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跨学科学习的本质内涵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张华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教育家》
2022年第24期8-10,共3页
-
文摘
大力倡导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和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色之一。什么是跨学科学习?它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是什么?它与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的关系是什么?它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是什么?跨学科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可遵循什么样的路径和规律?探索这些问题对深化我国方兴未艾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程
跨学科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育人
实施路径
本质内涵
综合课程
综合育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未来教育视域下的四种学习样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华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国际课程研究促进会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1年第10期7-12,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生活德育视野下的德育课程开发与跟踪研究”(18JJD88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未来教育是适应信息时代个人和社会发展之需要的教育,它以发展学生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思想的能力为目的。未来教育呼唤更为科学的学习样态,即人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深度学习与非认知学习。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初级阶段相适应的“应试教育”体系尽管存在某种“历史合理性”,但当下仍需要基于未来学习观做出根本超越。
-
关键词
人性化学习
创造性学习
深度学习
非认知学习
-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军事化管理”:应试教育的产物和助推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华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3年第10期51-52,共2页
-
文摘
作为普通教育、基础教育范畴的中小学,如何与“军事”挂起钩来,为何倡导“军事化管理”?这种世界范围内罕见的怪现象却在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学校“军事化管理”的具体表现是:整齐划一的课程,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标准,均被严格控制;整齐划一的教学,把教学的本质理解为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整齐划一的评价,把评价的本质理解为甄别与选拔,
-
关键词
军事化管理
应试教育
助推器
产物
普通高中教育
普通教育
教育范畴
基础教育
-
分类号
G6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大观念课程与教学
被引量:30
- 4
-
-
作者
张华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共11页
-
文摘
大观念课程与教学以发展学生可普遍迁移的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为目的,成为我国当前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从柏拉图到康德、再到杜威,人的观念世界由确立到发展,经历漫长历程。感觉经验与理解或观念相对独立。观念是人行动的假设与指引,人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经验。由此构成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从“学科结构”运动到“理解性教学”运动、再到“概念本位课程与教学”运动,构成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历史进程。大观念课程与教学需要以学科“核心概念”和“大观念”为核心进行设计,并将学生的“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转化为植根真实情境的“表现性任务”及系列探究活动。
-
关键词
大观念课程与教学
核心素养
观念世界
理解性教学
概念本位
-
Keywords
Big-idea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ore competencies
The world of idea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based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呼唤大观念教学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张华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2年第74期1-1,共1页
-
文摘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拉开了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我认为,本次改革带给课堂教学的最大改变是: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观念教学。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提出,“惰性知识”(inert knowledge)对心灵发展非但无用,反而有害。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和应用的只有“概念性理解”,即大观念。
-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程
教学走向
新情境
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
怀特海
观念教学
概念性理解
-
分类号
G63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名师工作室”: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6
- 6
-
-
作者
张华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2年第3期52-53,共2页
-
文摘
“名师工作室”是我国近年来广为采用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与机制。从实践效果看,它至少取得了下列成就:(1)创造了一种自下而上的、“草根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2)创造了“教师研究”的新形式,使“教师研究”在我国蔚成风气;(3)使一部分教师脱颖而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4)使课程与教学改革得到深化。
-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困境与出路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研究
实践效果
自下而上
个性发展
-
分类号
G4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论教师核心素养与教学想象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华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2年第54期20-23,共4页
-
基金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活德育视野下的德育课程开发与跟踪研究”(18JJD88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未来教师即追求新型教育民主并从事教育知识创造的专家型教师。教师核心素养包括学科专长、跨学科理解、学科教学能力、课程素养、学生学习理解、教育通识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社会交往能力和教师伦理诸方面。发展教师核心素养,需要教师的教学想象力与创造力,把课堂教学变成个人的独特想象与合作问题解决行为。
-
关键词
未来教师
教师核心素养
教学想象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超学科探究”:素养本位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张华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教育家》
2023年第23期11-13,共3页
-
文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素养本位课程改革。核心素养不仅是课程目标,而且是信息时代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理念既赋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的时代内涵,又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用新的实践方式——从“常识性探究”走向“超学科探究”。
-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核心素养
课程理念
素养本位
学科探究
基础教育
信息时代
课程改革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创意生活滋养儿童一生的创造力
- 9
-
-
作者
张华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2年第47期1-1,共1页
-
文摘
大国创新,人才为重。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大学、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的贯通衔接,尤其小学阶段的启蒙、培养与奠基不可或缺。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打开“儿童创造力”之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今日学校,可“复活”陶行知等先贤的教育智慧,用儿童创意生活滋养儿童创造力蓬勃发展。生活创意是儿童好奇心发展的起点。
-
关键词
教育家陶行知
儿童创造力
教育智慧
小学阶段
创造之人
创意生活
幼儿园
创新人才的培养
-
分类号
G62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
- 10
-
-
作者
张华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江苏教育》
2019年第66期6-10,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批准号:AHA12000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我国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正严重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个性自由,并深深影响我国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摒弃应试教育,加强教育立法执法,深刻改变学校教育方式。
-
关键词
科举制度
考试文化
应试教育
等级主义
功利主义
学生学业负担
-
分类号
G45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中小学教师如何“创生”课程?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李小红
诸向阳
张华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监测实施与结果应用部
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
无锡市南长街小学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教育家》
2023年第32期16-19,共4页
-
文摘
核心素养时代,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须进一步由课程实施者向课程创生者、领导者转变,在课程设计、开发、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新课改下,中小学教师应如何创生课程?本刊邀请专家进行了分享和讨论。新课改下,我们如何理解教师的课程创生?课程创生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
关键词
课程创生
中小学教师
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
课程设计
教师的角色
新一轮课程改革
课程实施者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大观念教学:起因、理论基础与设计策略
- 12
-
-
作者
郭元勋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2年第74期6-10,共5页
-
文摘
坚持素养本位的教育改革呼唤大观念教学。大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实践范式,结构主义心理学与学习科学构成大观念教学的两大理论基础。具体而言,大观念教学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确立单元主题、确定“新三维目标”、设计探究问题、设计表现性评价和设计探究活动。
-
关键词
大观念教学
素养本位
理解力
结构主义
学习科学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