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人文教育到审美教育再到公共艺术教育——西方美育史的话语变迁 |
徐承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2
|
长三角地区在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上的作用 |
陈星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3
|
图像与史证:李叔同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开创之功 |
陈星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4
|
民国女子艺术教育的话语空间建构:以《妇女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
刘晨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5
|
论我国高校美育的人文教育属性 |
杜卫
叶伊曼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8
|
|
6
|
动画的现代起点与动画艺术的媒介间性 |
冯学勤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7
|
方东美、徐复观美学思想对观——兼论海外华人中国美学研究的两种模式 |
徐承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8
|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中国问题 |
李庆本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9
|
论美育的内在德育功能——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二 |
杜卫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8
|
|
10
|
T.J.克拉克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 |
诸葛沂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1
|
本雅明的现代艺术思想论要 |
诸葛沂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2
|
中华传统艺术中的时空意象思维——基于易学阴阳五行思想的文化基因探索 |
杜卫
杨铭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3
|
论湖社画会的美术教育思想——以《湖社月刊》为中心 |
孙洪广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4
|
分解与重构手法在七大艺术门类中的创造性运用 |
赵威
|
《电影评介》
|
2014 |
0 |
|
15
|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艺术性 |
刘玲
|
《电影评介》
|
2013 |
0 |
|
16
|
“天地境界”: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的新理学同题 |
冯学勤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7
|
跨文化书法艺术的基本原理 |
李庆本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艺术、市场与民主:迪夫·希基的审美政治学 |
诸葛沂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19 |
0 |
|
19
|
茶业与江西采茶戏的关系研究 |
涂纬地
|
《福建茶叶》
|
2022 |
0 |
|
20
|
中华美学精神跨文化阐释的三种方式 |
李庆本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