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湾南岸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文敏 姜小三 +2 位作者 吴明 邵学新 周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7-1095,共9页
应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杭州湾南岸慈溪市域内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0~10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3.49~7.95 g k... 应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杭州湾南岸慈溪市域内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0~10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3.49~7.95 g kg-1,变异系数介于54.51%~67.34%之间,属中等程度变异;地统计分析得出块金效应变化范围为0.141~0.372,表现为较强空间自相关性;自表层至底层最优半方差模型依次为高斯、指数、指数、高斯和球状模型;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自滩涂向内陆呈递增趋势,其中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平行于海岸线的带状分布;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呈递减规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围垦时期均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从研究结果看,慈溪市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研究结果可为了解杭州湾南岸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杭州湾南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阈值的多光谱遥感影像软硬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潭高 徐俊锋 +2 位作者 张登荣 王洁 张煜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8-1042,共5页
土地覆盖遥感分类根据图像中每个像元在不同波段具有不同光谱亮度、空间结构特征或者其他差异的特征,按照某种规则或算法提取土地覆盖分类信息。硬分类方法由于混合像元的存在,导致遥感分类和面积测量精度难以达到使用要求;软分类方法... 土地覆盖遥感分类根据图像中每个像元在不同波段具有不同光谱亮度、空间结构特征或者其他差异的特征,按照某种规则或算法提取土地覆盖分类信息。硬分类方法由于混合像元的存在,导致遥感分类和面积测量精度难以达到使用要求;软分类方法能够解决混合像元问题。针对硬分类与软分类各自存在的问题及优势,在分析硬分类模型和软分类模型的理论基础上,通过研究两种模型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优化分类模型。在新的软硬分类方法支持下,设计典型应用案例,在精度评价过程采用改进型混淆矩阵评价方法,验证该方法在土地覆盖信息提取方面的精度。结果表明,软硬分类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覆盖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阈值 多光谱遥感影像 软硬分类 土地覆盖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71
3
作者 张文敏 吴明 +3 位作者 王蒙 邵学新 姜小三 周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51-1360,共10页
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调查采集杭州湾自然滩涂湿地土壤样品(0~10 cm、10~20 cm、20~30 cm),比较分析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裸滩的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碳(ROC)... 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调查采集杭州湾自然滩涂湿地土壤样品(0~10 cm、10~20 cm、20~30 cm),比较分析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裸滩的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碳(ROC)和轻组有机质(LFOM)的变化。结果表明:(1)0~30 cm各土层,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和裸滩的SOC平均含量依次为3.87~5.08 g kg-1,6.46~6.78 g kg-1,4.33~4.48 g kg-1和4.99~5.25 g kg-1,互花米草SOC含量高于相同土层的其他类型;(2)互花米草DOC和LFOM平均含量分别为90.69~98.90 mg kg-1,2.35~2.95 g kg-1,高于相同土层的海三棱藨草、芦苇和裸滩,而裸滩ROC含量(2.06~2.22 g kg-1)却高于相同土层的其他三种类型;(3)芦苇、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DOC占土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无显著性差异,而相同土层的DOC占土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大小依次为裸滩〉海三棱藨草〉芦苇〉互花米草;(4) SOC和DOC、ROC、LFOM、全氮(TN)、土壤含水量、pH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关系(p〈0.01),各指标与pH之间均表现为负相关性。研究表明互花米草的入侵增强了滩涂湿地的固碳能力,有机碳活性组分能够反映有机碳库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轻组有机质 植被类型 杭州湾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南岸不同围垦年限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变化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文敏 吴明 +2 位作者 邵学新 姜小三 周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6-231,共6页
采集杭州湾南岸围垦农田土壤样品(0-10,10-20,20-30,30-40,40-50cm),分析不同围垦时期(10,40,60,120a以上)农田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有机碳活性组分变化规律总体上与土壤有机碳相近... 采集杭州湾南岸围垦农田土壤样品(0-10,10-20,20-30,30-40,40-50cm),分析不同围垦时期(10,40,60,120a以上)农田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有机碳活性组分变化规律总体上与土壤有机碳相近但亦有不同之处。随围垦时间增加,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呈增加趋势,但围垦40a以上,其含量均趋于相对稳定水平;其中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含量增幅依次为40.43%,14.23%,25.47%,13.68%。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但水溶性有机碳略有差别。水溶性有机碳分配比例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减小,易氧化碳则相反。土壤有机碳与其活性组分之间均显著正相关,各组分与土壤全氮、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表明,随围垦年限延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但其稳定性有所下降,有机碳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有机碳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组分 轻组有机质 围垦年限 杭州湾南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典型城市湿地温度效应的季节和类型差异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伟 蒋锦刚 朱玉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3-131,共9页
以杭州市四个典型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城市地表温度(LST)的遥感反演和GIS空间分析,探讨了季节和湿地类型对城市湿地局地温度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湿地温度效应的季节差异非常明显,季节因素对湿地温度效应的类型、范围和幅度及梯度... 以杭州市四个典型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城市地表温度(LST)的遥感反演和GIS空间分析,探讨了季节和湿地类型对城市湿地局地温度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湿地温度效应的季节差异非常明显,季节因素对湿地温度效应的类型、范围和幅度及梯度变化等都有重要影响.2传统的湿地分类与湿地温度效应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湿地的面积、周长等是湿地温度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湿地形状对温度效应的影响并不明显.3对各湿地单位水体面积所产生的温度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京杭大运河温度效应的效率最高.湿地面积和温度效应的关系极有可能是呈S型曲线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温度效应 遥感 季节 湿地类型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赤潮遥感自动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朱乾坤 陶邦一 +1 位作者 雷惠 张正龙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4,共7页
赤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它不仅破坏海洋渔业生产、恶化海洋环境、影响滨海旅游业,而且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重复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赤潮监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C++语言建立... 赤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它不仅破坏海洋渔业生产、恶化海洋环境、影响滨海旅游业,而且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重复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赤潮监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C++语言建立了一套赤潮遥感监测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接收和处理遥感数据,并利用赤潮水体的光谱和固有光学量特征自动提取赤潮信息。在实际业务化应用中,该系统被国家监测部门采用,在2013年4月至9月东海赤潮高发期间,该系统制作了55期赤潮遥感监测产品,用于指导船舶现场监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利用本系统对近年来东海发生的27次大型赤潮事件进行了发生位置和面积的提取,并与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系统对大部分赤潮范围的识别有较好的效果,对赤潮识别准确度大概在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卫星数据处理 赤潮 赤潮自动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5.0的钱塘江流域地区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玉蓉 许红卫 丁晓东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1-487,共7页
选取钱塘江中游地区约348 km2为实验区,综合归一化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和数字地形模型(DEM)派生的高程、坡度等辅助数据,对SPOT5影像的光谱特征进行扩展,建立基于C5.0算法的模型,实现对土地利用信息的自动提取,并将分类结果与基于传统像... 选取钱塘江中游地区约348 km2为实验区,综合归一化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和数字地形模型(DEM)派生的高程、坡度等辅助数据,对SPOT5影像的光谱特征进行扩展,建立基于C5.0算法的模型,实现对土地利用信息的自动提取,并将分类结果与基于传统像元的最大似然分类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训练样本的有效性和辅助特征数据的参与可排除干扰信息;随着样点数量的增加,分类精度提高;决策树向决策规则的转化,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使规则更易理解;利用C5.0算法的总精度达到94.68%,较最大似然分类法提高了7.37%,有效实现了高精度分类,是保证钱塘江流域地区土地利用遥感信息快速准确提取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决策规则 SPOT5影像 特征选择与提取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前后甘肃正宁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申建秀 王秀红 +2 位作者 刘羽 张伟 姚丽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64,共6页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研究位于西北黄土沟壑区的甘肃省正宁县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估思路和区域质心迁移模型,分析了1995—2010年正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研究位于西北黄土沟壑区的甘肃省正宁县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估思路和区域质心迁移模型,分析了1995—2010年正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响应。结果表明:(1)在退耕还林前后,林地面积变化表现为先减后增,耕地和水域面积一直在减少,同时建设用地保持不断增长。(2)正宁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前后,总生态服务价值先减少(-6.512%)后增加(29.369%),有林地ESV在退耕后的大幅度增加是退耕还林的明显效果。正宁县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等为主。各功能生态服务价值在退耕后的显著增加,这是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增强的体现。(3)正宁县生态服务价值质心的迁移在退耕后表现出"东进南下"的趋势,东、中、西部单位面积ESV增长不均衡。正宁县应重视调整及优化西部、中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而发挥区域生态服务的最大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质心转移 退耕还林 甘肃正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宋瑜 刘婷 +2 位作者 唐尧 祝炜平 汤维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基于Landsat TM/ETM+数据完成了我国30个案例城市建设用地的遥感信息提取,采用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实现了城市空间形态集聚程度的分析与评价,以期阐明近年来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为城市空间形态定量研究方法提供一... 基于Landsat TM/ETM+数据完成了我国30个案例城市建设用地的遥感信息提取,采用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实现了城市空间形态集聚程度的分析与评价,以期阐明近年来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为城市空间形态定量研究方法提供一定的技术手段。结果表明,案例城市人口空间结构基本上呈"单核"分布;2000—2010年间城市建设用地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平均变化率为–5.80%,即我国城市空间形态的集聚程度表现为整体性下降的趋势。因而,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要特别注意城市用地过度扩展而引发的大分散和蔓延式扩张态势,遏制城市空间失控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Moran’s I 集聚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0年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唐尧 宋瑜 谢俊杰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紧凑城市作为一种缓解城市无序蔓延,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和交通能源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对于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主要以我国35个案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数据和统计资料,完成了我国城市空间... 紧凑城市作为一种缓解城市无序蔓延,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和交通能源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对于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主要以我国35个案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数据和统计资料,完成了我国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变化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建成区扩展呈加速趋势,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弹性系数的均值为2.27,可见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效率偏低;与此同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化紧凑度指数的均值由2000年的0.1298降低至2010年的0.1177,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略有下降,城市空间扩展整体上以外延式扩展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紧凑度 城市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垦对椒江口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春叶 周斌 +1 位作者 丁晓东 黄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153,179,共14页
通过对椒江口(28.67°~28.69°N,121.45°~121.62°E)浮游植物进行的3次采样调查(2007年7月、2008年7月和2010年8月),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167种,三个年份分别为101、96和117种;... 通过对椒江口(28.67°~28.69°N,121.45°~121.62°E)浮游植物进行的3次采样调查(2007年7月、2008年7月和2010年8月),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167种,三个年份分别为101、96和117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别为20.34×103个/L、266.94×103个/L和66.94×103个/L;Shannon-Wiener指数(H’)分别为1.95、0.60和0.40.围垦前和围垦结束后优势种包括硅藻(Bacillariophyta)和甲藻(Pyrrophyta),如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jonesianu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radia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和柔弱根管藻(Rhizosoleniadelicatula)等;围垦中只有硅藻,如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lorenzianus)和布氏双尾藻(Ditylumbrightwellii).围垦促进了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大幅度提升,但改变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降低了其稳定性和均衡性.CCA分析表明,pH、温度、氮/磷/硅营养盐、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水质参数;影响绿藻(Chlorophyta)、硅藻、蓝藻(Cyanophyta)和甲藻的主要水质参数分别为溶解氧、石油、温度和化学需氧量.长时间尺度与短时时间尺度分析得出相似的结论,围垦前后椒江口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均发生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围垦 椒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对浙江省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续超 陈锋 +1 位作者 祝炜平 滕卫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9-726,共8页
基于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和卫星遥感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1971—2011年浙江省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及其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过去41年浙江省绝大多数气象站点的夏季高温日数和高温度日数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环杭州湾城市群... 基于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和卫星遥感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1971—2011年浙江省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及其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过去41年浙江省绝大多数气象站点的夏季高温日数和高温度日数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带和金华-义乌三大城市群地区的夏季高温日数和度日数的增加更显著;基于逐日气温95百分位数和35℃阈值两种高温日定义方法的研究结果相当一致,都表明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使得城市站比农村站具有更多的高温天数和更强的高温强度;进入21世纪,浙江省城市站相对于农村站的高温日数增加更显著,这与2000年以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热岛效应 极端高温 夜间灯光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