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Unity3D的能源站交互展示技术研究 |
何高奇
杨凯林
金祎
陈琪
李海杰
潘志庚
|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
2
|
具身交互与全身交互的比较 |
姚争为
杨琦
潘志庚
刘复昌
丁丹丹
袁庆曙
范然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
3
|
体感交互虚拟漫游的沉浸感评价 |
周强
张敏雄
吴新丽
李昕
黄金鹏
杨文珍
潘志庚
|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
4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疲劳驾驶检测算法研究 |
潘志庚
刘荣飞
张明敏
|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5
|
|
|
5
|
水虚拟仿真技术研究进展 |
方贵盛
潘志庚
|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
6
|
支持自然交互的虚拟跑步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潘志庚
刘从晋
葛莹莹
袁庆曙
|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
7
|
人体运动捕获数据压缩技术研究进展 |
王鹏杰
潘志庚
李威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8
|
基于无标记识别的增强现实方法研究 |
李乾
高尚兵
潘志庚
张正伟
方澄华
王圣全
|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
9
|
自适应椭球包围盒改进织物碰撞检测方法 |
唐勇
杨偲偲
吕梦雅
张明敏
潘志庚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
10
|
使用Kinect快速重建三维人体 |
周瑾
潘建江
童晶
刘利刚
潘志庚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7
|
|
|
11
|
低维人体运动数据驱动的角色动画生成方法综述 |
潘志庚
吕培
徐明亮
王鹏杰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
12
|
基于主题模型和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的中文格律诗自动生成 |
蒋锐滢
崔磊
何晶
周明
潘志庚
|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7
|
|
|
13
|
基于Kinect的实时稳定的三维多手指跟踪算法 |
晏浩
张明敏
童晶
潘志庚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
14
|
基于Kinect的动态手势识别 |
王兵
董洪伟
张明敏
潘志庚
|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
2018 |
9
|
|
|
15
|
人物替换模式的虚拟试衣 |
李俊
张明敏
潘志庚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
16
|
二维流场可视化方法对比分析及综述 |
王盛波
潘志庚
|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
17
|
基于互信息和图像融合的二维流场可视化 |
沈伟华
王盛波
潘志庚
|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18
|
基于改进凸分解的手势识别 |
潘志庚
王顺婷
姚争为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
19
|
移动平台上个性化对联辅助生成 |
沈伟华
张世程
王顺婷
潘志庚
|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20
|
情绪和动机驱动的虚拟人自适应感知模型 |
潘巧明
胡伟俭
李庆华
沈洋
谢海明
刘箴
潘志庚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