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柯萨奇B3病毒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彭俊 魏文娟 +3 位作者 钱正明 黄建振 高世龙 张召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1-305,共5页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形成DCM的重要病因,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最为常见。间充质干细胞(MSC)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形成DCM的重要病因,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最为常见。间充质干细胞(MSC)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中,但其应用于心肌炎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MSC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新的心肌炎的治疗措施。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分别培养HL-1心肌细胞、MSC,生长至80%汇合状态待用。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其中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分别用CVB3感染4、12、24 h,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VB3基因拷贝数。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组,其中感染组用CVB3感染,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分别于感染后4、12、24 h采用MTS法检测细胞活性。用CVB3分别感染HL-1心肌细胞(HL-1心肌细胞组)、MSC(MSC组),采用病毒空斑实验检测病毒滴度。结果 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小于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P<0.05)。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与MSC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组病毒滴度大于MSC组(P<0.05)。结论 CVB3能够在HL-1心肌细胞中复制,感染CVB3后HL-1心肌细胞活性降低;但CVB3不能在MSC中复制,且感染CVB3后MSC细胞活性并未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B型 肌细胞 心脏 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酰基莲心碱对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和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彭俊 曹锋 +2 位作者 黄从新 江洪 王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二乙酰基莲心碱(diacetyl-linesinine)对家兔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影响。方法:选取5只体重1.5~2.0kg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10、30、100μmol/L的二... 目的:探讨二乙酰基莲心碱(diacetyl-linesinine)对家兔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影响。方法:选取5只体重1.5~2.0kg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10、30、100μmol/L的二乙酰基莲心碱对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作用。结果:二乙酰基莲心碱浓度依赖性减少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10、30、100μmol/L的二乙酰基莲心碱可使峰值瞬时外向钾电流降低14.7%、26.7%和36.6%;使内向整流钾电流降低13.7%、25.3%和31.1%。结论:二乙酰基莲心碱可浓度依赖性阻滞兔心室肌细胞的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酰基莲心碱 内向整流钾电流 瞬时外向钾电流 心室肌细胞膜 大耳白兔 单个心室肌细胞 影响 结论 新西兰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