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英心理学期刊数据删除及删除标准的元研究
1
作者 谢宜骏 杨忠静 吴燕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384,共11页
数据删除在心理学研究中存在较大的操作空间,研究者借此获取显著统计结果的操作极大地威胁了科研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以2000、2010、2020三个年度发表在《心理学报》和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的实证研究为分析对象,结合... 数据删除在心理学研究中存在较大的操作空间,研究者借此获取显著统计结果的操作极大地威胁了科研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以2000、2010、2020三个年度发表在《心理学报》和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的实证研究为分析对象,结合量化和质性分析方法,揭示中英心理学期刊数据删除现状。结果显示,中英期刊存在数据删除的研究各占比为48.83%和35.56%,平均被试删除比例分别为16.31%和14.48%,在删除数据后未按相关标准进行报告的比例分别为11.48%和5.46%;在被试数据删除和观测值数据删除中,报告率最高的删除标准分别为基于极端值的删除(57.87%)和基于任务的删除(30.6%);研究报告的次级删除标准体现了一定的随意性。这些结果表明了建立更为严谨的标准化数据删除报告规范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删除 元研究 有问题的研究操作 数据删除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及情绪表情注意方式 被引量:43
2
作者 马伟娜 朱蓓蓓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8-539,共12页
研究探讨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及情绪表情注意方式的特点。各选取15名孤独症儿童以及作为对照组的智力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各15名,完成情绪共情实验,同时使用生物反馈仪记录自主生理反应,眼动仪记录眼动轨迹。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 研究探讨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及情绪表情注意方式的特点。各选取15名孤独症儿童以及作为对照组的智力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各15名,完成情绪共情实验,同时使用生物反馈仪记录自主生理反应,眼动仪记录眼动轨迹。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对情绪表情的自动模仿及感知能力显著低于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对面孔的总注视时间、总注视点数均显著少于智力障碍儿童、普通儿童;对眼部、嘴部的注视时间比及注视点数比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对高兴和悲伤表情的注意较多而对恐惧则较少。这提示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不足、对情绪表情的注意方式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情绪共情 眼动 自主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上和阈下不同情绪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邓晓红 张德玄 +2 位作者 黄诗雪 袁雯 周晓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5-333,共9页
为检验返回抑制是否受线索生物学意义的调节,分别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以阈上和阈下不同情绪效价(高兴、生气和中性)的面孔为外源性线索,变化同时提示位置的多寡,要求被试对靶子尽可能快而准地作探测反应。实验一发现,三种线索情况下均出... 为检验返回抑制是否受线索生物学意义的调节,分别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以阈上和阈下不同情绪效价(高兴、生气和中性)的面孔为外源性线索,变化同时提示位置的多寡,要求被试对靶子尽可能快而准地作探测反应。实验一发现,三种线索情况下均出现返回抑制且效应量无显著差异;实验二发现,线索为中性面孔时出现返回抑制,线索为高兴和生气面孔时未出现返回抑制。说明返回抑制受线索生物学意义的调节。阈下线索的生物学意义(情绪效价)能得到自动加工,从而影响空间注意的转移和返回抑制机制的功用;阈上线索的情绪效价被清晰感知时,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机制使线索的生物学意义被忽略,从而阻碍情绪效价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上情绪线索 阈下情绪线索 情绪效价 返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对风险和社会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群 李煜 +1 位作者 孙得琳 Tatia M.C.LEE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4-984,共11页
应激是有机体在受到真实或者潜在的威胁刺激时所表现出来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反应,伴随着紧张和焦虑的心理体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多以及脑干-边缘系统-前额叶神经环路的改变。应激对个体在风险决策行为中的风险寻求... 应激是有机体在受到真实或者潜在的威胁刺激时所表现出来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反应,伴随着紧张和焦虑的心理体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多以及脑干-边缘系统-前额叶神经环路的改变。应激对个体在风险决策行为中的风险寻求和风险回避倾向,社会决策行为中的利己和利他倾向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策略使用异常、习惯化和自动化反应增强、反馈学习过程以及奖惩敏感性的改变是应激影响决策行为的认知基础;应激激素的分泌,及杏仁核、前额叶等在决策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脑区活动的改变则为应激作用于决策行为的神经基础。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应激的个体差异与应激对决策影响效应多样性的关系;综合多种指标对应激进行测量;考察应激的时序效应;揭示个体的最佳应激水平;加强对慢性应激影响决策以及应激对决策影响效应可逆性的研究;揭示应激影响决策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 风险决策 社会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环境下亲社会性的增加:来自不同类型的亲社会偏好的研究证据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群 朱兵 +2 位作者 俞奕铭 张敬敏 薛孟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09-2824,共16页
人们面临对生理或者心理产生威胁的应激事件时并不一定表现出敌意和攻击,也可能表现出更强的亲社会性。研究发现,基于利他动机、规则动机、策略性动机的或者基于自我报告的亲社会偏好在应激环境下都可能增强,这可能和应激环境下直觉增... 人们面临对生理或者心理产生威胁的应激事件时并不一定表现出敌意和攻击,也可能表现出更强的亲社会性。研究发现,基于利他动机、规则动机、策略性动机的或者基于自我报告的亲社会偏好在应激环境下都可能增强,这可能和应激环境下直觉增强、共情提升和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改善负面情绪方面的机制有关。未来研究可以从应激的性质、诱发方式、影响机制、个体差异和发展特征等方面去理解应激增加亲社会性的条件,从而提高群体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亲社会性 直觉 共情 情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性支架:学生情感和学科内容交叉点上教师知识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杰里·罗西克 朱晓斌(翻译) 王静丽(翻译)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70,共9页
近十年以来,帮助教师更好进行教学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成为教师教育研究领域越来越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报告了对40名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所进行的长达10多年的一系列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科教学知识... 近十年以来,帮助教师更好进行教学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成为教师教育研究领域越来越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报告了对40名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所进行的长达10多年的一系列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科教学知识理念进行批判和精炼。我们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探讨特定的教学表征是怎样影响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情感反应,这些实践被称之为情感性支架。本文列举了一些情感性支架的例子,提出了情感性支架的分类方式,并探讨了它对教师知识理论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知识 情感 学科教学法知识 文化 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决策过程中的面孔特征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倩 陈林林 杨群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8-709,共12页
面孔是社会交互活动中的一种重要信息源,来自实验室或者真实案件审理的证据表明,面孔特征维度会对民事赔偿裁决、刑事案件量刑等司法行为产生影响。这些面孔特征维度包括:面孔的吸引力、可信度、成熟度,面部的种族特征,以及面部表情等... 面孔是社会交互活动中的一种重要信息源,来自实验室或者真实案件审理的证据表明,面孔特征维度会对民事赔偿裁决、刑事案件量刑等司法行为产生影响。这些面孔特征维度包括:面孔的吸引力、可信度、成熟度,面部的种族特征,以及面部表情等。在审判决策过程中,这种面孔特征效应还受到诸如犯罪类型,罪行严重程度,决策者的思维加工类型、法律专业训练,个体的信念、态度和动机等因素的调节。面孔特征影响审判决策的内在机制,主要和信息的自动化加工、犯罪刻板印象的激活和特质推理以及情绪的唤起几个方面有关。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1)研究的生态效度;(2)面孔特征对审判决策影响的文化差异,重视本土研究;(3)各个面孔特征维度可能存在的交互效应;(4)如何去调整或者矫正审判决策中的面孔特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决策 面孔吸引力 面孔可信度 面孔成熟度 面部表情 犯罪刻板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