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测序法对啮齿类动物汉坦病毒的检测和基因分型 被引量:4
1
作者 戴方伟 宋晓明 +4 位作者 卢领群 周莎桑 萨晓婴 吕宇 应华忠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PCR-测序法在啮齿类动物汉坦病毒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Genbank 7种血清亚型24株汉坦病毒代表性毒株为基础,从病毒基因S片段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邻位相连法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以该方法对浙江省近年从野生啮齿类动物中临床... 目的探讨PCR-测序法在啮齿类动物汉坦病毒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Genbank 7种血清亚型24株汉坦病毒代表性毒株为基础,从病毒基因S片段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邻位相连法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以该方法对浙江省近年从野生啮齿类动物中临床分离的汉坦病毒毒株进行分型鉴定。结果所建系统发育树将所分析的毒株分为5个区域,引起HFRS的四种血清型具有较稳定的拓扑结构,且能与引起HPS的血清型进行区分。11株实验毒株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该引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9株浙江省分离的血清型未知毒株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包含引起HFRS的3株HTN和1株SEO血清型,其他5株属两种未知血清型。讨论所建立的PCR-测序法具有用于临床检测汉坦病毒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啮齿动物 测序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原生动物纤毛虫的采集、分离与培养 被引量:2
2
作者 齐桂兰 刘桂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8-39,共2页
纤毛虫是生物学实验课常用的实验材料,本文对几类常见纤毛虫的采集、分离与培养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关键词 纤毛虫 采集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PS1转基因鼠中阿尔茨海默病对听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桂飞 宋丹丹 +2 位作者 汪海燕 孙筱品 杨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
目的探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进程中APP/PS1转基因鼠的听力和耳蜗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判断AD发生发展是否会影响其听功能。方法选择4、8和12月龄的APP/PS1转基因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以及听性脑... 目的探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进程中APP/PS1转基因鼠的听力和耳蜗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判断AD发生发展是否会影响其听功能。方法选择4、8和12月龄的APP/PS1转基因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以及听性脑干反应(ABR)等方法检测,比较分析不同月龄APP/PS1转基因鼠的听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8和12月龄APP/PS1转基因鼠海马中Aβ斑块显著增多,且随着年龄的增加APP/PS1转基因鼠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显著增加,表明随年龄的增加APP/PS1转基因鼠AD呈加重趋势;在4、8和12月龄,与同窝野生型小鼠相比APP/PS1转基因鼠的各频率听力阈值均未见显著差异。耳蜗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显示,两种小鼠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等内耳关键细胞均无显著差异。APP/PS1转基因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ABR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两种小鼠的听力阈值均显著上升,均表现为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结论APP/PS1转基因鼠的发病进程中存在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但AD发生发展几乎不会对APP/PS1转基因鼠的听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听力损失 APP/PS1转基因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爪沙鼠动情周期血清激素水平与卵泡发育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肖丽 陈立青 +5 位作者 戴方伟 宋晓明 郭红刚 卢领群 吕宇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0-34,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长爪沙鼠动情周期血清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利激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和卵泡黄体数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直接镜检法确定长爪沙鼠的动情周期,以ELISA法测定长爪沙鼠血清PRL、E2、FSH和LH水平,并观察动情周期各... 目的研究长爪沙鼠动情周期血清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利激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和卵泡黄体数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直接镜检法确定长爪沙鼠的动情周期,以ELISA法测定长爪沙鼠血清PRL、E2、FSH和LH水平,并观察动情周期各时相各级卵泡和黄体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直接镜检法计数角化细胞统计阴道脱落细胞的类型及比例,确定长爪沙鼠动情周期的四个时相,发现长爪沙鼠动情周期各级卵泡数量各时相间均差异未见显著性。动情间期黄体数量较其他各时相显著减少(P<0.05)。血清PRL和LH水平从动情前期至动情间期逐渐增高,至动情间期达峰值(P<0.05),而血清E2和FSH水平均在动情前期最高(P<0.05),在动情间期达到最低。结论长爪沙鼠动情周期各时相卵泡和黄体数量与各时相激素的变化密切相关,动情周期各时相卵泡数量差异未见显著性。动情周期中出现的血清FSH和E2峰值的时相与小大鼠一致,而PRL和LH出现峰值的时相与大小鼠有差异,为长爪沙鼠生殖生理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情周期 长爪沙鼠 卵泡 催乳素 雌二醇 促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爪沙鼠的生物净化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卢领群 宋晓明 +7 位作者 戴方伟 周莎桑 李长龙 马伟锋 柯贤福 楼琦 吕宇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2-66,共5页
目的实现长爪沙鼠微生物质量升级和实验动物化目标,需对长爪沙鼠实施生物净化。方法在长爪沙鼠生物净化过程中,采取孕鼠选择和临产期判断、无菌剖宫产、仔鼠代乳以及独立通风笼盒(IVC)饲养管理等措施,比较了ICR小鼠、SD大鼠、长爪沙鼠... 目的实现长爪沙鼠微生物质量升级和实验动物化目标,需对长爪沙鼠实施生物净化。方法在长爪沙鼠生物净化过程中,采取孕鼠选择和临产期判断、无菌剖宫产、仔鼠代乳以及独立通风笼盒(IVC)饲养管理等措施,比较了ICR小鼠、SD大鼠、长爪沙鼠代乳和饲料中添加营养成分对仔鼠代乳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实施长爪沙鼠无菌剖宫产达85胎次,通过ICR代乳鼠代乳并成功断乳167只。结论本研究顺利实现了长爪沙鼠生物净化,形成的关键技术有望为我国特色实验动物资源的生物净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生物净化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痘病毒荧光定量Taqman-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江涛 戴方伟 +3 位作者 周莎桑 宋晓明 吕宇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4,共6页
目的建立鼠痘病毒的荧光定量Taqman-PCR检测方法,以期能快速、准确、灵敏、特异的检出鼠痘病毒。方法经过比对和筛选,本研究选取鼠痘病毒的ERPV_027基因480-800位序列段,作为引物设计位点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对该引物对和探针的特异性、... 目的建立鼠痘病毒的荧光定量Taqman-PCR检测方法,以期能快速、准确、灵敏、特异的检出鼠痘病毒。方法经过比对和筛选,本研究选取鼠痘病毒的ERPV_027基因480-800位序列段,作为引物设计位点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对该引物对和探针的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鼠痘病毒的检测极限是68 copies/μL;该方法特异性强,只对鼠痘病毒特定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而对小鼠肝炎病毒、仙台病毒、沙门氏菌等其它病毒、细菌无扩增;该方法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较好。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鼠痘病毒的荧光定量Taqman-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痘病毒 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环境长爪沙鼠种群中病原体携带情况普查 被引量:4
7
作者 戴方伟 杜江涛 +4 位作者 周莎桑 吕宇 桂飞 宋晓明 褚晓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8,31,共5页
目的对普通环境饲养的长爪沙鼠病原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为制定长爪沙鼠病原体检测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小鼠、大鼠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方法,对普通环境饲养的30只长爪沙鼠进行16项细菌、11项病毒和8项寄生虫的检测。结果饲养于... 目的对普通环境饲养的长爪沙鼠病原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为制定长爪沙鼠病原体检测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小鼠、大鼠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方法,对普通环境饲养的30只长爪沙鼠进行16项细菌、11项病毒和8项寄生虫的检测。结果饲养于普通环境的30只长爪沙鼠有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仙台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呼肠孤病毒III型、小鼠脑脊髓炎病毒、支原体、泰泽病原体、螺杆菌抗体检出,其检出率分别为6.7%、3.3%、100.0%、6.7%、10.0%、6.7%、6.7%和56.7%,同时检出嗜肺巴斯德杆菌感染率为3.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为10.0%,大肠埃希菌O115 a,C,K(B)感染率为6.7%,鼠三毛滴虫感染率为100.0%,鞭毛虫感染率为100.0%。结论本研究为制定长爪沙鼠等级标准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环境长爪沙鼠种群中病原体携带情况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小鼠体外受精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洪胜辉 倪利锋 +2 位作者 王芊芊 陈晓娟 刘迪文 《浙江畜牧兽医》 2016年第6期1-2,共2页
为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小鼠体外受精中的作用,试验选用C57BL/6J小鼠(雄鼠12周龄,雌鼠4周龄)、ICR受体鼠(8-10周龄)。GSH添加浓度分别为终浓度0、1 mmol/L、2 mmol/L,每组超排雌鼠5只,转基因小鼠净化试验每个品系超排雌鼠10只。结... 为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小鼠体外受精中的作用,试验选用C57BL/6J小鼠(雄鼠12周龄,雌鼠4周龄)、ICR受体鼠(8-10周龄)。GSH添加浓度分别为终浓度0、1 mmol/L、2 mmol/L,每组超排雌鼠5只,转基因小鼠净化试验每个品系超排雌鼠10只。结果显示,在受精液(HTF)中添加GSH 1 mmol/L时,小鼠体外受精效果最好,受精率达70.8%,胚胎形状正常,未受精单细胞与异形胚较少,胚胎移植平均妊娠率达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体外受精 受精率 产仔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