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BE法与AHP法的杭州西湖滨水植物景观综合评价
1
作者 张敏 龚稷萍 +2 位作者 张肖娟 肖昆仑 涂延娟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59-170,共12页
以杭州西湖滨水植物为对象,采用SBE法与AHP法结合的方式,借助问卷调研和景观评价模型,从使用者的角度构建杭州西湖滨水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对西湖滨水植物景观进行评价,总结西湖滨水植物景观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得出杭州西湖滨水植物景... 以杭州西湖滨水植物为对象,采用SBE法与AHP法结合的方式,借助问卷调研和景观评价模型,从使用者的角度构建杭州西湖滨水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对西湖滨水植物景观进行评价,总结西湖滨水植物景观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得出杭州西湖滨水植物景观整体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建议未来通过适度增加乡土植物、注重养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调整群落空间结构、构建特色植物群落、丰富观赏植物种类等措施,探索优化西湖滨水植物景观的可行性策略,以更好地保护西湖滨水植物多样性,促进西湖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植物 SBE法 AHB法 景观综合评价 杭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西湖干湖疏浚及污泥利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丁永良 李梅姿 顾圣元 《渔业现代化》 1998年第6期23-25,共3页
西湖上层污泥为流动污泥、是污染西湖水质的元凶。用传统的挖泥船挖、难子清除。作者建议采用干湖清淤,疏浚西湖。并提出西湖污泥可作为一种有机肥资源来开发利用。
关键词 干湖疏浚 污泥利用 水质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等综合整治后杭州西湖氮、磷营养盐时空变化(1985-2013年) 被引量:22
3
作者 尤爱菊 吴芝瑛 +2 位作者 韩曾萃 杨俊 滑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1-377,共7页
经引水等综合整治后,西湖外湖、西里湖总磷(TP)浓度累计下降58%和78%,总氮(TN)浓度累计下降16.7%和7.7%,透明度提高100%~200%,富营养状态得到极大缓解.比较1986年治理前,西湖各湖区因来水、引水和排水格局差异较大,TP浓度的年内变... 经引水等综合整治后,西湖外湖、西里湖总磷(TP)浓度累计下降58%和78%,总氮(TN)浓度累计下降16.7%和7.7%,透明度提高100%~200%,富营养状态得到极大缓解.比较1986年治理前,西湖各湖区因来水、引水和排水格局差异较大,TP浓度的年内变化特点及驱动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异:杨公堤以西的上游湖区因优质水源补充TP浓度总体较低,同时受流域降雨径流面源输入影响,呈现时段性升高;杨公堤和苏堤之间的中游湖区优质水源补充量最大,湖区水体更新最快,TP浓度最低且变化相对最为稳定;苏堤以东的外湖区水体更新相对最慢,在夏、秋高温季节因底泥污染释放,TP浓度出现峰值.因外来引水量大且未经脱氮处理,西湖各湖区TN年内变化基本与钱塘江取水口TN浓度变化一致,同时因流域降雨径流面源输入而出现时段性波动.基于TP质量平衡模型分析,各湖区水质空间差异主要受水体年交换次数影响,其次受单位水体的年污染负荷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 总磷 总氮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保护工程对杭州西湖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丰妹 叶旭红 +3 位作者 焦荔 吴芝瑛 杨剑 徐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6期52-55,共4页
通过对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前后西湖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的调查、监测,评价综合保护工程对西湖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保护工程对西湖生态环境有着显著的影响。工程实施后,西湖的自然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域内污染物削减量明显... 通过对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前后西湖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的调查、监测,评价综合保护工程对西湖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保护工程对西湖生态环境有着显著的影响。工程实施后,西湖的自然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域内污染物削减量明显,入湖溪流和西湖水质改善效果明显,流域内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研究成果对我国城市湖泊的治理与生态修复具有较强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保护工程 生态环境 杭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轮虫的群落结构及与水体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饶利华 吴芝瑛 +3 位作者 徐骏 陈琳 张巍 陈鋆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8-146,共9页
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杭州西湖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西湖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通过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探讨西湖轮虫的群落结构与水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湖总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调查期... 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杭州西湖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西湖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通过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探讨西湖轮虫的群落结构与水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湖总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调查期间共检出轮虫29种,以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等最为常见;总数量处于较低的水平,多样性水平不高;各采样点在不同年份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湖轮虫密度与水温、TLI指数、总氮、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和pH值的相关性高度显著;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水体环境因子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西湖轮虫结构不仅与水体的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还受引水过程引起的水动力学的影响,从引水入湖口到出水口存在一个以水动力学过程为主导的生态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 轮虫 群落结构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底泥磷分级分布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7-254,共8页
采用磷分级分离法对在杭州西湖采集的柱状泥样进行了磷分级提取 .结果发现 :HCl-rP即钙矿磷占据了西湖底泥总磷含量的 30 %- 70 %,其余依次为NaOH -rP(16%- 40 %)和NH4 Cl-rP(0 .6%- 10 %) ;活性磷由NaOH -rP和NH4 Cl -rP构成 ,占总沉... 采用磷分级分离法对在杭州西湖采集的柱状泥样进行了磷分级提取 .结果发现 :HCl-rP即钙矿磷占据了西湖底泥总磷含量的 30 %- 70 %,其余依次为NaOH -rP(16%- 40 %)和NH4 Cl-rP(0 .6%- 10 %) ;活性磷由NaOH -rP和NH4 Cl -rP构成 ,占总沉积磷的 2 0 %-40 %.各磷分级组分和活性磷的垂直分布与总磷基本一致 ,含量随泥层深度的降低逐级增加 ,在 10- 30cm处形成峰值 ,但表层的蓄积量又出现逐层下降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西湖 底泥 磷分级 活性磷 沉积磷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姚思鹏 饶利华 +6 位作者 徐骏 张巍 杨俊 陈鋆 丁秀颖 蔡婷婷 吴芝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9-813,819,共6页
2017年对西湖9个点位的底栖动物进行季度调查,共采集到3门7纲25种底栖动物。底栖动物年均密度为280.3个/m2,主要类别为水生昆虫、寡毛类、软体动物,优势种为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和圆田螺(Cipangopaludina)。空间分布上,不同湖... 2017年对西湖9个点位的底栖动物进行季度调查,共采集到3门7纲25种底栖动物。底栖动物年均密度为280.3个/m2,主要类别为水生昆虫、寡毛类、软体动物,优势种为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和圆田螺(Cipangopaludina)。空间分布上,不同湖区的底栖动物组成存在不同,在主湖区(少年宫、外湖心)底栖动物主要为水生昆虫,摇蚊幼虫为绝对优势种,而湖西区(西里湖、茅家埠、金沙港、乌龟潭、浴鹄湾)底栖动物主要为软体动物。季节变化上,底栖动物密度分布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寡毛类全年采样出现频次较低,作为耐污染种,这表明西湖水环境质量变好。西湖的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H’)年均值为1.27,西湖水质为轻污染,其中茅家埠、金沙港和乌龟潭点位H’较高,与所在湖区生长大量沉水植物,生境更加稳定有关。H’与加权营养状态指数(TLI(∑))在对西湖个别点位水质评价结果上存在差异,鉴于西湖底栖动物生境易受外界影响导致群落波动较大,因此认为TLI(∑)的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西湖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加权营养状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荷区水生植物种类现状调研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哲军 刘毛欣 +3 位作者 龚稷萍 储菲 俞阳洋 王军威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第5期104-107,共4页
杭州西湖荷区常见水生植物包括7种挺水植物、3种浮叶植物、5种浮水植物及8种沉水植物,调查发现,西湖荷区在水生植物种类和分布上主要存在群落多样性不高和优势水生植物季节性爆发生长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湖荷区 水生植物 应用现状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莲在西湖景区迎亚运景观节点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肖娟 莫烨犇 徐秋宾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0-114,共5页
介绍了睡莲在西湖景区3处迎亚运景观节点的布置情况。基于场地特点和迎亚运需要,从花期、色彩、株型、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品种选择,列出了适合各景观节点亚运期间应用的品种,其中热带品种选择比例高于耐寒品种。同时介绍了各节点对应的配... 介绍了睡莲在西湖景区3处迎亚运景观节点的布置情况。基于场地特点和迎亚运需要,从花期、色彩、株型、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品种选择,列出了适合各景观节点亚运期间应用的品种,其中热带品种选择比例高于耐寒品种。同时介绍了各节点对应的配置手法,相应的种植时间与方法、养护措施几方面,阐明了睡莲在较大水域、盆栽摆花及较小水域3类景观环境中的应用要点。以期为睡莲在杭州地区的品种选择及在重要活动布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睡莲 亚运会 西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叶绿素a的变化浅析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效益(1998-2007年)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邓开宇 吴芝瑛 +4 位作者 张国亮 徐骏 杨剑 毛益民 蒋华兵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8-522,共5页
自1998年以来,杭州市政府先后实施了西湖疏浚、湖西综合保护、引配水改建等几项主要治理工程,西湖周边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对1998-2007年间杭州西湖主要湖区叶绿素a的含量进行了跟踪监测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西湖主要湖区年均叶绿... 自1998年以来,杭州市政府先后实施了西湖疏浚、湖西综合保护、引配水改建等几项主要治理工程,西湖周边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对1998-2007年间杭州西湖主要湖区叶绿素a的含量进行了跟踪监测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西湖主要湖区年均叶绿素a含量比治理工程实施前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可达42.8%-87.3%,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对改善西湖的水质起了主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 叶绿素A 水质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育雏领角鸮生长发育初探
11
作者 郑应婕 周攀龙 +3 位作者 罗坚文 龚利洋 江志 于学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325,共8页
为研究领角鸮Otus lettia雏鸟的生长规律,以杭州动物园救护的6只领角鸮雏鸟为研究对象,收集5~60日龄雏鸟体重、体长、跗蹠长、尾长、桡尺骨长、日采食量等数据,将体重、体长数据分别进行3种生长模型拟合,并对体重、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 为研究领角鸮Otus lettia雏鸟的生长规律,以杭州动物园救护的6只领角鸮雏鸟为研究对象,收集5~60日龄雏鸟体重、体长、跗蹠长、尾长、桡尺骨长、日采食量等数据,将体重、体长数据分别进行3种生长模型拟合,并对体重、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体重体尺回归方程,对日采食量、日增重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育雏的领角鸮雏鸟卵齿消失时间早于野外亲鸟哺育,耳羽长出时间晚于野外亲鸟哺育;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雏鸟体重生长趋势,Gompertz、von Bertalanffy模型能更好地拟合雏鸟体长生长趋势;雏鸟体重(Y)受体长(X1)、跗蹠长(X2)影响较大,体重与体尺最佳回归方程为:Y=−58.60+1.73X1+37.02X2(R2=0.996);领角鸮雏鸟日采食量及日增重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本研究结果为领角鸮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角鸮 人工育雏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发现白化斑嘴鸭
12
作者 朱碧颖 孙雪莹 +3 位作者 于学伟 尹昭华 王强 唐雅菲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68-70,75,共4页
白化现象在动物中普遍存在,在鸟类中也多有报道,但关于鸟类白化遗传研究则鲜有报道。笔者在浙江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景区内发现1只白化雌性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和1只白化子代,根据白化程度,判定为局部白化。白化斑嘴鸭亲鸟与白化子代... 白化现象在动物中普遍存在,在鸟类中也多有报道,但关于鸟类白化遗传研究则鲜有报道。笔者在浙江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景区内发现1只白化雌性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和1只白化子代,根据白化程度,判定为局部白化。白化斑嘴鸭亲鸟与白化子代和未白化子代均能进行游泳、觅食、理羽等正常活动,无异常行为,仅在外观上存在差异。该白化斑嘴鸭亲鸟和子代可作为鸟类白化遗传研究的材料,同时也为鸟类白化遗传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嘴鸭 白化 遗传 子代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不离家?非惯常环境理论下的邻近游探析
13
作者 高子茵 管婧婧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4,共15页
随着各类短途旅游模式的兴起,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邻近旅游的概念,认为居住地及其周边地区亦可成为居民的游览地,拓展了“旅游”的空间和内涵边界。但亦有学者认为,邻近旅游有悖于旅游定义中的异地性假设,挑战了学科共识,易造成理论混淆... 随着各类短途旅游模式的兴起,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邻近旅游的概念,认为居住地及其周边地区亦可成为居民的游览地,拓展了“旅游”的空间和内涵边界。但亦有学者认为,邻近旅游有悖于旅游定义中的异地性假设,挑战了学科共识,易造成理论混淆。针对上述相悖观点,该文以非惯常环境理论为基础,从到访率、空间认知和身份转换的角度,在学理上辨析了地理位移缺省能否生成“旅游”,进而以离家感为“在旅游”的替代变量,实证检验到访频率、空间构成(异质空间、差异文化、旅游活动内容)和思维模式对离家感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居民在进入不常涉足的居住地“旅游化空间”时也会产生离家感,即产生进入非(偏)惯常环境的认知。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本地居民由于更能接受行动、思维和身份的转换,这一感受更为强烈。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回应了邻近旅游的概念合法性,解析了在居住地何以产生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也衍生探讨了异地性与非惯常环境、旅游与“旅”和“游”,以及非惯常环境认知与“在旅游”感知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探究这一学理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旅)游 离家感 异质空间 差异文化 旅游活动内容 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示范工程——杭州长桥溪的生态修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吴芝瑛 陈鋆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8,共6页
长桥溪是杭州西湖上游四大溪流之一.长桥溪生态修复工程利用长桥溪流域的微地貌和水动力作用,通过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法,将污水处理工艺与景观园林紧密结合,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长桥溪流域内污水进行... 长桥溪是杭州西湖上游四大溪流之一.长桥溪生态修复工程利用长桥溪流域的微地貌和水动力作用,通过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法,将污水处理工艺与景观园林紧密结合,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长桥溪流域内污水进行处理,从而减少该溪向西湖的污染物排放.工程经过两年运行,2006年其入湖湖水的TP、TN、NH4+-N和CODMn浓度分别降至0.067±0.041mg/L、3.54±1.23 mg/L、0.59±0.46mg/L和2.11±0.38mg/L,较2003年依次降低了88.5%、68.8%、89.1%和6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桥溪 地埋式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 生态修复 杭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引水前后氮、磷、叶绿素A含量的年周期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马玖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44-150,共7页
研究了杭州西湖引水前后主要湖区水体中的氮、磷、叶绿素a的年周期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外湖等五个湖区的总氮含量在春季和秋季有两个高峰值,与引水前相比变化不大。硝酸盐氮各湖区均在1~4月呈现高峰。各湖区的总磷含量5月开始急剧上升,... 研究了杭州西湖引水前后主要湖区水体中的氮、磷、叶绿素a的年周期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外湖等五个湖区的总氮含量在春季和秋季有两个高峰值,与引水前相比变化不大。硝酸盐氮各湖区均在1~4月呈现高峰。各湖区的总磷含量5月开始急剧上升,9月后降至最低;氮、磷在各湖区的年平均含量也略有差异,一般以岳湖和北里湖湖区的含量较高,而三潭内湖和小南湖湖区相对较低。对各湖区水样检测的相关分析表明:总磷和叶绿素a的年周期动态变化密切相关,而可溶性磷与各湖区的叶绿素a含量相关不显著,但其动态变化一致。从西湖水质改善的程度来看,引水工程只是治理西湖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不是根本措施,还需进一步加强截污、科学疏挖、控制游船数量等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西湖 引水工程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与园林的交融--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的启示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琳 饶利华 孙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共7页
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是一个以水的复活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通过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和人工湿地系统"双管齐下"的方式来实现长桥溪的水生态修复,同时坚持生态和美学并重,充分利用长桥溪流域的微地貌和水动力作用,将科... 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是一个以水的复活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通过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和人工湿地系统"双管齐下"的方式来实现长桥溪的水生态修复,同时坚持生态和美学并重,充分利用长桥溪流域的微地貌和水动力作用,将科学净水技术与园林造景艺术巧妙结合。介绍分析了该园的设计思路和建成后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期望能为我国的小流域分散性生活污水净化和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长桥溪 城市湿地公园 生态修复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与使用者行为的杭州城北体育公园空间优化
17
作者 幸怡 丁高峰 +6 位作者 楼一蕾 张洁 傅东示 郭婷婷 张聪 杨意帆 邵锋 《园林》 2023年第8期99-107,共9页
为探索城市公园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例,运用空间句法、行为注记法和核密度估算法,分析公园内不同属性游人的空间集聚特征,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提高公园景观质量和节点利用率,为激活公园活力提供理论参考。结果... 为探索城市公园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例,运用空间句法、行为注记法和核密度估算法,分析公园内不同属性游人的空间集聚特征,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提高公园景观质量和节点利用率,为激活公园活力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青年和婴幼儿、少儿的空间分布一致,青少年、中老年的空间集聚特征差异显著;不同活动类型受自然环境、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空间围合度的影响,其空间分布不尽相同;不同性别群体的空间集聚特征展现出差异性。建议加强公园空间整体连接,通过美化园路沿线景观引导游人游览公园;针对不同使用者需求,增加休憩节点或不同类型的服务设施,创造停留空间,但要避免形成过于围合的空间,同时强化节点的交通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行为注记法 空间组织特征 空间句法 核密度估算法 使用者集聚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小流域治污与造园艺术的巧妙结合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琳 饶利华 《园林》 2010年第8期28-30,共3页
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北侧有一个景致独特的湿地公园——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人称"小西溪"。这是一个以"水的复活"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公园,利用长桥溪流域的微地貌和水动力作用,将水生态修复技术与园林造景艺术巧妙结合,让原本污... 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北侧有一个景致独特的湿地公园——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人称"小西溪"。这是一个以"水的复活"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公园,利用长桥溪流域的微地貌和水动力作用,将水生态修复技术与园林造景艺术巧妙结合,让原本污染严重的长桥溪水重新得以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修复 湿地公园 小流域 造园艺术 杭州市 治污 生态修复技术 水动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草坪土壤养分及施肥策略
19
作者 肖昆仑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2020-2022,共3页
为进一步了解杭州地区草坪土壤养分水平,制定科学的施肥策略,对杭州地区具代表性的30个公园草坪土壤养分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大部分公园草坪绿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符合绿化种植要求;各草坪土壤有机质、氮含量... 为进一步了解杭州地区草坪土壤养分水平,制定科学的施肥策略,对杭州地区具代表性的30个公园草坪土壤养分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大部分公园草坪绿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符合绿化种植要求;各草坪土壤有机质、氮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以上,但是磷、钾含量中等及以下水平所占的比例较大,需要定期补充足够的磷、钾肥。所测样点中,有24处pH>7.5,不利于草坪草生长,需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 土壤 杭州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荷区浮游植物调查研究
20
作者 徐哲军 饶利华 +3 位作者 孙坚 刘毛欣 潘启明 谷雪维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期5-6,9,共3页
西湖荷花种植作为一种净化水质的手段,同时也对软化驳岸线条等产生了一定景观美学效果,但荷花种植区域常常伴随着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后期由于管理控制不当,造成了部分荷区侵害性水生植物和藻类发生泛滥、景观效果不佳、水生态多样性降... 西湖荷花种植作为一种净化水质的手段,同时也对软化驳岸线条等产生了一定景观美学效果,但荷花种植区域常常伴随着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后期由于管理控制不当,造成了部分荷区侵害性水生植物和藻类发生泛滥、景观效果不佳、水生态多样性降低的后果。浮游植物在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调查统计西湖荷区浮游植物,为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 荷区 浮游植物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