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构建艺术浸润式具身体验,以论带史,以论证史——美育浸润行动下大学美学与美育的教学思考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向荣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7,共8页
大学美学与美育教学强调教育过程学生的体验性,要培养学生的高雅趣味,这势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避免对空言说,要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理论接地气。应当构建浸润式具身感性体验,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坚持专题研究,强调以论带史,以论证史,实...
大学美学与美育教学强调教育过程学生的体验性,要培养学生的高雅趣味,这势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避免对空言说,要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理论接地气。应当构建浸润式具身感性体验,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坚持专题研究,强调以论带史,以论证史,实践“话语—问题”式的教学模式和教材编写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美学与美育
浸润
艺术教育
话语—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思潮下中国现代美学的探索及其经验建构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向荣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2,159,共11页
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形成了三条路径。第一条路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王国维到创造社再到朱光潜、宗白华的路径。这是一条主张“静观”和审美无利害性的美学发展路径。第二条路径,是中国现代艺术家群体在融合...
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形成了三条路径。第一条路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王国维到创造社再到朱光潜、宗白华的路径。这是一条主张“静观”和审美无利害性的美学发展路径。第二条路径,是中国现代艺术家群体在融合西方艺术理论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条独立探索中国艺术现代性的美学发展路径。第三条路径,是从鲁迅对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的引介,以及对现实政治和文学论争的参与开始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美学发展路径。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建构历程中,欧美思潮下现代美学的探索、中国现代艺术的美学探索、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三条线索彼此交织,不仅发出了中国现代美学探索中的独特声音,也为中国式美学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若干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思潮
中国现代美学
现代艺术
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
经验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读瓦尔堡:被忽略的图像叙事建构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向荣
孙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5,160,共11页
在瓦尔堡的图像学思想中,图像的叙事建构是他一直关注的主题,也是一个被学界所忽略的话题。瓦尔堡提出“运动附属物”概念,在图像细节边缘处寻找符号的叙事隐义。瓦尔堡认为图像叙事隐藏着古代世界的文化遗存,这种文化遗存通过“情念程...
在瓦尔堡的图像学思想中,图像的叙事建构是他一直关注的主题,也是一个被学界所忽略的话题。瓦尔堡提出“运动附属物”概念,在图像细节边缘处寻找符号的叙事隐义。瓦尔堡认为图像叙事隐藏着古代世界的文化遗存,这种文化遗存通过“情念程式”和“极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瓦尔堡的图像叙事呈现出互图叙事的特点,他通过图像间的对话,以蒙太奇的方式展示图像群的互动意义建构。瓦尔堡的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的视域,他试图运用一切可以获得的理论资源,建立一种他称之为“文化科学”的研究范式。瓦尔堡的图像叙事思想提供了图像学研究的新的参照系,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现了不同学科面对同一主题的互证与互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堡
细节叙事
互图叙事
跨学科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艺术浸润式具身体验,以论带史,以论证史——美育浸润行动下大学美学与美育的教学思考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向荣
机构
杭州
师范大学
文艺
批评
研究
院
杭州
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批评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7,共8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非遗+美育’教学创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HNJG-20231156)。
文摘
大学美学与美育教学强调教育过程学生的体验性,要培养学生的高雅趣味,这势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避免对空言说,要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理论接地气。应当构建浸润式具身感性体验,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坚持专题研究,强调以论带史,以论证史,实践“话语—问题”式的教学模式和教材编写理念。
关键词
大学美学与美育
浸润
艺术教育
话语—问题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思潮下中国现代美学的探索及其经验建构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向荣
机构
杭州
师范大学
文艺
批评
研究
院
杭州
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批评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2,159,共11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历史文化理论与方法研究”(24NDWT002Z)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齐美尔美学艺术学思想研究”(21AZD106)
“当代西方美学社会学转向问题研究”(23&ZD233)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形成了三条路径。第一条路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王国维到创造社再到朱光潜、宗白华的路径。这是一条主张“静观”和审美无利害性的美学发展路径。第二条路径,是中国现代艺术家群体在融合西方艺术理论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条独立探索中国艺术现代性的美学发展路径。第三条路径,是从鲁迅对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的引介,以及对现实政治和文学论争的参与开始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美学发展路径。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建构历程中,欧美思潮下现代美学的探索、中国现代艺术的美学探索、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三条线索彼此交织,不仅发出了中国现代美学探索中的独特声音,也为中国式美学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若干经验借鉴。
关键词
西方思潮
中国现代美学
现代艺术
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
经验建构
Keywords
western thought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modern art
Marxist aesthetics in China
empirica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读瓦尔堡:被忽略的图像叙事建构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向荣
孙元
机构
杭州
师范大学
文艺
批评
研究
院、人文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批评研究中心
杭州
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5,16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图像的叙事建构及其话语隐喻研究”(20BZW027)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瓦尔堡的图像学思想中,图像的叙事建构是他一直关注的主题,也是一个被学界所忽略的话题。瓦尔堡提出“运动附属物”概念,在图像细节边缘处寻找符号的叙事隐义。瓦尔堡认为图像叙事隐藏着古代世界的文化遗存,这种文化遗存通过“情念程式”和“极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瓦尔堡的图像叙事呈现出互图叙事的特点,他通过图像间的对话,以蒙太奇的方式展示图像群的互动意义建构。瓦尔堡的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的视域,他试图运用一切可以获得的理论资源,建立一种他称之为“文化科学”的研究范式。瓦尔堡的图像叙事思想提供了图像学研究的新的参照系,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现了不同学科面对同一主题的互证与互释关系。
关键词
瓦尔堡
细节叙事
互图叙事
跨学科范式
Keywords
Warburg
detailed narrative
inter-picture narrative
interdisciplinary paradigm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构建艺术浸润式具身体验,以论带史,以论证史——美育浸润行动下大学美学与美育的教学思考
杨向荣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方思潮下中国现代美学的探索及其经验建构
杨向荣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读瓦尔堡:被忽略的图像叙事建构
杨向荣
孙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