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总管病变中的诊断意义(附37例报告)
1
作者 章復龙 徐晶 +1 位作者 朱元东 施言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的探索超声内镜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总管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2023年1月该院3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超声内镜扫查胆总管,观察胆总管壁厚度,测定胆总管宽度和胆总管腔情况。结... 目的探索超声内镜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总管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2023年1月该院3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超声内镜扫查胆总管,观察胆总管壁厚度,测定胆总管宽度和胆总管腔情况。结果胆总管壁毛糙的97.3%(36/37),胆总管壁平均厚度0.19 cm,胆总管平均宽度0.47 cm,胆总管腔内絮状物沉积的73.0%(27/37),胆总管扭曲的13.5%(5/37),在超声内镜检查中,所有患者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均无出血。结论超声内镜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检查中,能清晰地显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总管情况,大部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存在胆总管炎性病变,但所有患者均无胆管炎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食管胃静脉曲张 胆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钛夹联合组织胶治疗GOV2型胃底静脉曲张30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施言 吴乾能 +5 位作者 谢欣城 陈娟 方蕾 章復龙 金指望 朱元东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8-92,共5页
目的总结该院30例应用内镜下钛夹联合组织胶预防和治疗GOV2型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初探钛夹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GOV2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病例资料(包括急性出血和一级预防)30例行病例分析,分析... 目的总结该院30例应用内镜下钛夹联合组织胶预防和治疗GOV2型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初探钛夹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GOV2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病例资料(包括急性出血和一级预防)30例行病例分析,分析钛夹辅助治疗对术中组织胶注射、术中出血、术后静脉消除、再出血结局,以及排胶出血、异位栓塞发生的影响。结果术中平均组织胶用量(1.46±0.70)ml,平均钛夹用量5或6个,术中拔针出血2例(6.7%)。术后共14例患者(46.7%)行内镜下复查,静脉消除者3例(10.0%),残留者11例(36.7%);随访期内再出血4例(13.3%),死亡2例(6.7%),1例为术后呕血,失血性休克死亡;另1例术后发生自发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死亡。总体疗效看,治愈2例(6.7%),好转22例(73.3%),未愈6例(20.0%,包括再出血4例,死亡2例);术后17例患者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检查,无1例发生异位栓塞。术后排胶出血1例(3.3%),余患者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钛夹联合组织胶可应用于预防、治疗GOV2型胃底静脉曲张,或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中(或)术后出血、异位栓塞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V2型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 钛夹 安全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胶联合金属夹治疗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IGV1型)2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章復龙 朱元东 +7 位作者 徐晶 谢欣城 吴乾能 薛海华 方蕾 周丹 金指望 施言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组织胶联合金属夹治疗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IGV1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胃镜下组织胶联合金属夹治疗肝硬化IGV1型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1患者治疗均顺利完成,第... 目的探讨胃镜下组织胶联合金属夹治疗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IGV1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胃镜下组织胶联合金属夹治疗肝硬化IGV1型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1患者治疗均顺利完成,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复查胃镜,胃底静脉曲张明显减少,无明显大出血、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组织胶联合金属夹治疗肝硬化IGV1型具有临床意义,可为临床处理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胶 金属夹 胃底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章復龙 徐晶 +6 位作者 朱元东 谢欣城 吴乾能 施言 周春华 汪海 朱群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7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消化内科1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其疗效及...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7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消化内科1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其疗效及特殊注意事项。结果12例患者经ERCP取石均成功。4例留置胆总管内支架,8例留置鼻胆管后行胆囊切除术。1例出现ERCP术后胰腺炎,经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无穿孔、出血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HIV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需要警惕特殊并发症,内镜洗消及院感防护应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总管结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章復龙 徐晶 +5 位作者 朱元东 吴乾能 谢欣城 陈玲玲 方蕾 施言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9期85-88,共4页
目的总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形态和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21例AIDS合并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IDS合并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仅1例(4.... 目的总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形态和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21例AIDS合并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IDS合并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仅1例(4.8%)患者检查后出现畏寒高热;7例(33.3%)患者外周血CD_(4)^(+)细胞<200/μL、14例(66.7%)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 200/μL;内镜下息肉位置主要在乙状结肠(47.6%);扁平息肉8例(38.1%)、亚蒂或长蒂息肉13例(61.9%);术后病理提示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3例(61.9%)、增生性息肉6例(28.6%)、锯齿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9.5%)。结论 AIDS合并结肠息肉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息肉主要在乙状结肠,术后病理以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为主。血清CD_(4)^(+)T淋巴细胞数与结肠息肉的发病关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肠息肉 临床分析 结肠镜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