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龄化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1
作者 郎晓霆 《花卉》 2025年第9期88-90,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加深,乡村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在乡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交往以及增强社区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老龄化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加深,乡村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在乡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交往以及增强社区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老龄化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适合老年人需求的空间布局、设施配置及环境优化策略,提出了若干设计原则和建议,旨在为未来的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乡村公共空间 景观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国内双重视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2
作者 刘合林 徐颖 +2 位作者 李仰濮 王伟 慈慧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4,共9页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存在重技术功能而轻价值创造、重国内实践而轻国际对话的局限。立足中国规划实践,面向国际视野,兼顾中国价值输出,提出中国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指出:①指标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存在重技术功能而轻价值创造、重国内实践而轻国际对话的局限。立足中国规划实践,面向国际视野,兼顾中国价值输出,提出中国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指出:①指标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中枢作用,需要采取面向国内规划管控实践、面向国际价值输出和面向国际国内交流的3种价值目标;②国际典型监测指标体系的监测目标具有明显的时代阶段性、实践需求性和地域差异性,监测内容突破部门与行业限制,涵盖社会、经济、环境、文化、治理等多维度,重在多维度、多尺度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重大决策;③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需要瞄准3个目标定位,分别为国土空间高效治理、中国价值对外传播和国际对话交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野 中国特色 国土空间规划 实施监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0
3
作者 潘蓉 杨毅栋 朱良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70,共5页
当前,全国“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初步成形,但超大、特大城市由于其规划的综合性、复杂性远超于中小城市,急需在市级层面建立完善的规划传导体系。许多超大、特大城市基于各自的实践已初步构建了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但... 当前,全国“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初步成形,但超大、特大城市由于其规划的综合性、复杂性远超于中小城市,急需在市级层面建立完善的规划传导体系。许多超大、特大城市基于各自的实践已初步构建了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但杭州市由于更多样的地区类型和更复杂的管理体制,不宜套用其他城市的传导模式,而应探索适宜本地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文章基于杭州市的实践,探索构建了适用于杭州市的“市级—区县—镇街”纵向传导及“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横向协同体系,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杭州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与落地路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传导体系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视角下养老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方法探索——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钧 金霜霜 王珏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在大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建设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需要置于技术和治理的双重语境中。养老设施作为现今重要的民生服务平台,其空间供给更应符合空间公平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为提升专项规划的空间... 在大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建设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需要置于技术和治理的双重语境中。养老设施作为现今重要的民生服务平台,其空间供给更应符合空间公平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为提升专项规划的空间治理效用,以杭州的养老设施专项规划编制为例,着眼编制方式方法的探讨,分析现阶段养老设施的空间供需状况和困境,并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明确指出养老设施规划的编制应与当今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相耦合,与老年人的空间分布相匹配,与人口的动态演变相呼应。以此为导向,从注重差异化配置、推进均衡化布局和强化可实施路径3个方面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新时代专项规划编制提供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养老设施专项规划 供需匹配 编制方法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保护利用到机制管理的杭州郊野公园规划体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凯旋 侯焱 华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3,共6页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建成区外出现了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空间受蚕食、乡村地区发展缺乏动力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足等问题,郊野公园的建设有助于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文章以杭州郊野公园规划为例,针对“定位、空间、实...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建成区外出现了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空间受蚕食、乡村地区发展缺乏动力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足等问题,郊野公园的建设有助于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文章以杭州郊野公园规划为例,针对“定位、空间、实施”三大难题,从定位研究、空间划定和实施导控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构建理论扎实、逻辑严谨、管控周全的杭州郊野公园规划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公园 生态资源 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动一课——从杭州市河坊街改造规划谈起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微先 《现代城市研究》 1999年第4期51-54,63,共5页
本文从杭州市河坊街改造规划引起的大讨论,说明广大市民参与规划工作,对于提高广大市民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识是一次极好的普及教育,对于规划工作者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动一课。
关键词 规划 市民参与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途管制导向下历史空间边界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艳 姚欣言 +1 位作者 陈鹤恬 李金洁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81,共10页
当前,作为重要资源的历史空间受制于传统边界认知模式,在管理中存在范围模糊、对象不明等问题。以用途管制为导向,基于价值关联的时间逻辑、空间逻辑分析历史空间边界的形成机制,以历史空间价值为统领,构建历史空间三维模型,分析价值在... 当前,作为重要资源的历史空间受制于传统边界认知模式,在管理中存在范围模糊、对象不明等问题。以用途管制为导向,基于价值关联的时间逻辑、空间逻辑分析历史空间边界的形成机制,以历史空间价值为统领,构建历史空间三维模型,分析价值在国土空间层面传导关联的内在作用,整合历史空间边界识别指标,形成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安徽省固镇县中心区及其县域和垓下村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历史空间用途管制范围的分区分层、融入体系的管控研究方法,为建立健全历史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途管制 历史空间 管理边界 识别方法 分区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成区剩余空间更新利用与实施路径——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斐 王曼曼 +2 位作者 青雨馨 毛利伟 孙洁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8-65,共8页
在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公共空间需求和城市建成区可利用空间日益紧张的矛盾下,活化剩余空间成为城市“小织补、微更新”的一种趋势,然而目前国内已有研究缺乏对剩余空间清晰、系统的探讨。首先,明确剩余空间的定义与特征,以杭州市为例分... 在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公共空间需求和城市建成区可利用空间日益紧张的矛盾下,活化剩余空间成为城市“小织补、微更新”的一种趋势,然而目前国内已有研究缺乏对剩余空间清晰、系统的探讨。首先,明确剩余空间的定义与特征,以杭州市为例分析建成区内剩余空间的问题特征与成因机制;其次,明确剩余空间在生活、生态、人文与美学4个方面的价值,以及基于主导功能类型的5大类、13小类的分类体系;再次,构建基于空间类型的纵向维度和基于空间需求的横向维度的剩余空间更新利用体系;最后,提出剩余空间实施共同营造模式、实施管理路径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空间 微更新 建成区 共同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城市河道氮磷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昊 陈前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65,共7页
文章基于杭州372个监测站点的水质数据和研究区域的Landsat影像,在分析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采用SWAT模型、Pearson相关分析、RDA分析探讨了杭州河道中氮磷实测值与潜在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2012... 文章基于杭州372个监测站点的水质数据和研究区域的Landsat影像,在分析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采用SWAT模型、Pearson相关分析、RDA分析探讨了杭州河道中氮磷实测值与潜在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2012年以来,杭州氮磷的实测值不断优化,但人口与建设用地的增加导致潜在值不断恶化,并总体呈现圈层式的格局特征;(2)道路广场用地、工业用地以及较高的人口密度是目前杭州河道中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而林地与绿地则能起到有效的净化作用;(3)不同圈层的水质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显著,第一圈层为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开发强度所导致的潜在风险;第二圈层为大量工业用地、道路用地所带来的实测污染;第三圈层为农业所带来的总磷污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管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水质 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 人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架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群 潘蓉 +1 位作者 杨毅栋 蒋迪刚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54,共6页
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协同纵向和横向政府事权,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全过程,确保规划刚性控制和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空间治理和规划变革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杭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 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协同纵向和横向政府事权,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全过程,确保规划刚性控制和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空间治理和规划变革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杭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规划管理全过程系统"补短板",初步探索了市级层面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框架思路,从管制基础、管制方式、管制实施和监测监管等方面深化关键举措的研究,以期为杭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支撑,并为同类城市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用途管制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龄友好型城镇社区规划策略——以温州市龙湾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雍雍 金建伟 +2 位作者 傅哲宁 詹敏 吴一洲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20,共7页
城镇社区是城市建设治理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居民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是居民提升生活品质、共建美好生活的核心载体。立足于当前全龄友好型社区规划实践,分析城镇社区全龄人群的构成,提出包括全龄友好的顶层谋划、代际需求的精准画像、空间... 城镇社区是城市建设治理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居民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是居民提升生活品质、共建美好生活的核心载体。立足于当前全龄友好型社区规划实践,分析城镇社区全龄人群的构成,提出包括全龄友好的顶层谋划、代际需求的精准画像、空间场景的灵活匹配、互利互助的协同治理等方面的全龄友好型社区规划建设实施策略。以温州市龙湾区为例,从顶层谋划、代际需求、空间匹配、协同治理4个维度提出面向全龄友好的城镇社区规划建设策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城镇社区规划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龄友好 代际需求 空间匹配 城镇社区 温州市龙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公轨两用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法宝 朱勇骏 +1 位作者 康晋 张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97,共6页
钱塘江公轨两用大桥通行双向8车道一级公路、双线机场快线和慢行通道。大桥全长2007.8 m,包括跨钱塘江主桥、公轨合建引桥以及快轨车站,横向布置为公路在上、轨道交通在下的双层结构。跨钱塘江主桥采用(73.4+122+4×240+122+73.4)m... 钱塘江公轨两用大桥通行双向8车道一级公路、双线机场快线和慢行通道。大桥全长2007.8 m,包括跨钱塘江主桥、公轨合建引桥以及快轨车站,横向布置为公路在上、轨道交通在下的双层结构。跨钱塘江主桥采用(73.4+122+4×240+122+73.4)m悬链形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节点桥采用(51+82+51)m和(40+36)m跨度的连续钢箱梁桥及简支结合梁桥;两岸引桥采用29 m及31 m标准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形梁桥(公路部分)和简支箱梁桥(快轨部分)。跨钱塘江主桥针对其长联大跨的特征,在中间5个主墩设置双曲面摩擦摆支座以提高结构抗震能力、减小下部结构规模;针对公轨两用的特征,采取增设上加劲弦、上下层桥面间设置横向桁架的措施提高桥梁刚度;针对并行桥位的影响,对桥墩及基础进行合理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双层桥面 桥型方案 跨度布置 总体设计 结构措施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用水定额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正荣 张振林 +1 位作者 贾剑峰 胡冬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4期101-103,共3页
以杭州市为例,根据2000-2006年工业增加值与工业用水量资料,分别采用指数模型和年下降率法,建立一般工业用水指标预测模型,以此预测出未来不同水平年工业用水指标和工业用水量。通过与万元工业产值定额法预测的工业用水量进行比较,对确... 以杭州市为例,根据2000-2006年工业增加值与工业用水量资料,分别采用指数模型和年下降率法,建立一般工业用水指标预测模型,以此预测出未来不同水平年工业用水指标和工业用水量。通过与万元工业产值定额法预测的工业用水量进行比较,对确定的工业万元GDP用水指标进行了评价,说明本文提出的预测分析方法可行,对工业节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元工业GDP 用水指标 指数模型 年下降率模型 用水指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二次配合比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小兵 刘树鑫 +1 位作者 刘亚 贾秋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3,共8页
将微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MSFRSCC)视作由满足一定填充能力和抗离析性能要求的基础自密实混凝土(SCC)与微细钢纤维净浆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础SCC和钢纤维净浆制备MSFRSCC的二次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通过坍落扩展度和纤维特征值来... 将微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MSFRSCC)视作由满足一定填充能力和抗离析性能要求的基础自密实混凝土(SCC)与微细钢纤维净浆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础SCC和钢纤维净浆制备MSFRSCC的二次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通过坍落扩展度和纤维特征值来确定该方法的适用范围,获得了MSFRSCC基本力学性能随纤维特征值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基础砂浆流变参数制备基础SCC,同时基于净浆平均裹浆厚度确定钢纤维净浆用量来最终制备MSFRSCC的方法,能够满足对MSFRSCC强度和工作性的预期;当纤维特征值不大于70.0%时,二次配合比设计方法能保证MSFRCC的工作性要求,且MSFRSCC的力学性能与纤维特征值线性相关度较高,可以基于基础SCC来预测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 二次配合比设计 纤维特征值 净浆裹浆厚度 流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公园的道路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引光 吴蕾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9-91,共3页
由于湿地表层土体为高压缩、低承载力的淤泥,湿地公园内部道路的建设若采用常规的软基处理方式,则工程费用相对较高并对湿地环境影响大。针对目前国内湿地道路建设尚无成熟案例,以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内部的机动车道、步... 由于湿地表层土体为高压缩、低承载力的淤泥,湿地公园内部道路的建设若采用常规的软基处理方式,则工程费用相对较高并对湿地环境影响大。针对目前国内湿地道路建设尚无成熟案例,以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内部的机动车道、步行道分别以桥梁及浮式路堤等多种方案进行研究探讨,以供同类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湿地公园 道路 浮式路堤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漫忆——齐康院士访谈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俊宴 秦诗文 +2 位作者 金探花 缪岑岑 齐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118,共4页
杨俊宴: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起源。齐先生,您投身建筑和城市研究领域这么多年来,有哪些事件对您来说印象十分深刻?齐康:要说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苏州的干将路。当年苏州拓宽干将路,为了留住苏州的老味道,我的老... 杨俊宴: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起源。齐先生,您投身建筑和城市研究领域这么多年来,有哪些事件对您来说印象十分深刻?齐康:要说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苏州的干将路。当年苏州拓宽干将路,为了留住苏州的老味道,我的老朋友周干峙委托我来做项目审查,让我把握两边建筑的基调和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城市设计 周干峙 齐康 项目审查 院士访谈 干将路 苏州 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泾水电站泄洪冲沙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少明 蔡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114,共4页
文泾水电站位于多泥沙的泾河上,泥沙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文泾水电站发电效益和安全的重大技术问题。设计采用泄洪冲沙洞作为泄洪排沙建筑物,通过计算分析、模型试验确定冲沙洞相对位置、规模,成功地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保证了电站发挥正常... 文泾水电站位于多泥沙的泾河上,泥沙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文泾水电站发电效益和安全的重大技术问题。设计采用泄洪冲沙洞作为泄洪排沙建筑物,通过计算分析、模型试验确定冲沙洞相对位置、规模,成功地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保证了电站发挥正常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淤积 冲沙洞 冲沙漏斗 文泾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弯组合梁桥关键施工阶段负弯矩区力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唐翔 应黄诚 彭卫兵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6-652,共7页
钢-混凝土组合梁易造成负弯矩区域混凝土开裂,且对于斜弯桥而言,空间受力形式较为复杂。为监测组合梁关键施工阶段桥面板应力变化情况,以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汪家埠枢纽某斜弯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模拟以及现场... 钢-混凝土组合梁易造成负弯矩区域混凝土开裂,且对于斜弯桥而言,空间受力形式较为复杂。为监测组合梁关键施工阶段桥面板应力变化情况,以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汪家埠枢纽某斜弯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模拟以及现场布置传感器进行应力监测,研究斜弯钢混组合箱梁桥负弯矩区段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落梁施工可作为斜弯连续组合梁的抗裂方法之一;现场实测数据与有限元模拟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有良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斜弯梁桥 应力监测 负弯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体系多塔矮塔斜拉桥推倒分析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雨洁 宋旭明 +1 位作者 邹卓 唐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92,共12页
为了研究推倒分析求解混合体系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的适用性,以某混合体系多塔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SAP2000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桥梁结构进行弹性和弹塑性推倒分析,探究在多塔矮塔斜拉桥地震分析中传统推倒和模态推倒的优劣... 为了研究推倒分析求解混合体系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的适用性,以某混合体系多塔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SAP2000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桥梁结构进行弹性和弹塑性推倒分析,探究在多塔矮塔斜拉桥地震分析中传统推倒和模态推倒的优劣及结构在塑性状态下不同计算方法的精确程度。结果表明:在弹性状态下,混合体系矮塔斜拉桥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地震响应不仅仅由一阶振型控制,高阶振型的影响依旧显著,这导致传统荷载模式求解结果偏差过大,而考虑高阶振型的MPA法在弹性及弹塑性阶段的适用性均较好,且Chopra法与ATC-40法在塑性地震响应求解方面具有良好的统一性。在塑性状态下,ATC-40法和Chopra法得出的纵横向基底剪力与非线性时程偏差较大,建议当采用ATC-40和Chopra法计算混合体系多塔斜拉桥地震下内力响应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模态控制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抗震分析 多模态推倒分析 能力谱法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下城市空间更新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以杭州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宇乾 武前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7,共8页
城市空间的演变过程存在政府、市场、社区三方力量的博弈,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城市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有助于掌握城市创新空间演变逻辑与治理要点文章探究杭州"西溪谷互联... 城市空间的演变过程存在政府、市场、社区三方力量的博弈,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城市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有助于掌握城市创新空间演变逻辑与治理要点文章探究杭州"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空间更新演变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空间、传统经济空间和地方社会空间变化特征,从中发现,政府经营、企业协同、中产阶层化共同构成了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演化的动力机制,推动了西溪谷创新空间的持续更新不同于传统城市空间演变过程,创新空间的演变强调以创新人才为导向,而创新化的社会空间是吸引创新人才集聚的关键最后基于对城市创新空间发展的内在机制,探讨了创新空间的治理策略,以期推动城市空间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创新空间 社会空间 动力机制 特色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