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连带内在病耻感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李培清
缪群芳
+2 位作者
周海芳
宁函艺
徐鑫雨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连带内在病耻感的状况,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解释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4年10-12月选取18名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确定3...
目的探讨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连带内在病耻感的状况,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解释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4年10-12月选取18名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确定3个主题和10个亚主题,即初期认知冲突(不理解、震惊、愧疚感和自责);连带内在病耻感的表现(习得性无助、情绪耗竭、过度警觉、羞耻感内化);连带内在病耻感的消极应对(被动接纳、隐瞒与保密、社交退缩)。结论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存在复杂的连带内在病耻感体验,医护人员需帮助父母提高认知水平、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能力,并呼吁全社会正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助于减轻父母的内在病耻感,积极应对污名化,从而为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心理康复提供更好的家庭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父母
连带内在病耻感
认知冲突
习得性无助
情绪耗竭
过度警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静依
缪群芳
+4 位作者
陈焰
祝览铭
胡婷婷
朱力
杨路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58,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及需求,为临床制定针对炎症性肠病家庭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7月选取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16名,以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
目的深入了解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及需求,为临床制定针对炎症性肠病家庭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7月选取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16名,以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和14个亚主题,即承受复杂的心理负担(不相信和不接受、担忧和焦虑、自责和愧疚),面临沉重的家庭照护负担(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家庭氛围紧张、家庭生活节奏打乱),需要充足的内部知识储备(提升疾病相关知识、沟通能力),需要完善的外部支持系统(依赖家庭的支持、相同经历的家庭抱团取暖、拒绝被社会“特殊化”),感知的积极变化(适应照顾者角色、人生要素重新排序、生活行为调整)。结论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存在复杂的心理体验和沉重的照护负担,医护人员应重视照顾者心理负担,加强疾病相关知识、技能的宣教,并联合家庭和社会多支持系统,帮助照顾者识别积极的照护体验,从而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照护负担,提升照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炎症性肠病
家庭照顾者
照护负担
照护体验
照护技能
支持系统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主要照顾者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赵月琰
缪群芳
+1 位作者
仇凌晶
胡婷婷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0-745,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主要照顾者疾病体验的差异,提升两个群体的疾病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9月—12月选取12例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面对面深入访谈,结合配对访谈分析法和经典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主要照顾者疾病体验的差异,提升两个群体的疾病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9月—12月选取12例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面对面深入访谈,结合配对访谈分析法和经典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主要照顾者疾病体验可以归纳为2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疾病感知不一致(接受疾病身份的心理过程不同步、对疾病病因认识不一致、对疾病的预后信念不同、对疾病产生的情绪感受不一致)、疾病应对中的家庭矛盾(沟通障碍、过度保护或过度宽容、照顾者关系不和谐、期待提供的照护内容不同)。结论: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主要照顾者在疾病体验中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在疾病感知上的不同,导致家庭在采取应对策略上存在问题。临床护理人员应帮助青少年及主要照顾者缩小疾病感知上的不同,制订适合抑郁症家庭的个体化应对策略,以促进青少年抑郁症病人更快地恢复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主要照顾者
疾病体验
质性研究
配对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舒婉
朱春莹
+2 位作者
缪群芳
李静依
仇凌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的认知,为开展针对性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20例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即对...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的认知,为开展针对性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20例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即对死亡的看法(愿意思考死亡话题、期待探讨死亡话题、谈论死亡话题过度冷静、存在认知偏差),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来源于爱与被爱、对意义感有困惑、生命是无意义的)。结论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死亡的认知存在偏差,未能建立正确生死观。医护人员需对抑郁症青少年开展生死教育,帮助其寻找和构建生命意义,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与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自伤
生死认知
生命意义
生死观
生死教育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脏移植受者生命意义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舒婉
缪群芳
+2 位作者
邢冰玉
赵珣妤
段平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0-42,共3页
目的探索心脏移植受者生命意义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提高受者的意义感和精神幸福感。方法采取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2例心脏移植术后1年的受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有关生命意义的3个主题和7个...
目的探索心脏移植受者生命意义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提高受者的意义感和精神幸福感。方法采取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2例心脏移植术后1年的受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有关生命意义的3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生活意义(重获新生、求生意志、爱与被爱),发展意义(实现个人价值、投身器官捐献),重构压力(不确定性压力、经济压力)。结论心脏移植受者的生命意义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且受者术后重构意义存在压力和阻碍,提示在关注受者身体机能恢复的同时,医护人员需重视其生命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受者
生命意义
积极心理学
创造性价值
经验性价值
态度性价值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器官捐献者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状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邢冰玉
梁冠冕
+1 位作者
舒婉
缪群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3期267-272,共6页
探讨器官捐献者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在器官捐献领域进一步推广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依据。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8名器官捐献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器官捐献者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在器官捐献领域进一步推广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依据。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8名器官捐献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主题。结果显示,器官捐献者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状况可归纳为3个主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面临的问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的肯定认同;影响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推广的因素。器官捐献者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概念陌生、认知不清晰,但认为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具有积极意义,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该群体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医疗自主权、死亡教育等方面的宣传,以期促进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发展,提高器官捐赠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家属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捐赠意愿
死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连带内在病耻感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李培清
缪群芳
周海芳
宁函艺
徐鑫雨
机构
杭州
师范大学
公共卫生与护理
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
杭州
市中
医院
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7-8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连带内在病耻感的状况,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解释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4年10-12月选取18名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确定3个主题和10个亚主题,即初期认知冲突(不理解、震惊、愧疚感和自责);连带内在病耻感的表现(习得性无助、情绪耗竭、过度警觉、羞耻感内化);连带内在病耻感的消极应对(被动接纳、隐瞒与保密、社交退缩)。结论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存在复杂的连带内在病耻感体验,医护人员需帮助父母提高认知水平、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能力,并呼吁全社会正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助于减轻父母的内在病耻感,积极应对污名化,从而为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心理康复提供更好的家庭支持。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父母
连带内在病耻感
认知冲突
习得性无助
情绪耗竭
过度警觉
Keywords
adolescents
non-suicidal self-injury
parents
affiliate stigma
cognitive dissonance
learned helplessness
emotional exhaustion
hypervigilance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R395.6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静依
缪群芳
陈焰
祝览铭
胡婷婷
朱力
杨路路
机构
杭州
师范大学
护理
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
浙江
大学
医学院
附属
第二
医院
消化科
杭州
师范大学
附属
医院
消化内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58,共5页
基金
2022年浙江省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青峰科研资助项目(CCCF-QF-2022B78-6)。
文摘
目的深入了解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及需求,为临床制定针对炎症性肠病家庭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7月选取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16名,以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和14个亚主题,即承受复杂的心理负担(不相信和不接受、担忧和焦虑、自责和愧疚),面临沉重的家庭照护负担(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家庭氛围紧张、家庭生活节奏打乱),需要充足的内部知识储备(提升疾病相关知识、沟通能力),需要完善的外部支持系统(依赖家庭的支持、相同经历的家庭抱团取暖、拒绝被社会“特殊化”),感知的积极变化(适应照顾者角色、人生要素重新排序、生活行为调整)。结论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存在复杂的心理体验和沉重的照护负担,医护人员应重视照顾者心理负担,加强疾病相关知识、技能的宣教,并联合家庭和社会多支持系统,帮助照顾者识别积极的照护体验,从而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照护负担,提升照护质量。
关键词
青少年
炎症性肠病
家庭照顾者
照护负担
照护体验
照护技能
支持系统
质性研究
Keywords
adolescen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family caregivers
caregiving burden
caregiving experience
caregiving skills
support system
qualitative research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主要照顾者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赵月琰
缪群芳
仇凌晶
胡婷婷
机构
杭州
师范大学
杭州
师范大学
附属
医院
(
临床
医学院
)
出处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0-745,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主要照顾者疾病体验的差异,提升两个群体的疾病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9月—12月选取12例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面对面深入访谈,结合配对访谈分析法和经典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主要照顾者疾病体验可以归纳为2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疾病感知不一致(接受疾病身份的心理过程不同步、对疾病病因认识不一致、对疾病的预后信念不同、对疾病产生的情绪感受不一致)、疾病应对中的家庭矛盾(沟通障碍、过度保护或过度宽容、照顾者关系不和谐、期待提供的照护内容不同)。结论: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主要照顾者在疾病体验中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在疾病感知上的不同,导致家庭在采取应对策略上存在问题。临床护理人员应帮助青少年及主要照顾者缩小疾病感知上的不同,制订适合抑郁症家庭的个体化应对策略,以促进青少年抑郁症病人更快地恢复心身健康。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主要照顾者
疾病体验
质性研究
配对访谈
Keywords
adolescents
depression
primary caregivers
dyadic experiences
qualitative study
matching interviews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舒婉
朱春莹
缪群芳
李静依
仇凌晶
机构
杭州
师范大学
护理
学院
杭州
师范大学
附属
医院
临床
心理科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3-86,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的认知,为开展针对性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20例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即对死亡的看法(愿意思考死亡话题、期待探讨死亡话题、谈论死亡话题过度冷静、存在认知偏差),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来源于爱与被爱、对意义感有困惑、生命是无意义的)。结论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死亡的认知存在偏差,未能建立正确生死观。医护人员需对抑郁症青少年开展生死教育,帮助其寻找和构建生命意义,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自伤
生死认知
生命意义
生死观
生死教育
质性研究
Keywords
adolescents
depression
self injury
cognition on life and death
meaning of life
view of life and death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qualitative study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脏移植受者生命意义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舒婉
缪群芳
邢冰玉
赵珣妤
段平林
机构
杭州
师范大学
护理
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0-4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索心脏移植受者生命意义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提高受者的意义感和精神幸福感。方法采取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2例心脏移植术后1年的受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有关生命意义的3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生活意义(重获新生、求生意志、爱与被爱),发展意义(实现个人价值、投身器官捐献),重构压力(不确定性压力、经济压力)。结论心脏移植受者的生命意义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且受者术后重构意义存在压力和阻碍,提示在关注受者身体机能恢复的同时,医护人员需重视其生命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受者
生命意义
积极心理学
创造性价值
经验性价值
态度性价值
质性研究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器官捐献者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状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邢冰玉
梁冠冕
舒婉
缪群芳
机构
杭州
师范大学
护理
学院
中国科
学院
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浙江省肿瘤
医院
护理部
杭州
师范大学
附属
医院
〈
临床
医学院
〉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3期267-272,共6页
文摘
探讨器官捐献者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在器官捐献领域进一步推广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依据。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8名器官捐献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主题。结果显示,器官捐献者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状况可归纳为3个主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面临的问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的肯定认同;影响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推广的因素。器官捐献者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概念陌生、认知不清晰,但认为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具有积极意义,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该群体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医疗自主权、死亡教育等方面的宣传,以期促进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发展,提高器官捐赠意愿。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家属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捐赠意愿
死亡教育
Keywords
Organ Donation
Family Members
Advance Care Planning
Donation Intention
Death Education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连带内在病耻感的质性研究
李培清
缪群芳
周海芳
宁函艺
徐鑫雨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李静依
缪群芳
陈焰
祝览铭
胡婷婷
朱力
杨路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及主要照顾者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赵月琰
缪群芳
仇凌晶
胡婷婷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认知的质性研究
舒婉
朱春莹
缪群芳
李静依
仇凌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心脏移植受者生命意义的质性研究
舒婉
缪群芳
邢冰玉
赵珣妤
段平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器官捐献者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状况的质性研究
邢冰玉
梁冠冕
舒婉
缪群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