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学报的传播理念之误与功能再定位的改革思路 被引量:5
1
作者 崔宁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2,80,共5页
我国高校学术期刊长期存在传播理念、社会功能定位观和学术专业定位坐标的错位倾向,为此,我国高校学报应努力找准学科之间的"切入点"和"生水点",借助自身学科的优势,引领本学科在全世界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学报 传播理念 功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多层级差异性专业化人文期刊系统——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宁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58,共3页
为了切实推进学术文化事业的改革创新步伐,我们亟须对高校文科学报系统进行科学定位与机制改革。进而言之,我国的高校文科学报需要基于优势学科实现优化重组,以便形成多层级、差异性和专业化的人文期刊体系,借此改变其数量庞大、质量... 为了切实推进学术文化事业的改革创新步伐,我们亟须对高校文科学报系统进行科学定位与机制改革。进而言之,我国的高校文科学报需要基于优势学科实现优化重组,以便形成多层级、差异性和专业化的人文期刊体系,借此改变其数量庞大、质量堪忧和效益低下的严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文科学报 期刊系统 改革创新 专业化 差异性 人文 层级 学术文化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主体实现本体知识建构与思维创新的认知机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崔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30,共6页
为应对21世纪人文与科学交叉、学科走向交叉融通与协同增益的新趋势,满足知识生产主体与知识消费主体的高新复合性价值需求,人文学报的编辑作为传播主体,亟需采用认知路径提升思维建构水平与价值判断能力。其中,首先需要借助具身体验来... 为应对21世纪人文与科学交叉、学科走向交叉融通与协同增益的新趋势,满足知识生产主体与知识消费主体的高新复合性价值需求,人文学报的编辑作为传播主体,亟需采用认知路径提升思维建构水平与价值判断能力。其中,首先需要借助具身体验来扩展和深化感性经验与本体知识;其次需要借助具身预演来整合形而下—形而中—形而上概念范畴,贯通表象—概象—意象思维三元时空;再次需要借助具身映射来建构理智感、美感、道德感相统一的本体意识系统,借此提升自己的理念创新能力与意象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主体 本体知识 认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周氏兄弟与比亚兹莱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晓江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32,共1页
陈子善老师编《比亚兹莱在中国》(三联书店,2019年4月),在《从“琵亚词侣”到“比亚兹莱”(代编后记)》中,他以为鲁迅与Beardsley的因缘,确切可查的可追溯到1924年,并注意到鲁迅藏书中还有一册德文版的Aubrey Beardsley,唯“此书购于何... 陈子善老师编《比亚兹莱在中国》(三联书店,2019年4月),在《从“琵亚词侣”到“比亚兹莱”(代编后记)》中,他以为鲁迅与Beardsley的因缘,确切可查的可追溯到1924年,并注意到鲁迅藏书中还有一册德文版的Aubrey Beardsley,唯“此书购于何时,或为何人所赠,鲁迅日记中似无明确记载”。对此,邢程在《周氏兄弟接受比亚兹莱的时间》(《现代中文学刊》2019年第4期)中把周氏兄弟接受比氏的时间上推到1913年,这是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氏兄弟 鲁迅日记 陈子善 比亚兹莱 三联书店 编后记 德文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时脱离尘世——丰子恺的“闲情”散文及其文化内蕴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晓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丰子恺优美一面的散文与漫画创作,是与他的“绝缘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的艺术作品里,虽然我们很难看到纯粹描写“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一类的作品,也很难读到传统士大夫式的山水遨游与田园鉴赏;但他的作品,比如小儿女... 丰子恺优美一面的散文与漫画创作,是与他的“绝缘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的艺术作品里,虽然我们很难看到纯粹描写“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一类的作品,也很难读到传统士大夫式的山水遨游与田园鉴赏;但他的作品,比如小儿女的神态、朋友的夜饮、闲居时候的心情等等,同样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元气淋漓的精神世界,一个充满着人间情味的有情世界。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重新审读这一部分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在消解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异化与窒枯等方面所具有的文化内蕴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闲情散文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