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英雄的幻象”:美国超级英雄动画电影的跨文化透视
1
作者 臧金英 叶琼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2,共5页
美式超级英雄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并且呈现出跨族裔的特点。少数族裔超级英雄的形象在美国动画电影中多有呈现,进而制造了全球化的英雄幻象。这些电影去语境化地挪用了少数族裔的符号,消解了其文化深度、淡化了其民族特征... 美式超级英雄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并且呈现出跨族裔的特点。少数族裔超级英雄的形象在美国动画电影中多有呈现,进而制造了全球化的英雄幻象。这些电影去语境化地挪用了少数族裔的符号,消解了其文化深度、淡化了其民族特征。通过塑造少数族裔超级英雄,美国动画电影巧妙地传递了美式价值观念,构建了美国的文化生态。以《蜘蛛侠:平行宇宙》《超人之死》与《超能陆战队》等为代表的动画电影,在整合少数族裔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英雄 动画电影 少数族裔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山立夏文化空间的建构与当代文旅发展
2
作者 袁瑾 《古今农业》 2024年第4期115-123,共9页
半山立夏节是以杭州半山地区民众在立夏节气前后,世代传承的系列送春迎夏民俗活动为主体形成的节气型节日。传承地位于杭州城市中心,独特的城中山地景观、悠久的立夏习俗与半山娘娘庙积淀深厚的民间信俗、蚕桑生产习俗与民间艺术构成了... 半山立夏节是以杭州半山地区民众在立夏节气前后,世代传承的系列送春迎夏民俗活动为主体形成的节气型节日。传承地位于杭州城市中心,独特的城中山地景观、悠久的立夏习俗与半山娘娘庙积淀深厚的民间信俗、蚕桑生产习俗与民间艺术构成了鲜明的市井气韵与生活气息,同时也奠定了立夏节会文化空间结构的独特肌理。当代,半山立夏节在延续传统文化积淀的同时,也应城市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需求而日益呈现出公共化、娱乐化、审美化特征,也体现了当代半山立夏节发展的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山立夏 文化空间 传统节会 传承 城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传统、新文化、新模式:新时代动画电影的“中国学派”新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煜 吴骋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4,共5页
“中国学派”在20世纪屡创辉煌,开创了中国动画典范。近年来,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长安三万里》为代表的新时代动画电影延续传统学派的鲜明民族性,同时将时代取向、流行符号、现代技术纳入创作,探索符合当下的“... “中国学派”在20世纪屡创辉煌,开创了中国动画典范。近年来,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长安三万里》为代表的新时代动画电影延续传统学派的鲜明民族性,同时将时代取向、流行符号、现代技术纳入创作,探索符合当下的“中国学派”新构模式。其深植时代脉络、紧跟产业动态,以新传统呈现打造符合时代的新中式美学体验,以新文化解读贴近全年龄段的审美趣味,以新模式创作助推作品价值的最大转化,显现出新时代下中国学派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派” 新时代中国动画 新中式美学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即时性”:作为速度文化的微短剧文艺
4
作者 别君华 曾钰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1,共7页
作为速度文化的新兴样态,微短剧以“即时性”为原则颠覆了传统影像的时间模式。在高密度、强反差的文本叙事和“触手可及”的观演关系下,微短剧有效塑造了“即时性”,契合了观影者对即时满足的诉求。从制造即时性的底层逻辑出发,我们可... 作为速度文化的新兴样态,微短剧以“即时性”为原则颠覆了传统影像的时间模式。在高密度、强反差的文本叙事和“触手可及”的观演关系下,微短剧有效塑造了“即时性”,契合了观影者对即时满足的诉求。从制造即时性的底层逻辑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技术加速、生活加速、消费加速构成微短剧加速文化的三重逻辑。在此背景下,观影者从主动寻求加速快感的审美主体逐渐沦为“被迫加速”的功绩主体,最终陷入加速倦怠,导致自我与世界的断连。基于此,如何从创作和接受角度反思微短剧引发的速度倦怠,并探索现实性解决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短剧 速度文化 即时性 被迫加速 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从训”与“李从顺”之别——兼论徐邦达先生对李嵩画迹的鉴定
5
作者 沙彪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文章源于笔者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音乐的形象——中国卷轴画中的音乐图像学研究”课题时,撰写其中“风俗中的礼乐:宋代《货郎图》和《婴戏图》中的乐器”一章节时的思考,遂再考存世李嵩《货郎图》画迹的北京本、台北本、... 文章源于笔者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音乐的形象——中国卷轴画中的音乐图像学研究”课题时,撰写其中“风俗中的礼乐:宋代《货郎图》和《婴戏图》中的乐器”一章节时的思考,遂再考存世李嵩《货郎图》画迹的北京本、台北本、克利夫兰本和大都会本之别与学界已有观点,从北京本的款题中的“顺”与多数文献著录中“训”之别展开思辨,结合四本画迹的本体笔墨和气韵之别,以及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过眼要录》中过眼的六件李嵩画迹的鉴定成果和依据,考辨其中仍有斟酌余地,从笔墨差异、时代风貌、气韵特点、好坏优劣、作伪情况等再次品鉴四本李嵩《货郎图》画迹以及诸多传世李嵩款或传的南宋院体风格画迹,从“真伪之别”入,亦有真伪之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郎图 李嵩 李从训 李从顺 徐邦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统计的性质、不足与完善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宋立夫 骆梦柯 《人文天下》 2021年第9期36-38,共3页
实现"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助力政府决策,需要详实可靠的文化产业数据,因此,提高文化产业的统计质量势在必行。充分理解文化产业的主题性与派生性,认识现行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在多部门的数据对话、理论基础、国... 实现"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助力政府决策,需要详实可靠的文化产业数据,因此,提高文化产业的统计质量势在必行。充分理解文化产业的主题性与派生性,认识现行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在多部门的数据对话、理论基础、国际可比性和反映区域文化特色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是提升统计服务能力的重要前提。为此,可以通过强化各部门数据在统计调查过程中的联系,探索设置文化产业卫星账户,加大对国际可比性的研究投入,常态化统计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数据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统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统计制度 派生统计 “十四五”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消费空间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的价值、特征与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柴冬冬 王林生 《城市学刊》 2021年第4期67-74,共8页
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是当前世界级城市提升国际交往水平的新维度。城市文化消费空间不仅是消费活动展开的场所,还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征。消费空间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增强城市的文化消费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对国际消费者的吸引力。北京在城市... 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是当前世界级城市提升国际交往水平的新维度。城市文化消费空间不仅是消费活动展开的场所,还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征。消费空间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增强城市的文化消费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对国际消费者的吸引力。北京在城市建设中构建了大量文化消费空间,但这些空间所展现出来的消费潜力,与北京建设国家交往中心的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北京应当通过着力推动城市文化空间的消费化升级,加强特色跨国文化消费空间的构建,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消费空间品牌,扩展文化消费空间的开发层次,构建互联网虚拟文化消费空间等途径来提升国际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国际交往 城市文化 空间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国风插画在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中的应用——以嘉善西塘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史欣媛 王乐妍 《流行色》 2022年第1期70-72,共3页
国风插画的表现形式在当今艺术设计界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文化旅游衍生品相融合的设计选择在生活中也越来越普遍。文章以嘉善西塘地区为例,客观分析了现有衍生品的不足之处,将国风插画与当地文化元素相结合,并探讨了国风插画在该... 国风插画的表现形式在当今艺术设计界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文化旅游衍生品相融合的设计选择在生活中也越来越普遍。文章以嘉善西塘地区为例,客观分析了现有衍生品的不足之处,将国风插画与当地文化元素相结合,并探讨了国风插画在该地区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及其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插画 文创设计 文化旅游 衍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产电影中的杭州影像研究
9
作者 何嘉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92,共5页
以杭州城市为创作文本和叙事题材的电影是中国当代电影中的重要构成。以2018—2022年拍摄的杭州题材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从叙事构成、象征意象、跨媒介融合三方面进行研究。在叙事构成上,杭州影像呈现出多义性留白和梦境编织的特征;在象... 以杭州城市为创作文本和叙事题材的电影是中国当代电影中的重要构成。以2018—2022年拍摄的杭州题材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从叙事构成、象征意象、跨媒介融合三方面进行研究。在叙事构成上,杭州影像呈现出多义性留白和梦境编织的特征;在象征意象上,水滴、雨水、水域充当杭州影像重要的意象构成;在跨媒介融合上,杭州影像对诗歌、戏曲、绘画进行了多向度运用。通过对这三方面的讨论,可以窥见杭州影像的生成符码,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这类创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影像 诗意叙事 意象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IP视角下的影视发展策略研究——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10
作者 梁芯影 《戏剧之家》 2023年第5期166-168,共3页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文化IP影视作品的典范,自上映以来,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将从文化IP与影视作品的创新融合发展模式角度探寻传统文化如何实现良性传播。
关键词 文化IP 跨界融合 影视 衍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河节庆赋能地方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与策略建议——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例
11
作者 秦东旭 《人文天下》 2025年第3期61-67,共7页
近年来,中国大运河各个点段都积极依托大运河文化资源,策划开展了诸多运河节庆活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景观、扎实的文旅融合基础,策划并形成了几乎贯穿全年的运河节庆品牌。这些节庆活动在赋能地方文... 近年来,中国大运河各个点段都积极依托大运河文化资源,策划开展了诸多运河节庆活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景观、扎实的文旅融合基础,策划并形成了几乎贯穿全年的运河节庆品牌。这些节庆活动在赋能地方文化的展示、更新和转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梳理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节庆类型,梳理其开发经验,找到制约因素并提出优化策略,期望能够为其他运河点段节庆品牌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从而更好地发挥运河节庆的地方文化赋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运河节庆 地方文化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媒介化时代文创特色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松华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9期72-75,120,共5页
适应深度媒介化时代的需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传播学课程建设必须进一步推进传播学课程的文创特色,突出其传播理论基础性与文化产业应用性。其中的关键一是知识需要更加聚焦当下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与传播热点,突出理论的当下适用性;二是... 适应深度媒介化时代的需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传播学课程建设必须进一步推进传播学课程的文创特色,突出其传播理论基础性与文化产业应用性。其中的关键一是知识需要更加聚焦当下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与传播热点,突出理论的当下适用性;二是要加强传播学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突出专业应用性。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强调构建以传播视角来分析文化产业典型案例的案例教学体系、以热点分析与传播实践来提升传播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过程中融入与构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课程思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媒介化 文化产业管理 文创特色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研究的演进脉络与热点主题
13
作者 章瑞智 李诗婷 蒋莉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5,共9页
文章以探寻中国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研究规律为出发点,选取近20年CNKI中的425篇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研究的期刊文献,基于文献计量的实证分析,从知识生产脉络、知识生产主体、知识基础、关键词共现和时间线等维度,对传统服饰纹样设计... 文章以探寻中国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研究规律为出发点,选取近20年CNKI中的425篇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研究的期刊文献,基于文献计量的实证分析,从知识生产脉络、知识生产主体、知识基础、关键词共现和时间线等维度,对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20年来该领域发文量增长快速,知识生产主体之间尚未形成稳定的合作网络;设计转化中传统服饰纹样吉祥文化的物化表达、传统服饰纹样提取的方法革新、多学科融合驱动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创新发展是研究的热点;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演化脉络可分为三个阶段,强调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基于用户情感的服务设计、设计转化中的文化自信、共性到个性的心理需求转变、“实用性”转向“精神性”是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纹样 设计转化 文献计量 文献特征 热点主题 纹样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美学”的再讨论与再辨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饶曙光 李明昱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自“共同体美学”提出以来,对其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共同体”的建构、将“共同体美学”作为方法、“共同体美学”自身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显示出当下“共同体美学”存在基本理论和理念不清不明、应用思路有待于进一... 自“共同体美学”提出以来,对其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共同体”的建构、将“共同体美学”作为方法、“共同体美学”自身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显示出当下“共同体美学”存在基本理论和理念不清不明、应用思路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理论信任亟待加强、现实应用性需要再明确等问题。今天再讨论“共同体美学”,首先要明晰其基本理论和核心关键词,同时也要意识到,“共同体美学”既是中国学者从中国电影实际出发提出的原生性理论,也是有效推动中国电影实践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美学” 实践性 开放包容 融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电影视听语言中的中国意象创构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丰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28,共6页
以象立意是中华民族在生活和创作思考中升华出的艺术结晶,在传承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意象美学思想,长久以来它滋养着中国传统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创作。在中国电影创作蓬勃的当下,本文尝试从叙事结构、摄影、声音和剪辑四个方向... 以象立意是中华民族在生活和创作思考中升华出的艺术结晶,在传承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意象美学思想,长久以来它滋养着中国传统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创作。在中国电影创作蓬勃的当下,本文尝试从叙事结构、摄影、声音和剪辑四个方向进行分析、梳理与总结,思考中国古诗之诗意叙事、山水画之构图和意境、园林之空间与声音布局等古典美学跨媒介在电影视听中的转译与表达,意在集母语大成,去其表象之借鉴,取其根深之精华,使传统精神在中国电影创作中开枝散叶多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视听语言 中国意象 创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象·想象·意象:中国乡村电影空间记忆的生成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文韬 柴冬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4-68,共5页
中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更迭前进,城市精神张力的迷失使得乡村愈加重视文化开采与价值传播。中国乡村电影在时代的流转与推动下,以共性的景观记忆、经验记忆、社会记忆获得大众市场的青睐。受众对乡村的记忆由个体化想象开始投射至影像... 中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更迭前进,城市精神张力的迷失使得乡村愈加重视文化开采与价值传播。中国乡村电影在时代的流转与推动下,以共性的景观记忆、经验记忆、社会记忆获得大众市场的青睐。受众对乡村的记忆由个体化想象开始投射至影像媒介,并借由空间的概念衍生成为一种集体性的社会凝聚。乡村电影本体作为承载视觉物象、耦合审美想象、文化意象的动态符号空间,对其空间记忆的生成研究不仅是对类型电影文化价值研究的拓展,更是对乡村记忆架构的分解与诠释,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与文化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电影 空间记忆 审美想象 乡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电影与共同体美学
17
作者 李明昱 饶曙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在当下,为推动西部电影高质量发展,良好的话题度是助力,地域性是武器,打造西部系列电影以及西部标识和品牌是方法,西部电影品牌资产管理是手段,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具备共同体思维。不过,西部电影要形成的共同体,并非一个一体化的共同体,... 在当下,为推动西部电影高质量发展,良好的话题度是助力,地域性是武器,打造西部系列电影以及西部标识和品牌是方法,西部电影品牌资产管理是手段,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具备共同体思维。不过,西部电影要形成的共同体,并非一个一体化的共同体,而是充分包容地域化、差异化、多样化,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的富有张力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电影 话题度 品牌 共同体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辣滚烫》的本土化改编策略
18
作者 曹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1期130-133,共4页
2024年春节档热门影片《热辣滚烫》改编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尽管伴随着过度减肥营销的争议,票房冠军和全民讨论的双丰收印证其本土化改编的成功。影片通过在风格和情节上进行叙事的内外置换、在角色外形和性格上完成形象的表里重构... 2024年春节档热门影片《热辣滚烫》改编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尽管伴随着过度减肥营销的争议,票房冠军和全民讨论的双丰收印证其本土化改编的成功。影片通过在风格和情节上进行叙事的内外置换、在角色外形和性格上完成形象的表里重构、在主旨和价值观上达到文化的显隐转码,实现对原作由内而外的“灵魂性改变”,满足本土观众的审美需求,值得后面的改编电影在思考如何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以契合本土语境时进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辣滚烫 本土化 电影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小说IP电影改编的共性策略研究
19
作者 张煜 《影视制作》 2024年第8期113-117,共5页
拥有互联网基因的“IP”内容,作为一种新的改编文本和新的改编模式进入电影改编系统当中。传统改编理论对改编实践具有指导性的作用。然而,面对改编文本和改编市场的差异化,这些理论在实践中需要被继承和再更新。本文以此为契机,立足于... 拥有互联网基因的“IP”内容,作为一种新的改编文本和新的改编模式进入电影改编系统当中。传统改编理论对改编实践具有指导性的作用。然而,面对改编文本和改编市场的差异化,这些理论在实践中需要被继承和再更新。本文以此为契机,立足于网络IP文本的个性和当下电影市场的特征,借现有改编案例的文本分析和多角度探究,来增加对现今网络文本改编的了解,丰富和继承传统改编理论,并顺势提出适应性、奇观化与主流化的改编共性和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改编 改编策略 电影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问题和元宇宙文艺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烈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2期69-72,共4页
2021年,“元宇宙”(Metaverse)在国际资本与新科技、互联网公司中热度骤升,尤其是10月28日扎克伯格将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并发布他所谓的元宇宙计划,可谓一时之大手笔,迅速点燃了全球关注度,“元宇宙”一词全面“破圈”,人人争谈元... 2021年,“元宇宙”(Metaverse)在国际资本与新科技、互联网公司中热度骤升,尤其是10月28日扎克伯格将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并发布他所谓的元宇宙计划,可谓一时之大手笔,迅速点燃了全球关注度,“元宇宙”一词全面“破圈”,人人争谈元宇宙。2021年因此不能免俗,依照这些年无数个新概念的元年那样,被冠以“元宇宙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宇宙 大手笔 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