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园林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春霞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0期163-163,共1页
分析了园林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园林的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园林养护 园林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花新品种蔡甸红莲的选育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宇珍 高卿 邢小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2082-2083,共2页
蔡甸红莲是从自然杂交苗中选育,经无性繁殖而成的莲花新品种,观赏性状稳定,属于中小株型重瓣品种群。该品种始花期早,6月20日始花,群体花期长,达60 d,着花较密,每缸6~8朵,花蕾红色,花型重瓣,97(73~112)枚,花径15(13~16)cm,最大瓣径长6.1... 蔡甸红莲是从自然杂交苗中选育,经无性繁殖而成的莲花新品种,观赏性状稳定,属于中小株型重瓣品种群。该品种始花期早,6月20日始花,群体花期长,达60 d,着花较密,每缸6~8朵,花蕾红色,花型重瓣,97(73~112)枚,花径15(13~16)cm,最大瓣径长6.1 cm,宽4.1 cm;花态碗状。花色Red-Purple Group 57A;雄蕊多数,附属物大,白色具彩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Nelumbo nucifera) 新品种 蔡甸红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荷花藕带繁育技术
3
作者 高卿 郭宇珍 邢小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6期3086-3087,3092,共3页
繁殖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用藕带可保持其优良的观赏性状,又有利于在混杂大田中选育优良品种。以株型不同的荷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浓度的6-BA、NAA处理,作用在藕带顶芽生长点,比较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藕带生长的影响。结... 繁殖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用藕带可保持其优良的观赏性状,又有利于在混杂大田中选育优良品种。以株型不同的荷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浓度的6-BA、NAA处理,作用在藕带顶芽生长点,比较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藕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吸湿纸浸湿植物生长调节剂包住藕带生长点,并用保鲜膜包裹,能明显促进藕带的生长、增加新芽和种藕数量;在参试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6-BA2.0 mg/L+NAA 20 mg/L处理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 藕带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对杨梅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桥 宋其岩 +2 位作者 杜亮亮 陈友吾 杜国坚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7,共4页
2010年3月,把1年生杨梅Myrica rubra嫁接苗移入容器内,5月和7月用不同施肥量微生物菌肥对其进行施肥试验,以不施肥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微生物菌肥对杨梅1年生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用量下杨梅苗高增长幅度在19.6%~44.... 2010年3月,把1年生杨梅Myrica rubra嫁接苗移入容器内,5月和7月用不同施肥量微生物菌肥对其进行施肥试验,以不施肥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微生物菌肥对杨梅1年生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用量下杨梅苗高增长幅度在19.6%~44.7%,地径增长幅度在14.3%~30.8%,生物量增长幅度在13.9%~29.9%;施用60 g?株^(-1)菌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在7-10月均有26.36%~102.8%的提高;其叶、茎、根的N,P,K积累较对照也有较显著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容器苗 微生物菌肥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花青熟种子播种繁育技术
5
作者 赵勋 邢小明 曾宪宝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0-131,共2页
受时空等环境条件限制,获取荷花青熟种质资源,对其繁育技术进行研究,为种质收集及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以当年采集的热带型荷花青熟种子为材料,通过增温、增光、控水、防病等措施,创建适宜的生长环境,观测青熟种子发芽及小苗生... 受时空等环境条件限制,获取荷花青熟种质资源,对其繁育技术进行研究,为种质收集及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以当年采集的热带型荷花青熟种子为材料,通过增温、增光、控水、防病等措施,创建适宜的生长环境,观测青熟种子发芽及小苗生长性状指标,结果表明:荷花青熟种子播种,充足水分且水温在25℃,可以实现出芽,种子的成熟度在6成以上时,出芽率有增加趋势。出芽后,立叶前期,控制水温在20℃以上,光照时间15h以上,可成苗;立叶期,温度控制在15℃以上,光照8h以上,可保苗;此期小苗生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 青熟种子 出芽率 成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