀手段和自杀能力导致自杀行为发生。临床医护人员应提升专业素养,协助减轻青少年心理痛苦,调整认知以增强应对应激事件能力,优化自杀干预体系,重视社会、学校、家庭、医院系统干预路径,从而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杀未遂 心理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在青少年双相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祎婧 朱力 +3 位作者 王晓宁 赵月琰 吴静 缪群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6-31,共6页
阐述了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起源及概念、理论依据,分析了该疗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在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中的实施方法及应用效果,该疗法可以稳定高双相障碍风险青少年的昼夜节律、减少青少年双相障碍群... 阐述了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起源及概念、理论依据,分析了该疗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在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中的实施方法及应用效果,该疗法可以稳定高双相障碍风险青少年的昼夜节律、减少青少年双相障碍群体的抑郁和躁狂症状、降低该群体的自杀率以及提高治疗满意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在国内青少年双相障碍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青少年双相障碍群体的非药物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 双相情感障碍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舒婉 朱春莹 +2 位作者 缪群芳 李静依 仇凌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的认知,为开展针对性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20例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即对...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的认知,为开展针对性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20例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即对死亡的看法(愿意思考死亡话题、期待探讨死亡话题、谈论死亡话题过度冷静、存在认知偏差),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来源于爱与被爱、对意义感有困惑、生命是无意义的)。结论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死亡的认知存在偏差,未能建立正确生死观。医护人员需对抑郁症青少年开展生死教育,帮助其寻找和构建生命意义,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与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自伤 生死认知 生命意义 生死观 生死教育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