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04例乌灵胶囊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嘉麟 周莉 +11 位作者 王忠 邢佳 高翔 焉石 侯震 刘小北 曹利民 陆文惠 单利华 吕莹 常和生 郭蓉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90-996,共7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不良事件(ADE)和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臂医院集中监测的临床试验,监测2013年6月15日—2015年12月31日12家临床研究中心使用乌灵胶囊且符合伦理要求...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不良事件(ADE)和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臂医院集中监测的临床试验,监测2013年6月15日—2015年12月31日12家临床研究中心使用乌灵胶囊且符合伦理要求的患者,记录并分析所有ADR/ADE以及处理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3004例,其中发生ADE19例,发生率0.63%,发生ADR15例,发生率0.50%。ADR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包括食欲减退、口干、恶心、腹泻、胃部不适、心悸、头晕、头痛等症状,尚未发现与ADR/ADE相关的影响因素。结论乌灵胶囊的ADR发生率低,属于偶见,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医院集中监测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活血汤内服外洗治疗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观察
2
作者 曹利民 李红琴 +2 位作者 胡志诚 高震 王建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058-1059,共2页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汤内服外洗治疗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确诊为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给予通脉活血汤内服外洗;对照组75例,采用甲钴胺针肌注,0.5 mg/d。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汤内服外洗治疗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确诊为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给予通脉活血汤内服外洗;对照组75例,采用甲钴胺针肌注,0.5 mg/d。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增加(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值比较(P<0.01)。结论:通脉活血汤内服外洗治疗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有较好疗效,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活血汤 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对老年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预后的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曹利民 李红琴 +1 位作者 王洪生 胡志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对老年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老年后循环TIA患者108例,其中椎动脉优势70例,非椎动脉优势38例,根据ABCD2评分脑梗死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31例,中危组65例,高危组12例,比较各组...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对老年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老年后循环TIA患者108例,其中椎动脉优势70例,非椎动脉优势38例,根据ABCD2评分脑梗死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31例,中危组65例,高危组12例,比较各组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临床资料ABCD2评分,7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108例TIA患者7d内进展为脑梗死者31例(28.7%)。中危组和高危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30.8%,66.7%vs 9.7%,P<0.05,P<0.01),高危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危组(P<0.05);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较非椎动脉优势患者明显增高(35.7%vs 15.8%,P<0.05);ABCD2评分<4分中,椎动脉优势与非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CD2评分≥4分中,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较非椎动脉优势患者增高(47.9%vs 17.2%,P<0.05)。结论椎动脉优势为导致后循环TIA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ABCD2评分中高危患者椎动脉优势的风险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脑梗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湿热敷配合鲜鱼腥草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魏素兰 徐向红 +3 位作者 朱国香 钱爱萍 何丽红 郭利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0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局部湿热敷加鲜鱼腥草外敷治疗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滴注甘露醇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号入观察组,双号入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观察组予湿热敷后外敷鲜鱼腥草... 目的观察局部湿热敷加鲜鱼腥草外敷治疗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滴注甘露醇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号入观察组,双号入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观察组予湿热敷后外敷鲜鱼腥草。观察两组患者72 h后静脉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湿热敷配合鲜鱼腥草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甘露醇 静脉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