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性知识教与学研究——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巩子坤 刘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62,共7页
中小学的运算类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具有层次性与有限性,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怎样算,但对为什么这样算背后的道理知之较少。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程序性知识以及相关的原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中小学的运算类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具有层次性与有限性,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怎样算,但对为什么这样算背后的道理知之较少。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程序性知识以及相关的原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从教师、教材到教学,都比较关注对程序性知识原理的抽象解释,而较少关注直观的说明和推导。建议:课程标准要确定适度的理解水平;教材要注重对直观的诉求;教学要开展"例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知识 理解水平 例规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和技能化倾向——六十年语文教育最大的失 被引量:45
2
作者 倪文锦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16,共3页
在建国六十年之际,我们的语文教育也走过了风风雨雨六十年。六十年的语文教育成果卓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在欣喜之余,还存有诸多困惑。本期我们邀请语文教育专家,谈谈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的得与失,以期... 在建国六十年之际,我们的语文教育也走过了风风雨雨六十年。六十年的语文教育成果卓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在欣喜之余,还存有诸多困惑。本期我们邀请语文教育专家,谈谈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的得与失,以期给语文教师勾勒出一个较清晰明了的语文教育的得失路径,以牢牢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教育 知识化 技能化 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学科 政治因素 工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之我见 被引量:22
3
作者 倪文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性质的界定,虽然比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进了一大步,但仍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对语文课程所下的定义还不够严密,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价值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性质的界定,虽然比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进了一大步,但仍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对语文课程所下的定义还不够严密,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价值的概括还不够准确,对语文课程特点的揭示还不够科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 课程性质 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文新课程的两点哲学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倪文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41,共8页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两点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第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表述。语言是观念性的,“语文工具论”是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基础;“人文性”窄化了语言的功能,不利于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整体...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两点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第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表述。语言是观念性的,“语文工具论”是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基础;“人文性”窄化了语言的功能,不利于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整体功能;语言与文学不在同一层次,工具性与人文性不属于一对范畴;人文教育古已有之,“泛人文化”无助于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第二,语文课程标准将学习方式方法归为课程理念。课程理念即课程指导思想,它处于课程的宏观层面,而教学(学习)方式方法则处于课程的微观层面。教学(学习)方式方法的具体实施,实质上是一个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辩证关系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课程理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课程改革 课程性质 改革反思 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的公布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倪文锦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2,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尤其是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基础教育逐步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形成了“必修课”加“选修课”加“活动课”的所谓“三个板块”的课程新结构:并建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尤其是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基础教育逐步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形成了“必修课”加“选修课”加“活动课”的所谓“三个板块”的课程新结构:并建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原有的课程体系滞后性日益显现。为此,教育部于1999年5月启动了第八次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活动课” 标的 课程改革 课程管理体系 新中国成立 义务教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